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渐进的微型更新成为社区建设甚至城市建筑的主要改造方式。以社区建设为途径,以公众的参与作为实施和维修的手段;利用在线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公众对社区景观建设意见和公众参与体系的清楚度,再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居民大多赞成公众的参与,但实际工作中参加的人数较少,而对景观建设来说,大多数居民希望完善其所在地区的景观设计。建议针对社区营造视角,提出相关的社区微型更新措施,如保护社区历史、文化与邻里关系的真实性,参与营造设计与共建等。
关键词:社区营造;微型更新;参与设计;SPSS;公共参与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2
0 引言
随着深度城市化的推进,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发展模式逐渐式微,而小规模、低成本、精细化的城市更新和社区更新渐渐成为城市发展与美好生活构建的重要选项。特别是以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为主要优化目标的社区微更新,体现出内涵、集约和节约的城市发展理念,在预防社区衰败、降低逆衰败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社区的更新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和硬件环境的变迁,还涉及人的需求、体验、参与、行为等众多因素,甚至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和过程。事实上,居民及社会力量在社区微更新中的重要参与作用已经被人们认同。
社区营造事实上是以居民需求为核心的生活逻辑主导,通过社区公共空间再创造、公共交往再造、居民参与方式重塑、社区治理模式的重塑等实现整个社区重塑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2]。所体现的治理逻辑在于,通过社区空间的重构,破解以空间为基底而衍生的众多社区治理问题,实现社区的再造以及社区共同精神的再生产。
1 从社区空间生产到社区微更新
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将社区定义为具有共同价值、富有人情的理念,是关系密切、共同社会的一种理念。“‘社区’一词由德国学者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提出,社区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共同生活互动场所,其边界比较模糊,因此产生了认同感,是区域、共同关系和社会互动的载体。”[3]
2 以社区营造为途径的社区微更新
2.1 调查问卷设计情况
社区微型更新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社区空间的质量来满足公众对社区空间的需要,以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城市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社区微更新进行全面的剖析,探讨微更新在社区建设的视角下存在的相应问题,从而发现关键点,提出有关问题和见解[4]。
问卷主要设置两条思路:一是从公众参与角度对居民的微更新政策进行调查问卷;二是针对公众对社区微更新景观方面的探讨,主要从植物、小品、公共设施等内容进行讨论,将公众对于社区微更新景观方面的建议作为最终目的。目的是了解公众对社区微更新景观方面的宝贵意见。
问卷形式整体简单,以便于各个层次的居民理解,对于一些专有名词也作出了解释。截至2020年6月27日,电子版已收回37份问卷,经检查全部有效。
2.2 结果分析
一是根据37份收回的数据可知,居民所在的居住类型与其公共空间整体满意程度呈正比关系,有物业管理的居民普遍对其公共空间较为满意,但停留时间均不长,且缺乏娱乐设施;而无物业管理的居民对其所在公共空间持较为不满的态度。(表1)
二是根据数据显示,居民所在社区如有景观微更新的项目,打造社区微花园是首要选择,实施社区绿色微景观和小区微更新均是居民较为热衷的景观设计策略。(表2)
三是根据图表显示,学历越高的人对公共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或相关经验的了解度更高,反之,学历较低的居民对公众参与政策的了解较少。(表3)
综上问卷调查结果得知,社区微更新项目在居民的所在社区仍是需要完善或改造的,人们对公众参与的普及度也大相径庭。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社区参与式空间微更新提出相关措施。
3 社区参与式空间微更新的措施
社区建设和多元共治途径是非常不同的,各行各业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切入。对于设计专业来说,社区建筑的设计介入对象通常是社区的边缘,如空放的公共设施、没有人问津的绿地系统、尚待完善的老建筑等等,设计介入方式可以是传统的景观设备,也可以是临时性装置[5]。
3.1 社区剩余空间的激活
社区剩余空间的二次开发,是使被疏漏和遗弃的空间重新获得社会性及功能性,在短时间内,能够结合现有的社区环境进行整合,使其产生新效益的功能形态[6]。让景观介入剩余空间的激活,在社区微更新中,将剩余空间营造转变为场景营造,如适当的视觉冲击触媒、公共艺术的介入、微型农场的加入以及创意绿色空间的种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社区的剩余空间[7]。
社区的剩余空间也应尊重社区的场所精神以及与城市肌理相融合。保护并发扬社区的文化特点,将日常生活方式与居民的居住环境相结合,同时,也可促进社区的交往空间的塑造,增进邻里关系。从原先居住环境的空间营造逐渐演变为场景营造。以居民为设计对象,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8]。
3.2 社区多方多元化设计
