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病人心理行为干预临床结果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ng_h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病人阴性症状及对其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符合标准的12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根据其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对照组予以简单娱乐活动及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给予多种心理行为干预,疗程12周。 结果:疗程结束后,研究组有效率65.2%,而对照组22.3%;研究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DAS)和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病人采取心理行为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残留期;阴性症状;心理行为干预
  1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发病原因未明,终生患病率约为1%,是造成人类精神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占2002年全球疾病总负担的2.8%。其病残率、复发率很高,多数伴有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近半个世纪,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各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研发,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单纯药物治疗难以达到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期望,尤其是药物治疗难以达到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很重视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精神分裂症5年随访结果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预后良好者为5%~17%,预后差者占14%~40%,而发展中国家的预后良好者达11%~42%,预后差者为10%~21%,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预后、提高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多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治疗措施,本文采用了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病人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我们认为值得推广。
  精神分裂症病人经过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大部分症状可获缓解,但仍有一些症状残留,且多是一些阴性症状,病人因症状长期迁延不愈或者衰退,从而处于慢性状态。这些病人除精神症状外,还在行为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缺陷,因而只能长期滞留在医院;另外有一些患者或因家庭、社会的偏见与歧视也不能顺利地重返社会。这使的很多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形成对住院的依赖,与此同时,目前大多数精神病医院采用的管理方式是封闭式看护,患者的活动范围仅限于院内,长期生活在一个单调、固定的医院环境中,脱离家庭与社会,个人生活技能逐步退化,社会功能逐步衰退,形成以退缩、被动、服从、淡漠为主要表现的“住院综合征”。精神分裂症患者残余的精神症状、受损的社会功能、极差的生活质量以及来自社会家庭的心理压力单靠药物治疗是解决不了的。因此,如何减缓住院患者的精神衰退,改善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对我院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积极的心理行为干预,以期探讨该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病人的干预效果。
  1.2 研究目的和目标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病人阴性症状及对其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后的效果
  目标: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病人采取心理行为干预,以提高病人的临床疗效,改善阴性症状,重建社会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1.3 关键词及定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残留期,阴性症状,心理行为干预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残留期:是指病人经过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但仍有一少部分症状未缓解,病程持续2年以上,伴社会功能和自知力缺陷,多数以阴性症状为主。
  阴性症状:疾病处于慢性阶段,临床症状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孤僻内向。
  心理行为干预:通过采用种种心理和行为干预手段,以矫正环境、行为和人体间的不协调,达到协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为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住院精神病人128例。均符合下列纳入标准 ①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的诊断标准。②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至少2年未完全缓解,近2个月病情无明显变化,住院3个月以上。③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30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50分[1]。④排除慢性躯体疾病、酒及药物依赖。⑤患者和家属均同意在本研究治疗期间,保持精神药物治疗剂量不变。
  2.2 一般资料: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62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6例;年龄29~54岁,平均(41.6±12.5)岁;病程3.3~21.2年,平均(13.2±6.9)年。对照组6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8例;年龄(39.3±12.9)岁,病程是3.6~20.4年,平均(13.7±7.2)年。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及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研究方法:两组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按Baldessarini[2]折算方法,折算为氯丙嗪等值量进行比较,研究组为(498.56±138.62)mg/d,对照组为(479.28±158.33)mg/d,经t检验,t=0.5169,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上资料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人均使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一般心理治疗、简单娱乐活动。研究组按治疗措施积极主动地给予综合性的心理行为干预。
  2.3研究步骤:先对入组的病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然后再进行疗效评定和统计学数据处理。
  2.3.1 综合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措施
