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阳明的心物观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115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王阳明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是心学的重要代表作人物。阳明心学认为心物紧紧不离,既无离心之物,也无离物之心,阳明所言之心,体万物而不移,妙运生生而不穷,即性即理,而为人一身之主宰。阳明所言之物即是意识之所在。
  关键词:王阳明;心;物;心物观
  心物观是王阳明全部学说的哲学基础,心物观是基于心本体的心与物的圆融为一,逻辑地规定和演绎了阳明心学的全部主客体关系的圆融为一。
  一、阳明之前的宋明理学家的心物观
  在阳明之前,关于心物关系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之分,心性一元论者认为:心即理,心物一体,心为宇宙本体,心外无物。而心性二元论,指心性有别,在宋明理学中以张载为代表,至朱熹集大成。虽说阳明心学经陆九渊发展,成为心学一元论的集大成者,但阳明思想主要是从朱熹的哲学继承演变而来的,他是为解决朱子学中的内在矛盾(心与理一)而出现的。因此,在阳明以前的心性一元论与心性二元论都对阳明心物观的形成发挥了作用。
  1、朱熹的“心性有别”
  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体,主体的“心”应该服从本体的“理”,“理”是可以离开人“心”而存在的观念性实体。而朱熹所诠释的“心”是属于气,是形而下的。他以为理在气先,心却是有形体以后才有的,他说:“是先有知觉之理,理未知觉,气聚成形,理与气合,便能知觉。”由此可知,理是第一性,气是第二性,心是理气结合的产物。朱熹所讲的形而上是“性”和“理”,性即是理,他认为理和性都在在心中,但心以理为存在的根据,即在肯定心、性、理紧密联系的前提下,强调心性二元论,主张心性有别。故朱熹只能说“性即理”,不能说“心即理”。
  2、陆九渊的“心即理”
  作为朱熹理学对立面的“心学”是从陆九渊开始,他主张“心即理”,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心即理”指本心即理,本心即是道德原则。他又把心看成与宇宙同其大,与宇宙之理是同一的。他又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①这是說,人的心只是一个心,宇宙的理只是一个理。从根本处来讲只有一个东西,不应该把心与理分开,所以心就是理。
  陆九渊思想中的“理”有两种涵义:一方面“理”本身是宇宙最高、最后的存在根源。他说:“塞宇宙一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程明道所谓有撼于天地,则大于天地者矣,谓此理也”。另一方面它具体表现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秩序,包括自然社会伦理两方面的秩序。“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陆九渊理解的“心”也有两层涵义:一是一种伦理性的实体,有了“心”,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知觉能力和践履道德的实践能力也就自然地形成和表现出来。二是心还是万物根源性的实体,他认为充塞宇宙的万物之理即在心中、发自心中。他说:“道,未有外乎其心者。”②“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从这里,陆九渊得出了他思想理论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论断:心即理。
  由此可见朱陆的心学观是对立的,朱熹理学主张“性即理”,肯定“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心性有别。陆九渊心学则主张“心即理”,认为事物的理本在人心之中,因此心是第一性的,“理”是离不开心的。尽管如此,朱陆差异代表了宋代理学本体论发展的两条主要线索,两派的争端在阳明心学那里得到了吸收和发挥,特别是就心物关系的理解对阳明的启发极大。
  二、阳明的心物观
  1、阳明所言之心的含义
  首先,心有体物不遗之意,这个心是一切存在都称其为存在的实现之理。他说:“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③这就是说,事物的规律是离不开认识主体“心”的,离开认识主体去寻求事物的规律,这样的事物规律是没有的,同时心、性、理三者为一。
  其次,心是一种是非之心,能分别是非善恶,能发起人的道德行为。王阳明讲“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他认为人人都生来就有分别是非善恶的良知,这就是人的本性。他在晚年曾将其教人的主张概括为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可说是照临于经验的善恶之上的天理,它是至善的,是绝对的,所以它可以做为知是知非的根据。
  2、阳明所言之物的含义
  阳明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他说:“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④这就是说,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根据,因此,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他还说过,精神、意识是根本的,第一性的,主宰身体的是心,精神活动产生意识,意识的本体是良知,意识的所在就是物。这也就是说,事物不能离开人的知觉意念而独立存在,事物的存在完全依靠人的知觉意念。
  3、阳明的“心外无物”
