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期望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cnbb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在哲学上体现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来实现激发个体最大潜力的实施过程;在教育、学心理学上则体现为从学习动机的形成到学习目标实现的一个完整过程。
  
  一、期望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提出期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提出期望首先要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目的的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与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及学生的世界观培养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 把当前的英语学习与祖国的需要和未来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联系起来,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长远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和自觉性。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提出期望,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目标。这个期望就是:“每个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最终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期望提出之后,把学生按英语学习成绩分为优、中、低三个档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期望。
  优等生学习动机较明确,学习劲头足,自信心强而持久,对他们的期望要定得偏高一些,即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类型。对中等生,在分析他们英语学习成绩稍差的原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即提出期望), 主要采取“最优等生战略”,把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有一些他们各自的强项与优等生比较,会使他们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顿生赶超优等生的心理。差等生是英语教学中实施期望教育的最佳人选,因为差等生在学生群体中常被忽视,因而他们都具有羞怯、懦弱、自我放弃、破罐破摔的外部心理表现。而通过悉心的交谈会发现,他们往往都具有强烈要求学习好的愿望,而且智力并不差,有的由于英语基础差,有的苦于方法不当,有的苦于不被理解等诸多原因而畏缩不前。他们渴求理解、帮助和信任。教师应找其谈心,询问学习上的难题,帮助解开心中迷惑,并及时鼓励其取得的点滴成绩。运用成功来争取更大的成功,最终实现老师的期望。
  通过这样的分档对待,在班集体里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期望,在期望的鼓舞和优等生的带动下,学生们自觉地学习,沿着期望阶梯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奔向更新的高度。
  (二)强化期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强化期望就是及时利用已实现的短期期望来强化学生对实现中、长期期望的信心,实质上是利用迁移规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学生英语成绩较好,而其它学科较差;也有的学生初中成绩较好,而高中较差, 对这样的个体,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期望教育,结合迁移规律,用其它学科的成功经验(包括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或其它时间段的成绩来影响其现阶段英语的学习情况。这种触类旁通的效果可以增强学生实现期望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原有的学习动机。
  (三)分解期望,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分解期望就是将一个具体的期望分散开来,分别落实于各个教学环节,做到环环有目的,节节有期望,针对不同的学习重点提出及时的不同期望,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实际上是一个用小期望来引导学生产生求知欲的过程。
  通过把具体的期望分散化,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教师再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予以暗示、鼓励,促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概括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等,这样更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英语教学中期望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望教育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操作不当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以下几个问题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注意:
  (一)期望值不能过高或过低
  英语教学中期望的提出应建立在学生实际能力所及的基础上,不能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否则就可能犯揠苗助长的错误。人的主观能动性毕竟是有限的,过分强调则容易导致期望过高而实现不了,也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期望也不能定得太低,因为轻而易举的学习容易使学生思想上放松,不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与提高。
  (二)提出实现期望的时间应合理
  实现期望是一个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最终使这个期望落到实处。这个过程不能太长,使人感到遥遥无期而无紧迫感;也不能太短,使人感到太仓促,压力太大。应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学习实际合理确定,并结合期望值分段调整,以求完美。
  (三)提出期望的方法亦需灵活
  提出期望有多种形式,不仅限于英语教学的某一环节。对全体学生的期望可以结合参与学校、地区等大型活动以及组织班会、集体讨论等形式进行。对个别学生的期望可以在集体场合,也可在个别谈心时进行。具体方法可以用语言、文字,也可以用诸如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言。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使用阅读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阅读策略    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中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
期刊
现阶段,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正在成为一种世界趋势。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了英语课,2002年秋季,各地乡镇小学也普遍开设英语课程,我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走进了英语课堂。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除了学习方法、习惯、兴趣、效果等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其中英语的书写也是一项不容
期刊
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我国,英语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和使用的广泛性而成为中学阶段开设的主要学科之一。大纲指出中学英语要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说,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加深,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能力也应持续发展提高,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的。怎  样才能使学生的英语能力持续发展呢?本文就此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
期刊
词汇是建设语言大厦的砖瓦,是汇成语言大海的水滴,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英语课文难度加大,生词量增多,这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单词学习不是语言知识学习的全部,但学生往往把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归咎于单词的学习与记忆上来,认为单词难学,难于上青天。学习英语词汇很难说有什么万能的诀窍,但是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偱。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尝试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本质是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完成任务活动,在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活动的内涵可理解为:“活”即“活化”、“激活”;“动”即“行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活动课教学在处理教材时,要将教材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从而总结出活动化教学的模式如下:   
期刊
摘要:本文从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Bialystok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模式以及从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控制与自动化过程来分析背诵的理论根据,进一步探讨背诵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输入假说 语言接触 自动化处理方式 控制处理方式    背诵是中国传统语文的学习方法,经常背诵经典之作和优美的诗词、散文等能够增强人们的语言修养和对语言的使用能力,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期刊
[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把学生的阅读技能列为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要素之一。本文以课例分析的形式,阐明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突出对学生阅读微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微技能,教学课例    一、本文背景:    在英语学习中,听、读是对语言信息进行输入,这是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但是,听力输入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而阅读则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它可以随时、随地让阅读者大量地吸收英语语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种版本的新教材纷纷投入使用,这是对传统英语教材的一大变革,对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更是一大挑战。在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现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忽视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衔接工作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建立起初步的学习
期刊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二是技能目标,三是情感目标。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主体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情感目标的达成情况关系到学习活动能否主动、学习活动能否持久,学习活动能否深入。情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产物。情感目标的达成,受制于学习主体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水平、意志力;受制于当时的外部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描写性翻译的起源,定义,特性,及其发展方向。并指出在翻译时不应拘泥于某种翻译方法,而应针对不同的源文本采取不同的译法。  关键词:描写性翻译研究; 源文本; 发展    翻译研究,一开始是由翻译学家们从实践中总结“规范标准”,传给后人,用以指导翻译实践,这种传统的经验归纳式翻译研究往往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来衡量一切理论的价值,要求理论和实践发生直接的联系,以收到立竿见影之功效。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