  ⑴开放式管理:实行三级开放制度:一、在其主管医师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自由出入病室,在院内花园、草坪等处自由活动,使他们能感受到身居环境的优雅,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密切联系,防止或延缓精神衰退,巩固和提高药物疗效,促进康复;二、病人经请假后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单独或集体到院外活动,自行购买生活物品,逐渐唤起和恢复病前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大脑活动平衡的建立,使病态行为得到改善;三、每逢节假日组织患者到市区及周边城市游玩,增加与外界联系,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放松身心,消除紧张情绪。
  ⑵工娱疗活动训练:在病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娱疗活动训练,护士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职业、爱好、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来选择不同的娱乐品种。有工作疗法和娱乐疗法两种方法。
  ① 工作疗法让病人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技术特长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编织、缝纫、糊纸盒、刺绣、绘画、雕刻、美术、制作玩具等;亦可让病人在院内开小卖部由工作人员协助定期结帐点货,让病人充分与社会接触,重建回归社会的能力。② 娱乐疗法通过娱乐手段,使病人获得新的活动力,可采取欣赏与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让病人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以达到自我调节的作用。护士应耐心指导,必要时给病人做示范动作,不断提高病人克服懒惰思想,防止精神衰退。组织病人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竞技性游戏如:吹蜡、点蜡、青蛙跳水、摸鼻子、军旗、跳棋、象棋、扑克比赛,赛诗、首尾字相接、绕口令、猜谜等,还可以组织病人学唱歌曲,跳集体舞,扭秧歌,体操,球类比赛。同时运用强化因子来调动病人的参与积极性,强化因子一般为小件物品,烟、糖果、牙膏、牙刷、木梳、信封、信纸、笔等,讓病人尽情娱乐,充分放松。
  ⑶ 始动性功能训练 :① 组织病人学习整理床铺、叠被子,由护士先示范,然后让病人分别进行操作,给予指导,直至合乎标准为止。② 纠正病人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引导病人有痰吐在痰盂或手纸内,并督促他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规定病人晨起漱口、刷牙的制度,并锻炼自己剪指甲,换洗内衣等,使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③ 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按病人的姓名编排成组,安排好座位就餐,不准许病人乱串座位,饭后自己刷碗放在指定位置,然后再进行统一刷洗消毒备用。
  ⑷认知行为疗法:平等对待患者,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他们充分了解治疗的目的和方法,积极合作,参与治疗。帮助他们认识其错误的认知观念,并予以矫正。要求患者写详细的病情记录,如当前的主要问题,有关的思想、情感反应,自己认为与发病可能有关的躯体及精神诱因等。教患者学习松弛技术,每天在病房内自行训练2次,每次15~30分钟。一般每周治疗一次,每次1小时左右,每次治疗开始先检查上周作业,再根据治疗计划及患者作业情况进行治疗。每次治疗结束时,布置下周作业。
  ⑸社会交往技能训练:护士首先向病人介绍一般交流技能,训练基本语言,然后进一步训练基本语言和口语表达,简单问候,简短对话及告别,教病人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乐意、肯定的感受,如何正确地作出积极请求和寻求帮助等技能的训练,以及训练怎样选择时机和方式。提供与现实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活动内容,尽可能使病人从中体验责任感及所起的作用和贡献。
  ⑹家庭干预:寻求家庭支持系统,和患者家属一起进行心理治疗,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灌输疾病知识,训练他们解决日常生活难题的应付能力和化解问提的能力,想方设法帮助家庭成员减少家庭内各种应激源,减少高情感表达。
  工娱疗活动及始动性功能训练由医师计划,护士执行。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稔知疗法及家庭干预由医师执行,安排每周1次,每次约1h。
  2.3.2 疗效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采用简明精神量(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DAS)〕〔3〕和生活质量量表(QOL)〔4,5〕评定患者的症状变化.临床疗效根据SANS减分率来判定,减分率>50%为显效,50%~25%为有效,<25%为无效.所有量表皆由两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共同评定.
  2.3.3 统计学方法:评定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PC10.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治疗前后的资料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例(%)]
  注:﹡两组有效率比较χ2=10.64,p<0.01
  治療结束后研究组有效率(显进和好转例数/总例数×100℅)为65.2%,而对照组为22.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01)。
  3.2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2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cP >0.05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研究组BPRS、SANS、QOL、DAS量表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4 讨论
  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的患者常因残留症状存在,有的家属干脆让其长期住院治疗。而长期住院的患者生活在单调而封闭的环境中,长久脱离社会环境,缺乏应有的社会性接触,导致社会生活功能明显减退,表现为退缩、冷漠,以至于阴性症状加重,原有的社会功能丧失,形成了住院依赖现象,生活质量日益下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疾病本身及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也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为此我们采取了对病人实施开放式的管理, 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管理,让病人走出院门,打破住院环境的闭锁,感受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期通过该措施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防止或延缓精神衰退,巩固和提高药物疗效。
  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环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对病人进行综合的心理行为康复治疗。针对不同病人的兴趣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娱疗训练,有计划有组织的让病人置身于健康的劳动和娱乐当中,以转移病人对病态体验的注意力,克服焦虑、抑郁或恐惧等异常情绪。作为一种良性刺激,可陶冶病人的情操,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减轻精神疾病症状, 改善病人因为住院产生的苦闷、孤独感。
  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病人大多存在懒散、退缩等行为,为此我们为病人安排了始动性功能训练,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从基本功能训练开始,以建立病人自我服务地能力。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培养和训练病人,纠正病态精神障碍和不良适应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和重建正确的反应程度。对病人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让病人认识到哪些是错误的认知观念并加以矫正。
