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琴,又称古琴或七弦琴,是中国历史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统乐器。几千年来,琴一直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和完美人格的象征,并以其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琴操》云: “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反天真也。”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理想境界,在古琴文化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山流水琴声悠远,流传至今。
济南城东一隅,有一住所,室内陈设简单,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悬挂了一壁的古琴相对一窗翠竹。竹下是制琴坊,一摞古木材暗黄金紫的木色透露出岁月的年轮。斧、刨、凿,锯等工具杂陈其间。书房中两个书架装满文墨书籍,书桌上一纸临写数行的石鼓文墨迹始干。对窗琴案上横陈一张古琴,弹琴时正可看到阳光射在竹子上,此时屋中亦被映得翠色氤氲,让人想起《陋室铭》中”草色八帘青”的句子。对竹弹琴,心中一片清净,正应和晋人之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个屋子的主人叫张培宏。
张培宏生于1963年,中学时无意间听到广播里的琴声成了他一生割舍不下的情结。张培宏称此为缘分,难说原委,一旦与之结缘,自然会被吸引着一步步走进去,久而久之,琴的内蕴会沁入生命之中,成为终生知己。
张培宏学琴从师于当时在山东省京剧团的成公亮先生,并托人购得自己的第一张琴。之后,终于禁不住古琴魅力的诱惑,淘来一块合适的梧桐木,根据老师提供的唯一资料——丁承运所著《中国造琴传统抉微》,做起了古琴。
那时,琴人凋零,琴学几成绝学,制琴所涉及的漆饰艺术也濒临失传,能见到的前人留下的资料甚少,特别是可资利用的数据资料。制琴只能靠个人摸索,一遍遍尝试。制琴入要有相当的演奏水准才有能力辨别、调整琴音。形制的处理,需要制琴人不断地端详、审视,修改,才能达到器形美的视觉效果。当时全国只有很少的几位琴人在做琴,能识得古琴的人也非常少。因此,制琴寂寞艰难,完全是琴的魅力在支撑着他们。爱他风雪忍他寒,如踏雪寻梅般的风物流连,苦耶?乐耶?难分难辨。
所以,制琴成了张培宏自我表述的话语和人生理想的寄托。斧劈刀斫,亲力亲为,这使他的古琴更多了一种质朴温雅的人文气息。
张培宏制琴重整体,重内蕴,重视琴声与人心的契合。影响一张琴声音的因素非常多,制琴者必须把一张琴相互对立的特质调节得恰到好处。比如说松透与坚劲,无论哪一方过多,都会影响琴的整体效果。这些都得力于对道家的混元整体理论,阴阳观与儒家的中庸理念的领悟和把握。
历代琴人制琴多倾向于选择古材,以其“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在制琴人眼中“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家中一摞摞古木是张培宏在庙宇翻新时以新材价格易得。它们聆听了上百年的经声佛号,晨钟幕鼓,虽不堪栋梁之任,以之为琴,却每有妙音。斯亦不“拙于用”矣!
