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中对服务型校长之所思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63022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学校管理中强调校长的“服务”不仅是一种口号,也正在成为一种实践。学校领导在实践中具有强烈的为他人服务的动机和愿望,关注组织成员的个体成长,重视学校其他成员参与决策,致力于学校共同体的创建与发展,并通过发展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理想和理念来实施有效的学校领导。这一类型:强调通过服务来实现对学校的有效管理的校长即为服务型校长。由此,迁移到笔者对“践行教育变革中对服务型校长之所思”之所思。
  服务型领导的本质内涵
  罗伯特·K·格林利夫(Robert K.Greenleaf)于1977年在《做一个像仆人的领导者》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服务型领导”概念。服务型领导(Servant leadership)又称之为公仆型领导。所谓“服务型领导者”,就是那些能把他人的需求、愿望和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上的领导者,是那些首要动机是服务他人而不是领导和控制他人的领导者。服务型领导的目的在于使得他们的追随者变得更加健康、更加明智、更加自由、更加善于自我管理,更愿意把他们自身也变成一个服务者。领导者要把“领导”与“服务”的责任同时放在心中,实现两者的统整,从而把“服务型领导”具体理解为“领导即公仆”“以服务为宗旨的领导”等。
  服务型领导的国学渊源
  服务型领导理论诞生在西方,但是这种民本思想,却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传统之中。这从中国第一首诗歌《夏书·五子之歌》中就能够看到,这是中国民本思想的源头。
  《夏书·五子之歌》有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中,“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句更是体现了服务型领导所蕴含的民本思想。“民可近”中的“近”在服务型领导中,可以被理解为主动性去亲近群众,倾听和理解群众的声音,能够有原则地妥协,善于接纳群众的不同个性与意见,理解群众的不同诉求,帮助群众心理复原,说服和引领群众,以及建立共同体的能力。
  在一些学校,有一些学生因身心原因而具有攻击性,这对教育服务的领导过程提出了特殊的“近”的要求:“受委屈是最特别的服务,是对一流领导的考验”“一流的影响力并不完全来自权威,而来源于领导对部下的关怀和服务”。在学校领导中,“近”还要进一步发展为“进”,这个“进”不但包括“近”的全部内涵,而且还要特别注意走进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走进他们的内心,真心地帮助他们有尊严并幸福的生活。
  服务型校长的特征
  角色——服务者 服务型校长首先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学校服务者的角色,而不是管制者,认为服务他人是社会人的根本要求。服务型校长强调管理即服务,把服务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服务来进行管理,管理就是更好的服务。服务型校长对追随者充分信任,领导者只需要为追随者提供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条件,追随者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服务型校长拥有着强烈的服务动机。服务型校长的服务动机是一种内化的动机,是出于一种责任或义务。他们对学校怀有深厚的依恋,从内心上喜欢学校中所从事的工作,并且能够从工作本身中找到乐趣、归属感和成就感。对于他们而言,服务于学校其他成员的成长,实现学校共同体共有的价值观、理想和理念是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义务服务于这个目标。
  致力于创设和发展学校共同体 学校共同体是服务型校长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同时,服务型校长亦致力于创设和发展学校共同体。服务型校长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甄别并且确定学校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建构学校成员共享的愿景和理念,将此种价值观和发展理念彰显于学校其他成员面前,通过自身的行动与影响力,使学校其他成员逐渐接受和内化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并且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实践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促进共同体的发展。
  关注组织成员的成长 个体的成长是学校组织的重要目标。服务型校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均予以高度的重视。服务型校长从理论上探索个体成长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上创设有利于个体成长的便利条件,创造良好的个体成长环境。服务型校长同时还通过展示个体健康成长的典型案例,树立模范,采取必要的奖励,鼓舞个体积极地进行自我发展。
  分权倾向与群体决策倾向 直接的监控管理更适合于“管理者——部属”的关系,而作为一个服务型校长,着力于发展的是一种“领导者——追随者”的关系。领导者设身处地地从追随者角度考虑问题,发展追随者的自我意识,促进追随者自我管理意识的成长,采用必要的放权和分权,让追随者自己成为管理者。服务型校长充分信任其追随者,在努力促进追随者个体发展的同时赋予了其更多的权力,使得追随者在自己的学校工作之中具有相应的权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做出必要的决定,追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决定去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学校重要决策之中,服务型校长鼓励所有成员参与并共同进决策,管制类型的校长,更愿意自己独立对这一事件进行决策。
  校长类服务型领导的实践探索
  服务型领导理论的积极推动者诺伊歇尔认为:“领导的最高使命是为了那些被领导者的利益而进行领导”。以下具体从校长直接服务教师群体,教师群体服务学生与家长的角度,来小结校长如何身体力行地进行服务型领导的实践:
