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走哪”:通往儿童诗的神秘河

来源 :师道(人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绘本《神秘河》中,森林到了艰难的“无鱼”时期,如果小女孩卡波娜的爸爸又捕不到鱼,穷人们不仅没得吃,而且整个森林会因为“一个人没钱,其他人也会没钱”而运转不下去。卡波娜为了解决鱼市的问题而努力思索,并请求森林里最有智慧的埃尔伯莎妈妈的帮忙,当卡波娜问“哪里可以钓到大鱼”时,埃尔伯莎跟她说,神秘河里就有非常多的大鱼,“只要你跟着你的鼻子走就行了。你看到那条河时,一定会认出它来的。”卡波娜觉得跟着鼻子走的说法“真傻”,因为“鼻子永远指着前方”,但她还是带着她的小狗出发了。她先是扭头去看一只兔子,这样头就转到了右边,她跟着鼻子走了一段;转头去看鸟,又朝鼻子新位置的方向走去……她终于找到神秘河,钓回了很多鱼,又用同样方式回到家,一路上还用鱼救助了一些饿肚子的动物。有了这批宝贵的鱼,鱼市重新运转起来,带动了各行各业,森林的艰难时期过去了。卡波娜又去寻找神秘河,却怎么也找不到,埃尔伯莎告诉她艰难时期已经过去,是再也找不到那条河的了,但是它会留在卡波娜的脑海,什么时候想去都可以。卡波娜闭上眼睛,“看到了神秘河,它还是那么美丽。”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涵义丰富,闪耀着灵动之光,流淌着迷离的诗意。既是对清澈且善良的童心的致敬,也是对美好生存的探索和思考。在小女孩卡波娜寻找神秘河时,“跟着鼻子走”并非指嗅觉,而是眼睛朝哪看,鼻子就会随头转去,而脚步便随去。如果说成人是“走哪看哪”,那么小孩子则是“看哪走哪”。成人的“走哪看哪”是路线由大脑规划,眼睛随脚步的移动而进行随意的观看——这是生活中真实的情形。“走哪看哪”也可以作为人生态度的形象描述,表达摸着石头过河,不断予以调整的生存策略。有时,这种“边走边看”也是对自己难以把握命运的宽慰,似已无从获得开拓人生疆土的授权,走一步算一步罢了。儿童的“看哪走哪”则喷涌着活泼泼的生意,是我们常看到的儿童被东西吸引后的忘我的脚步,是视线牵引路线的随性和尽欢。可以说,“看哪走哪”正是拥抱未知、探索世界的独特的儿童路径。“看哪走哪”是一种未经伤害的勇气,是一种可能会有不安,但是好奇胜过不安的对世界的走近和走进。被世界所吸引的孩童,以眼睛标记他在自然宝藏图的发现,未知的涌动的希望,使看似漫不经心的观看,染上七彩变幻的斑斓。
  在我们看到的很多优秀的儿童诗之中,由视野的展开而推促思维的行进的例子不胜枚举,無论是儿童诗人,还是成人诗人作儿童诗,其作品都充满了观看世界的热情。这些视觉印象,使儿童独特的生命直观化。可以说,“看”开拓了儿童诗的非同一般的见地。这种“看”别于世俗常见的视角,不仅“新鲜”着我们的感知,也“补全”着我们生命的完整——唤醒我们身上童年的品质。
  我们对儿童特性的言说,总离不开对那双清澈的眼睛的“追溯”,这种清澈至少包含两种蕴意,一是真诚,二是好奇。我们认为这种真诚和好奇未受控于知识和成见,有着初生者自持的天然力量,是与世界相入相融的基本保障。人们将扑闪的眼睛作为童年的象征,不仅有着对童年价值理解的深意,同时也是具备高度形象性的。这双眼睛有如碧潭,倒映世界……世界在童眼凝眸的一瞬间定格,并具备文字意义上的转化的契机。我们经常视儿童诗为对世界常规理解的超常转移,其实只是儿童视角的正常挺立罢了。然而,这种“正常”并不是真的稀疏平常,虽然这种“正常”是自然的、非脆弱的,但却非坚而不摧,其有可能成为“非凡”之所在仍是系于观看的不受干扰以及联想的不受限制上,而正如我们都感觉到的那样,干扰和限制恰恰又是无处不在的。这种正常的同时又是“理想”的观看和联想正是儿童开展日常诗意叙述的基础,他依赖他的双眼,以及不拘泥于现实的与“迥异”的事物的感通和连接,初步完成诗意的铺垫。
