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有—种周末叫硬座绿皮火车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_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的忙碌和压抑,都是为了最后的离开一等着在高考场上完成自己的成人礼。等待踏上另一列火车,驶向一座陌生的城市。那里,有一段新的旅程。也许是明白,当真的离开之后,便不会再那么容易回来,所以,即使是时间最宝贵的高三,我依然把整整4个小时给了回家的火车。
  高三的周末,就像是从海绵里挤出来的一般,细碎得不足24小时。同学们都留在学校抓紧时间复习,我耐不住对家的牵挂,周六一放学便匆匆搭乘末班火车回到我所居住的那个小镇,又赶在第二天晚自习之前返回。
  从学校通往镇上的,只有最原始的硬座绿皮火车。开动时,噪音惊天动地,整个车厢里烟雾腾腾,挤满了疲惫的乘客,偶尔还有小偷在人群中穿梭游走,伺机作案。母亲常因为心疼我的奔波,又担心我的安全,劝我周末乖乖待在学校。可我每次到家,总是不必等我敲门她便能卡准时间“吱呀”一声打开房门探出一张笑脸,我常常猜想她是不是一整晚都在专心窥听楼梯上的脚步声。
  到家之后,堆积了六天的疲累在温暖的橘色吊灯,香气扑鼻的饭菜和久违的电视喧闹声中融化开来,变成了最好的催眠剂。丢下碗筷,来不及回答父母的嘘长问短,我困得倒头便睡,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悠悠爬起。母亲会赶着将连夜洗净熨平的衣服,还有精心准备的可口小吃一齐塞进我的书包里,然后和父亲一道将我送到镇上的火车站。
  我习惯了,买一张靠窗的座位,即便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打开紧扣的窗户,我也希望能抓紧这最后的几分钟和窗下守候我的人絮絮叨叨地聊两句。周末的辛苦旅程,仿佛只是为了回家的三餐一宿,直到现在,才感觉该说的话都没有说。母亲总是叮嘱我注意身体,叫我下周别再赶回家了,我也都乖乖地答应下来,但我们都明白,下一个周末,同样的一幕还是会跟随这辆绿皮火车的到来而上演。
  尖锐的汽笛声,切断了我们意犹未尽的谈话,笨重的火车又开始沿着轨道滑行向前,喘着粗气奔向我上学的那座城市。我默然独坐,听着车轮撞击铁轨的韵律,看着窗外移动的风景,卸下平日机械化的繁忙与无处不在的高三压力,头脑得以纾解,开始认认真真地反思自己的生活。
  火车在我无尽的遐想中停住了。回到学校,操场上几个低年级的男孩正在踢足球,为高考之前沉闷的氛围添了些许生机。教室里有许多从不肯为自己放假的同学还在埋头苦学,他们常常会嘲笑我放弃周末宝贵的复习时间,在一辆又脏又破的绿皮火车上浪费整整四个小时,我从不解释什么,因为有一种感觉他们永远无法体会。
其他文献
复旦:准备阶段意外落马  刚进入高三时,我很松弛。高一高二我都很松弛,除了忙于社团活动的时候。  我慢慢梳理着我的自招之路,越来越多的事浮上心头。当时,我首先瞄准的对象是复旦。其实我三年来真正动过心、非常想去的大学有两所,一所是复旦,另一所就是上戏。前者因为松弛的态度和一些意外而最终落马,后者因为之前的落马次数数不胜数,以致真正到手时的疲乏多于欣喜。  说回复旦,我准备的并不是“千分考”,而是“博
他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迫于家庭状况而选择退学。他卖过盗版光碟,摆过地摊,做过推销,干过工厂流水线、杂工、安装工,办过报纸,开过书店,做过小学生家教,经历过一次又一次在底层创业、打工、失业的状态。他自诩为“90后”中的“低级知识分子”,而对自己那些疯狂的经历,他很淡然:“不传奇,不牛逼。”    这天,我正在想着特刊的选题,朋友给我发了一条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李振疯狂赚钱的新闻(北师大文学院大三
没有哪片云能撩动它的心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片挣脱了四季的冰雪地带。  记得去年来的时候是个大阴天,我坐火车登山,浓云密布,什么也看不见,火车停下时,目之所及的一切迅疾地消失在黑夜里。  清晨醒来,窗外大雾弥漫,为了一睹它的真容,我们来到它脚下的湖水前,希望上苍感动于我们的执着,能够在等待的那段时间里拔开云雾见识它的伟岸,可最后等待我们的依旧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雾。  奇怪的是,那时候,我们并不觉得
