浅谈性贿赂应当入罪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迎合公职人员的各种需求变着花样的使着各种招来规避当前的法律。当前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贿赂犯罪的范围仍然仅局限与财产,对目前在行贿犯罪中已经相当普遍,甚至是严重的性贿赂现象没有或者是说缺乏相应的规定。针对此现象,关于是否应当将性贿赂犯罪化的争论也日趋激烈。本文,从性贿赂的概念出发,针对反对性贿赂犯罪化的观点来逐一论证应当将性贿赂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关键词:性贿赂;社会危害性;性行为;入罪
  一、性贿赂的概念
  贿赂是一个概念性称为,包括行贿和受贿两个方面,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行贿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1]而性贿赂,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用性贿赂或者是以性贿赂”。从这不难看出,性贿赂的特别之处在于:此种行为中的贿赂物是“性行为”,而一般的贿赂罪中的贿赂物是财物,即前者是利益贿赂[2],后者是物质贿赂。 性贿赂和贿赂一样应当包含性受贿和性行贿两个方面,其中性行贿包括:(1)行贿者直接用钱雇性服务工作者为受贿者提供性服务;⑵行贿人本人直接为受贿者提供性服务。
  关于性贿赂中的性行为,有学者认为不能对此进行评价,因为性行为是一种极其纯洁的行为。其实,性是个中立的词语,无好和坏之分。但是,如果性被利用于违法犯罪行为的话,就有了可评价的可能。性贿赂,并不是单纯对性进行评价,而是对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或者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接受或索取性服务中的性行为进行评价,该性行为是一种通过破坏公权力的正常行使,侵犯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而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一种应受到刑法否定评价的违法犯罪行为。
  性贿赂的对象,即接受者与一般的贿赂罪中的主体是相同的,即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7年7月8日出台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其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关于性贿赂的概念,笔者认为有些学者提供的性贿赂的概念有片面的嫌疑,比如,有学者认为性贿赂中的受贿人是男性,性服务的提供者是女性,甚至认为性贿赂中的内容中的直接提供性服务的行贿人是女性。如,孟庆华、朱博瀚认为“实践中‘性贿赂’的两个基本特点:一种是行贿人直接用钱雇佣小姐而为受贿人享用,这可以将行贿人雇佣小姐的钱作为认定受贿人接受‘性贿赂’的数额;另一种是行贿人本人是女性而自己献身于受贿人享用”。[3]此种概念已不能满足现实和社会现象的需求,现在的国家工作人员不仅包括男性,还包括女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性贿赂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性服务,或者接受他人或者第三者提供的性服务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性服务的行为。
  二、性贿赂是否应当入罪
  2008 年11 月20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 条规定:“商业贿赂中的财物,既包括金钱和实物,也包括可以用金钱计算数额的财产性利益,如提供房屋装修、含有金额的会员卡、代币卡(券)、旅游费用等”。这个司法解释可以解决性贿赂中的,受贿人在色情场所接受性服务,由行贿人支付费用的,或者行贿人支付费用雇请性服务工作者为受贿人提供性服务的情形,使性贿赂从某种情况下部分入罪了。 因为上述行为属于财产性利益,但是却无法解决性贿赂中的另外一种情形,即,行贿人本人直接提供性服务,该部分从表面上看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和计算。那么,性贿赂是否应该入罪,或者至少说性贿赂中的行贿人本人直接提供性服务这部分是否应该入罪?