  “就像吞下煎饼般/太阳从铁皮屋顶慢慢下沉……”(中原中也《春天的黄昏》),“朝雾弥漫的牧场/就像大海辽阔无边……”(杉村楚人冠《牧场的清晨》)这种童诗元气饱满的感觉来自眼帘中自然图景的淋漓的盛放,没有拐弯抹角,没有过度抒发,只有认同、崇拜、呈现和移情。诗人勒内·夏尔言,“谁相信谜可重续,谁就成为谜”,儿童无意建立观赏的法则,也不面对“有用”“无用”的选项,唯享用这谜的景色,并使这样纯粹的时光成为人生一段“谜样”的存在。自然正在发生的一切令儿童惊羡,儿童诗的创造又更隆重着这种隆重。
  “这条道路我何时走过?/啊,是啊,是啊,那年金合欢花/正盛开着。//这座山丘我从何时走过?/啊,是啊,是啊,白色的钟楼/高耸着……”(北原白秋《这条路》)金合欢花和白色钟楼等作为一个个记忆的路标,只是一种如实的视觉节点的记录,却作为一种渺小然而清晰的生命印记,在叙述之中撼动诗人沉睡的时光,也惊醒我们自己的,使我们回忆起自己的脚步曾经在自然园地里热情的书写。
  “我挥挥手/就有很多手//我跑步/就有很多脚//小狗朝我摇尾巴/就有很多尾巴//然后/我打秋千/就有很多我”(姜馨贺《很多》)。这诗让人联想到一种孩子的游戏,使劲挥摆竖起来的手指叫人猜到底是伸出多少根手指。小诗人可贵是他尊重自己所看到的,并加以联想归纳。朴素生动,却令人直叹神奇。我们看这样的诗,并不会觉得“离奇”,因为成人也有这样的视觉经验,问题是在成人的世界,这些并不构成任何“迫切”或是值得回访的体验,但是对于崭新的生命,他热爱自己眼前正在展开的喜悦的思想,他的目不转睛有效地使有趣的场景得以“延迟”。儿童看到世界的好玩,而成人却看到世界的乏味,在这个意义上讲,儿童诗不仅浇灌了稚嫩的幸福,也反讽了成熟的智力。
  台湾诗人林焕彰的《鸽子飞入我的眼睛里》也是深谙儿童独特的观看,小小孩数天上的鸽子,叫喊道:“妈妈,鸽子飞入我的眼睛里。”还没数清楚,哎呀——鸽子“飞出了我的眼睛”。在孩子被飞鸽完全吸引的一刻,世界除了鸽子和看鸽子的眼睛,似乎再无其他。诗人都是“贪看”之徒,杜甫在《望岳》中有“决眦入归鸟”一句,亦“看”之“骄纵”,可比照品赏。
  林焕彰还有一首《游向大海》,“鱼鳞长出眼睛/鱼鳞长出嘴巴……//每片鱼鳞/都游出一条小鱼。/……”由鱼鳞的弧度联想到鱼的身子,再到生长出这样一首诗,可以感觉到诗人沉迷于他眼皮底下变幻的游戏。他追随着一只只由鱼鳞变化而来的小鱼,一起游向大海,是多么尽兴和奇妙。童诗的梦幻园,美丽、深远和高贵,时间在此微微弯曲,我们被挪到事物的那一边……   “我在楼上看见了风/请你一定相信——/我看见风从草地上走过,/踩出一溜清晰的脚印……”(胡詠乐《我看见了风》),就连“风”这不可见之物也要令之可见,由此可知儿童对“可视”“形象”的特别的青睐。小诗人的眼睛用心捕捉风的踪影,终于在风过草低时做出兴奋的指认,那正是风的脚步!但,与其说那是风的脚步,不如说是孩童的脚步,那一脚脚是毫不生疏的单纯的行动,他与世界之间没有裂缝,也没有芥蒂。里尔克说,“……人所看的万物都很新鲜,甚至在观看之际,就联系着一种不断的惊奇和收获丰富的欢悦”——是彰显,不是蕴蓄,是被含纳,不是被隔离,这正是儿童的福祉。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蓝天/装得下整个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陈科全《眼睛》),这首诗中,小诗人对“观看”已经有了自觉性,他意识到他的眼睛的“能耐”,意识到他通过观看与世界建立的某种联系,并发出由衷的感叹:眼睛可以将世界全部装下,但却无法承受心灵震颤时冒出的泪水。这首诗的宝贵在于不仅有兴致勃勃的“外”观,还有小心翼翼的“内”观。无“外”,“内”亦觉局促逼仄;无“内”,“外”也显漫漶无边。从这种内外的对比中,你可以看到作者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诗歌写作的技巧,但即便如此,你仍旧感觉到小诗人在观看世界、感觉世界的时候愿意下笨功夫的模样,这种笨功夫往往是儿童所不自知的。但是憨拙的感觉的环绕不去,却“不害”儿童能够从某些角度感知关于人生的深刻性。
