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只是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问题却不怎么关心。人们往往把美育看作是实施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沦的自觉。
  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在美育方面,语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
  语文教学和美育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可见语文教学是文化学习的基础。早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就通过神话故事的传播来进行美的教育了,比如对火的敬畏,对上帝的赞美,对天地日月的崇拜,对风雨雷电的想象,等等。
  文字产生以后,语文课的美育功能便更形著了。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继承祖国的语言文字传统,而且要使学生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和美的享受,并以此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语文课中的美育内容有高度的综合性,课文内容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语文教师如果注意到了这些内容,稍加点拨,就会为学生打开一扇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的大门,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美的陶冶。
  叶圣陶说:“欣赏文学要由老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单教学生逐句听讲,那么,纵使老师的讲解尽是欣赏的妙旨,在学生只是听老师欣赏文学罢了。”
  这就是说语文课是师生共同的欣赏实践。老师指给学生欣赏的“门径”和相关的“暗示”,启发与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意、体味感情、发挥想象、理解思想,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体会语言的美和思想的美。
  比如余光中《乡愁》那种一唱三叹的结构,又如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抒情基调的单纯和飞扬等,如果不去反复吟诵和体味,是感受不到其中的美的。
  语文课中的美学内容恰好以深刻的理性色彩区别于音乐和美术,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例如,《秋色赋》中谈到秋色之美是“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和欢乐”,则点出自然美的问题。这些穿插于文学作中的议论性文字,为美育增加了理性的色彩。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义曾说:“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杨义曾把语文的作用归纳为三个“感觉”,就是在强调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感性特征”。
  我同当代著名学者杨东平在《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他认为,语文应该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主要指能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建构文学形象,感悟作品意蕴,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并能对作品的成败优劣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广泛容受力和精细辨识力。广泛容受力主要是指学生能接纳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精细辨识力主要指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能用专业化或者说审美化的阅读方式去品味,去欣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
  人格是什么?是善。人格美是一种道德美。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与健康人格的塑造密切相关。这种相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进而塑造人的健康人格。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使人迟钝、麻木的感情变得日益敏感和丰富,使人性得到升华。一个受过良好审美教育的人,在情感生活方面必然有较高的品位,必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促进理性和感性的协调发展进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语文审美教育是沟通学生理性和感性的桥梁。
  比如在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由于受古诗影响,对花落泪、对月伤神,似乎成为一种情感思维的定势,而如果把花开花落当作大自然的奇观,把斗转星移当作是宇宙发展的规律,这就比较达观了。
  如果能由此感悟人生,觉悟到人生有涯,如何才能不虚度此生,这样的人一定会活得更积极,使生命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最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通过赞美人类的理想世界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中学语文课本中,不乏对人类生活中理想的人性、浓厚的人情的抒写和赞美。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这种理想境界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格的熏陶。
  比如《故乡》对记忆中的故乡那种富有朝气、富有生命力的人性的赞美,对现实中故乡那种“辛苦麻本而生活”的人的失望,都充溢着作者对理想故乡的希冀。又比如《边城》中所描写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淳厚、美好的人性美,是人类永远的向往。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美好的风俗画卷和人情、人性,必然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之,语文教学影响着个民族的思维及其表达方式,我们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健全人格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
其他文献
这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中物理教学,如何教会学生学好物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们的一点经验介绍如下:  一、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光的折射时,可以在碗中放入硬币让学生调整视线刚好看不见硬币,然后给碗中注水,在视角不变、硬币不上浮的情况下学生又
期刊
进入初三总复习阶段,如果学生学习得法,事半功倍;学生学不得法,事倍功半。而老师如何教,教什么,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更是至关重要。那么,是不是在复习课的课堂上,学生拼命地练,老师拼命地教,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其实数学题千变万化,但不变的是思想方法和解题思路。复习课的课堂如何将教和学有机地结合?如何教会学生解题的思想方法?并让他们灵活运用?让学生觉得复习课并不枯燥,让学生觉得复习课既充实又紧
期刊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精神人格和智力相适应,使之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其根本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创新学习。为此,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实践了“合作教学”模式,现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期刊
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素质教育离开了教师,那也谈不上如何推行素质教育。如果教师改变不了思想,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只能是空谈。脱离实际的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在当前的国情下,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就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本人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实际,浅谈一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  1、提高业务理论
期刊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由于传统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生活经验。   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期刊
数学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实,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提高的过程,它存在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作为数学教学载体的教材,记录的不仅是文字、符号、概念、公式、定义、定理等,还包括各种心理信息。   教
期刊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讲究教学艺术。《放牛班的春天》和《死亡诗社》两部影片就告诉了我们做一个成功教师的许多秘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基丁老师自己就是“死亡诗社”的成员,他的朗读、创作诗歌的专业素质带动和影响了学生热爱诗歌。马修先生酷爱因音乐,他不但能创作歌曲,而且还能指挥合唱,因此,他组织的合唱团没有不成功道理。两位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他们扎实的专
期刊
初中的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习惯养成是前提   首先,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向学生讲解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指出养成良好探究性学习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同时举例说明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发现和重大的发明都是从探究开始的,如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由洗澡盆水溢出进行探究,发现了浮力
期刊
所谓课堂导入,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有意识、有目的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入新课的一种教学行为,是课堂的起始环节。精彩的课堂导入环节,无疑可为整堂化学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就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图表、模型或幻灯形式来导入新课,这一导入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既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电解池一课时,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