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成白雪心如素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叶纷飞,落了满地斑斓。秋虫低吟,星星点点的萤火在黑夜中起起落落。叶纨纨素手托腮,倚窗而望。直到夜雨飘零,凉意浸人,她才如梦初醒,轻拂去几滴清泪,掩窗后悄然坐下。侍女知她心意,便轻轻研墨。那墨浓得化不开,如她心中的哀愁。
  在这秋意浓浓的夜晚,她忽然想念午梦堂的那几株梨花。幼时居住的午梦堂是江南著名的风雅之所,母亲在堂内种植了许多花木,菊花、海棠、茉莉都成了姐妹们吟咏的对象。纨纨最爱的是梨花,她的书房也是闺房,名字就叫“芳雪轩”。这名字是父亲叶绍袁所命,出自诗人王融的“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轩外种有数株梨树。
  她那时正值年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却常为赋新词强说愁,曾写过一首梨花诗,“清含瑶蕊飘香雨,浅放琼丝拂素烟……芳魂若能应怜我,寂对东风共怆然。”未曾想到,一语成谶。
  叶绍袁夫妇婚后久不育子,所以纨纨出生时,早寡的祖母視她为掌上明珠,并亲自为她取名。纨是绢中上品,吴江又以丝织品闻名天下,纨纨二字含有洁净雅致之意。“纨纨”之名意为昭明才德,见贤思齐。纨纨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她相貌端丽,博闻强记,风度优雅,是远近闻名的闺秀。
  妹妹叶小纨、叶小鸾也都是精通琴棋书画的才女。姐妹三人彼此唱和,春咏柳丝,夏颂芨荷,秋赋霜菊,冬吟香雪,世人称“三女同秀,叶叶生辉”。纨纨十三岁已能作诗填词,小楷精端可爱,书法造诣更在几个妹妹之上。十四岁时,纨纨写下一首《闺情》,“薄罗初试柳初黄,寂寂深闺春画长。陌头风暧清明近,睡起无言绮绣床。”尽显少女的天然娇憨、清丽可爱。
  冷雨敲窗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拉回现实,出嫁后,闺中无忧的生活已经离她很远了。纨纨回过神来,轻轻叹了口气,收回悠长的思绪。笔端蕴墨,满腹悲凉,她在宣纸上款款写道:“想当初相聚。而今难再,愁肠空结。”笔尖轻颤,几乎要写不下去。她定了定神,刚要落笔,却不妨一滴泪从眸中滑落,模糊了字迹。她只得换了纸,继续写道:“念契阔情悰,惊心岁月。旧游梦断,此恨凭谁堪说。”这是写给妹妹小鸾的一首词,她的忧伤只能向妹妹倾吐了。
  枕上清寒,听雨打梧桐,注定又是一个无眠夜。出嫁后有多少这样的夜,她都是泪痕未干,云鬓湿,玉臂寒。
  纨纨不满周岁时,就由父母做主许给了同邑的袁氏,即袁若思的第三个儿子袁崧。袁家与叶家是世交,父亲只想到两家素有渊源,并未考察袁崧的才学及人品,便草率地把她嫁了过去。纨纨的不幸在定亲那一刻便注定了。
  婚后,纨纨发现袁崧不懂翰墨,也不欣赏她的笔下生花。她曾自云:“至于琴瑟七年,实未尝伉俪也。”这对纨纨来说是极大的痛苦。但这种痛苦无处诉说,只能埋在心里。此后,纨纨的诗词大多抒发忧郁愁怀,字字句句都是愁上心头。
  她叹息愁闷的日子年复一年,蹉跎了如花青春,但又能如何?