  在分析了阳明所言心与物之后,再看心物之间的关系。即没有离物之心也没有离心之物,也就是“心外无物”。
  朱熹主张格物穷理,王守仁早年曾经信仰程朱,便同一个朋友商量: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怎样去格物呢?于是便指亭前竹子前去格看。他那个朋友早晚都去格竹子的道理,想了三天,没有得到竹子之理反而病了。王守仁自己也是早夜不得其理,到第七天,也病了。于是在一起叹气说圣贤是做不得的。后来他在龙场反复思考如何有效的进行道德的修养,自以为达到了彻悟,断言天下万物本无可格者,格物只需在身心上做工夫。所以阳明主张的格物说是格心说,主张“心外无理”,为此,他继承陆九渊的“心即理”并以此作为自己心学的理论基点。
  关于心外无物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山中观花的例子。“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⑤在他看来,事物在切入主体意识之前,对于自我来说并无意义,只在当它在主体意识中是现出来时,它才“存在”。另外,他还认为天地万物本依人的“灵明”而存在,“我的灵明”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我”死了,我的“灵明”游散了,在这里客体被主体化,就是说,物不过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展现。
  三、阳明心物观的现实意义
  阳明在心物架构中侧重于“心”,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绝对没有忽视“物”,只是,他在言物时都将其放在心的涵摄之下,注重物与心之间的感通也就是说,在心为万物立法的心本体前提下,王阳明所言之物是主观与客观!内圣与外王的圆融为一。王阳明的心物观以心为物之本体,旨归所在绝非否定现实世界,而是极人之不为物役之高明,即人的独立价值和主体精神,倡导良知面前人人平等,当既定秩序已然成为人的禁锢时无疑具有极大的思想解放意义。阳明心学这种对人类个体价值的关注,道德超越的追求,精神本体的释放,对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也极富启发意义。(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 《陆九渊集》卷一《与曾宅之书》第2页.
  ② 《陆九渊集》卷十九《敬斋记》)第31页.
  ③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8.
  ④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07.
  ⑤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08.
  参考文献:
  [1] 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
  [2]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朱熹.大学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其他文献
旅游投诉作为旅游者维护自身权益最常见的方式,其与旅游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尽管《旅游法》2013年出台,但是近些年旅游投诉的数量仍然只增不减,我国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对旅游市
期刊
与其他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用地省、运能大、能耗少、污染小等特点.数据显示,轨道交通的输送效能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因此,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再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家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政府和社会作为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主体,通过积极、正确的社会调适,缓释下
一、案情与问题2004年,某市2227户梨农起诉某市交通委员等七被告,诉称:原告梨子的收成一直居全省前列。但自从1997年被告在穿行该区的国道路段栽种桧柏后,梨子的收成逐年下
摘 要:将生产线的改善形成纸档的提案,以档案的形式归类,对该档案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衡量,从档案中提取出服务于集团的创新改善知识,整理出结合实际的知识,为集团的管理服务,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改善提案档案管理角度出发,研究了知识服务在鸿准集团内实际应用情况,以及档案管理服务于公司运营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知识;管理;改善提案  一、引言  十八世纪,英国造船厂率先提出了提案建议制度,后来美国的
印尼SNI认证于2007年9月开始实施,由印尼国家标准总局主导管理和运行,是印尼国家标准,涉及汽车及摩托车零部件、家电、建材、电缆等领域。印尼是中国在亚洲的重要出口市场,SNI认证提高了中国产品进入该市场的门槛。  进入印尼的第一道坎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印尼国家认证机构和国家实验室采用并行管理方式,未与我国签订检测认证互认协议,因此中国出口的所有产品样品都需送印尼国家实验室进行检测,SNI认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