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社工的角色定位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me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社会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国家、社会以及大众认同。尤其在扶贫时代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随处可见社工活跃的身影。国家也逐渐投入大量资金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电影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重要的使命,是推动社会工作走向大众视野的重要工具。从80年代的《少年犯》到如今被津津乐道的《米花之味》,可以看到社会工作在内地从无到有,从难以言说的角色定位到逐渐明晰的角色本土化。同时,也可以看到内地社工电影逐渐起步以及扎根本土文化的过程。
  关键词:社会工作;电影;本土文化;社工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02
  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学的恢复,社会工作专业也相继在高校设立。电影是反映时代变迁与发展的载体,无论是其题材还是更深层次的意义,都需要立足现实情境,因此,这一时期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电影也开始涌现。正如王思斌所说,社会工作是“舶来品”,在我国的发展需要嵌入本土文明。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还是相关的实务经验以及行业准则规范都有了一定的成就[1]。但这些还远远不够,社工电影具备传播社工发展现状以及展现专业服务的责任,通过电影艺术的形式向社会大众诠释专业的艺术性,获取关于助人、伦理、情怀以及文明之美,同时让更多的人认同社会工作专业。在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和地区,社工电影蓬勃发展,并以此形式让我们看到了西方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状况,他们对社工角色的定位在电影里也经历了不清晰到清晰的过程,赋予角色的责任和伦理也从冲突到适应融合。相对于国外的发展,我国社工电影的发展相对缓慢,真正展现内地社工发展的电影甚少。2017年推出的电影《米花之味》,虽然在电影界是小众,但其纪实性的风格加上丰富的地域文化使其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同时社工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引起了行业的思考。
  1 举足轻重的“配角”
  纵观《米花之味》整个影片,主要讲述外出务工回乡的母亲与女儿之间逐渐消除陌生与隔阂的相处过程。这过程中有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群体,有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之间的冲突,有傣族文化与村落文化、传统信仰、村民矛盾等。影片的主角是这位外出务工回来的母亲和在家留守的叛逆女儿,而留着很有艺术范的长辫子的社工似乎是里面可有可无的“配角”。但正是这位可有可无的“配角”在影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开始出现的画面里,人们只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留着“脏辫”的汉子正在组织文艺会演,没有多余的语言介绍这个人的身份是什么,很容易使观众忽视他的存在。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位留着“脏辫”的汉子去主角家里邀请其去当社工,到这里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里面的社工就是他一个人。母亲和女儿之间的疏离还存在着,社工再一次出现是在当地小学的捐赠仪式上,母亲为了拉近与女儿的距离去接女儿回家,途中母亲问为什么他们得到了捐赠的东西,女儿的朋友说“因为他们说我们是留守儿童”,从这里可以看出社工关注弱势群体,给这个封闭的小村庄带去了“留守儿童”这个词。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幕,社工從默默无闻的“配角”出发,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帮助村民面对困难,重塑信心,直面内心的信仰。似乎每一个重要场合都能看到社工的身影,但人们往往会忽略他的存在。甚至有时候社工多次陈述自己的观点,都没能及时得到回应,即便如此,社工依然坚守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努力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在村民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2 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协调者
  当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盛行于城市的现代文明逐渐侵蚀着乡土文明,并在侵蚀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冲突,最终双方各自妥协。但这种妥协并不是简单的现代文明让步乡土文明,也不是乡土文明让步现代文明的结果,而是两者相互博弈、相互融合的过程。