  又是一年春,东风温柔,梨花烂漫,若是在闺中,自然是和姐妹们一起观花写诗。如今良辰美景不再,只得以泪洗面。泪眼看花,连花都是愁。她写下了一篇《春日看花有感》,只叹“独有看花人,冷念共冰雪”。在纨纨的咏春之作中,处处都是忧愁悲伤,“恨”“愁”“闷”等字眼写了满纸。她再也没了青春的天真快活,还不到二十岁,她的青春就已经结束了。
  “罗袂消残旧日香,啼痕几度湿年芳。无情懒向东风立,有恨谁怜一梦长。”因为对婚姻和夫君的极度失望,纨纨已经没了生活的热情,也无心梳妆了。生活愈发沉闷无聊,纨纨无可解闷,只好终日沉睡,“不怨满庭风雨恶,只教终日梦魂消”,只有在梦中才可离开让她烦忧的人世。然而,梦终究是要醒的,醒来后只有愁上加愁。
  婚后七年,纨纨心中一直郁结难消,也只有回娘家暂住时才能重展欢颜,重回沉浸书卷与花香的生活。于是,她回娘家的次数逐渐增多,住的时间也在拉长,为的就是重温往日时光,暂时忘却婚姻的无趣与伤痛。但回娘家时,为了避免父母担心,纨纨并未言及自己的婚姻,只对小鸾倾吐一二,“绣窗伴妹,未尝偶话忧怀;清宵对母,并不轻题恨字”。
  后来,妹妹小鸾也许了亲事。纨纨为妹妹欢喜,但更多的是担忧,她希望自己的命运不要在妹妹身上重演。谁知小鸾命薄更甚,竟然在出嫁前五天亡去,那时小鸾不到十六岁。
  而这时,纨纨正在家中给妹妹作催妆诗,闻此噩耗急忙赶回娘家。她抚棺痛哭,因伤心过度终于病倒,病中犹作《哭亡妹琼章十首》,一字一句都浸着伤痛与泪水。她将哭妹诗连自己仅存的一百多首诗编成集子。在小鸾逝世七十天后,纨纨也随之而去,年仅二十三岁。
  直到纨纨死后,父母整理她的诗集,才知道她的苦痛竟如此之深。父亲忍痛整理出她的遗作,取名为《芳雪轩遗稿》,又名《愁言集》。
  绝代才女,遇人不淑,郁郁而终,让人禁不住扼腕叹息,如果她遇上的是温润如玉的翩翩才子该多好。只是在那样的时代,她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明艳的青春之花静静凋零,一缕芳魂也随风而散,只留下梨花般皎洁惆怅的诗词,寂对东风共怆然,徒教后人追念怀想。
其他文献
东篱长歌有时尽,唯愿现世君所安。  —致古风音乐人东篱  我来时烟花落满古道,你已然隐退。也是,你与这纷纷扰扰的名利场原无太多瓜葛,既不愿留下多余的痕迹,我又何必苦心追寻。  我不曾遗憾在最好的年纪与你擦肩而过,却暗恨没能陪伴你的青葱韶华。你可知,我多么羡慕那些与你及早相遇的人,他们见过你在歌友会上的傻气与傲娇,对你在网络上的零星踪迹如数家珍,在期许与等待中盼来你一曲又一曲古调。他们对你的眷恋绵长
期刊
有人爬個小山包都费劲,有人登顶后还要入海上天,自带光环好比哪吒的乾坤圈—差距就是这么大,不服憋着!虽说演艺圈声色浮华,但能熬成中流砥柱的爱豆绝对藏着N把刷子,分分钟炫给你看。膜拜一下演艺圈中的跨界小能手吧~
期刊
八大山人不是他的名,亦非他的字。这个称号于他,更像是故国旧梦中、残山剩水间的一枚篆印,心志所托,行路几何。  悠远的琴音、瓦色的苍穹、如泣如诉的风雨声、清瘦剪影下孤寂的长叹,在交织,萦绕,激荡。明朝终于毁于清兵的铁蹄之下,如红日沉沉欲坠。明朝的子民于雄鸡唱彻时如梦初醒,才发觉窗外已然改朝换代。  朱耷面对国破家亡的局面,只能徒生悲叹。他想效仿伯夷、叔齊长歌采薇,以怀故国,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世道
期刊