  通过对病人实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让病人学会了怎样与人交往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提高应对困难和压力的能力。同时寻求家庭支持系统进行家庭干预,定时让家属接其试出院,回归社会,以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
  通过12周的观察,结果显示:①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有效率(显进和好转例数/总例数×100%)为65.2%,而对照组为22.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01)。②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研究组BPRS、SANS、QOL、DAS量表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提示干预后的效果比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疗效更优,干预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提高了主观能动性,纠正了不良行为,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由于阴性症状日趋明显,社会适应不良,精神日益衰退。本资料的研究结果显示我们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残留期病人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能改善病人的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这与国内众多学者的报道基本一致[6-10]。
  
  
  参考文献
  [1]王晓慧,孙家华.现代精神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30~138
  [2]Baldessarini RJ.Dissimilar dosing with high-potency and low-potency neuroleptics.Am J Psychiatry,1984,141:748
  [3]World Heath Organization: Psychiatric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WHO/DAS)Geneva:WHO,1988
  [4]方积乾,李彩霞,郝之涛,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表(WHO,QOL-100)中国版的制定.统计和预测,1998,增刊,40~41
  [5]方积乾, 郝之涛, 李彩霞,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3(4):203~205
  [6]魏琛.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分裂症.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6):351~353
  [7]张桂华,张万贵,李卯和.综合康复疗法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效果探讨.中国临床康复,2002,5(1):90
  [8]王玉堂,王卫星,阮水英.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100例患者心理行为的康复治疗.现代康复,2000,4(3):439~440
  [9]陈玉民,杜宏群,马秀青,等.综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杂志社,2002,11(3):282~284
  [10]方润领,孙富根,张玉娟,等.综合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愈后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0):687~68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腔内输尿管钬激光切开术在治疗输尿管壁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收治的输尿管壁段结石患者采用腔内输尿管钬激光切开术在治疗输尿管壁段结石。结果:45例输尿管壁段结石均一次性碎石成功,碎石成功率97.83%(45/46);1例输尿管口狭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碎石时间20~200min,平均(55.68±20.50) min;后1周复查腹部平片及B超结石均完全排净。4
本文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血管瘤的发病机制,进而选择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的实验结果对了解了血管形成因子在血管瘤中的表达水平,更深入地研究血管瘤的发病机制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血管肿瘤治疗中酒精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39例非酒精过敏的血管肿瘤患者实施肿瘤部位碘伏或75%的酒精消毒后的95%无水酒精注射,4~7天注射一次,4次为一疗程并在术后随访1年。结果:39例血管肿瘤中治愈33例(占84.62%),好转4例(占10.26%),无效2例(占5.13%)。总有效37例(94.87%)。治愈率达84.6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子宫畸形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工作经验,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于我院诊断为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所有患者最终均经宫腔镜、腹腔镜、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二维超声检查共诊断双子宫5例,纵膈子宫3例,双角子宫5例,单角子宫4例,弓形子宫4例,共21例,误诊漏诊10
本文旨在通过对白介素-2、α-干扰素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白介素-2、α-干扰素对瘢痕的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白介素-2和α-干扰素明显地影响
本实验以TNF-α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V.A.C是否通过抑制了TNF的合成从而减低炎性反应促进慢性创面愈合,而且也可再度证实是否TNF-α的增高,是慢性创面下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结
【摘要】 目的 研究包衣制作缓释微丸时的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的影响,并与市售品进行溶出度的比较来考察其性质 方法 以微丸重量20%的EC做包衣材料,以癸二酸二丁酯为增塑剂,95%乙醇为粘合剂,以流化床鼓风流量、喷枪喷雾压力、恒流蠕动泵转速、包衣温度对包衣质量的影响作为优化指标,用紫外检测的方法对溶出度进行测定。结果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微丸包衣最优制备工艺为:鼓风流量2200;噴雾压力0.2 Mpa;恒
本实验证明rhEGF能够积极主动的修复取皮创面,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对不同的用药方法作了比较,其中每日1次加保湿法为临床首选.rhEGF的临床使用,代表了当代创伤修复的巨大进
【摘要】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3例MPP患儿、4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及41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的三组血清CRP水平。结果:MPP组血清CRP阳性率33.96%(18/53),显著低于细菌组93.48%(P<0.01),顯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5%(P<0.01)。结论:MPP患儿血清CRP水平存在特征性变化,可作为鉴别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
本文应用奥美定进行动物植入研究,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对远位器官--肝、脾、肾、淋巴结的组织学变化作进一步观察,同时探讨有无聚丙烯酰胺的转移,并作血生化(肝、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