方案实施时,需要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并以多方面建设的目标为主,进行社区微型改造。社区环境艺术与设施的共同特征就是参与性,重新激发节日参与性的艺术,以兴奋身体行为来激发热情与创造力,艺术事件则为身体参加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社区环境就是艺术和生活的舞台[9]。我们的宗旨也可以用来表示使日常生活成为艺术,让每一种技术方法都能用来改变日常生活。但社区环境艺术缺乏参与,不像城市雕塑那样差异很大,而设施被生产商的利益綁架,缺乏吸引力。完全可以把设施当作艺术的创造对象,通过参与艺术的有意识的创作,形成一个有趣的节奏,可以展示被控制的客体的伪日常生活,也可以展示出有差异的真实生活[10]。 3.3 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
依托社区资源,社会工作者协同社区居民,发挥居民的主体性,以社区营造中的在地化和社区传统选择适宜的社区发展道路,这样既能达到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也不会损害社区团结的微观基础[11]。将由小组演化的社区组织和社区网络发展成全社区性的发展性组织,实现社区的整合,是这一时期的关键[12]。
社区营造作为关系的深化和社区资本的塑造手段,在地化的社区资源和组织化的主体生成,让社区回归共同体之中,是社区发展的基础[13]。
3.4 加强空间情感交流互动
应增设专业人员管理区域,保证活动休闲区域不被占用,使老年人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行交流;不时策划活动,增强社区的氛围,使老年人保持愉悦的心情。活动最好要有地方特色,也要有年代的特色,让老年人有欲望参与这些活动;针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社区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心理咨询活动,为老年人排除内心压抑的困扰[14]。
当社区公共空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及更多层次、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社区居民深入参与时,就会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表现出显著的居民自我联系性,并被群体吸引。随着居民的身体与情绪的深入,个人被嵌入社区支持的网络中,获得了行动的主体性和自我价值,互助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融合和延续[15]。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微型更新了空间重组构成,社区被激活,公众参与与社会治理更加重要。以社区建筑为切入点,通过整合边缘空间和对城市触媒的整合,公共空间微型更新是一起小城市事件,旨在推动城市自发、缓慢和持续地提升城市的自发性;通过深入挖掘场地文化史脉络以及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从而推动城市原真保留工作的开展。
在社区营造中,将社区的在地特征与空间生产过程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培育,从而使社区的自生力量实现自我更新。同时体现了设计的综合价值,为可持续的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庄佳.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浅谈丹麦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衰退与复兴[J].艺海,2020(07):134-135.
[2] 李欣,王夕倩,钱丽红.现代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植物造景美学[J].艺海,2020(5):88-89.
[3] 刘沅.城市居住情境营造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2:20.
[4] 梁艳.城市社区微更新的发展与实践[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7):84-86.
[5] 刘明珠,朱华锋,陈周翔.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以南京老门东为例[J].艺海,2020(5):158-159.
[6] 刘承灏.城市意象主导下的城市设计研究[J].工业建筑,2020,50(09):205.
[7] 石宇琳,曹磊.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性元素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6-77.
[8] 高婧.叙事与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沉浸式设计与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2-93.
[9] 侯晓蕾.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J].风景园林,2019,26(6):8-12.
[10] 赵哲,黄维彦.基于地域文化的书屋空间环境设计——南京老城南旧屋改造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01-102+116.
[11] 黄晨玥.浅谈彼得·沃克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100-101.
[12] 吴馨宇,田晓冬,萨兴联.公共景观空间雕塑情感化叙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71-72.
[13] 张海怡,孙琦.里坊制的衰微对明代金陵城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南都繁会图》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10-111.
[14] 张倩,吕游.社区休憩空间适老性研究——以南京仙林新村为例[J].农家参谋,2020(01):187.
