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政治 政治的生活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untpp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政治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寻找一条突破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变“应试政治、课堂政治”为“生活政治、政治生活”,这条道路只能是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生活化和课外活动生活化,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来谈谈政治课教学如何生活化。
  关键词 政治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Life's Political, Political Life
  ——Talking about the Life of Political Teaching in New Curriculum
  HANG Tie
  (Jiangsu Zhangjiagang High School, 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
  Abstract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poli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must find a breakthrough in the teaching of new roads closed mode, change "examination of politics, class politics" as "life politics, political life", this road can only be political teaching of life. To achieve political teaching life include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daily life, this paper from the classroom to talk about the politics of teaching how to live.
  Key words politics teaching; life
  
  1 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和内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针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弊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新颖性和号召力的教育信条。这一理论观点,强调的是教育是为着人的生活,是生活的需要。到了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推陈出新,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他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并且,陶行知还强调教育必須作用于人的生活,他说“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以前进的生活提高落后的生活,以合理的生活提高不合理的生活,以有计划的生活克服无序的生活。”这些著名言论无一例外的都为“政治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
  就我的理解,所谓 “政治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如果教师能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有机地融通起来,重新设计教学情境,就有可能使政治理论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就有可能“激发、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及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那么,政治教学如何生活化?根据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特点,笔者认为政治教学生活化应当包括课堂教学生活化和课外活动生活化,下面主要从课堂教学来谈谈政治课教学如何生活化。
  2 政治课教学如何生活化
  2.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一轮课程整合的追求。新课改就是强调要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主张用富有生活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活化知识;注重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态度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历来是政治课教学所坚持的原则,但联系的“实际”应该是贴近学生的最直接的生活实际。这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从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课堂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前几天,我校组织学生利用午扫时间进行卫生整治活动,为了不影响下午上课,我安排学生以四个值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分工,有序地进行劳动,效率较高。上课铃声响起时,我们的劳动刚好结束。同学们迅速进入教室,而此时他们的情绪还未完全从劳动中平息下来。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讲“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面对学生现状,我灵机一动,简单总结劳动情况,对同学们较高的劳动效率、积极的劳动表现予以表扬,随即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能以较高的效率完成劳动任务?”“每个同学在完成我们班级劳动任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样很快调动起学生思想的积极性,同学们借着劳动后的余热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见解,认为同学们能以较高的效率完成劳动任务是因为组织有序,各个小组能够互相协作,每个同学都能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此引出本课内容,在分析过程中得出结论:集体(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得出结论:“同学们应当树立集体意识,在集体中充分发挥我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正是由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这节课不仅传授了学科知识,而且充分挖掘了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部分)与集体(整体)的关系,发挥了思想政治课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2 教学方法生活化
  课堂是政治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起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尽可能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进行联系,接近政治课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具体说,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设疑激趣式教学法: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消除他们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模块中《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内容时,我让学生去搜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名牌和印象最深的广告词,在妙趣横生、群情激昂的课堂上,我又及时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仅仅是广告词吗?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名牌长盛不衰?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我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则材料:我市沙钢集团公司、青岛海尔集团等相关资料,然后设问:“他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要使企业成功,哪些因素是关键的?”这样,借助生活化材料,配以归纳设问,引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开启了学生思维,从而顺利切入课题,实现教学目标。
  (2)探究式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具体说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研究等不同方式,对现行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质疑、分析和探究,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探究感悟提供广阔的空间。生活情景的创设可借助于师生口头描述、生活化活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途径。
  例如,我在讲授《生活与哲学》“价值与价值观”一个内容时,恰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来我校演讲并签名售书。于是,在上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图片,把学生带回当时的场景,而在照片中就有我班几名学生购书等待签名的情形,课堂一下子沸腾了,我马上又拿出当时很多同学买的《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出乎我意料的是,平时要我点名才回答问题的同学们此时已不待我叫,争先恐后地说起来,有讲买书是因为能得到洪战辉的精神鼓舞的,有讲是为了得到一个签名的,有讲是看到别人买自己不好意思不买的等等。见到学生们如此被激活,我便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点拨:不管你是因为什么目的买这本书,都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你的某种需要,从而引出“价值”这一概念。自然而然又从洪战辉的先进事迹引出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最后,学生在集体朗读洪战辉语录中和“感动中国”的歌声中结束新课。
