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mxfy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上学生都能听得懂,但是在课后作业中却频频出错,这种懂而不会的现象经常存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产生懂而不会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本质表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本文对于懂而不会现象的成因作出了分析,并且针对懂而不会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懂而不会;教学措施
   经常有学生表示非常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老师说的都懂,但是在做题时却不会?老师表示非常疑惑,同一个知识点已经讲述了很多次,为什么学生依然无法很好的掌握?懂而不会是经常困扰老师与学生的一个教学问题,特别是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思路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懂而不会现象成为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造成懂而不会现象的原因
   (一)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度理解和反思
   纵观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初级获得阶段、高级获得的阶段、熟练掌握阶段、保持阶段、建议阶段和调整阶段。学生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表明其学习状态还停留于获得阶段,并没有熟练的掌握知识,对于老师的讲解一知半解,没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因此无法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对于老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能够听得懂,表明其已经理解了老师解题的方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却屡屡出错,实际是掌握的知识并不扎实。对于懂而不会的现象,会让学生容易产生误解,觉得是由于自己粗心而造成的错误。
   (二)忽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甚至很多老师也认为学生出现懂而不会的原因是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导致了老师不对该现象的深层原因进行挖掘。就老师层面来说,造成学生懂而不会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自行进行思考,而是代替了学生思考,直接将思考的结果灌输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学生长期在这种模式下,会出现过度依赖老师,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直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措施
   (一)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培养审题意识
   有些学生在做题时,容易粗心大意,再遇到之前做的题目或者觉得比较简单的题目时,不会仔细阅读题干,大致读完题之后就匆忙作答,这会导致学生遗漏重要的解题信息,无法充分利用题目中所有的条件,自然容易做错,而学生和老师对于这种错误,一般都会认为是学生的粗心大意所导致的,并没有引起重视,其实造成错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审题能力不高,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造成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知识疏漏,影响到数学成绩。
   比如例题计算-24+3.2-16-3.5+0.3的结果,很多学生在计算该式时,没有仔细分析审题直接上手就做,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其实该题求的是-24、3.2、-16、-3.5、0.3这些数字的和,可以用交换律将数字交换位置,再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就可以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来,即-24-16+3.2+0.3-3.5,答案为-40。学生在考试时,经常会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题上丢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审题不清,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读题时用圈画出其中的重点,让学生在圈重点时,提示自己审题的重要性,要充分阅读题干,了解题目的要求之后,再去答题。初中学生的审题能力不高,容易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注意提高审题意识。要让学生将题目读懂读透,充分了解题目中的意思再做题,一味的求快忽略其他的条件,做出来的题目势必会出错。
   (二)注重解题思路的教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向学生反复确认教学的重点知识,在得到学生肯定回答之后,老师便认为学生的确已经掌握了该项知识,但是在课后习题中却发现学生经常容易出错。这种情况是由于学生机械回复老师,实际对知识的掌握并不透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解题的思路,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的過程中多注重对解题思路的教授,确保学生真正掌握重点知识。
   比如在进行方程的学习时,很多老师注重解方程的技巧,将大量的课堂时间花在解复杂的方程式上,很多学生在老师讲题时,能够明白解题方式,但是真正自己去做时,却不知如何下手,这表明学生只能够听懂老师的解题方式,但并没有完全掌握解题的思路。其实在方程学习中,一元一次方程是所有方程的基础,老师在教授方程时,应该让学生掌握通过加减消元、代入消元的方式,把二元一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转化来完成消元。在面对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通过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遇到相似问题时也能够顺利解决,比如在解一元三次方程时,也采用同样的解题思路,将一元三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最终掌握一元高次方程的解法,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老师的解题方式,生搬硬套的进行解答。
   (三)在备课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
   很多数学老师在备课时只关注授课的进度和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出现有一些授课内容超过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学生在课堂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听课的内容太难,学生没有真正的听懂,因此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首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进行教学,遵循从易到难的教学模式。
   比如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内容中知识最多的一章,很多学生在这章节中无法很好的掌握几何证明题和角度的计算,老师应该加重这部分基础教学,为学生培养几何思维模式,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几何基本图形,只有牢牢掌握了三角形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四边形乃至圆的知识,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赶进度,学生并没有吃透三角形的知识,后续的几何证明将会无从下手,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四)丰富教学内容,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平时的备课活动中,我们的老师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取一视同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这就容易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课堂的内容安排不能激发他们的深度思考;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连课堂中的简单知识点都难以掌握。因此老师们应该充分有选择性的备好课,从不同水平的学生出发,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安排拓展思维题以满足其学习需求,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夯实基础知识上,帮助其更好的掌握课本内容。老师们应该想办法丰富课堂内容,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从课堂中汲取到有用的知识。
   比如求证: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可得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引导学生完成证明之后,老师可以将题目中的四边形变成各种特殊四边形进行求证。比如依次连矩形四条边的中点,可得菱形;依次连菱形四条边的中点,可得矩形;依次连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可得正方形等。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在同一个题目中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耐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懂而不会的问题上,老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为主,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概念,在学生表明听懂了之后,仍然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真正情况,同时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善亮.从意义建构到能力生成“懂而不会”现象的原因探析、实践应对与理论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5.
其他文献
最近发表的几份研究报告表明,半平稳线性云层可能是地震的起因。通过对4年卫星图像的检查,我们发现了意大利上空的线性云层形成的许多例子。一个简单的测试表明,这些云层的形
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采取有效管理策略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学习管理,已成为初中班主任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应该及
【摘 要】类比推理是一种常用的思考方法,能让人们通过事物间的相似点进行联想,将类比推理运用到高中数学学习上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很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高中数学教师要将类比推理运用到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技能。教师要正确的理解类比推理,注重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向。本文将对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因掘进机液压系统故障率高而导致掘进机行走困难、清煤难度大、掘进效率低等技术难题,分析了掘进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并根据故障原因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
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是职业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其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开放和动态的系统工程。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把实习管理体系划分为目标
作为吉林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提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探索践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推进模式:产教融合,调整应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的教育模式给传统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微课课堂成为新时代的一种教育趋势。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的教育模式有着传统课堂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因此本文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重点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视野下的微课教学进行策略性探究,以供交流和学习。   【关键词】高中历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文章结合了外宣翻译原则,以文化翻译观为理论框架,运用翻译策略和方法诠释贵州苗族因社会风俗习惯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尊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利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猎奇心理,巧妙地将手风琴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实践
传统"教"与"学"失衡的授课方式,无法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育人理念,更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