  并不像普遍认为那样,儿童只能接受幼稚、浅显、喜乐的东西,儿童也是能够品咂人生和艺术诸多滋味。像我读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有一天起床突然说,“每天开始都是睡醒、尿尿、穿衣、洗脸、喝水……好无聊啊!不过,就这样生活下去吧!”听完我心里不觉咯噔了一下,这么小的孩子他已经有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了,而且这种理解可一点也不肤浅。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儿童作品一味幼稚空洞重复,以为是投儿童所好,不知是在严重败坏儿童的品味。儿童诗并非就要稚态,好的儿童诗也有独特的对于人生的理解,只不过这种理解力基本建立在天真的想象力之上。我们不能低估儿童的鉴赏力,掐断儿童诗与高品位的东西的联系。稍加复杂的人生的况味,也在启发和锻炼儿童的思维和表达,他的独特的心灵结构并不排斥有一定深度的观看、参与和表述,只是要注意符合他的意趣和觉知状态。像金子美铃有一首诗就是很特别的凝视:“上层的雪/很冷吧。/冰冷的月光照着它。//下层的雪/很重吧。/上百的人压着它。//中间的雪/很孤单吧/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积雪》)。
  这样一首儿童诗,相信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可以读出不一样的感觉,但是顺着金子美铃安静地对雪的观看,我们也似乎都变得安静了。在这份共同的安静中,每个人心里却会产生不同的不平静的感觉。可能是单纯的对自然观赏:月的冷清,雪的层次——惊讶于诗人对雪这样的“解剖”;可能会感受到不同人生的滋味,更大些的人可能会体会到关于阶层的隐喻。但好的儿童诗歌是纯粹的,仿佛随时可以卸下一切复杂的解读,回复它的轻盈,满心洁白迎接下一个读者,下一个儿童。
  “什么是水/无形的镜子//什么是森林/春天的影子//什么是阳光/温暖的灯泡//什么是蜗牛/爬行的螺旋//什么是星星/闪烁的眼睛”(大嘟《探索答案》)。这些视觉印象,感觉是慢慢在孩子眼里生长起来的,不是孩子一下子就在心里确定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感觉孩子在写诗的时候,几乎是瞬间抵达了这些空灵的意象,或许说,是成长的力量给他这样饱满的“冲刺”的信心。
  童年必定逝去,而它又有如一个深邃的花园,当我们以精神回访的时候,为我们拂尘涤心,斟泉引花。童年的“功效”,正是在于净化和美化,而这亦可视为儿童诗的基本功效。当诗人将一株客观的小草凝为一幅心灵的美丽图景时,与这棵小草一同获得我们情感阳光照拂的,还有自然万物,正是童心的真炽和好奇迎来万物平等的境地。有时候我们翻读一整本优秀的儿童诗集,会觉得世界的美好纷沓而至,不知是在眼睛的狂欢中,世界被重新祝福;还是世界本身的神秘,赋予眼睛诗性。
  罗伯特·斯蒂文森在他的儿童诗集里告诉读者说,“就像你妈妈从屋子里看见你/在花园里绕大树做游戏那样/你也能看见——如果你的眼睛透过这本书的窗子朝里望/你也能看见另一个孩子,在远方/在另一个花园,玩得挺忙”。读儿童诗,也要“眼睛透过这本书的窗子朝里望”,这样才能紧随作者“看哪走哪”,深入一个孩子的诗园。
  特别值得一提是,在《神秘河》之中,小主人公卡波娜还是个小诗人,但是她在神秘河里钓起的确实是鱼而不是诗。诗不能够使森林的居民度过饿肚子的艰难时期,诗当不了鱼吃。但是唯有这个充满灵性的小女孩才找得到鱼,或者说就是诗找到了鱼。但是诗当然不能够找到真的鱼,而且诗之意亦非在鱼。但是,如果把鱼当“精神粮食”解,诗就是鱼,寻诗也是寻鱼;如果将鱼儿当“灵感”解,诗也是鱼:灵动如鱼,灵动如诗。卡波娜钓鱼的鱼饵是她用粉红色的纸做的玫瑰花,可见能钓起神秘且美妙的东西的,也同样必须是美妙的东西,而花无疑是最美妙的东西了,可是谁做出和想出这样的诱饵呢,那只能是无尘的唯美的童心啊。在《神秘河》之中,作者和绘者造了一个奇妙的童境和诗境,但却不是完全的空中楼阁,而是关怀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一切。