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读古代诗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473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2-01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正因为其高度凝练,所以每理解一首诗,必须深入探讨它的一“言”一“语”,以及言语之外蕴藏的深意;正因为其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解析诗的语言时,还必须结合诗人作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等等。
  一、这里先从诗人所处时代和环境氛围品读诗歌谈起
  (一)时代背景
  朝代的不同,国家实力的差别,常常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甚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诗歌盛行的唐朝,则可细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时期,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华奢糜的六朝诗风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初唐四杰”应运而生。以陈子昂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从创作上和理论上逐渐摆脱了盛行百年的宫体诗,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这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充满着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和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之音彻底划清了界线。而到了“贞观之治”盛唐时期,国家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这个时候,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便应运而生。盛唐诗人王维有一首《次北固山下》,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博大、雄浑、深远、超逸。然而一场“安史之乱”,繁荣的盛唐由此逐渐衰弱,这个时期的诗人开始直面现实,兴利除弊,白居易是这个时候的代表,“三吏”,“三别”则真实的反映了百姓水生火热的生活。到了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这种悼古伤今,从刘禹锡写的《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台城怀古》等篇流露无遗。
  (二)人生经历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样在诗中表现的情感也就是多元的。
  如:苏轼“乌台诗案”前后的詩歌风格并不尽相同,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李清照,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二、在理解诗人作诗的背景的基础上,剖析诗歌内容
  (一)解读诗题
  很多诗歌,题目就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时间,地点,事件甚至是诗人的感情。如:杨炯的《从军行》,这个题目就告诉我们诗的主要事件;王勃《滕王阁》则交代了作诗的地点;赵嘏《长安晚秋》就既点明了地点也点出了时间……
  还有些诗,甚至非要结合诗题才能理解诗的本意,例如:《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初看这首诗,好像是写闺中琐事,其实,诗的真意是询问张水部,以自己多年苦读达到的目前水平,参加这次科考能否高中?诗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新娘,将文坛前辈张水部比作夫婿,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把诗歌标题遗漏,不作理解的话,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
  (二)品味诗歌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指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来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两个方面。那么怎样品味诗歌的意境呢?
  1.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
  诗歌的篇幅短小,就注定了诗歌内容高度的凝练性,极少的字数但内涵丰富。所以我们在品味诗歌时,首先应该将简单而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变为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头脑中浮现这样的画面:葱翠的竹林中传来少女的隔声笑语,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那是因为顺流而下的渔舟。然而不止如此,读这首诗,我们在感叹如此美景的同时,不难想象到,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人们的生活是那样的惬意自在,不得不引起诗人的向往与羡慕,于是便有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诗句。
  2.抓住意象,揣摩意境
  诗人表达情感,大多数并不是直白地“直抒胸臆”,而是将感情寄托在一定的形象中婉转地表达出来,这个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
  例:温庭筠《商山早行》这首诗,我们可以抓住“征铎”、“鸡声”、“月”、“板桥霜”、“槲叶”、“枳花”等富有特征而又相互联系的景物形象,结合诗句,稍作想象,一幅商山早行的图画就浮现出来了。再联系“客行悲故乡”这句,我们就很容易体会诗人那种客居在外,漂泊思乡的情感了。
  有些意象经过很多人反复使用后,已逐渐形成一种普遍认同的文学意象,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意象本身具有的特征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例如:柳,因为谐音“留”,古人送别的时候就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所以诗歌中的柳经常暗含送别、留恋、伤感之情,例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而柳在春季发芽生长,又经常代指春天的美好,最经典的就是这句:“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当然这样带有特定含义的意象还有很多,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可以特别留意,并加以积累。
  3.把握诗中关键词
  这个关键词,即我们常说的“诗眼”: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例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诗句中的“咽”“冷”就是诗眼,十分传神。这里的“咽”,应理解为“呜咽”,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这个字就将安静的山林勾勒出来,然而又参杂动态的美,动静结合,画面极其形象生动。“冷”又将山林中树木众多,光线暗淡,似乎显得阴冷,连日色也被它映冷了,给读者以感觉上的享受,仿佛身临其境。“咽”和“冷”二字,一写听觉一写触觉,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品读诗歌作品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它能将我们和诗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进入到诗人的世界,与诗人一起喜、怒、哀、乐,获得对诗歌的整体感受,领悟到诗歌独特的美。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35-01  新课标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可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种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顺应人才模式的改革,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加大改革力度,提出了融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思路,并探讨了具体实施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 专业特色 地方院校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1JGB09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38-01  在现今技师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阶段,对一体化教学教案的写法也日趋完善且要求更高,最近几年本人写的一体化教学教案,多次在国家或省市获得一等奖,现在就把本人关于一体化教案的写法写出来和大家一块儿分享。  一、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写好教案的意义  (一)教案是一体化教学活动的依据  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0-01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本论文旨在研究一种哺乳动物性腺特异表达基因—GSE(Gonad-Specific Expression Gene,GSE)和其在睾丸组织中的定位。论文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部分;第二部分包括第二
【摘要】随着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多,农村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但是和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结合农村中学语文的教学特点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想法。  【关键词】新课程 农村初中语文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9-01  近年来,随着
【摘要】结合现代高职教学理念,把典型教学模式与综合实训教学理念相结合,将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运用于汽车专业,以汽车维修电工(高级)技能实训为例,介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综合实训类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汽车专业 综合实训 项目化教学 汽车维修电工技能实训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2011年科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及
【摘要】学习地理的兴趣主要靠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把知识生活化、将含有地理现象的诗歌引入课堂来培养。  【关键词】兴趣 素质 知识生活化 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1-01  学习知识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未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学得非常被动,甚至整天愁眉苦脸没有一点快乐,更有甚者出现“死猪不怕开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但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产生了误区,致使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语文能力提高不快。结合实际教学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了多种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催化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7-01  以多媒体为中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把生动逼真的动画图象,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等有机地结合并显示在大屏幕上,这样则较好地攻克了以往教学中的许多难题。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了学生智力,提高了课堂效率,优化了课堂结构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