  1.1反对性贿赂入罪的观点
  (1)违反了刑法中的谦抑性原则,该原则又称为必要性原则,是指立法机关只有在某项规范确实属于必不可少时,才能将其设定为犯罪从而纳入刑法体系。性贿赂现象虽然确实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负面影响,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我国现有的相关的规范,条例已经足以制止该种现象了。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安部消防局发布的《四个严禁》,《公务员处分条例》第31条的规定等,对性贿赂都有相关的规定,无需通过刑事立法来大刀小用。
  (2)无法适用罪刑相当原则,性贿赂中的性是无价的,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是无法量化。因此性贿赂无法像一般贿赂罪那样,可以用财物的多寡来定罪量刑,也无法适用“罪重的量刑则重,罪轻的量刑轻”。如果强行将其入罪的话,可能会破坏刑法的体系与威严性。正如荀子所言:“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
  (3)性贿赂行为属于社会行为。性贿赂行为,在犯罪学、法社会学视野下是一种社会失范行为。[4]刘宪权先生认为,这种性贿赂现象的出现是有理有据的,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的必然现象,是社会变革冲击下人们观念、心理失衡、自制力下降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行为现象。认为该行为属于道德规范调整的范围,而不属于刑法规范调整的范围。用《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来规范就足以。此观点,一般是从性的特殊性出发的,认为性是个人私权问题,是单纯的男女关系问题。“如果为了获取金钱,受到提拔或得到住房等目的进行性交易,只能说明道德低下,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是并不能说是犯罪,刑法也并非万能,刑罚应当谦抑,伦理规范不宜过多地上升为刑法规范”。[5]高铭暄教授提出,性贿赂只能附属于财物贿赂,说明犯罪嫌疑人生活腐化堕落,若单独设立一个“性贿赂罪”,不合适。
  (4)在司法实践中该行为的认定较为困难,现行的受贿罪是以收受财物的数额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性的非财产性使人们难以对性贿赂定罪量刑,在司法实践中,性贿赂的隐蔽性,使调查取证工作较困难,一般如果双方死不认账的话,就更难了,再加之无法通过察言观色来甄别“交易”双方是否有感情。马克昌教授认为性贿赂入罪“内涵不确定,缺乏可操作性,定罪量刑都有困难”。   1.2性贿赂应当入罪
  目前大多数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刑法理论中认为贿赂罪中的贿赂除了财务、财产性利益外,还包括非物质性利益,如提升职务、户口迁移、艺术表演等,即除了财务,还包括一切可以使人的需求,这个需求包括财务上的需求也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得以满足的利益。如,日本某法院在1915年以“异性间的性交也可能成为贿赂罪的目的物”来定罪。同时,我国于2005年10月27日批准加入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15条规定:“凡是直接或间接给予公职人员不正当好处,以影响该公职人员作为或者不作为的都规定为犯罪行为,而公职人员直接或间接索取或收受不正当好处的,以作为其执行或不执行公务的条件的,也被认为是犯罪。”“性贿赂腐蚀性、隐蔽性更强,社会危害性更大,已经对整个社会秩序构成了现实的、严重的破环。”[6]将性贿赂纳入刑法调整范围有其现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性贿赂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使性贿赂入罪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贝卡里亚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中曾说:“什么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即对社会的危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决定某项社会行为是否具备刑事违法性,从而构成犯罪的前提和根据。根据巫昌祯教授的相关统计:在被查处的贪官中有95% 的人都有情妇,而60%以上的腐败干部也均与所谓的“二奶”有关系。从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再到性受贿第一案:安惠君,性行贿第一案:蒋艳萍等等。这一幕幕的“官场丑闻”极大的败坏了社会风气,直接的影响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给国家和国家机关的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其社会危害性不小于,甚至从性贿赂的社会危害性的感染性,持续性来看大于财物贿赂。再加之,因为性贿赂目前处于一种无法律约束的空白地带,使那些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而规避法律,钻所谓的法律空子的违法分子越加的猖獗,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性贿赂入罪不违背刑法的谦抑原则。英国哲学家边沁有一句名言,“温和的法律能使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会在公民中间得到尊重。”刑法的谦抑原则认为,如果某种行为被设定为犯罪后,无效果,或者某种行为可以用民事、经济、或者行政处分手段等来替代的话,就没有把该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的必要。性贿赂中的性行为,因为涉及到不法分子与国家公职人员之间的不法交易,涉及到“权”与“色”,涉及到职权行为,严重侵犯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与不可收买性。这种行为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的调整范围,已经到达了刑法不能够不采取行动的境地。在没有可以替代刑罚的其他适当方法存在的条件下,把性贿赂纳入到刑法的调整范围内是合理,而且是必须的。
