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概述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知识产权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和拥有量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在战略措施中明确了建设若干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即加快建设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设立知识产权二级学科,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知识产权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十六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强调了知识产权的作用和要求。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2016年初,“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又相继写入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国家又将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纳入了20项重点专项规划之中。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机构制定出台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施,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着力解决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推进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和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普及工作的有关情况,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置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突出位置,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学科专业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培养力度,在全国相关高校设立了一批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力度,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所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1000所省级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强调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要充分挖掘人力和技术资源,促进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重点完善创业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双创支撑服务体系。
  在国家大政方针支持下,伴随着信息科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风起云涌”,知识产权也正在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和经济转型的重要依托,知识产权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俨然呈现出变成“朝阳”产业的态势,行业发展和知识产权人才供给之间的问题也被置于风口浪尖,知识产权行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近几年突飞猛涨的知识产权相关的案件审理就对我国各地法院、法官提出了新的挑战,2015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5年)》白皮书指出,2015年共新收一审、二审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49238件,比2014年分别上升了11.49%和11.76%。2截至2015年底,中关村共有专利代理机构223家,同比增长14.4%,占北京市专利代理机构数量的60.1%,在全国占比17.8%;共有执业专利代理人3166名,同比增长29.7%,占北京市执业专利代理人数量62.9%,占全国执业专利代理人数量25.1%,知识产权人才缺口和人才分配不均也是知识产权行业激烈争论的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知识产权拥有量快速增长,效益日益显现,知识产权制度逐步建立,从总体上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在完善,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也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数量增加,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相关概念
  “十二五”时期,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达到3.6万家,知识产权服务业年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全国县级知识产权机构覆盖率扩大一倍,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数量超50万人,专门从事代理、审查、管理、服务和教学科研的知识产权人才达到15万人。全国专利代理机构超过1200家,执业代理人超过1.2万人。4面对日益繁荣的知识产权行业和壮大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在探析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时,我们需要明晰与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相关的概念。
  1.知识产权人才
  知识产权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应有一定的理工背景和扎实的法学基础,掌握一定的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知识的人才。从广义上讲,知识产权人才是主要集合了工、经、管、法专业的知识多元化人才,是复合型人才的鲜明代表。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四个方面概括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行为,分别为创造、运用、管理与保护。我们将从事知识产权创造的人才视为科技人才,将运营、管理与保护知识产权的人才归为专业人才。知识产权科技人才与专业人才在培养与职业发展方向有很大不同。5知识产权人才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创造人才、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和涉外知识产权人才等五类。这五类知识产权人才又可以归为研究型知识产权人才和实务型知识产权人才,针对两种人才的培养方案也不尽相同。
  2.知识产权人才的资质
  知識产权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是指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专业人员根据法律规定或工作职能要求应当具备的资格。依照现行法律,上述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人才有着不同的资质要求。知识产权教研型人才需要具备教师资格,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才和执法人才需要经过国家公务员考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需要企业根据实际予以挑选。因此,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资质上的特别要求,主要是司法人才(律师、法官和检察官)和服务型人才(专利代理人、司法鉴定人)等应当具备的资质要求。6
  3.知识产权学专业和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硕士)
  知识产权学专业是教育设立的“年轻”试点专业,通过系统教授知识产权、有关法学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和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管理、利用、保护等的实务技能基本训练,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学制为四年,也有学校招收知识产权第二专业学生。知识产权学专业相对于法学专业,更加强调注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和知识产权专业技能。   知识产权学专业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私法、国际法、著作权法(版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专利文献检索、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原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代理实务等。目前,全国开设知识产权学专业的高校有61家,代表高校有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
