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旧事念,林有鹿影来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c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鹿门山的春天好像还没走。
  近了夜晚,总看不清四周景色,影影绰绰都是明月蒸腾的烟雾。澄澈江上,一只寂寞的桨搅碎了悬在江下的一盏玉盘,水波在孤舟下渐渐漾开。晚归人抬起头看着这一方宁静,恍惚间忘却了山外战火与世间纷乱,隐约在近林处看见了故人。
  这年春,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皮日休听着窗外的兵戈之声,习惯性拿起酒壶斟起酒来,心中惶惑。曾经繁华的盛唐早就如老旧的纸张失了颜色,而长安自送走最后一位安稳帝王也开始变得不安。那说着“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究竟是不是拯救天下的英豪?皮日休自顾自想着,却不小心酒洒青衫,他一时怔愣,似回忆起往昔,泪湿衣襟。
  皮日休很多时候不愿回忆,那些坎坷即便只在脑海里重演,都让人觉得沉重。
  少年时的皮日休并不是个只读圣贤书的文人,他真切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半耕半读的生活。他曾写诗道:“老牛瞪不行,力弱谁能鞭。”字里行间可见那个渴望济世救民的少年,在贫困时自嘲地拿起鞭子,鞭打好似老牛般力弱的人生。他白日辛勤,夜晚刻苦,不知过了多少这样的日子。
  但他也不会如井底之蛙般一味哀叹,在少年至青年时代游历各地,一度在鹿门山隐居。在鹿门山的那段生活或许是他最惬意的时光。那里山峦秀丽,溪流清明,就连树木都繁盛,寺庙也安然。那些乘舟而归的夜晚,和云而歌的黄昏,小睡慢起的午后,曾让他一时忘却了外面的纷争。他自号鹿门子,又号醉吟先生,一杯杯酒喝下,一首首诗吟唱。他或许爱这样的日子,但他不快乐,像个逃兵。
  他在那时曾写过一首《鹿门夏日》:“满园松桂阴,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幂。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身外所劳者,饮食需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力。”
  看得出鹿门山的生活虽恬淡,但还是要靠耕田才能维持家用。他的一双手本应是写文斟酒的,怎甘心困在土地中?对于世事,忧国忧民的他总觉得有属于自己的责任。
  于是他在晚唐黯淡的月色下乘船而出,同晚归人淡淡打了一个招呼,踏上去往长安的路途。第一年,皮日休在长安取得才名。可惜他天生傲骨,行不来阿谀奉承之事,耿直清高的性格让达官贵人不愿亲近他,更遑论为他引荐。皮日休在落第之后黯然离开,从长安退居至寿州友人家中,用一年时间编著了诗文集《皮子文薮》。他将这些年看过的,经历的,不齿的,憎恨的,都一一写出,不夸张不隐瞒地将一个文人对社会的思考表达出来,这使他成为儒家思想在唐末时的发展者和代表者,并意外换来多年后鲁迅先生的一句“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
  第二年,皮日休再次入京。这回他拿了自己的诗集去各处投赠,并再次参加进士考。主考官本就喜爱他的诗词,还未发榜便将皮日休接进府中,打算来一次欢谈。可惜皮日休运气不济,当主考官看到这位心目中才高八斗的诗人面貌并不清秀,左眼角还有些下塌,当即有些失望,并嘲讽说他只有“一目”。皮日休怎能甘心,当即反驳说人不能因“一目”而失了“双目”,没有最基本的辨别能力啊!皮日休总是这样,文人之气太重,使得当时的举人都很推崇他。但也因此和那个朝堂格格不入,得罪了主考官,虽登进士第,但排位很末,只得了个小官。