  校长直接服务教师群体 一是校长的自我提升。校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需要加强自我提升。首先,校长要保持正直的品格,不因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放弃原则,努力不受外界环境干扰与影响;其次,要以谦卑的状态投入工作,不卑不亢不以势压人,紧紧依靠群众来开展工作;第三,校长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学生以及家长提供教育服务,努力通过学习来提高特殊教育教育的服务水平。
  二是提出共同愿景,并积极推动规划。在复杂多变的学校教育情境中,校长要组织全体教师合作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学校发展共同愿景,这是校长作为服务型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校长创造价值和分享价值的起点。明确愿景、价值观与目标,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校的未来发展图景,这为学校教师群体共同领导、共同管理和自我管理提供了方向。推动愿景与规划,是服务型校长引领学校发展的最主要服务内容。   三是注重关怀与授权。服务型领导者始终生活在愿景之中,向团队成员进行授权,使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履行职能,实施愿景。在此基础上,校长要关心每位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支持大家顺利开展工作,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与生涯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沟通是服务型领导者掌握实际状况和达成统一目标的最主要工作方式。
  四是团队建设与榜样。学校内部的合作依赖性是现代学校的中心特点之一,校长作为服务型领导者则是学校团队创建的主要责任人,使学校教师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对教师的奖励与认可,树立榜样,提供具有安全感且舒适的工作环境,分享决策的权利等,都是重要的激励方式。服务型校长要围绕教师珍视的东西展开激励和提供服务,以帮助大家建立自己的未来并获取目前的贡献成果。
  校长通过教师群体服务学生与家长 一是通过教师群体服务家长。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要逐步确立校长通过教师群体服务家长的理念。首先是服务家长的理念,其次是感化家长理念,强调教师要能够感同身受,第三则是引领家长理念,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能够拉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等活动的工作载体,以发挥并提高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积极作用。最后是要强调家校互动理念,积极构建家校相互支持、互动感谢的良性循环。基于此,学校还应形成让家长受到感动、让学校走近家长、让家长参与教育、让家校合作互动等四种做法,追求“民可近,不可下”的民本思想。
  让家长受到感动:面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学生家庭,面对心灵即将枯竭的家长,学校要强调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家庭,加大对困难家庭的减免工作。对学校困难学生家庭实施免午餐费、活动费、材料费等,贫困家庭突遭家庭变故,学校教师主动进行募捐等,让学校走近家长:教师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并形成一系列家教指导的工作常规。如每周一次的家校联系手册、每月一次的电访、每学期一个学生发展案例等,以及日常的教育质量投诉、家长金点子卡等工作。让家长参与教育:学校要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家长参与教育,参与学习。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自发成立“家长工作室”,学校提供经费、场地等保障。每周邀请家长作为教育支持者,走进课堂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校就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困惑提供帮助和建议。让家校合作互动:开展“家校你我他”的研究,推进个别化服务指导的特色项目,针对学生个体身上存在的某一行为心理问题,由家长提出申请,学校、家长、学生、伙伴共同制定教育合同,矫治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
  二是通过教师群体服务学生。校长的教育服务最终是通过教师群体而得以实现的。在实行服务型领导的组织中,领导权不再是个人的特权而变为团体的管理资源。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扁平化,组织成员的关系构成类似于网络形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联结其他多点的关键点,不同的人都可能在特定的情境下成为领导。校长通过价值引领、专业授权等方式,与教师群体一起合作领导学校发展。用价值观来引领:秉持“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点”的教育哲学思想;用爱来呵护生命:人作为生命主体,其存在本身就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价值和尊严,每个生命的价值都应该受到尊重。立足于尊重学生生命的教育哲学思想,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支持式课程的方方面面,体现出一种“从心做起”的教育服务品质;用精致促进有效:在支持式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讲求教学绩效,关注差异、关注过程、关注细节,课程教学不断走向精致,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学校在国内教育领域较早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性地建立起适应于教育领域、适合于本校情况的学校管理体系,较好实现了“凡事有准则、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的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学校进行了精细规范的课程教学管理: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规范的漫步管理、各项课程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个别教育计划验收、进步档案验收……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对策