艰难的人人都犯愁的,因为无鱼而难以继续运转的社会生活——它正“辐射”到每家每户,辐射到每一个敏感的孩童。父亲的叹气孩子清清楚楚地听到耳里,卡波娜将之“综合”理解为一个“坚硬时期”。诗应是关怀日常的,儿童诗也不例外,小孩不可能完全进入到成人的世界里,完全理解他们的哀愁——那样太残酷,但是他们都感到哀愁的风吹过,或者在一些孩童的感觉里,天地已然变色,但这些是“对的”,这正是眼皮底下的生活,它如此这般铺展着,每个人认领他所认领的——“捕鱼者”意识到要更加勤奋地捕鱼,“捕诗者”意识到他得为“坚硬时期”写点什么。捕诗者确实不能帮助捕鱼者多捕捉几条实实在在的鱼,诗确实不可充当鱼,但是在纯粹的诗人的心底,对生活的希望与春天的河水一样踊跃,对渔夫的悲悯同夕落的江面一样金赤。作为世界的开阔的一部分,诗正是一些人的鱼。无诗的世界,纵然有鱼也索然无味;有诗的世界,纵然无鱼也可不改其乐。
  诗让有鱼的日子更可流连,而无鱼的日子则显得不那么糟糕。但是诗又不仅仅是这样,它也可以让有鱼的日子变得“不安”,但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提醒:还有一些生活的隐秘的关联永远在等待着诗人的确认。这一群镀上光亮的鱼在我们的童年轻轻地游动,追随它们的身影,使我们意识到正是这些强大的微小生命构织了世界的精神。
  儿童诗诗人王立春曾说:“那些野野的、愣愣的、生生的、杂杂的东西,就在诗里生出了小牙齿。”我想,“看哪走哪”正是这样一种“野野的、愣愣的、生生的、杂杂的”感觉。与其说,这种充满野味和鲜味的“看哪走哪”,使儿童获得世界场景内在化的扩展,不如说在忘神的一刹那,就已经允诺将一个孩子的诗魂扩展为一个丰饶的世界。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一双小脚,行走在苦难深重的中国大地上,行走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走过泥泞,走过坎坷,又走向自强,走向新生。  她,被称为20世纪“奇异的妇人”——年近半百仍与儿孙一同求学,五十四岁时,迈着三寸金莲远渡重洋,赴法勤工俭学,还先后创办了两所女校,立志通过教育解放女性;她,被誉为“革命的母亲”——是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到成长初期的见证者,曾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培养了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
生命群流以多向、螺旋不规则的势态奔涌着,发展着.个体裹挟其中,保持生命之舟的方向不被风雨移易,一路斩风破浪前行是艰难的.但人生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不偏离正确的人生航道,
期刊
0引言“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简称CMT)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先驱和发端,由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哲学家Johnson在1980年联袂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首次提出。此后,该理论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中影响力最大、应用面最广、成果最丰硕的理论框架之一,不仅有力地促成并推进了认知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也对认知科学、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优秀教师的“优秀”,需要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来证明,也就是那些可以区别于普通教师的典型素养。