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情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s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下午,李永接到了程澄的电话。
  電话那端,一个声音响起,李永,我是程澄。李永的眼前,瞬时就跳出了一个美如画般的女孩的面容。李永的早就不再年轻的心,猛地扑腾扑腾地连跳了好多下。
  李永说,程澄,你好啊。
  程澄说,我们有多少年没见了?
  李永说,这个,该有二十多年了吧。
  程澄说,是的是的。
  程澄又说,这回,我们可以见面了。
  李永说,好啊好啊。
  挂了电话,李永还在拿着手机。李永的心头闪过无数个疑问,程澄这是从哪里要到的他的电话?程澄这么突然地找他,与他见面是有什么事吗?程澄是来江城出差,还是定居呢?程澄和周奇,过得好吗?
  说到了周奇,李永的牙咬得狠狠的,当年若不是这个周奇,程澄很可能就和李永好了,那也不会有那么多年的遗憾了。
  说好的见面时间,李永去了约定的咖啡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程澄迟迟没有出现。这是怎么了?李永拨了上次程澄给他打的电话,电话打了好几个,始终没有人接。李永又等了一会儿,还不见程澄的身影,就离开了。
  晚上,程澄的电话终于打过来了,李永接了。程澄连着说了三四次“对不起”,倒把李永说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李永说,没关系,真的没关系的。李永说,你到江城了吗?李永又说,你是碰上什么难事了吗?我可以帮上忙吗?
  程澄说,女儿去接了我,后来偏要拉着我去了商场,要给我买衣服。
  李永说,你女儿也在江城吗?多大了?是读大学吗?
  程澄说,女儿已经在这里上班了,对,就在你们话剧团呢!我找你,就是想请你帮我看着她,她在这里举目无亲的……
  李永说,没问题。
  程澄说,具体的,具体的我们见面说吧。
  李永说,好。
  李永躺在沙发上,想着程澄的女儿。剧团说大不大,也就那么几十号人。程澄的女儿?程澄嫁给的是周奇,那她的女儿一定是姓周了。李永猛地想起了什么,瞬间从沙发上坐了起来,最近那个叫周佳佳的年轻姑娘,一个劲儿地往李永那里跑,一会儿说,李团长,您看您看我是您亲自招进来的……一会儿说,李团长,最近团里可有不少闲言碎语……一会儿说,李团长,您一定要帮我啊,我很努力了,我希望能有更好的机会呢……
  这个周佳佳,是团里唯一姓周的女孩。真是看走眼了,怪不得李永看着眼熟,原来是和程澄像啊。
  近期,团里要排练一个舞台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原来的女主角不是周佳佳。李永其实也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让这个周佳佳上?综合考量,周佳佳在团里女演员中排不进前三。现在,有了程澄的这层关系,就是她了!
  李永还在想着程澄说的那些话,程澄想来看看女儿排练的舞台剧,看看女儿在舞台上的英姿。年轻的时候,程澄也跳舞。跳舞的程澄在李永面前,就像一个仙女,让他痴痴呆呆地看得几乎忘了喘气。
  舞台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演那天,程澄果真来到了剧场。李永去门口接程澄,接到了程澄,也见到了程澄身旁的老婆朱梅。李永对朱梅的到来有些惊讶。朱梅笑着说,老李,不欢迎我吗?是不是打扰你们老情人相会了?风韵犹存的程澄,笑着推了朱梅一把,说,你乱开什么玩笑呢!我们都这把年纪了。50多岁的李永站在那里,有些恍然,程澄与朱梅,当年也是同学嘛。
  表演结束后,程澄带着一个女孩,还有朱梅,一起进了李永的办公室。
  女孩是程澄的女儿,程澄让女孩叫李永叔叔。女孩张了张口,叫了声李团长。李永稍有几分尴尬。李永说,你女儿怎么姓程不姓周呢?程澄说,谁规定一定要姓周呢?
