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具有内在逻辑。其中,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石;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目标任务及保障条件,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和手段。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理论体系 内在逻辑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揭示这一体系的内在逻辑,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立论基石: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理论的形成,既要有实践依据,又要有理论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经提出,人们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即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认为最根本的理由是“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的这一“本质属性”,回答了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立论基石或理论生长点。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但他们设计的未来社会实质上就是和谐社会。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设想,到列宁“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的主张,从毛泽东“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提倡,到邓小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都说明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就是和谐社会。本质属性既反映事物的根本性质,又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不但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而且明确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社会;可以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①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言简意赅、高屋建瓴的定义,既深刻揭示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又精辟概括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面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从六个方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面貌:“民主法治”是指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状态;“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妥善协调和处理,实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状态;“诚信友爱”是指全体人民诚实守信,全社会互帮互助、相处融洽的状态;“充满活力”是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都得到尊重、支持和肯定的状态;“安定有序”是指社会运行有序、安定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从三个维度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框架。第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属性。发扬民主,依法治国,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国家政治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在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必须严格贯彻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第二,“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属性。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的生活环境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充满活力表现为社会多样性的存在和丰富发展,整个社会大系统生机勃勃。只有安定有序的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只有充满活力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安定有序。第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属性。诚信友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人对自然的态度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冲突必然导致人与人的不和谐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从两个方面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质。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和谐状态。一方面,它不是空想社会主义所设想的“乌托邦”,也不是现代资本主义所标榜的“福利社会”,更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怎样构建:目标任务举措和保障条件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建设或构建。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从以下方面作了明确回答。
  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举措,从总体上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六大原则”,明确了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依据和方式方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有重点分步骤地落到实处,把“目标”任务化。《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大举措”,对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是“任务”具体化、操作化,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则明确了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
  保障条件:动力机制、政治保证和精神支柱。第一,共建共享,正确回答了靠谁来构建重大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靠谁来建设?胡锦涛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②我们要把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③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手段,共享是共建的结果和目的。共建的水平越高,共享的成果就越多;共享的程度越高,人民群众共建的动力就越大。这样,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
  第二,“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回答了由谁来领导、以什么方式来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党内和谐是指党内生活健康、党内关系融洽、党建和各方面工作运行有序,是既有集体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党担负着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责任,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实现党内和谐,能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实现党内的和谐,党才能担负起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
  第三,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赖于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赖于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赖于各种矛盾的化解,有赖于和谐文化精神的形成。这一切都需要和谐文化来引导,需要和谐文化精神来滋润,需要和谐文化氛围来营造,需要和谐文化秩序来维系。
  第四,和谐世界,回答了怎样创造一个有利于我国的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和谐世界是指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世界。“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这两个概念,前者是“治国”,后者是“平天下”,但就内在联系看,“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的延伸。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已离不开世界。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的主张,表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首次以一种全球视野,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所做的价值思考和人文关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一个新视角。(作者为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西南石油大学校级科技基金项目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0XJR079)
  
  注释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②③胡锦涛:“在参加全国两会政协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年3月7日。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对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形式进行历史性考察,分析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形式的适用性,指出应理性地思考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形式所应具备的限度范围,在限制和监督多数的同时充分保障少数的权力。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些都为多数人统治的民主的实现创造了可能。  【关键词】多数人统治 历史起源 合理性 现实性  多数人统治民主形式的历史起源考察  雅典之所以被认为
模式的本质是创新。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就是从实际出发,探索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文章基于民族地区人们思想意识上的“观念约束力”,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的人们只有
【摘要】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仅是向人民群众进行理论宣传,更重要的是通过倡导践行价值、养成社会风气、引导风尚追求、形成长效机制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中,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感知、领悟、认同、遵从。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普及路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表明在人民群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一场社会制度的变迁过程。这一从新民主主义制度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变迁过程,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及其对我们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启示,值
【摘要】加强对县级政府自主性决策的研究,既契合新形势下加强县域政治发展与体制变革研究的理论要求,又符合破解省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决策新问题的现实需要,有助于解释和厘清学理研究与权力实践中的矛盾观点。从分权化改革这一时间维度来看,县级政府决策具有自主性凸显,政府体系“同构”、“一体”等共性特征,但同时它又具有县域决策实践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县级政府自主性决策体制改革政府行为模式  如何确立有
概念是话语之砖,打造时代化大众化的中国话语体系,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概念为基石。在路径选择上,按照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的方向,沿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考察马克思主
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的基础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将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融为一体.没有公平正义,人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
【摘要】廉租住房供给是一种典型的行政给付行为。作为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方,行政机关在给付设定阶段享有一定的裁量权,如果使用不当就有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甚至损害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文章结合行政给付相关理论对廉租住房给付设定的决策过程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对公权力的行使进行事前监督,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廉租住房 行政给付 决策 程序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转型,我国政府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价值观之间的相互激荡,西方思潮在我国大众生活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需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唯一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需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进行,要不断汲取民族文化精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 价值体系 精神旗帜    警惕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渗透    社会思潮是促
【摘要】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不足,参与方式和渠道有限,参与成本过高。公众参与油价政策的制定,是公众利益的表达,有助于约束政府权力,促进公众与政府部门良性互动,减少社会矛盾。为了保障成品油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建议允许公民依法成立协会,作好油价政策的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等。  【关键词】油价政策公共政策公众参与成品油  成品油价格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于成品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