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探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ux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能够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品质,对于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大学生志愿服务所具有的作用出发,对建立完整的育人体系实施路径进行阐述,以此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实效的落实。
  育人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科学实践活动基础上,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提升实践活动的效果,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能够深入参与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依托思想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活动、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多种途径,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实践育人体系,对于促进大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作用形式
  (一)能够起到思想引领作用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进入成年时期,但是在思想发展上还具有明显的片面化特征,对于社会的认识也是出于理论知识学习和信息传输媒介等方式,无法对社会产生全面的认识。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能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深入接触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能够对社会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自我判断,在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我、回馈社会的实践活动,不断展现人间的真善美,在实践活动落实到位的情形下,得以充实人生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二)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将日常学习到的理论充分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在分析理论内容与实践之间差距的同时,为理论知识的科学应用起到较好的检验作用,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结构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一般都是采用团队的形式开展,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能够培养团体内部的团结精神,能够引导大学生从整体角度出发,更加重视理解、包容、关心、换位思考等思维习惯的培养,在提升为人处世能力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培养自身的心智,采用更加平和的心态来接人待物。
  (三)能够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
  在单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由于我国社会变革速度不断加快,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融合过程中也出现了极度的冲突,家庭和社会层面的文化状态不断重构,由此造成大学生精神方面会受到严重刺激,在严重的情形下甚至可能会出现极端情形。基于大学生群体能够接受的志愿服务形式,能够成为深度培养其人格品质,在获得心理认同感的同时,不断加强对自身的认识,提升大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发展的形式促进大学生的良好成长。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建立的途径
  (一)将志愿服务融入到思想文化建设中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借助于重大节日、社会热点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在这些活动进行过程中,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通过活动过程的参与,不仅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还能够根据学生个体之间表现出的差异化特征对思想文化建设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也能够使思想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将志愿服务融入到人才培养工程中
  高校人才培养工程是涵盖学生理论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多种教育内容在内的综合性体系,在这些教育内容落实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融入到实践之中,也能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培育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大学生群体奠定基础,为大学生群体走入社会生活提供更高水平的指导。
  (三)将志愿服务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我国在大学教育体系改革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参与企业创新实践平台活动的积极性,这些实践活动能够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将课堂上的专业知识与学生的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在了解我国丰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将志愿服务融入到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中来,能够更好促进实践育人体系的建设水平,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将志愿服务融入到网络育人建设工程中
  网络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较大的时间比例,在网络资源中,不仅有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信息和应用资源,还有多种形式的网站,能够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多种形式的网络志愿服务支持,不断丰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创建更高水平的综合性实践育人体系。
   三、结语
  在新時代发展背景下,网络文化带来的冲击使大学生群体能够多层面接触到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也对其思想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实践中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切身体验到社会中存在问题和正面现象,能够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依托思想文化活动、人才培养工程、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是新时代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的必然需求。(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衣食住行不再是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安居乐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美好现象,主要在于科技的进步,催生了一大批技能技能型人才,他们对企业的贡献,以及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这就要求企业合理地对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评价。  评价是对个体需要程度做出的一种判断,旨在挖掘人才的潜在价值,达到价值增值的用人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才评价的的范围极
期刊
企业管理和班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将企业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的班级中进行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高职院校对学生采用企业管理模式,也能让学生们对企业工作氛围有一个提前的感知。班级管理者的管理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学校将企业管理模式融入到日常班级管理当中,还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高职院校对于班级的建设管理工作主要是提高学生们的心理适应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以及对职
期刊
目前鄂温克旗草原的畜牧经济正在迅速得到改进,同时,当地的草原生态保护也逐步受到关注。对于鄂温克旗草原而言,当地如果要维持优良的畜牧经济发展态势,则必须依赖于科学的生态保护举措。这是由于,畜牧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有序保护当地生态的前提下。因此针对鄂温克旗草原现阶段的畜牧经济发展来讲,前提必须着眼于维持优良的草原生态环境。  从根本上来讲,畜牧经济发展以及草原生态保护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近些年以来,很
期刊
高校是为社会市场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先进思想的重要渠道。高校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良平台,而优良的学风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保障,同时也对培养人才质量,教育和科研的水平以及学校的学术,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学校的党政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如何在高校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高校的党政建设工作是高校教育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大学生党政建设也是高
期刊
随着智慧时代的到来,不少行业都开始进行了改革创新,而图书馆也需要面对这样的挑战,把困难化为机遇,利用多方面的技术和资源构建人性化服务模式,把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因此,针对智慧时代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模式构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智慧时代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特点分析   (一)将信息化作为载体  在当前智慧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产生了较大转
期刊
我国的高职院校肩负着双重使命,在促进高等教育结构转型的同时,还要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而在后大众化时期,高职院校要想实现这种使命,就必须要构建适合自己的高职教育系统。但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很多的难题,比如说招生生源的逐渐减少,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社会产业升级需求,难以获得当地财政的大力支持等等,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着高职院校能不能顺利从大众时期过渡到后大众时期。  后大众化是立足于人人参与的普及化阶段
期刊
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工艺的进步,我国安全生产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安全生产观念普遍有所增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因此设备和产品的安全与否成为了如今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当下国家发展步入新常态时期,更要把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介绍了我国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对机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就如何避免机械设计中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些探讨。   一、序言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开展工作的新挑战,提出要加强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深化理念创新,探索方法创新,推进制度创新等建议,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
期刊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公布320个试点项目名单,出台了增量配电和地方电网配电价格指导意见,规范了增量配电网营业区域划分原则,逐步建立了增量配电改革有关政策体系,为推动增量配电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本论文将结合当前增量配电的相关政策和背景,对增量配电网的改革实际情况及增量配电网企业盈利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   一、我国配电网的运营现状   目前
期刊
国家的重大战略如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着深刻变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矛盾,如:生产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上不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求等矛盾日益凸显。借鉴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工业强国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分析我国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