范蠡初到定陶时就喜欢当地的泥土。位居“天下之中”,定陶坐拥遍地锦绣,也见惯了过往繁华。宝马香车迤逦而过,裂开辙痕的泥土依然沉实,顾念着入尘的落花。无论草木清雅抑或妖娆,泥土始终静默,以温厚绵软的黏性护着它们嚣张的根系。  范蠡用当地的泥土制陶,引领一方富庶,百姓誉其为“陶朱公”。“朱”字明艳却也刺目,他更喜欢自己最初经商时的名号“鸱夷子皮”,也就是“酒囊皮子”,是再俗不过的物件,却可用来盛酒,稍加
期刊
初始一段悱恻琴音入耳,如泠泠清泉溅碎银瓶。敛目细听,有风穿林拂叶而来。残烛摇曳,红泪滴落处似有人倾尽杯盏,相思成殇。  你可曾画过风?风走闲尘,纸卷空落。你可曾忘不掉一个人?人走茶凉,徒染一身寂寞。  《画风》是《天行九歌》的片尾曲。伴着曲调,片尾画面缓缓浮现,斜卧轻舟的浅醉少女轻点绿水,眸色潋滟。  本以为是首清幽恬静的曲子,可细细品来,却听到了一折缘起缘灭的爱情悲剧。  彼时,他是香山深处的隐
期刊
我曾路过一个戏园子。一曲旧戏,三两句惹人垂泪的唱詞,四五声锣鼓,六七个小花旦踱步在朱红的台面儿上,水袖撩开,露出半截似霜雪的腕,一亮嗓子便穿越了前世今生。  孩提时,我听不懂戏但爱看。  唱念做打全然不通,十年功夫入耳皆成了呕哑嘲哳。但我喜欢凑这人潮拥挤的热闹,捧着一碟瓜子,挤入窄小的座位,便心满意足了。待锣鼓声响,呼吸慢下来,往嘴里送瓜子的手也停下来,凝神望着台上佳人。那种美如毒有瘾,以静谧的温
期刊
彼时河山大定,未及弱冠的解缙着一袭磊落青衫,从翰墨书房步入朝堂。这一路他走得太顺畅,尚在稚龄便于父亲的教导下识文断字,千字文章诵之不忘,吟诗作对文采斐然,十多岁时已誉满乡里。  解家一门三进士,引得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召见,指柳为题,命作诗一首。解缙略一思量,即成两首七绝,诗作质朴天然、意蕴深远,引太祖欣然称赞。多少人白首为功名,而十九岁的解缙青云直上,官拜庶吉士,随侍皇帝近旁。他的才识深得爱重,不久
期刊
她原以为生命会终结在悲欢交错的大宅门里,从年幼失怙到夫家退婚,绕不开深庭旧院的俗套情节,岁月渐次萎谢。“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这段乱世传奇要从晚清说起。  吕碧城是生在光绪旧年的美人,长在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诗书礼乐的熏陶,养成出众的才情。她十二岁那年,一句“夜雨谈兵,春风说剑”便显出巾帼豪情。诗人樊增祥与吕父为同年进士,彼时于府中做客,恰巧看到吕碧城的词作,亦觉惊艳。她记得那时父亲笑意
期刊
诗/佚 名  图/符 殊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编手札  我一直相信,她思念的那个人收到了这封辗转千万里的信。看完信,他整理着不能归的愁绪,深深怀念故乡的山川湖海,还有她让人沉醉的微笑。他已经忘了少年时常常吟唱的
期刊
傅青山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间茅屋中,明媚的阳光透过碧色窗纱照进来,留下斑驳的痕迹。  “你醒了?”耳畔传来女子银铃般的声音。他嗓音嘶哑地唤着她的名字,“若水。”女子怔了怔,牵起他的手,“你还记得这里吗?”傅青山环视着屋子,觉得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若水,我们为何会在这里?”傅青山低头瞧见自己还穿着大红喜服,“婚礼已经结束了吗?”  她失神一笑,“对,你不是说成亲后要陪我归隐吗?我便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