[15] 张晓晶,吴冬蕾.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8-79.
作者简介:江缇(1993—),女,江西新余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環境设计。
指导老师:丁山(1960—),男,江苏南京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城市景观设计。
关键词:社区营造;微型更新;参与设计;SPSS;公共参与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2
0 引言
随着深度城市化的推进,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发展模式逐渐式微,而小规模、低成本、精细化的城市更新和社区更新渐渐成为城市发展与美好生活构建的重要选项。特别是以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为主要优化目标的社区微更新,体现出内涵、集约和节约的城市发展理念,在预防社区衰败、降低逆衰败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社区的更新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和硬件环境的变迁,还涉及人的需求、体验、参与、行为等众多因素,甚至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和过程。事实上,居民及社会力量在社区微更新中的重要参与作用已经被人们认同。
社区营造事实上是以居民需求为核心的生活逻辑主导,通过社区公共空间再创造、公共交往再造、居民参与方式重塑、社区治理模式的重塑等实现整个社区重塑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2]。所体现的治理逻辑在于,通过社区空间的重构,破解以空间为基底而衍生的众多社区治理问题,实现社区的再造以及社区共同精神的再生产。
1 从社区空间生产到社区微更新
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将社区定义为具有共同价值、富有人情的理念,是关系密切、共同社会的一种理念。“‘社区’一词由德国学者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提出,社区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共同生活互动场所,其边界比较模糊,因此产生了认同感,是区域、共同关系和社会互动的载体。”[3]
2 以社区营造为途径的社区微更新
2.1 调查问卷设计情况
社区微型更新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社区空间的质量来满足公众对社区空间的需要,以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城市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社区微更新进行全面的剖析,探讨微更新在社区建设的视角下存在的相应问题,从而发现关键点,提出有关问题和见解[4]。
问卷主要设置两条思路:一是从公众参与角度对居民的微更新政策进行调查问卷;二是针对公众对社区微更新景观方面的探讨,主要从植物、小品、公共设施等内容进行讨论,将公众对于社区微更新景观方面的建议作为最终目的。目的是了解公众对社区微更新景观方面的宝贵意见。
问卷形式整体简单,以便于各个层次的居民理解,对于一些专有名词也作出了解释。截至2020年6月27日,电子版已收回37份问卷,经检查全部有效。
2.2 结果分析
一是根据37份收回的数据可知,居民所在的居住类型与其公共空间整体满意程度呈正比关系,有物业管理的居民普遍对其公共空间较为满意,但停留时间均不长,且缺乏娱乐设施;而无物业管理的居民对其所在公共空间持较为不满的态度。(表1)
二是根据数据显示,居民所在社区如有景观微更新的项目,打造社区微花园是首要选择,实施社区绿色微景观和小区微更新均是居民较为热衷的景观设计策略。(表2)
三是根据图表显示,学历越高的人对公共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或相关经验的了解度更高,反之,学历较低的居民对公众参与政策的了解较少。(表3)
综上问卷调查结果得知,社区微更新项目在居民的所在社区仍是需要完善或改造的,人们对公众参与的普及度也大相径庭。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社区参与式空间微更新提出相关措施。
3 社区参与式空间微更新的措施
社区建设和多元共治途径是非常不同的,各行各业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切入。对于设计专业来说,社区建筑的设计介入对象通常是社区的边缘,如空放的公共设施、没有人问津的绿地系统、尚待完善的老建筑等等,设计介入方式可以是传统的景观设备,也可以是临时性装置[5]。
3.1 社区剩余空间的激活
社区剩余空间的二次开发,是使被疏漏和遗弃的空间重新获得社会性及功能性,在短时间内,能够结合现有的社区环境进行整合,使其产生新效益的功能形态[6]。让景观介入剩余空间的激活,在社区微更新中,将剩余空间营造转变为场景营造,如适当的视觉冲击触媒、公共艺术的介入、微型农场的加入以及创意绿色空间的种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社区的剩余空间[7]。
社区的剩余空间也应尊重社区的场所精神以及与城市肌理相融合。保护并发扬社区的文化特点,将日常生活方式与居民的居住环境相结合,同时,也可促进社区的交往空间的塑造,增进邻里关系。从原先居住环境的空间营造逐渐演变为场景营造。以居民为设计对象,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8]。
3.2 社区多方多元化设计
方案实施时,需要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并以多方面建设的目标为主,进行社区微型改造。社区环境艺术与设施的共同特征就是参与性,重新激发节日参与性的艺术,以兴奋身体行为来激发热情与创造力,艺术事件则为身体参加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社区环境就是艺术和生活的舞台[9]。我们的宗旨也可以用来表示使日常生活成为艺术,让每一种技术方法都能用来改变日常生活。但社区环境艺术缺乏参与,不像城市雕塑那样差异很大,而设施被生产商的利益綁架,缺乏吸引力。完全可以把设施当作艺术的创造对象,通过参与艺术的有意识的创作,形成一个有趣的节奏,可以展示被控制的客体的伪日常生活,也可以展示出有差异的真实生活[10]。 3.3 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