  这节课我感觉是自接触新教材以来上得最成功的一节课,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设计本课时,我再现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2.3 教学形式生活化
  课堂教学要采取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发挥的形式。合作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合作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将几名学生按照性别、能力、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等混合编组,形成一个异质学习团体,每个小组成员都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努力。合作小组成员能够共同完成、讨论、解决(如果可能)难题,能够面对面地交流,能有组织的相互依赖共同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加工,形成互助、合作的品质。
  就课堂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而言,辩论法、“竞赛”法、“实话实说”法、讨论法等都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在这些教学形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师生之间的智慧交融。例如,在《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涉及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内容,在教学中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实拍的学校食堂大量的饭菜浪费和一次性筷子使用惊人等照片,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其中两个小组讨论“勤俭节约是否过时”,另外两个小组就实现“资源节约型社會”的节能、节水、节电等目标,说一说在生活中的小窍门。由于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刚开始讨论的时候课堂气氛就相当活跃,很快大家对第一个问题就形成共识:勤俭节约精神永不过时,值得我们代代相传。但在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上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讨论“勤俭节约是否过时”小组的学生说另外两个小组的同学说的小窍门不符合生活实际,没有实用价值,相互之间争得面红耳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顺其自然把学生分成了两大组,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说出的节约的生活小窍门多而实用,经过比赛,很多学生说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活小窍门,让我也受益匪浅。如电冰箱存放食品容积约80%为宜。去除电水壶中电热管的水垢,可提高加热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活跃的课堂气氛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经过这场精彩的比赛,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而且使学习到了很多生活经验,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超出了教学的预期目的。
  总之,中学政治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寻找一条突破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变“应试政治、课堂政治”为“生活政治、政治生活”,而这条道路只可能是政治教学生活化,只有它,才能让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也只有它,才能扩大学政治和用政治的时空界限,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运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蚁族”作为中国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蚁族大学生在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个人价值实现、基本生活条件、国家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深刻影响,部分个体的心理存在一定的亚健康倾向。本文通过以对北京小月河蚁族大学生聚居村的调查研究为例,重点剖析蚁族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蚁族 低收入聚居群体 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4
期刊
摘 要 孩子成长的环境以及为其营造环境是其成长的关键。这个环境就像一个场,是各方参与教育者所共同努力搭建的,但班主任在这个场的运行中无疑处于核心地位。  关键词 学生 成长 场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Create a High-quality "Field" for St
期刊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国内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并结合国外的一些新发展,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发展现状 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XIA Shiyu, SHEN Xi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水污染控制方向为例,分析了影响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子,探讨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改善和提高该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 创新 实践 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Factors and Counte
期刊
摘 要 当今社会对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向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等艺术院校的基础课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适应新要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素描教学 创造性思维 构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Sketch, Compo
期刊
摘 要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是公共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本文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框架设计、教学思路、课堂创新等方面做了总结和分析,从师资培养角度应建立学校和政府之间立体化合作以实现两者无缝对接、从教学效果角度应尝试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方法以实现师生间深度互动,以期短期内提高公共政策的校内教学效果、长期看更好地培养学生未来公共政策分析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分析 无缝对接
期刊
摘 要 后进生一直是教育所面对的难题之一,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新课程的要求,是社会的需要。在后进学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后行学生形成的原因,然后制定相应的转化策略。教师要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爱。  关键词 后进生 个案研究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Carene
期刊
摘要 错题本,是学生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题整理成册,形成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资源库。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却发现运用错题本摘错时仍存在着许多能力不足与意识壁垒。由此,本文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让学生产生反思的原需求,优化反思的原材料,激发反思的原动能。以期让学生能通过错题本的有效使用,提升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倚错生思,聚思成慧。  关键词 错题本价值 反思需求 反思材料 反思动能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 要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陈忠实所写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语言丰富,用词生动。教师应立足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点拨,抓住文章中关键词语,切实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在逆境中求生存的顽强意志,并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 借物抒情 感悟 明理 做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He
期刊
摘 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贴近生活的互动对话,思考生活的是非辩论,启迪生活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并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生活 课堂 教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