  不久,他东游苏州,在苏州刺史麾下做郡从事,认识了他一生的知己陆龟蒙。相似的经历使他们相见恨晚,十分投机。很多时候,皮日休的诗文都是走平实之风,针砭时事。但同陆龟蒙一起在苏州的那两年,皮日休的诗风染上了清秀淡雅的底色,像一缕春风吹过河畔。皮日休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会谱曲的古琴家。两人一起谱曲品茶,看江水滔滔,月落花影。
  有知己唱和相惜的日子固然好,但皮日休终究不甘做个闲人。他该是随波而起的行舟,不是静卧湖畔的画舫,经过慎重思考,两年后他告别了《松陵唱和集》中六百首的肆意时光,再次走上仕途之路。
  这次他入京为太常博士,而后又出为毗邻副使。某日,皮日休匆匆赶路,傍晚下起倾盆大雨,一行人只好借宿一户农家。农户一家正围坐桌前准备吃饭,皮日休一行人说明来意,希望能够分一碗米。可惜农户并不愿给。随从自以为农户吝啬,几番争执过后,强行掀开锅来看,哪儿有什么米,不过一锅野菜,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皮日休问,收成这么好,为什么还会吃这些?农户哀叹,还不是那些作假的官吏为所欲为。
  皮日休一上任,便将这些剥削百姓之人一一查办,他总是以民为本,但这天下仍旧纷乱。他虽是个好官,但写字的手终究无法将这一方小城永远支撑下去。他迫切渴望一个祥和的人间,这或许也是他在三年之后参加黄巢起义的原因。虽很多史书都说他被黄巢抓获后俯首称臣,但他这般傲然的人怎会因被人胁迫就低下头颅?该是民间疾苦刺痛了他的眼,不能视而不见,所以甘愿随义军离开。
  那些辗转时光像栖在檐角乌鸦的薄翅上,被日色月光驮着远远飞走。一晃,那么多年都过去了。
  皮日休站起身来,不再回忆。当年12岁登基的唐僖宗早已成年,逃离京都三年后又回来夺这个动荡的长安。数来战火连绵不息,百姓不得救赎。谁又真能救黎民于水火,谁又真是济世救命的英雄?不过都是被战火卷入时代洪流的普通人,做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天下梦,到头来也一场空。
  皮日休忽然想起同陆龟蒙泛舟松江,听渔夫醉歌时作的那首《醉渔唱晚》,或许真的如诗里说的那般:“醉眼冷看朝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这年春天,人事无常,世道多艰。唐末最大的农民起义将要覆灭,几月后长安又恢复了短暂的安宁,但那位忧国忧民的文人皮日休却不知所终。人们纷纷猜测,他或死或走,或流浪,或隐居,好似都有道理,又好似无关紧要。他留下的诗,写下的曲,走过的路,亲吻的风,都还在。唯有他,像一只从鹿门山的云中幻化而出的鹿,兀自行走,不见踪迹。
其他文献
有位风筝贴了向日葵的邮票,鲜亮的色彩拯救了沉沦在编稿中的本公子。我喜欢读你们的信,尤其在这明媚的春天里,像在窥探藏了许多秘密的树洞。冬眠过后,你们果然更有精力调戏小编了~  豌逗菇凉:这半露的香肩看得小女子好羞涩~~~  剪雪:看到謄写如此认真的调查表,好想抱抱这个萌妹纸~  公子小白:wuli风筝都有一颗随时会咆哮的诗魂!  沐九九:好巧啊,恋恋家族都是这样的人~看人家男孩纸的字多清俊,叶少和小
期刊
我是青蛇,幽涧中生出的天真,凡尘中沾染的情味,经过千锤百炼,终于修炼出一颗人心。在白素贞与许仙的故事里,世人皆道我是局外人,殊不知遇见白素贞那刻我便入了情局。于是我甘愿花费半生力气、百年时光,换骨蜕皮,只为陪她共赴前世的那场梦,无怨亦不悔。  那时我尚年幼,在无量岁月里不知悲喜,只知天地间她是我仅存的同类。  或许是在清冷的石涧中修炼太久,姐姐对那红尘烟火处的十里繁华竟生了向往。都道人心险恶,我不
期刊
纳兰容若,他的名字被后人念成了一阕传奇,一生际遇也被附会出许多有或没有的凄婉深情。那些珠玉琳琅的文字被传唱得久了,以至于许多人都不曾想起,他这人生三十年承载了多少寂寞。  他是承平少年,乌衣公子,父亲是权臣纳兰明珠,母亲是皇族娇女。而他年少成才,17岁入国子监,19岁会试中第,少年时即被征召入宫,为康熙御前侍卫,随皇帝塞北围猎,江南信游。在他年少的词作里,有“短墙银杏雨”,有“高台玉兰风”,处处是