依托社区资源,社会工作者协同社区居民,发挥居民的主体性,以社区营造中的在地化和社区传统选择适宜的社区发展道路,这样既能达到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也不会损害社区团结的微观基础[11]。将由小组演化的社区组织和社区网络发展成全社区性的发展性组织,实现社区的整合,是这一时期的关键[12]。
社区营造作为关系的深化和社区资本的塑造手段,在地化的社区资源和组织化的主体生成,让社区回归共同体之中,是社区发展的基础[13]。
3.4 加强空间情感交流互动
应增设专业人员管理区域,保证活动休闲区域不被占用,使老年人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行交流;不时策划活动,增强社区的氛围,使老年人保持愉悦的心情。活动最好要有地方特色,也要有年代的特色,让老年人有欲望参与这些活动;针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社区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心理咨询活动,为老年人排除内心压抑的困扰[14]。
当社区公共空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及更多层次、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社区居民深入参与时,就会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表现出显著的居民自我联系性,并被群体吸引。随着居民的身体与情绪的深入,个人被嵌入社区支持的网络中,获得了行动的主体性和自我价值,互助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融合和延续[15]。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微型更新了空间重组构成,社区被激活,公众参与与社会治理更加重要。以社区建筑为切入点,通过整合边缘空间和对城市触媒的整合,公共空间微型更新是一起小城市事件,旨在推动城市自发、缓慢和持续地提升城市的自发性;通过深入挖掘场地文化史脉络以及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从而推动城市原真保留工作的开展。
在社区营造中,将社区的在地特征与空间生产过程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培育,从而使社区的自生力量实现自我更新。同时体现了设计的综合价值,为可持续的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庄佳.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浅谈丹麦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衰退与复兴[J].艺海,2020(07):134-135.
[2] 李欣,王夕倩,钱丽红.现代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植物造景美学[J].艺海,2020(5):88-89.
[3] 刘沅.城市居住情境营造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2:20.
[4] 梁艳.城市社区微更新的发展与实践[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7):84-86.
[5] 刘明珠,朱华锋,陈周翔.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以南京老门东为例[J].艺海,2020(5):158-159.
[6] 刘承灏.城市意象主导下的城市设计研究[J].工业建筑,2020,50(09):205.
[7] 石宇琳,曹磊.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性元素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6-77.
[8] 高婧.叙事与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沉浸式设计与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2-93.
[9] 侯晓蕾.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J].风景园林,2019,26(6):8-12.
[10] 赵哲,黄维彦.基于地域文化的书屋空间环境设计——南京老城南旧屋改造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01-102+116.
[11] 黄晨玥.浅谈彼得·沃克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100-101.
[12] 吴馨宇,田晓冬,萨兴联.公共景观空间雕塑情感化叙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71-72.
[13] 张海怡,孙琦.里坊制的衰微对明代金陵城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南都繁会图》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10-111.
[14] 张倩,吕游.社区休憩空间适老性研究——以南京仙林新村为例[J].农家参谋,2020(01):187.
[15] 张晓晶,吴冬蕾.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8-79.
作者简介:江缇(1993—),女,江西新余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環境设计。
指导老师:丁山(1960—),男,江苏南京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城市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