  (3)关于性贿赂是否有价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性行为是无价的,是纯洁的,是不可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把性行为量化,不但会侵犯个人的隐私权,甚至会伤及个人的尊严,如,刘宪权认为:如果将“性贿赂”规定为犯罪,那么就会导致“性行为是商品或工具”的谬论。但事实上,性贿赂中的性行为是可以用一定的方法衡量,其中能够直接量化的方面包括:行贿人雇佣性服务工作者所化的金钱数量,包括路费,服务费,招待费等;受贿人接受性贿赂的次数。也可以通过受贿人接受性贿赂后而为行贿人谋利,给国家或者社会所造成的损害结果的大小来间接衡量。
  (4)既然性贿赂中的性行为是可以量化,衡量的,那么以性贿赂入罪量刑难来否定性贿赂入罪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另外,入罪问题与量刑问题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实体法上的问题,后者是程序法上的问题,两者不能混淆,不能因为程序法上的困难而否定实体法上的发展。
  (5)关于性的特殊性,即与性与一般的贿赂罪中的财物做比较。有学者认为性贿赂入罪会侵犯女性的人格权,认为这是把女性和财物相提并论。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狭隘的“女权主义”,性贿赂中的性服务的提供者不仅包括女性还包括男性,是把性和财物相提并论,而非把女性和财物相提并论。而且,把性贿赂入罪不但不会侵犯女性的人格权,反而有利于保护女性,保护女性沦为权色交易的牺牲品。至于认为性贿赂入罪会侵犯个人的隐私权这个理由更是无理无据。家王利民教授认为:“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性贿赂中的受贿者是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的全色交易是涉及到公权力,公共利益的行为,不属于隐私权的范畴。
  (6)调查取证困难等司法实践困境不能成为反对性贿赂入罪的理由。比如说,强奸罪的取证也特别的困难,难道相关部门会因为强奸罪中的取证困难而取消强奸罪的罪名?另外,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属于上层建筑,取决于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普通的贿赂罪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否认将来有可能确立的刑法条款,更不能以现实中存在的困难来纵容性贿赂的滋生蔓延,阻碍我国刑法的完善发展。陈兴良教授说“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存在的,因而与社会环境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事实表明,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及不同的社会阶段,腐败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成因”。传统以财物为定罪量刑标准的贿赂犯罪已不能满足打击和防范当下出现的各种形式的非财产性利益的腐败现象的需求了。性贿赂作为当下腐败现象的一种高发的新形式,应当进入立法者的视野。
  (7)道德规范不足以约束、制止、减少和防范性贿赂的危害性。经济的改革,政治的转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冲击下,当前社会我国的社会伦理观越渐淡化,价值标准越发模糊,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缺失,不但没有起到约束性贿赂现象,反而助长了它的气焰。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道德在性贿赂方面真的能起到学者们所说的的遏制作用,那么为什么社会上“情妇”,“二奶”“潜规则”等事件比比皆是?既然内心的约束已经不足以制止和防范性贿赂的发展,那么此时对性贿赂行为的处罚,就必须依靠法律了。[7]
  综上所述,性贿赂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性贿赂中的“性行为”与一般的性的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具有可量化性,可衡量和可评价性的特点,道德规范、民法、商法等规范已不足以制止和防范性贿赂的滋生蔓延了,把性贿赂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从而扩大我国贿赂罪的调整范围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注释:
  [1]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第四版.
  [2]苟宏刚.“非物质性”贿赂的形式及立法思考[J].甘肃: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2):93- 95.
  [3]孟庆华、朱博瀚.“性贿赂”入罪的立法条款设计[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32卷第一期.
  [4]刘宪权、阮传胜.“性贿赂“行为犯罪化不足取[J].上海:法治论丛,2003年3月,第18卷第2期.
  [5]季艳.对以“非财产性利益”进行贿赂犯罪的刑法探析[J]. 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2009,( 11) : 50.
