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福建省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方向、岗位工资水平和晋升速度等方面,阐述福建省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影响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的因素,并从学生自身内部因素和学校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增强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提高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就业能力;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6-0208-02
  
  时下,世界金融风暴对我国的不良影响正在逐渐消除,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经济复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2009年全国毕业生人数600万,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多可想而知,国内的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一、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分析
  分析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应改变单纯以就业率为标准的思维,从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方向、工资水平和晋升速度等多个视角进行综合分析,能够让我们对学生的就业状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2006年到2010年福建农林大学会计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6.20%,在2008年和2009年更是达到100%,但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2010年为86.59%,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这说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但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比较集中
  调查数据显示,82%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工作,9%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金融机构工作,在会计师事务所、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工作的均只占总人数的3%及以下,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只有总人数的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相对比较集中。
  (三)毕业生的岗位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会计专业毕业生刚就业的时候月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集中在1 500~2 500元之间,工资水平在2 500~3 000元之间的相对较少占16%,工资水平在1 500元以下仅占6%;随着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的增加,会计毕业生岗位工资水平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工作年限达到三年之后,约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岗位工资水平在2 500~3 000元之间,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岗位工资水平在3 000~5 000元之间,另有一小部分工作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月工资能提升到5 000元以上。以上数据说明超过80%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三年后工资水平在2 500元以上,比福建省城镇人均月工资2 389元要高出不少,福建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岗位工资水平总体较高。
  (四)職位晋升相对较慢
  职位晋升速度是构成就业状况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职位晋升速度越快,就业质量也就越高,晋升速度越慢,就业质量就可能质量越低。职位的提升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就业状况的好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的高低。问卷数据显示: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五年升任企业财务主管或部门经理的有6%,工作四年升任财务主管或部门经理的有4%,工作三年升任企业财务主管/部门主管或者财务经理/部门经理的有1%,工作三年以内升任企业财务主管/部门主管或者财务经理/部门经理的财务主管或部门经理有1%。以上数据表明,农林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晋升速度相对较慢。
  二、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的因素分析
  虽然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务能力不够强,综合素质也还不够高,这对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一)就业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
  会计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率主要是因为市场对会计专业具有很大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中,各行各业均需要会计岗位,大到上市公司,小到普通饭店,只要有发生经济业务就有可能需要出纳人员或者会计人员,会计专业具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在2010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会计学以92.2%的就业率排名第38位,应该来说,未来几年的会计学就业前景仍旧一片大好,所以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高也不足为奇。
  (二)工资水平受会计岗位的性质和工作要求影响
  会计职业工资水平较高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会计岗位的工作主要包括企业的资金管理、账务处理和税费缴纳,会计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是会计是一门对理论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的专业,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会计岗位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
  (三)综合素质影响就业方向和晋升速度
  当被问到“您觉得自身在就业能力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时,有67%的毕业生回答“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在被问到“您觉得自身在就业能力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时,有77%的毕业生回答“实务能力有待提高”,有86.34%的毕业生回答“组织协调能力不足”,有40%的毕业生回答“沟通交际能力较差”,有84.7%的毕业生回答“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由此可见,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不够高。农林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数量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小部分农林类会计专业的学生符合这些单位的要求。一个优秀的会计管理者不仅需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实务能力,还需要具备市场营销、金融、法律、税务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由于大部分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知识构架和能力体系不够合理,以至竞争能力不够强,职位晋升速度比较慢。
  三、提高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抓好学校和学生两方面的工作。
  (一)学生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现在会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实务处理能力低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低这样一个“双低”的处境,实务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和实习来加强和提高,但专业知识方面则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不把学习当做一种义务和负担,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
  第二,提高实务处理和实践能力。会计专业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比如财务处预审员计划、会计知识竞赛、会计技能大赛、理财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通过参与各种与财务会计有关的活动来提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务水平。与此同时,会计专业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参加一些与会计岗位有关的工作,在工作中检验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务处理能力。