  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知识产权法属于财产法。知识产权法学是法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的整合也尚未完成。目前,知识产权法专业设著作权法和工业产权法两个研究方向,高校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培养主要集中硕、博研究生阶段。
  知识产权法专业包含主要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私法、国际法、著作权法(版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专利文献检索、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原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代理实务等。全国开设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高校迄今有18所。
  4.知识产权学院
  知识产权学院是指大学或学院中下属的、以知识产权关联学科为教学与科研主要目标的院系级单位,致力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
  我国实力较强的知识产权学院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系、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青岛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山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等。伴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应用技术型高职知识产权学院应运而生,例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知识产权学院等。
  5.知识产权教育
  知识产权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和法律制度,还应包括知识产权文化的教育以及其他与知识产权教学相关的教育活动等。
  知识产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从不同角度出发,知识产权教育目标具有多样性。从国家创新战略角度出发,是培养全社会公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知识经济的角度出发,除了要培养创新人才,还要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应用和转化能力;从贸易角度出发,既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更应培养包括知识产权的“物化”能力;从国际竞争角度出发,要培养和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能力。知识产权教育的类型主要体现为专业化教育、职业化教育、普及化教育三个层次。




  二、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養现状
  从整个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大背景看,主要的培养途径有高校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接受的专业培训、知识产权相关知识自学考试与远程教学、出国研讨进修等。
  高校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创新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1986年建立的我国首个高校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是我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事业的开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等日趋完善;已初步形成包含本科、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增加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教学投入,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学院,建立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研究院等,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所谓的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模式是指,在理论知识指导下,系统地培养知识产权方向或知识产权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等知识产权相关专业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与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模式相对的知识产权专业普及教育模式是指,对高校范围内其他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社会上的知识产权从业者开展的知识产权专业课程、讲座教学等活动的教学培养模式。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几种类型。
  1.本科阶段知识产权专业培养
  知识产权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主要分为三种模式: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和辅修知识产权双学位。
  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是由法学专业逐步分离出来的,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学是建立在法学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基础之上的,逐步增加对诸如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专利文献检索和代理等与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保护密切相关的课程。为了满足知识产权人才复合型的特点,一些高校还增加了理工类和经管类的选修课程,综合提升知识产权学生的能力。
  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是指大学毕业并获得本科学士学位的人员,经设有知识产权方向第二学士学位高校组织的资格审查与入学考核,择优录取入学。在校两年期间,学生以知识产权为主修方向,学习所有课程,取得毕业资格和授予学士学位的资格后,高校向其授予法学(知识产权方向)第二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是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具有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知识产权辅修专业主要面向非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其他专业学生通过本人申请,经开设知识产权辅修专业的院校选拔批准后。在取得规定课程的学分后,学生可获得由该高校颁发的法学(知识产权方向)或管理学学士学位。7
  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2016年2月推出的《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我国开设法学类“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共有61所,分别是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湘潭大学、烟台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甘肃政法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保定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聊城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苏州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池州学院、哈尔滨金融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山东政法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新疆大学、山东女子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工学院、中原工学院、铜陵学院、广西民族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兰州财经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宜宾学院、福建工程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石家庄学院、宜春学院、泰州学院和景德镇学院等。下表1是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学专业教育结构状况(排名前十)。   表1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学专业教育结构状况(排名前十)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设立年份 教师人数 学生人数 教学课程
