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寰椎截骨治疗寰椎侧块肥大畸形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1例报告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v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其解剖部位深在,周围毗邻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手术风险较大,而先天畸形合并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inrreducible atlantoaixal dislocation,IAAD)的治疗更是临床难点[1-5].我院收治1例较为罕见的寰椎侧块肥大畸形合并IAAD患者,采用寰椎截骨技术将其转化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AAD),应用经口寰枢复位钢板(TARP)固定技术实施复位固定,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颈椎后凸畸形尤其是严重后凸畸形的评估与手术矫治一直以来是脊柱外科的难点且极具有挑战的领域.近年来,学者们对颈椎矢状面平衡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颈椎后凸畸形不同类型的评估和手术治疗亦有了较大的进展.笔者将在颈椎后凸畸形的病因分类、颈椎矢状面参数评估、外科手术治疗原则与策略、截骨技术在颈椎后凸畸形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供业内同仁参考.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斜外侧腰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采用OLIF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74±1.63)个月.术后(12.66±3.64)周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随访期间,患者术后疼痛逐步减缓,功能逐步改善.与术前相比较,宋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更是历史性、革命性改革开放和中国文化传承的见证之年.一百年筚路蓝缕沧桑巨变,一百年峥嵘岁月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百年来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日的辉煌成就.在此光辉时刻,我们回顾遵义医科大学附院脊柱外科的发展历史,重温在党领导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辉煌成就.
期刊
目的:分析多发颈椎不连综合征(multilevel cervical disconnection syndrome,MCDS)的影像学特点及外科诊疗策略.方法:2004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MCDS患者共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5~46岁(中位年龄12岁).7例MCDS患者中,平均椎体发育不良节段数3.6±1.3个节段,平均椎弓不连节段数5.7±1.5个节段,局部后凸角平均-92.2°±20.2°,C2-7 Cobb角平均-68.6°±31.0°,T1倾斜角(T1 slope,T1S)平均
目的:探讨不同胸廓入射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下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腰椎截骨矫形术后颈椎矢状面排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脊柱外科就诊并接受脊柱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手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的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32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截骨节段、椎体融合节段等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的全脊
目的:评估中重度僵硬型颈椎后凸的矢状位形态特征与手术效果,并分析影响手术矫形效果及神经功能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中重度僵硬型颈椎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中重度后凸定义为局部后凸角≥20°,僵硬型后凸定义为过伸位X线片示后凸柔韧性<30%或颈椎CT示后凸节段骨性强直.患者接受手术时年龄为50.1±17.6岁(14~83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致畸因素包括退变性后凸18例,先天畸形5例,医源性后凸5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创伤性后凸3例.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行钩椎关节松解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且在术中经椎间隙行钩椎关节松解治疗的41例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17例,女24例;年龄64.8±9.7岁.僵硬性后凸24例,非僵硬性后凸17例,对僵硬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行双侧钩椎关节切除松解.手术节段为2个节段的患者3例(C3~C4,1例;C4~C6,2例),3个节段患者28例(C3~C6,11例;C4~C7,17例),4个节段患者10例
目的:分析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术前颈椎矢状位参数对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诊断为OPLL并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共181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术前颈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矢状面参数包括C2-C
目的:分析退变性颈椎节段后凸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前及术后C2倾斜角(slope)、C7 slope与颈椎矢状位力线和临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0年3月因颈椎退变性疾病入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患者.定义颈椎后凸角度为正值,颈椎前凸角度为负值.依据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将颈椎节段后凸角度大于4°者纳入退变性颈椎节段后凸组,使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颈椎前凸组患者,匹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手术节段和数量及内固定方式.共纳入146例患者,包括退变性颈椎节段后凸组患者及匹配的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