我的“北院”  迈进山师的大门,入眼便是被郁郁葱葱的雪松簇拥着的毛主席像,高举着右手,魁然挺拔。这样的雕像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也出现过,镜头从那只手上摇下来,将另一个时代的青春娓娓道来。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雕像的时候既惊讶又兴奋,抓着身边的人问道:“这是不是电影里的那个?”对方笑笑,告诉我这只是同样的一个造型,同样落成在那个热血且荒唐的年代,同样的还有雕像后面中西合壁的文化楼、彩梁枋、琉璃瓦、飞
(一)    我今天破天荒地很早来到教室上自习。大概因为太罕见了,所以一进门尔婷便用一种极其异样的目光看着我。  下午在老板娘的饭馆里面吃了一碗黑面,因为太贵,所以稀里哗啦全吞了下去没剩一条。正觉饱时,忽然身后的尔婷凑过来笑:“菲小姐,眉目传情了吧?”  “什么什么眉目传情?”我瞪着她。一旁的静儿也偷笑:“装什么傻?只有点点(点点是静儿养的一条狗)才不知道你们的事。”  My God!我刻不容缓地
每个在大都市浮沉的人心里都充满不安定感,胶着在梦想与现实间苦苦挣扎,花花世界里的幸福似乎触手可及,又似乎遥遥无期。“80后”女孩梁龙蜀,从成都到广州,再到北京,然后又回到成都,地点的回归让她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她曾是怀揣记者梦的新闻系学生,现在是专注公益事业的平凡女孩,还是一家咖啡馆的老板。店名叫“17幸福8”,谐音“一起幸福吧”,就像这些年她执着的公益事业,给人传递更多的爱与幸福。  青葱岁月
每年艺考时节,都会有一些艺术生,还未进入校门,就已经成为话题焦点。中戏、北影、中传,这三大艺术院校前,也照例每年都会上演一出出悲喜剧。悲的是大多数,喜的是那些幸运的少数人。  不过,即使是幸运儿,也只是刚刚开始,未来的星途尚未开启,等待他们的同样是四年漫长的校园时光,以及种种枯燥无味的专业磨励。他们日复一日的校园生活,相信对很多外面的人来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神秘感。  看看本刊特约作者、中国传媒大
“巴蜀爱心社”简介  “巴蜀爱心社”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巴蜀中学的同学自发组织成立的一个学生公益社团,正式成立于2007年10月1日,从最初的创立者到现在,全部均为该校在校学生。社团以“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宗旨,通过亲身参与各种慈善爱心活动,提高社员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成立之后,他们先后开展了看望孤寡老人、帮助留守儿童、为5·12灾区祈福筹款、关爱残障儿童等活动,已成为重庆市较有影响的中学生社团。
貂蝉,一个香艳了整部三国的名字。  古时的美人,大多有始无终,艳妆而来,看见了桃之夭夭的开始,却始终如隔帘起舞,窥不破最终的结局。貂蝉也是如此,但貂蝉不全是如此。因了她的气节,她名垂青史,却又似乎是,她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于是,她的形象开始模糊,稀释成了青史中淡淡的一笔,她的喜怒,她的悲欢,她的举手投足,我们不得而知。  用一生去完成一件事,之后便悄无声息,没入历史的尘埃,似乎从未存在。但确实
哈尔滨,这个与我从小成长的江南城市相距甚远的北方“冰城”,有着太多超乎我的生活经验的地方,却不知从何时开始闯入了我心中的念想,带着专属于北方的磅礴和冰冷,在我心中扎根。  也许是在看了五月天《时光机》的MV之后吧,那条漫天飞雪的大街,那种复古而隽永的情怀,那片纯净无垢的天地,那在南方永远无法体会的冬天,都是我所向往的。  于是,当我走下飞机的那一刻,呼吸到弥漫在空气中的寒冷时,我才发现,这架飞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