  1 华东政法大学 2003年8 18人,外聘40人左右 395人 主修课程: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商业秘密法,竞争法,计算机软件保护,企业管理概论,专利文献信息与利用,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评估等课程
  选修课程:电子商务法,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信息财产与交易,知识产权与公平交易,数字版权法,欧盟知识产权法,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专利战略等
  2 西南政法大学 2011年 23人,外聘13人 300人左右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中国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婚姻家庭继承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房地产法、企业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诉讼、知识产权贸易、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课程。学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9
  3 中国计量大学 2006年3月 30人,外聘50余人 340人 主修课程: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总论、竞争法、 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
  辅修课程:国际知识产权法、电子商务法、专利文献检索与写作、专利信息分析与应用、知识产权代理实务、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投资、知识产权贸易、知识产权管理学、平面设计等
  4 华南理工大学 2004年10 11人,外聘、兼职等24人 104人 主修课程: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选修课程: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管理与战略、网络法(双语)外国知识产权制度(全英)、知识产权之法律管理及商业应用、新型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审判实务、专利检索与代理、知识产权许可与交易、生物医药知识产权
  5 大连理工大学 2013年 20人,外聘10 228人 主干课程: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代理实务、知识产权鉴定与评估、专利法、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环境资源法、物权法、企业与公司法等
  6 湘潭大学 2013年6月 17位,兼职13位 280人左右 法学核心课程14门,知识产权专业课程十余门:知识产权导论、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利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诉讼实务,文化产业与版权运营等11
  7 烟台大学 2012年 法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2人12 328 人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商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著作权法学、商标法学、专利法学
  8 重庆理工大学 2006年3月 19人,外聘29人 500余人 主修课程:(1)相关的法学课程:法理学、诉讼法(民诉、刑诉)、刑法、民法总论、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等;(2)知识产权法学课程: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竞争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3)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许可、专利文献检索与分析等;另外,有部分的理工类课程
  9 暨南大学 2004年9月 15人,外聘30人 120人 主修课程:宪法学、法学导论、文科数学、刑法Ⅰ、民法总论、经济法、债权法、管理学原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刑事诉讼法、物权法、商法、知识产权法总论、民事诉讼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公平竞争法、知识产权原理
  辅修课程:美国知识产权法、科技法、技术合同法、欧盟知识产权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台港澳知识产权法、日本知识产权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损坏赔偿、网络信息法、专利实务、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软件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技术创新与孵化器、品牌管理、证据学、国际民事诉讼法与国际商事仲裁法、法律英语、律师与公证实务、法律文书、法律逻辑、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中国法制史、证券法、比较宪法、涉外经济法、英美商法、外国法制史、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仲裁法、房地产法、人权法、侵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
  10 浙江工业大学 2008年9月 10人13 约240人 大类基础课程:宪法学、商法、刑事诉讼法(B)、民事诉讼法(B)、国际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B)、民法、刑法、文科大学数学B、社会学概论、机电技术基础、生物基础、电子技术基础B、化工基础、管理学原理、经济学概论
  通识课程:体育、程序设计基础VE、形势与政策A、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王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王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大学英语读写译、大学英语视听说、法学导论、知识产权导论
  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合同法,劳动与让会保障法,经济法,证据法学,国际私法(B),中国法制史,专利法,商业标识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法理学(上),国际经济法,著作权法,专利文献检索与利用,法理学(下),金融法,证券法,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司法文书,知识产权贸易,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诉讼s,环境资源法,西方法律思想史,专利亩查与代理,知识产权英语,知识产权犯罪学,海商法(双语),国际投资法(双语),电子商务法,網络与知识产权法,欧美知识产权法,日本知识产权法,法律职业与司法伦理,侵权责任法,商业秘密法
  2.研究生阶段知识产权专业培养
  《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我国开展知识产权法方向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暨南大学、烟台大学、云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下表2是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法方向研究生培养结构状况(排名前十)。   研究生阶段的知识产权教学模式可以分为知识产权法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知识产权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以及知识产权MBA研究生培养。知识产权法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是三种类别中的主流。
  以往知识产权研究生的培养,大多在民商法、经济法等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或博士点下展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法或知识产权二级学科学位授予点,其毕业的研究生将直接拿到知识产权法学位证,例如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将知识产权纳入管理学学科范畴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另一个趋势,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华中科技大学与同济大学。早在2003年,同济大学就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之下招收知识产权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除此之外,一些高校还通过知识产权MBA与EMBA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例如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较早开始知识产权EMBA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尝试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多学科综合知识、较强实务操作能力的高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从全国范围来看,知识产权MBA与EMBA的培养方式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22