  主要困难 教育行政制度、政策中轻服务、重管制的指导思想;社会主流文化轻服务和服务者的观念传统;校长学校管理实践中转变理念和行为的困难;服务型校长的服务与学校领导责任的认知偏见;把实施“校长热线”“节日慰问活动”等行为不加区分的看成是服务型校长的学校管理实践。
  解决对策 政府推动是服务型校长发展的必要保障;转变学校管理的理念是推动服务型校长发展的关键;完善学校管理者的绩效评价模式;总结服务型校长学校管理实践的经验,充分利用典型的示范作用;建立服务型校长的培训机制。
  总之,服务型领导的本质内涵就是一种民本思想。服务型校长作为一种重视个体发展,通过建设学校共同体共有的价值观念激发学校成员去努力地实现学校的持续改进的校长类型。它的发展有益于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增进处于市场经济社会中学校的竞争力等。探讨怎样来发展这样一种极具生命力和实践价值的新型校长理念与实践成为了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清华附中朝阳学校)
其他文献
<正> 引进外资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是当代世界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引进外资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利用外资方面,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加速了台湾的经济起飞,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当前,开发海南岛需要解决两大主要问题,一是资金,二是人才。因此,台湾利用外资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失策的教训可以对我们开发海南岛提供借鉴和参考。一、台湾引进外资的政策和成效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在临床上救助及时,会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期刊
乳房炎是经产奶牛常见疾病。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该病发生率也明显增多,一般占产奶牛的20%~60%,致使奶牛产奶量剧减,甚至造成无奶,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多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第七中学始终坚持“和谐、博识、励志、创新”的校训,秉承“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办学方针,走文化兴校之路,使学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校园文化之创设心灵环境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
“群文阅读”,最早是在2008年全国第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由时任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赵镜中先生提出来的。后来,以重庆树人研究院为代表的几个研究团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2015年4月,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也启动了这一专项课题研究活动,其中由笔者主持的课题《中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顺利立项。经过近一年的研究,课题组加深了对群文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对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
<正>最近,在许多论坛和博客里,不少妈妈晒出了孩子一年的消费,顿时引起了热议。从妈妈们晒的内容来看,孩子的月消费大大超出了一般家庭的每月房贷,这让当下的80后、90后在沦
《经济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而订立的合同。"
期刊
<正> 家庭承包制的普遍实行,统派购制度的改革,为将农村经济纳入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轨道,创造了最基本的前提。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即分散于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如何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起步?1987年上半年,我们同市、县农工部配合,就这一问题作了调查研究。经过对农村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认为:以服务为核心,提高农村商品经济组织程度,使家庭经营走出封闭半封闭的小天地,进
<正> 一、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在我国地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沿海地区最近先后提出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经济发展战略转轨,为我国产业结构转换和制定产业政策,奠定了切实的基础。所谓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或地区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依据,通过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引进原料和中间产品,建立和优化以出口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扩大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这样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沿海地区逐步走向外向型经济发展轨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