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危机评估与预防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ng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杀危机评估包括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精神疾病、人格障碍或缺陷、严重应激事件等)和自杀过程的线索(自杀意念、情绪行为异常等)评估;自杀危机预防关键在于通过心理测验、培训辅导员及学生干部和心理健康课,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并进行及时干预。
  
  自杀是指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主动以结束自己生命来解决现存问题的行为。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自杀已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虽然自杀在大学生总体中只占极少比例,但它给社会、学校、家庭带来的后果十分惨痛。众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绝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准确进行自杀危机评估,及时发现自杀前的征兆,及时对自杀高危人群进行心理援助及干预是预防自杀的关键。
  
  自杀危机评估
  
  通过查阅有关自杀的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对近年来网上报道的国内大学生自杀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自杀者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即:孤独、敌意、绝望感、无助感,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绝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自杀跟许多因素有关,常常是由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而致。自杀也并非突然发生的, 而往往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的心理表现。因此,自杀评估内容应包括筛选出与自杀有密切关系的危险因素以及自杀过程所发生的系列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线索。
  (一) 自杀主要危险因素
  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有:
  1、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为自杀的首位危险因素。一些精神病学家多次研究精神病人的自杀问题,认为精神疾病占自杀的80-90%。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都是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容易产生绝望感、无助感、无价值感或自责自罪,如果不积极配合治疗,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在近年来自杀的大学生中,死前患抑郁症的学生为数不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退缩、不合群、社会能力差、接受不了社会各方面的歧视及人们的不正确对待而绝望。有专家表示,高校自杀身亡的学生中,有60%都与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有关,抑郁症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一大杀手。
  2、 自杀家族史、自杀未遂史
  有自杀家族史,被认为是增加自杀危险的指标。某些研究认为,也许是基因的原因使一些人倾向于自杀。
  过去的一次自杀经历往往是随后发生致死性自杀行为的最强有力的预示,有过自杀的经历会增加再次自杀的风险。有过既往自杀企图的人容易再次走向自杀。多次自杀未遂者的自杀风险明显高于仅有自杀企图和无自杀未遂史者。在自杀未遂者中最终有15%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3、 人格障碍或人格缺陷
  许多学者认为自杀行为的产生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自杀成功者多有人格障碍或人格缺陷。张廷彩通过对178例青少年服毒自杀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发现, 悲观抑郁、自罪自责、冷漠、孤独、消沉、绝望、固执是青少年服毒自杀者的典型心理特征;本松原达哉认为,自杀者的性格往往过于内向,孤独、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感中,偏执,过分认真,责任感过强,缺乏兴趣爱好,情绪不稳定,心情多变。有研究报道,自杀者中性格内向与较内向的占95.2%,孤僻占52.4%,虚荣心强占71.4%;方明昭对1987年8月至1988年10月100例自杀急诊病人的分析发现,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者占2/3,内向性格容易出现焦虑感、绝望感。而认真、固执、责任感强又没爱好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则强烈自责,易产生自杀。另外有1/4的人属外向性格的人,可能与一时冲动有关。外向性格的人如果同时伴有自我中心,情感变化大、易激惹,对人情感肤浅的癌病性人格时,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自杀的大学生大多性格过分内向、不善或不愿与人交流、退缩、孤僻。由于性格原因,这些大学生很难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孤独感强烈,当情感受挫、学习工作不顺时容易产生绝望情绪,有时并非超强的刺激也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其结果表现为产生自杀意念或付诸实践。另外一些虽然个性外向,成绩不错,成就也很多,但要求完美,在面临较大较长时间的压力时,易导致抑郁症,最终走向自杀。
  4、 面临比较严重的应激事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一般都有明确的应激性事件,只有少数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危机应激性事件不明确.但是,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可参照性生活事件。面临比较严重的应激事件可作为自杀行为的预示因素。
  (1)躯体性疾病。患有慢性的、疼痛性的或致残的躯体性疾病,尤其是过去身体是完全健康的人以及遭遇意外伤残者也是自杀高危人群。躯体性疾病由于病痛折磨,治疗失败或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钱就医很容易导致绝望,采取自杀以了去痛苦。出了意外事故(如车祸)导致伤残,一时无法接受现实而自杀。
  (2)恋爱关系破裂。失恋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和愤懑情绪,有的可能采取自杀行动,或者把爱变成恨,采取攻击行为,攻击恋爱对象或所谓的第三者。
  (3)亲人死亡。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的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如果是猝死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心理危机严重者可能导致自杀。
  (4)重要考试失败或毕业不顺。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失败可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人接触,严重者也可能采取自杀。或多门功课挂科(不及格),毕业不顺也导致一些学生采取自杀。
  (5)就业压力大,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6)人际冲突
  (7)遭受虐待、暴力、性虐待
  (8)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婚、家庭受损失致经济困难
  精神障碍和人格病态缺陷是造成大学生自杀的内在素质起源,面临比较严重的应激事件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外在诱因或导火线。
  (二)自杀过程线索评估
  任何一个人选择自杀的时候,都不是马上执行的,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日本学者长冈利贞认为, 自杀过程通常要经历以下阶段: 产生自杀意念——下决心自杀——行为出现变化——思考自杀的方式——选择自杀的地点与时间——采取自杀行为。自杀过程线索主要有:
  第一,自杀意念及自杀计划。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 但没有采取或实现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 是自杀的游离因子和早期信号。它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偶发性、个体发育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自杀意念的形成是自杀者采取自杀行动结束自己生命之前, 在心理上经历的一个必然过程, 是内心矛盾冲突阶段, 也是导致自杀行为产生的关键环节。尽管自杀意念并不一定导致自杀的行为, 但研究发现, 自杀的想法是自杀行动最为敏感的预测因素。有了自杀意念,还有周密的自杀计划者自杀成功率高,是危险性更高的人群。
  自杀者在自杀前常常会通过口头语、日记、图画或一些行动来流露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如,跟周围人表达自己觉得活得很累很痛苦,生不如死,声称想自杀,认为死对他人、家庭会更好;和别人,特别是和有医学知识的朋友讨论自杀的方法,搜集有关自杀的资料或者购买、储存有可能用于自杀的药物、有毒化学;询问人寿保险政策、遗体捐献程序、死后的生活等等。这些往往是自杀者自杀前发出的信号,发现这些现象要给预特别的关注。
  第二,情绪反常。自杀者自杀前往往会有一些情绪反应,如: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无缘无故地生气或与人敌对,容易激动愤怒;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患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如出现情绪突然“好转”,应警惕自杀的可能性。许多研究表明,处于严重抑郁状态的患者,常常在所谓的“平静期”自杀。看上去病人已从自杀危险中解脱出来,因而放松了警惕,致使自杀的危险性增加。
  第三,行为异常。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成绩下降、经常缺勤;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酒精或毒品的使用量增加;行为紊乱或古怪;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卫生状况下降等;转卖饭卡,把银行的钱取出来;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等。
  