期刊
很多年以后,当张玉娘斜倚阑干,推开窗户时,她又看见了南飞的归雁,它们扑棱着翅膀落在屋檐上,四处张望,似在寻找能够栖息一晚的地方。月光惨淡得有些不近人情,明天应该又要下雨了,而她的人生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看似短暂实则漫长的雨季,她亦是只寻找故乡的归雁,茫然又彷徨。  其实像张玉娘这样的女子,本该无忧无虑地过完一生。出生在官宦世家的她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自小便喜好文墨,尤擅诗词,时人曾将她比作东汉才女班昭
期刊
开元中,唐玄宗东巡,吴道子受诏随驾。  当他到洛阳时,已是白日落下,暮色升起,这位名满天下的画圣从宫廷走进红尘故道,这里是他成名的地方。当初的孤苦少年功成名就,画作深受唐玄宗喜爱,使皇帝命他“非有诏不得画”。如今,他的画笔已许久没有染墨了。  站在城楼上远眺洛阳,忆起当年他为求生计在此当画工的时光。那时固然贫寒,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可纵情描绘,及至后来有幸拜书法大师张旭、大诗人贺知章为师,生命才变得
期刊
作词:任启人、K.P、尹锐冲、罗兰、董贞  作曲:小旭音乐  演唱:董贞  青锋剑 何从  落花中 正相逢  美人一笑 只为英雄  明月刀不懂人间梦  红尘嚣 浮华一世 转瞬空  壮怀凌霄汉 独行千山  朱颜短 怎堪岁月荏苒  雕花笼 青丝重  故人依偎柳梦中  语凝噎 泪入烟波几万重  刀锋芒 剑影寒  飘摇江湖惹情伤  箫声断 谁怜伊人独梳妆  ……  朝白首 水东流  漫漫相思转不休  望苍
期刊
书店一排杂志,唯独小恋俘获朕心。欢天喜地把小恋捧回家,顿觉相见恨晚,书中美人儿像要飄下来一般,这大概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吧。(By温白懂)  婉逗菇凉:活捉颜狗,同类握手!  亲爱的小白,今天是我生日,给你寄去了一包棒棒糖,是我喜欢的口味。可以给每位小编都发一根哦,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By顾南兮)  公子小白:风筝牌棒棒糖,甜到没朋友!Honey,生日快乐!  之前也给小恋写过信,但苦等两个月
期刊
外头敲锣打鼓,十里红妆,好不热闹。大红嫁衣的女子在轿里安分地坐着,薄薄的红纱之下隐约可见倾城容颜,雕花冠将三千青丝笼在头顶,她却只觉沉重得让人窒息。轿子忽然一晃,她猝不及防地撞在轿门上,花冠磕落了,不知滚到哪个角落。  “阿郎!是你来接我了吗?”她几乎是喜极而泣地喊出声,一把掀开轿帘,把所有的礼仪规矩都忘到脑后,仿佛那个朝思暮想的人就在帘外。  却听见那喜庆的喇叭声又响起来,媒婆上前赔罪,说是轿夫
期刊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黄昏,风声渐歇,一切都是倦倦的,天色在将暗未暗之间,心绪在似愁非愁之间,这样的时刻,最宜看花。说是赏花,诗人却被眼前情景撩起一腔幽思,千丝万缕如柳丝缠绕不去,要诉诸笔墨才能慰怀。  于是眼中风景都似带了情意,觉得花也是脉脉的,那般疏影横斜独自幽微,在闲云来
期刊
夜深人静,四野无声,连树上禽鸟也已安歇。乡野深处的陋屋里,一盏残灯悄悄亮起。跳跃的灯花映出一双纤弱的手,苍黄,结着厚茧。贺双卿无限爱怜地抚摸着自己的手,灯火的微暖笼住她清秀的脸,年轻,却带着病态的憔悴。  里屋躺着她的丈夫,打着山响的呼噜,正沉醉梦乡,不时发出呓语。确定他熟睡后,她才敢悄悄屏住气,从他身边小心爬至床尾,谨惧到连鞋都不敢穿,光脚溜到了外屋。  她悬着的心似暂时脱离了樊笼的束缚,长长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