  本硕连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案例是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004年推出“‘理工本科+法学’双学科/知识产权法硕士”的“2+2+3”的本硕连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必须经过2年的法学(知识产权方向)课程的学习,完成前4年的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学生自愿报名并经学院审核后,进去第三阶段的研究生学习。
  3.知识产权普及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通过开展全校公选课程、知识产权专题系列讲座(培训)等的方式使更多的非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知識产权学科的相关内容。目前,较多开展知识产权教学的高校向全校学生开设知识产权方面的选修课程,例如《知识产权概论》、《知识产权实务》、《知识产权法》等知识产权通识课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相关高校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知识产权热点话题、重大难点问题,组织教师、专家,或要求业内知名学者、从业者,开展系列讲座或培训活动。知识产权铺开教学模式是知识产权学历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对于高校提升学习知识产权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重要性不断凸显,国家政策在注重智力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物质财富的同时,强调创新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教育与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把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升知识产权能力,作为本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我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大力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增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法学界、法律实务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培养一大批具备知识产权专业素养的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是时代对我国当前知识产权教育提出的新任务。高校是知识产权教育的主阵地,知识产权素质应当成为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投入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教育制度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目标和途径。
其他文献
如前文说述1,商标获得显著性需要使得标志与使用主体之间建立“特定对应关系”从而发挥商标的识别来源作用。那么,如何在司法审查中把握“特定对应关系”成为实践中的难点,本文在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司法裁量考虑的因素和裁判的尺度,望能够对商标获得显著性判断有所助益。  首先,从使用主体角度讲,应有将标志作为商标使用的主观意图。  本身不具备显著性的标志起初是无法作为商标发挥识别来源作用的,只有在使用主体具有将该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商业活动中出现了各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在与此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中,新问题也随之层出不穷。  商标是指示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最初对于标识的广告宣传、展览仅限于实体的广告牌、宣传单或者电视广告等传统媒介,而网络的出现,使得标识的使用方式五花八门,包括网店中的使用、作为搜索关键词的使用、作为网站域名的使用等等。面对这些新兴的使用方式,其性质
期刊
1.考虑到日本审查实务特点的撰写对策  (1)宽泛的单一性要件  与各国相同,日本专利法规定两个以上的发明具有单一性需要“具有相同或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特定技术特征(STF)”是指表现出发明对现有技术贡献的技术特征。但日本专利法审查指南规定的单一性要件与各国有很大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审查指南中指出作为STF不要求该技术特征需要具备进步性(创造性)。实务中“特定技术特征”理解成“相对于现
期刊
6月10日,由华南理工大学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办,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下的商标法论坛”在广州举行。  论坛中,嘉宾围绕“商标的使用与商标侵权”、“商标的合理使用与商标权的边界”、“商标不当注册行为之辩”、“网络环境下商标权的保护”四个主题展开了专题演讲与互动讨论,带来了一场关于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下的商标法思想风暴。  一、商标的使用与商标侵权  北京君策知识产权
期刊
专利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由此可见,专利侵权诉讼法定赔偿的上限是100万元,下限是1万元。但是,司法实践中,专利侵权赔偿数额向上突破100万元、向下突破1万元的情形时有发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
期刊
1)欧盟法院对华为诉中兴侵权案的判决: 禁令与FRAND抗辩  欧洲最高法院即欧盟法院(CJEU)已确定必要专利的持有人拥有禁令救济的权利。 1然而,由于标准化和FRAND自身的性质,要获得禁令救济,SEP持有人应: (1) 告知发生了侵权并明确被侵权的必要专利;(2)(如果被控侵权者表示愿意根据FRAND条款达成许可协议)提供一份具体的书面FRAND要约,明确许可费的金额以及计算方法。  另一方
期刊
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除了最常见的出版物方式公开的现有技术外,请求人还可以考虑以使用方式公开的现有技术。与出版物公开相比,使用公开在举证过程中存在更多需要关注的环节,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失败。  案件编号为5W103211、关于“汽车用面板锁”的实用新型专利无效宣告案是一个通过使用公开成功将目标专利宣告无效的典型案例,本文结合该案例对使用公开现有技术举证时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论述。  “何时公开”
期刊
6月2日,由中国知识产权杂志主办的以“商业秘密典型案例分析”为主题的“中知法官论坛”系列活动第二期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延用了“中知法官论坛”特有的“主讲加研讨”模式,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巡视员、原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健做主题发言,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扬在研讨环节担任主持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邓宏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应向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庭长张晓津
期刊
我国商标法制定于1982年,专利法制定于1984年,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起步于1985年,著作权法制定于1990年,并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0年风雨,30年砥砺,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改革开放同行,与社会进步同行,与科技创新同行,主导作用日趋明显,民事审判为基础,行政审判和刑事审判并行发展。  于知产人而言,四月是繁美丰盛的,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大知识产权案件以及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
期刊
2017年5月20日至24日,第139届国际商标协会(INTA)年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成功举办。中国知识产权杂志作为INTA中国唯一受邀合作媒体,年会期间有幸采访了INTA2017年主席Joseph Ferretti先生。  Ferretti先生持有新罕布什尔大学、富兰克林皮尔斯知识产权中心知识产权法律硕士学位,现任百事公司(PepsiCo, Inc.)副总裁兼全球商标首席法律顾问。在年会开幕式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