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范类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教师的重要平台,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懂教、能教、乐教、善教、乐学”逐渐成为高职师范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也就是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日益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而教育学作为师范类高职教育的重要课程,自然也需要以此为标准组织教学活动。因此,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基于师范生核心素养开展教育学课程。
【关键词】高职;师范生;教育学
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与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和品质。同时,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活动,逐渐成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缺陷的必要途径。所以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编排,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需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标准。因此,教师要根据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高职教育学课程的优化策略,从而逐步有效落实各项教学目标。
一、调整课程结构,丰富专业知识
课程结构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育学课程过于关注学科知识,而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则是有所忽视的。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将“学科本位”的理念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调整课程结构。唯有如此,才能为师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通常来讲,我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中会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塑造专业品质类的课程。这种类型的课程是职业精神和职业信念养成的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师风师德,使学生逐渐树立职业理想;第二,学科专业课程。这类课程需要根据学科设置对教育学内容进行调整,这类课程在师范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大比重;第三,教师教育类课程。这类课程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教”的能力;第四,通识类和特色类课程。除了课内知识之外,还需要引入丰富的课外知识,以增强师范生的知识广博度;第五,自主专业发展课程。这种课程包括教师专业能力、现代教育科技运用能力、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转变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学习
在教育领域,教学活动是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学课程的主要途徑。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无疑十分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探究、创新与反思能力的发展。
自主探究并不是指单一的独立学习。一般来说,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出自身的自主性。具体来讲,我会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针对性的学习任务。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其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可以在组内自主分配具体的探究任务。完成探究活动之后,小组之间要进行平等对话和经验分享。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师范生的思辨力、学习力、创造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三、注重工学结合,提升教学技能
无论在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实践创新能力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素养。简单来说,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付诸实践的意识与能力。对于师范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可以依托当前大力提倡的“工学结合”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实际的教学效果。
简单来说,工学结合主要是指将学习和工作进行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校会以教育专业为导向,联系教育企业与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引导学生结合校内获取的教育经验,以“职业教师”的身份参与到与教育工作有关的实际工作中。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自主归纳总结,强化反思能力
归纳总结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教育学知识的内容是比较丰富和琐碎的,而通过自主性的归纳总结,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这样一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
如:“德育”是教育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德育原则”时,学生通过自主归纳与反思,总结出了这样几项内容:(1)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同样重要;(2)既要关注统一性的道德知识,又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3)除了学校德育之外,在校外也要自觉接受德育教育。最终,通过全面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德育过程的一般性规律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所以更加有助于学生将思想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
总之,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对高职师范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抓手,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还需要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唯有如此,才能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莹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诉求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212-213.
[2]王露.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师范生职前培养策略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9(05):64-69.
[3]裴英竹.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学》课程改革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1):61-62.
(作者单位: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高职;师范生;教育学
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与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和品质。同时,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活动,逐渐成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缺陷的必要途径。所以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编排,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需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标准。因此,教师要根据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高职教育学课程的优化策略,从而逐步有效落实各项教学目标。
一、调整课程结构,丰富专业知识
课程结构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育学课程过于关注学科知识,而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则是有所忽视的。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将“学科本位”的理念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调整课程结构。唯有如此,才能为师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通常来讲,我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中会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塑造专业品质类的课程。这种类型的课程是职业精神和职业信念养成的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师风师德,使学生逐渐树立职业理想;第二,学科专业课程。这类课程需要根据学科设置对教育学内容进行调整,这类课程在师范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大比重;第三,教师教育类课程。这类课程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教”的能力;第四,通识类和特色类课程。除了课内知识之外,还需要引入丰富的课外知识,以增强师范生的知识广博度;第五,自主专业发展课程。这种课程包括教师专业能力、现代教育科技运用能力、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转变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学习
在教育领域,教学活动是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学课程的主要途徑。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无疑十分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探究、创新与反思能力的发展。
自主探究并不是指单一的独立学习。一般来说,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出自身的自主性。具体来讲,我会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针对性的学习任务。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其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可以在组内自主分配具体的探究任务。完成探究活动之后,小组之间要进行平等对话和经验分享。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师范生的思辨力、学习力、创造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三、注重工学结合,提升教学技能
无论在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实践创新能力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素养。简单来说,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付诸实践的意识与能力。对于师范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可以依托当前大力提倡的“工学结合”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实际的教学效果。
简单来说,工学结合主要是指将学习和工作进行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校会以教育专业为导向,联系教育企业与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引导学生结合校内获取的教育经验,以“职业教师”的身份参与到与教育工作有关的实际工作中。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自主归纳总结,强化反思能力
归纳总结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教育学知识的内容是比较丰富和琐碎的,而通过自主性的归纳总结,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这样一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
如:“德育”是教育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德育原则”时,学生通过自主归纳与反思,总结出了这样几项内容:(1)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同样重要;(2)既要关注统一性的道德知识,又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3)除了学校德育之外,在校外也要自觉接受德育教育。最终,通过全面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德育过程的一般性规律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所以更加有助于学生将思想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
总之,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对高职师范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抓手,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还需要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唯有如此,才能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莹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诉求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212-213.
[2]王露.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师范生职前培养策略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9(05):64-69.
[3]裴英竹.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学》课程改革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1):61-62.
(作者单位: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