琴人为自己的理想制琴,琴又给予琴人以慰藉与感动。琴曲《渔樵问答》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反映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杏庄太音谱续》载。
唐人云“汉家事业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张培宏爱弹此曲并深受启迪——以淡泊的心态处世,用双手收获劳动的快乐。
张培宏爱弹的另外两曲是《梅花三弄》和《文王操》。《梅花三弄》表现了梅花高洁,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文王操》庄严肃穆而又不乏温情,这会令人想到“文革”中,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却依然怀着爱和一腔热忱来看待人生和社会。而这又恰恰是儒家“仁”的精神。
这些精神内涵是琴的内在灵魂,如果缺失了这些内容,琴乐与其他怡情悦耳之乐便没有区别了。李白《听蜀僧弹琴》一诗写道:“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因此,器乐之间,境界有不同,品格有高低,层次有差别,当为不虚。
人生百岁之过客,丰富的文化遗产见证着人类的过往。一晃近三十年,对古琴的挚爱使他处茕独而不闷,他希望他的作品经历时间的淘洗,能有一二得以流传,如水之一滴,汇入文明之海。那么,雪泥鸿爪般的人生便有了相对恒长的意义。
济南城东一隅,有一住所,室内陈设简单,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悬挂了一壁的古琴相对一窗翠竹。竹下是制琴坊,一摞古木材暗黄金紫的木色透露出岁月的年轮。斧、刨、凿,锯等工具杂陈其间。书房中两个书架装满文墨书籍,书桌上一纸临写数行的石鼓文墨迹始干。对窗琴案上横陈一张古琴,弹琴时正可看到阳光射在竹子上,此时屋中亦被映得翠色氤氲,让人想起《陋室铭》中”草色八帘青”的句子。对竹弹琴,心中一片清净,正应和晋人之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个屋子的主人叫张培宏。
张培宏生于1963年,中学时无意间听到广播里的琴声成了他一生割舍不下的情结。张培宏称此为缘分,难说原委,一旦与之结缘,自然会被吸引着一步步走进去,久而久之,琴的内蕴会沁入生命之中,成为终生知己。
张培宏学琴从师于当时在山东省京剧团的成公亮先生,并托人购得自己的第一张琴。之后,终于禁不住古琴魅力的诱惑,淘来一块合适的梧桐木,根据老师提供的唯一资料——丁承运所著《中国造琴传统抉微》,做起了古琴。
那时,琴人凋零,琴学几成绝学,制琴所涉及的漆饰艺术也濒临失传,能见到的前人留下的资料甚少,特别是可资利用的数据资料。制琴只能靠个人摸索,一遍遍尝试。制琴入要有相当的演奏水准才有能力辨别、调整琴音。形制的处理,需要制琴人不断地端详、审视,修改,才能达到器形美的视觉效果。当时全国只有很少的几位琴人在做琴,能识得古琴的人也非常少。因此,制琴寂寞艰难,完全是琴的魅力在支撑着他们。爱他风雪忍他寒,如踏雪寻梅般的风物流连,苦耶?乐耶?难分难辨。
所以,制琴成了张培宏自我表述的话语和人生理想的寄托。斧劈刀斫,亲力亲为,这使他的古琴更多了一种质朴温雅的人文气息。
张培宏制琴重整体,重内蕴,重视琴声与人心的契合。影响一张琴声音的因素非常多,制琴者必须把一张琴相互对立的特质调节得恰到好处。比如说松透与坚劲,无论哪一方过多,都会影响琴的整体效果。这些都得力于对道家的混元整体理论,阴阳观与儒家的中庸理念的领悟和把握。
历代琴人制琴多倾向于选择古材,以其“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在制琴人眼中“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家中一摞摞古木是张培宏在庙宇翻新时以新材价格易得。它们聆听了上百年的经声佛号,晨钟幕鼓,虽不堪栋梁之任,以之为琴,却每有妙音。斯亦不“拙于用”矣!
琴人为自己的理想制琴,琴又给予琴人以慰藉与感动。琴曲《渔樵问答》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反映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杏庄太音谱续》载。
唐人云“汉家事业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张培宏爱弹此曲并深受启迪——以淡泊的心态处世,用双手收获劳动的快乐。
张培宏爱弹的另外两曲是《梅花三弄》和《文王操》。《梅花三弄》表现了梅花高洁,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文王操》庄严肃穆而又不乏温情,这会令人想到“文革”中,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却依然怀着爱和一腔热忱来看待人生和社会。而这又恰恰是儒家“仁”的精神。
这些精神内涵是琴的内在灵魂,如果缺失了这些内容,琴乐与其他怡情悦耳之乐便没有区别了。李白《听蜀僧弹琴》一诗写道:“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因此,器乐之间,境界有不同,品格有高低,层次有差别,当为不虚。
人生百岁之过客,丰富的文化遗产见证着人类的过往。一晃近三十年,对古琴的挚爱使他处茕独而不闷,他希望他的作品经历时间的淘洗,能有一二得以流传,如水之一滴,汇入文明之海。那么,雪泥鸿爪般的人生便有了相对恒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