  李永突然不知道说什么了,这个女孩,原本是女主角的第一人选。再看看这个女孩,突然发觉,她和程澄有好几分的相似。
  李永心头闪过两个字:矫情。
  李永伸出手,想打几下自己的脸。
其他文献
平平仄仄平平仄,左左右右左左右……宋词行走在平仄的独木桥上,一不小心,啪嗒一下,就跌了下来。宋词顿时便如卡住喉咙般窒息。她逐渐陷入一种昏沉状态,她感觉自己离断气已不远。  依稀,她还记得,自己生于梁代,长于唐代,到了宋代,就出脱成一位深受文人喜爱的“美人儿”。  那时,她新鲜而充满朝气,不在意自己来自民间,生长于胡夷里巷,也不在意世人称她“诗余小道”。她吸取民间艺术的长处,在广阔天地,努力把自己锻
期刊
路大理坐在窑前忙活。土窑从日军打进来开始歇窑,已废弃好几年了。昨晚乍一启用,好像贫困潦倒的汉子肩上勒负了一辆重车,不是咳嗽就是喘,弱不禁风。  乌鸦乱飞,让暮色染上不祥的聒噪与恓惶。乌鸦、暮色和浓烟滚滚袭来,铜台沟的天空泛滥着污浊的气息。  窑前荒芜的空场,堆满他准备的一垛垛榛柴、一捆捆干草、一摞摞劈柴,还有几堆牛粪、一堆黑褐色的煤炭。窑膛里,烈焰熊熊、烟雾纵横,累累的砖坯高耸至窑口,接受着火舌灼
期刊
西梨园村出美女,一看长相二看穿,拔头筹的是我姨表姐李美娟。初中毕业到公社开民兵会,被主持会议的公社青年干部张梦周一眼相中,死磨硬缠,确定了恋爱关系。  一石激起千层浪,碰撞着年轻人敏锐的心弦:哇,搞对象啊!  红颜薄命,正在谈婚论嫁,“文化大革命”来了。重新划分阶级,姨夫李春堂被高拔一格,划成富裕中农、专政对象,运动中被斗得死去活来;张梦周在公社带头造反,夺权成功,当上公社革委会主任。为表示忠心,
期刊
在惠东的红海湾畔,我们的海鲜馆,一度是生意最红火的。它曾为岳母,挣下一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岳母的“炒花甲”有祖传秘方,是一道让人赞不绝口的招牌菜。在红海湾成为度假村以前,大排档是外婆一个人开起来的。外婆现在患了老年痴呆,人称“痴婆婆”。海鲜馆也被人称为“痴婆婆海鲜馆”。海鲜馆掌勺的大厨,从外婆到岳母再到小余,三十多年来,已历经三代。手艺没丢,外婆立下的规矩,也一直在延续。但今年五一前夕
期刊
我不喜欢连绵的雨,让我浮躁又绝望,如同我去见他的那天。  这件事要从我刚上初中时说起。妈妈反反复复试探了我好久,在我强烈的建议下,她藕断丝连地把婚离了。当时的我很开心——身心自由了,终于摆脱父母在我面前“虚情假意”地演戏了,可以随便撒野地玩了。然而,生活没有我想得那么美好。  我开始叛逆,逃课、上网吧,偶尔和不良少女去歌厅舞厅混。几百里外的妈妈追踪而来,和爸爸大吵一架后,连哄带骗地把我弄到另一个城
期刊
诗人满锐年轻的时候颇有詩名。后来,年纪大了,就在文艺单位当了领导,人称诗人老满。老满不觉得当领导和当诗人有什么冲突,组织上需要,那就干呗。很多人认为诗人是不应该有组织的。但事实上,每个诗人都有组织,只不过有的规模小一点,叫圈子而已。组织或者圈子,不都是理想、信仰或是追求吗?当然,也有很多人无论是进入圈子或者组织,看中的都是吃吃喝喝。  诗人老满当了领导之后,干了一些大手笔的事,文学青年也都很赞赏。
期刊
记得九十年代中期,文坛大家柯灵说过“小小说是小说行中最少年”,对这个新兴文体充满了鼓励与期待。  更记得2002年10月,《小小说月刊》100期,在河北太行山麓的旅游胜地抱犊寨举办了“百期纪念暨小小说创作交流研讨会”,我应邀去参加。一切记忆犹新,如在眼前,一转眼,《小小说月刊》500期了。借用柯灵的话,《小小说月刊》已从当初一个羞涩的懵懂少年长成了亭亭玉立的青年才俊,开始登堂入室,真是可喜可贺! 
期刊
小时候,老巴望过年。过年花样多,有吃有喝又热闹: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过祭灶;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那一年,都二十八该把面发了,在外教书的父亲还不回来,母亲忙着去扒条堆河,大喇叭里学大寨要大干的歌声嚎个不停。我独自看家,望着屋檐下长长的冻铃铛,想着泪水涟涟的杏子,心里好不忧伤!  黄昏时分,父亲突然进了院子。他扛着自行车,瘦长的腰身弯成了一张弓,像扔上岸的鱼儿般大
期刊
最早打的黄瓜,已有二指粗,头细尾大。头那段都是脆生生的小肉刺,尾那段青翠得就像水头很足的翡翠,在这早晨的阳光下,竟有些剔透的感觉。老王看着这瓜,心里感到无比的舒畅!  老婆一边做着伸展运动,一边也走出了露台。她用手指触了触那瓜,对老王说,这个,摘的时候可要搞个吃瓜仪式!  老王笑了笑,指着砖砌的小池里正在蓬勃生长的黄瓜、苦瓜、葫芦和豆角说,小池不大种点啥?人种花草我种瓜。青椒葫芦长豇豆,望月读书赏
期刊
雨渐渐小了,马老师急忙披了件雨衣出了门,他要去桥上看看,正是雨季,这大雨和小雨一场接着一场,河里的水一下子涨了很多,水漫过迈石老高。对岸那些上学来的孩子在上面过很不安全,他担心他们。  这是马老师多年的习惯,只要是雨天,他都要去桥上接送。几十年里,他接送的孩子无数,背上背过的孩子也无数。对此,他毫无怨言,相反地,他引以为豪,因为很多孩子都被他背上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  马老师是这个小山村的唯一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