  [6]李松.贿赂行为逐渐呈非物质化受贿者不直接接受财物[EB/OL] [J]. .2010年6月13日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6-13/164820472064.shtml(2012年6月7日登入)
  [7]王菁.对“性贿赂”犯罪化反对观点的探讨[J].经济与法,2010年第8期
其他文献
一、刑讯逼供关联制度分析  (一)口供中心主义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虽然口供已不像以前一样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但口供证据所具有的特殊性仍被广泛认同,口供继续在诉讼实践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我国当前搞的仍是口供中心主义,即指“依口供能够定案(定罪)和无口供不能定案(定罪)”[1],这种看法虽与我国法律明文规定背道而驰且遭到部分学者反驳[2],但口供中心主义确实是我国司法实践的一个潜规则——虽然
期刊
我区作为天津市外来人口较为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数量高达40余万人,远超过本区常住人口,其中外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涉罪外来未成年人仍属于未成人主体范畴,按照法律规定应以特殊保护。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他们大多缺乏有效监护条件,难以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较高的羁押率和较长的羁押时间,往往造成交叉感染,导致重新犯罪,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  为了切实解决上述难题,我院在合
期刊
当前维护社会稳定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是信访老户的缠访,群体性上访,其中以信访老户的缠访更为严重。信访老户长期反复的信访行为,占用了领导和信访工作者大量的时间,干扰了检察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上访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认真剖析信访老户形成的原因,研究化解信访老户的办法和途径,对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信
期刊
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是我国刑事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步入民主化、科学化的轨道。其对于司法实践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公诉工作的要求更为严格。基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在此环境下,如何应对压力和挑战,迫在眉睫。本文就从基层公诉工作的特点来简要阐述应对的机制和措施。  一、公诉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是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设置,加重了公诉任务。新刑诉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在对
期刊
一、法警工作在检察院的地位和作用  检察机关中的的司法警察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是人民警察的一个独立警种,是由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领导,所在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部门管理的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司法力量,他既要为检察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又要完成自身的队伍建设。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检察机关司法警
期刊
为深化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活动的成果,推动我院对职务犯罪案件的诉讼监督工作,根据市院在全地区开展职务犯罪案件判处缓刑、免刑情况专题调研活动的安排,经过分析、总结,现将本院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年职务犯罪判处缓刑、免刑案件的基本情况  以区检察院为例,2007年度职务犯罪判决10件11人,其中判处缓刑9件9人,件数及人数均占全部职务犯罪案件判决的90%;判处免予刑事处分1件1人,件数及人数均占
期刊
摘要:绑架犯罪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严重的刑事犯罪之一,绑架犯罪因其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的巨大危害性和整体冲击性,对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笔者对绑架罪的客观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归纳。  关键词:绑架罪;客体特征;客观方面  绑架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通常是以讹诈为目的绑架人质的行为,不仅危及人质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财产损失及恶劣的政治影响,还在社会中制造难以消除的恐怖气氛,它利用受害人亲
期刊
摘要:检察实践中基层党支部建设仍然是薄弱环节,急需创新方法和举措,激发活力。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分析基层党支部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五方面的应对举措,以期有利于完善基层支部工作,促进检察工作健康科学发展。  关键词:检察机关;基层党支部;工作方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作为党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
期刊
摘要:当事人的处分权是最基本的诉讼权利之一,不但在一审和二审程序中要切实保障,更要在民事再审中予以充分尊重和保护。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所以说处分权不是绝对的。因此,凡是当事人以享有处分权为名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以获取非法利益的,必须给予监督和制约。本文从民事处分权的视角将再审程序一分为二,论述它在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同时又对其进行必要的制约。 
期刊
为进一步完善量刑建议制度, 2010年2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对检察机关如何加强审查起诉工作、提出量刑建议作出了具体规定。同年10月1日,伴随着《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称《意见》)的全面试行,我国开始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  一、量刑建议实施的意义  量刑建议制度,是指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应负的刑责向人民法院提出裁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