  自杀危机预防
  
  1、采用心理测验,筛选出高危人群
  早期发现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是预防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措施。学校要对学生定期进行相关的心理普查和测试,筛选出自杀高危人群,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并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工作。
  目前还没有一套很好的专门用于鉴别大学生自杀的心理测验。要筛选出高危人群,可综合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杀意念、态度调查等。这些测验施测计分都比较简单,信度效度比较好,是目前国内外用得非常多的心理测验,综合使用这些测验能比较好地筛选出那些有自杀意念、有心理障碍和个性特别内向的学生。
  使用UPI测验,直接筛出选择了第“25”项“想轻生”和第“16”项“常常失眠”的学生。将这些学生请来心理咨询室面谈,进一步进行筛选,必要时还可采用临床诊断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进行测验,再结合临床诊断,从这些学生中筛出有自杀意念、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学生。
  使用SCL-90测验,可以从所测学生中找出有自杀意念而选择“15”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学生。通过统计总分和十项因子分,将总分较高,总均分大于等于3的学生,或反映被控制感、幻听、妄想等精神分裂症状的精神病性因子、反映强迫、恐怖、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等因子分等于或超过3分并选择“l5”项的学生面谈,及时发现有抑郁症、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正是自杀的高危群体。
  使用EPQ,能较好地将性格比较内向的和情绪不稳的高神经质的学生筛选出来,而SDS测验能发现抑郁程度高的学生;SAS能发现焦虑程度高的学生,虽然焦虑并非自杀危机因素,但焦虑程度高,表明应激程度高,也容易面临危机。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用于测量自杀意念和自杀态度的量表,以筛选出自杀意念强的学生。
  对查出有自杀意念的同学,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并保持经常性的关心和帮助。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个性特别内向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参加系列的团体心理训练,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完善人格。
  2、培训辅导员、学生干部,及时发现有自杀征兆的学生
  防止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仅仅依靠心理学教师或心理咨询人员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学校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学生辅导员、学生中各级干部、心理协会成员、班心理信息员、宿舍长等与学生的接触最直接、最亲近,他们如果掌握了心理卫生知识,学会识别有自杀危险学生的行为反应,利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优势,早期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学生。
  对辅导员、学生干部等进行培训可采用系列讲座的方式,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觉察与应对;自杀的高危因素及心理社会原因等等。通过培训,普及自杀预防及干预知识,让他们能辨别正常与异常的学生,了解大学生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自杀者的心理特点、自杀前的心理过程及有关情绪行为方面的线索。指导他们一旦发现有自杀征兆的同学,应立即向学校有关部门报告,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配合心理咨询人员对想自杀的同学进行重点心理援助、释放不良情绪、疏导心理死结,并及时与当事人制定一份“不自杀承诺”。与此同时,还要及早调整其不良生活环境,尽量消除不利因素。
  另外,指导他们对遭遇失恋、重大考试失败、与人发生严重冲突、被人当众羞辱、重要亲人亡故、身患绝症、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以及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要密切关注。特别对自杀未遂者,因其可能会反复地实施自杀,更应作为高危人群进行监护和心理治疗,以阻断其自杀进程。
  3、完善心理健康课,关注生命教育
  对所有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是预防大学生自杀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笔者在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发现,如果心理健康课上得好,可以起到助人助已的效果。
  首先,心理健康课通过普及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减轻心理问题,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对相关的心理知识的缺乏所导致的,因此,心理健康课是解决和预防这类问题的最佳途径。另外,许多问题是大学生共有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很普遍,并非他独有,这本身就已经达到减轻问题的效果。
  其次,通过心理健康课,帮助学生发现个人心理问题,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会,提高学生到心理咨询室咨询率。笔者发现,每次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到心理咨询室咨询或要求心理咨询的学生就特别多,笔者也对本校学生做过相关调查,发现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同学比没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同学当心理有问题时更愿意找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可见,开设心理健康课,可以起到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更愿意向专业人员求助,也知道如何求助。
