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学与研究的区域思考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就是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
  关键词:校本 教学 研究 区域 思考 坚守与超越 探索与突破 开发与实践 总结与反思 学校文化管理 教师专业培训 课程编写价值 课堂组织研究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不断深入,如何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共同结合、互相融合并且发挥巨大作用、来完成素质教育的工作任务,是当前教学与研究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坚守与超越:学校文化管理的校本化思考
  校长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是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的新时期教育教学管理主要要采取“人文”和“文化”管理——
  首先是历史发展的熏陶文化:在学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文化具有强大的熏染功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熏染尤为重要”。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从学校文化、校风和教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甚至终生受益铭志不忘。
  其次是时代需要的励志文化:所谓励志文化就是倡导教育教学中的品质、品味和品行提升教育的文化氛围。校长对于教育教学管理要有目标、有要求、有任务、有思路、有创新,有坚守以前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有超越时代的创新思维。
  再次是严谨规范的制度文化:没有规律不成方圆,任何一种文化的延续、发展和丰富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使学校更加稳定、持续、和谐发展;制度是一种文化,用严谨规范的制度能够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
  最后是人文理念的创造文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学校每天就是上课、考试、分数,这是没有文化的学校,我们应该把学校办成老师和学生的“学园”、成为“乐园”、甚至成为“家园”。
  探索与突破:教师专业培训的校本化思考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素质、积极开展校本专业职业培训,“学校如何根据学校实际,使校本培训与家园教学工作深入联系起来,使培训真正为教学服务、为教师的发展服务”是校本培训中的核心话题——
  第一是教师个性化的发展空间:每个教师从学历教龄、知识层次、文化背景以及生活阅历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决定着教师具有个性化;教师培训除了要在总体理论培训的基础上搞“一刀切”以外,就要具备多样化、多学科、多方式的培训模式,使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共同提高,实现校本培训能够更好的满足学校每位教师现实个体价值的需要;培训之前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实际,具有针对性,注意个别化;研究案例、讨论交流、分组学习,坚持理论学习与经验指导相结合,在互补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
  第二是培训方法中的实践创新:以前对于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培训方法是讲讲、听听、看看,浪费了时间收效甚微;校本培训不仅需要“以学代培”、“以课代培”、“以研代培”、“以会代培”等等的方式方法,而且要克服校本培训仅仅局限于校本狭小的范围;单纯的教育理论、技术和学科培训不能从思想上、感情上和规律上产生震撼和共鸣,需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和大胆创新。
  第三是效果评估上的总结反馈:培训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走个过场、不能浪费时间,不论是在本校的校本培训、县区校本培训、还是跨省校本培训,都要进行不同方式的问卷评估、试题测试和论文答辩,以便进行缜密的细致的考核了解,需要进行语言文字上的反馈,这就有利于及时调整培训方法、总结培训经验、发现培训中的问题和不足,重新思考策略。
  开发与实践:课程编写价值的校本化思考
  校本课程适应于学校的环境特色、文化氛围和区域风情,拓展了形式的学习范围,其中课程的编写价值定位应该是:
  1.彰显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实现课程编写价值的开发与实践定位;
  2.探索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提升;
  3.探究校本课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全面提高。
  校本课程的编写和选编始终不能脱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
  第一、为学生全面掌握和联系各个学科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第二、为教师实施“因材施教”和“全面提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第三、为实施“高效课堂”和“个案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总结与反思:课题组织研究的校本化思考
  校本课程从组织人员、编写目标、确定方式到收集材料直至教学过程、学习效果、现象反馈都是一个十分细致、专业、真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明确定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乡土文化历史的“闪光点”的课题,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反馈意见的考察、实际效果的认定进行可行性的研究,这是区域性可以操作的文化价值利用,能够在同一个县区范围内的学校广泛采纳、推广运用;我们说校本课程在总结与反思的基礎上实现其区域性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理念:
  a.繁荣、丰富和提高了本区域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借鉴价值;
  b.强化、凝练和理顺了本区域的教育资料和文化资料,具有实用性、选择性和珍藏价值;
  c.发现、熏陶和培养了本区域的教育人才和文化人才,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推广价值。
  总而言之,校本教学与研究的区域思考是发展基础教育、地方教育和国家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校本课程和课题的开发和利用的价值所在,是开展校本教育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不可缺少的话题。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培养中的重要。历史学科中的文化课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是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学科。本文以“隋唐的文学艺术”一课为例,浅谈文化课中的美育教育。  关键词:文化课 美育  “隋唐的文学艺术”是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文化课。介绍了我国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由于文化课在考
三伏盛夏,气温高,湿度大,晒好扬净的小麦如急于入仓,很容易发霉生虫。本法既省事又方便,能杀虫防霉。一、麦使贮麦利用晴天中午晒小麦,边晒边翻,晒3个小时(麦温约48℃-52T,水分降到12.5%
摘要:渗透数学思想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理念,主导着小学课堂的效率与氛围。自小学课程新课标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的趋势愈发明显,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那么对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发,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需要进行实践与改正。本篇文章通过阐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教学手段,结合我国现如今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分析,探究渗透数学思想的应用
摘要:新课改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注重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型的授课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地理素养的人才。本文从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与方法为出发点,经过全面深入的研究,针对性的就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相关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地理 转变观念 改进方法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育人为本的目标。  教育的一切改革,皆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教育观是
油田生产本身具有的安全隐患较多,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结合生产过程,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发挥应急管理在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中的作用,提升应急工作的效率,降低突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激素依赖性、出血性、免疫性、遗传性炎性疾病,育龄期妇女的发病率达10%-15%。临床症状主要为月经异常、不孕、慢性盆腔痛、急
摘要:建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是适应课改的一种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政治 思维 能力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是适应课改的一种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师为主导、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学也应采取更贴近学生认知能力的方法。数学教学更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思想。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  分层应合乎学生心理,避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当前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书面练习,轻视口语训练,即重视读写,轻视听说。有些语文课上,不是由學生默读课文、思考、做书面练习,便是老师分析讲解。学生能得到口语训练的机会仅仅在于回答提问的时候。这种教学导致学生做作业工工整整,条理清晰,写作文声情并茂,有理有据,但在公众场合说话,则吞吞吐吐,面红耳赤,口头表达能力极差。  二、重视对文本的理解,
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开始探索数据中台的建设,利用数据中台打造数据驱动的经营能力.数据中台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连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