  (二)高校应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学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以学生为本,完善制度,大胆革新,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做出应有的努力。
  第一,拓展实践渠道。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实踐资源。对于校内资源,比如福建农林大学实施财务处财务报销预审员计划,由会计系推荐三年级学生到财务处顶岗实习,处理财务报销业务,这不仅减轻了财务处人员的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为会计专业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实践岗位。对于校外资源,学校应该将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相结合,利用区域优势,创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校要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合作关系,根据市场及单位特点进行专业素质培养,有针对性地推荐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学生实习期间,将学生作为新员工开展针对性训练,使学生融入企业生活,增加学生毕业后留在用人单位的机会[1]。学校应该千方百计拓宽实践渠道,为学生步入社会架起一座桥梁。
  第二,实行全面导师制。高等院校应该改变传统的导师指导模式,充分利用大学教师专业素质和社会经验,让大学生从大一开始选择导师,以四年导师制来代替一年导师制。导师制的实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着手:一是采用“滚动导师制”,让学生自主选择导师,让学生具有更多选择和更换导师的机会。同时,导师也应该具有选择学生的自由,选择符合自身教学模式的学生,通过滚动机制促使导师和学生达到最佳配置;二是院系应该在新生入学教育安排师生见面会,让学生提前认识老师、了解老师,为选择导师奠定基础;三是院系设置师生约见日,安排老师进行值班,让不同的老师为学生答疑解难,让师生交流更加畅通。
  第三,开展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被问道“您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很好的规划?”,有82%的毕业生表示对职业规划“不明确”,有5%的毕业生回答“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只有13%毕业生回答“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农林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对会计工作岗位不是很了解、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这直接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校园里没有目标,没有动力,许多该学的知识没有学到,该掌握的技能没有掌握,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的高低主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这些素质绝不是学生在毕业临近前就能够提高的。学校应该也有义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提到议事日程来[2]。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就业指导和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尽早作好职业规划和学习计划。
  
  参考文献:
  [1]王聪聪,王秀芳,刘楠,徐鑫.河北省高校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与分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3):21-24.
  [2]岩磊,孙英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7):501-502.
其他文献
摘 要:篮球活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明显的体育运动项目。裁判员作为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通过运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对篮球裁判员在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心里能力、手势动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阐述把微格教学引入篮球裁判员的培养过程有直观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微格教学;篮球;裁判员;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8.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邓小平的学习观也不例外,它内含着对“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作了回答,可大致概括为“理论精髓论”和“基本原则论”,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
期刊
摘 要: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为它总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总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理论品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6-0005
期刊
摘要:自21世纪初,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尤其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在工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城市融入等方面的问题,相比之下,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问题的研究成果则有限。本文以笔者在对苏州,无锡等地的调查为经验材料和叙述蓝本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婚恋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649文
期刊
摘要:当今俄罗斯与20世纪以前相比,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份额和影响力日趋下降和减弱。为此,以塔·托尔斯泰娅为代表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在创作中以"解构"和"重构"的方式阐释出俄罗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对其长篇小说《野猫精》的分析解读,力图透视出后现代作家视野中的俄罗斯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后现代;重构;文化传承;普希金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理性主义禁锢了人的情感,艺术审美作为理性桎梏的消解力量,历来备受人们肯定。而德国现代文学家托马斯·曼在其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中却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当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审美的时候,很难抵御本能欲望的诱惑;当艺术家在审美中抛弃道德伦理的时候,必将堕落甚至毁灭。这是艺术家在现实层面不得不面对的审美困境。  关键词:艺术家;审美困境;理性;欲望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中的本土经典之作,作者在《再版序言》中提到,“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描写,而是从具体的社会中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发挥
期刊
摘要:向西方学习是一股贯穿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社会变革思潮,它从林则徐开始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仿效西方的政治体制,再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过程,从而使中国找到了一条走上独立自主的必由之路。历史告诉我们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学习西方应注意将爱国主义与理性认识相统一;学习西方必须结合国情,不断与时俱进;扩大对外开放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学习1西方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发展。  关键词:近代中国;
期刊
中图分类号:B9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2-0155-01    马莉博士的专著《现代性视阈下民国政府宗教政策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年10月出版,全书二十一万多字,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民国政府关于佛教道教的政策、关于伊斯兰教的政策、关于基督教的政策、关于民间宗教的政策以及思考与建议等六大部分。该书作为专门系统研究民国时期政府宗教政策的著作,在一定
期刊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本科教育教学理念亟待确立、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有影响力的团队领头人缺乏、学校层面给予的支撑环境有缺失等诸多问题,必须从学校与团队两大层面着手,进行观念、机制和文化等多方面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6-0175-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