  第三,心理健康课结合生命教育,可以预防自杀发生
  预防自杀,生命教育是关键。生命教育在西方国家也称死亡教育,它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围绕生命的孕育、发展、终结等知识的讲解,引导大学生对生命及生命现象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激发他们珍惜生命光阴、履行生命职责、开发生命潜能、创造生命辉煌的教育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悦纳自我与他人,自爱自信,自立自强,不断发现和消除人性的弱点。危机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很难避免的,生命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善待生命、珍惜美好生活,减少自杀行为。
  第四,心理健康课增加心理危机专题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学生对于危机的含义、特征和症状表现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一定的危机救助技巧,形成积极的求助与助人意识。心理健康课除了帮助每一个学生自助之外,也会提高他们帮助别人的能力,从而增加解决危机的资源。
其他文献
学风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学习之风、教育之风、学术之风、办学之风等,狭义上单指学生的学习之风,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风貌、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应该建立大学生学习目标持续引导体系     1.建立科学的学生综合测评及评优体系,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惩戒相结合,鞭策学生沿正确的轨道发展自己   学生综合测评及评优体系是
期刊
校长领导和管理的对象是学校,因此,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优劣,知名度、美誉度的高低,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智慧、人文素养和实践策略,所以校长的素养对学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校长究竟该干什么,如何干,我认为,在享有相对的、有限的自主权的
第23届国际广告节于2016年10月21日至2016年10月24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信投传媒&现代青年在本次广告节上盛大亮相。海南实力广告企业【中信投参展图片】在会展中心B
目的:此篇论文主要针对采用AF切除术对接受胸部纤维肿瘤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预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能够在这样的摸索当中寻找出对于这种疾病的最佳治疗
近几年,骨干教师评选制度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如何通过骨干教师评选制度评选出真正骨干教师,让骨干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课程改革中真正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如何评选出真正的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是指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素质,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科教学、教改、教研中起到指导、带动和示
情境教学是一种使学生乐学、好学的教学手段,它强调学习情境的作用,尤其注重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学习过程更具人性化,与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相一致。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的场景和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更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的学习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是
新联通的重组与新的战略要求必将引发营销渠道的变化。北京网通和北京联通在重组前都有自己的渠道体系,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的渠道问题。重组之后的新联通北京公司,渠道体系更加
学位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新课程力图改变长期以来的传递接受式教学理念,超越传统的教学观.新课程秉持的是一种整体教育观,要求培养“完整的人”.而新课程教学改革则需要切实
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市场导向的反面效应使人文学科在教育体系中地位下降,加之人文学科自身的特殊属性又使其社会价值备受争议,人文学科逐步走向没落,并最终导致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因此,振兴人文学科,广泛开展人文知识的教育,尤其是要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传统,弘扬大学精神,才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的人文教育路线。    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都已经认识到,高校人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正是太阳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作为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是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面临重要问题。公司的经营目标主要在于通过合理有效的营销手段提高市场份额以扩大价值创造的能力,要在这日益复杂的光伏产业市场存活,则必须打破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向市场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