如果站在成长的立场,教师抵达优秀所需要的关键素养有哪些?我想,以下六项素养应该值得关注。  鲜活的教育知识。教育知识的典型要素有三个,分别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储存的鲜活性,其中知识储存的“鲜活性”尤为重要。当下的中小学教师都接受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其中也不乏硕士和博士,相对于基础教育所要传递
今年3月21日,也就是世界诗歌日这一天,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在克拉科夫逝世,享年75岁。据与他熟识的中国诗人黄礼孩说,今年2月初,扎加耶夫斯基注射了新冠疫苗,7天后患上急性胰腺炎,随后,又在住院期间感染上新冠病毒,“重重病情加身”,最终治疗无效去世。  扎加耶夫斯基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位大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多次在中国翻译出版并引起热烈讨论,而他本人也在2014年3月底4月初到过广州,接受“诗歌与
人到四十,孔子称之为“不惑之年”。然而我到四十岁时,却充满了疑惑。语文教材改了,学校要求的教学改革方向也变了,我一直以来的教学方法,突然不灵了。面对这样的一种变数,我有点手足无措,感觉不会教书了,内心产生了入职以来前所未有的恐惧。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完整。”回想自己的教学,貌似实用的教學方法,实质只是像帕尔默所说的“
所谓美好的和可敬的事物,乃是那些能使我们天性中兽性部分受制于人性部分(或更确切地说受制于神性部分)的事物,而丑恶和卑下的事物乃是那些使我们天性中的温驯部分受奴役于野性部分的事物。  ——柏拉图《理想国》  奥斯维辛之后,诗人何为?  作为人性中美好温馨、友爱理性的见证者的诗人,在黑暗恐怖、摧残人性的集中营面前,一定会因为恐惧惊悚而失语吗?一定会因为“愈多愈看不见”的黑暗的弥漫而失语吗?一定会因为人
“元芳,你怎么看?”是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每当狄仁杰遇到各类的问题、案件时,都会问道:“元芳,你怎么看?元芳,你觉得呢?”从而把问题抛给了元芳,让作为下属、协助身份的元芳充分地发表意见,并尽可能地自行解决问题。“元芳,你怎么看”这一影视金句对于现今的幼儿园园长该如何提升领导力同样适用,其含义和精髓均能获得体现。  一、幼儿园园长的管理力与领导力  管理力是控制的能力,下属对于管理者的任务、命令不得不
期刊
网民们把分享和推荐好物给别人的行为称为“种草”,而为此心动者则为“被种草”,后简捷起见,把一切购物欲望的引发或发酵皆称为“种草”,如“种草这款打字机”“看一眼即种草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规定了名著阅读的必读篇目和自主阅读推荐篇目,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阅读名著,有助于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拓展语言知识水平,在总结归纳中提升思维品质,在文字理解、语篇欣赏中提高审美鉴赏素养,在把控情感、品读风俗中传承文化。  一、评价内容全面化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评价内容要全面化,遵循新课标提出的“知识、技能、素养、情感、价值、态度”等目标,强化学生的阅读知识和技能,拓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