  社会工作发源于西方,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社工的专业服务需要不断与本土文化相适应,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服务方式。无论是现代文明还是乡土文明,都颇具中国特色,尤其是乡土文明,它是几千年乡土文化的积淀,是村落居民生存智慧的展现。二是社工在其服务中承担着调和矛盾与冲突的责任,在《米花之味》中也是如此。影片中女儿的好朋友突然卧病在床,村里的老年人最先想到的是做法事、请山神和祭拜石佛,认为其被不干净的东西附身,需要山神指引。而社工一边学习和尊重当地山神文化,一边提议带生病的女孩去医院看病。同时社工还帮村里准备祭祀要用的牛和组织村民为生病的女孩捐款、将其送入医院。虽然最后女孩因为送去医院较晚没能救过来,但可以看到社工在村落中的角色定位逐渐清晰,村民们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信仰。更重要的一点,社工是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协调者,身上兼顾两种文明的特质。如影片中社工的形象,留着极具特色的“脏辫”,穿着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衣服,表现出来的却是社工服务、助人、公益等超前的观念。他一方面尊重和学习当地的文化,如在准备上山祭拜石佛的过程中,“打糍粑”需要两个人配合,但一开始参与的是一个老人和外出务工过的小伙子,小伙子长期不参与村里的活动,配合手法生疏,老人打糍粑的棍子几次打到小伙子的手上,老人很不满意小伙子的表现,正准备说点什么的时候,在一旁观察的社工立马上前表示他可以配合老人;而后的画面可以看到社工与老人配合默契。另一方面,社工将现代文明带入村落,如在寺庙安装无线网络,让村民家里用上电灯等,虽然影片中没有很明确地提及,但从里面角色的对话中可以知晓。影片中的社工正是兼具了这些特点,逐渐与村落建立服务关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助力传统少数民族村落发展。
  3 扎根传统村落的助人者
  助人是伴随社工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助人者也是广大社工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以村落为对象的社工服务,需要长期扎根村落,在村落文化的背景下开展相关助人服务活动。《米花之味》中虽没有介绍社工驻村的相关背景,但在细枝末节中可以发现社工驻村的时间并不长,且整个影片正处于建立关系阶段。影片中一开始社工的角色是丰富村民娱乐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但随着剧情的发展,社工助人者的角色逐渐清晰。首先,给村落留守儿童捐赠物资。虽然镜头不长,但社工在小学里举行的捐赠仪式算是整部电影对社工元素的一个交代,物资是社工为当地留守儿童向机构申请的,是社工基于前期对村落需求做过评估的表现。其次,为生病的孩子组织募捐。从这方面讲,也可以称社工为组织者,但这里将其归到助人者的角色中。女孩卧病在床,父母在外务工,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要送到大医院救治不仅需要说服村里的人,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还需要筹集医药费。社工在这个过程中站出来,筹集了医药费并说服村民将孩子送去医院,助人者的身份毋庸置疑。最后,帮助村民重塑信心。助人不仅仅是个人层面,还有整个村落的意识层面,比如信心。影片中,因为女儿偷东西和其朋友生病去世,村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请山神指路,并通过山神附身阿婆得到指引,需要组织村民上山祭拜石佛。但因为旅游开发,上山要收门票,且有开放时间限制。当村民盛装打扮来到石佛洞门口时,见到的是“今日休息”的牌子,也就是说他们不能进入石佛洞祭拜石佛。村民们面面相觑,很是气馁,场面一度陷入沉默。这个时候,社工举起手中的鼓,告诉村民心中有佛,到哪里跳舞佛都能看到,并自顾敲响手中的鼓,其他村民愣了几秒之后也纷纷加入社工的队伍,在石佛洞门外完成了祭拜石佛的仪式。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让观众感触颇深,这是尊重当地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的体现,社工简单的举动使村民从迷茫中挣脱出来,其实也是社工以自身行动带领村民重塑信心的过程[2]。   4 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者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色鲜明,各民族的文化更是辉煌璀璨。正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最基础的文化内核,使得我们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文化自信源泉。但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工业文明和消费主义盛行,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面对这些现状,社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者。
  一方面,社工学习和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社工开展服务需要深入了解和学习不同的文化,尤其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本土化是社工发展的必经之路。并且社工学习融入当地文化的过程也是接纳与认同当地文化的过程。正如《米花之味》中的社工,从整部影片来看,他注重个人体验与细致的观察,可能他一开始并不是很理解当地人的信仰、山神崇拜等风俗文化,尤其影片中有个女孩因为耽误了最佳治病时间,结果不可挽回。观众会觉得这一切的后果是村民的愚昧无知造成的,导演下一步应该安排角色对村民的愚昧进行批判,里面再三提议将女孩送入医院治疗的社工就是最好的人选,然而导演并没有这样做。社工身处当地的村寨,明白村民心中的恐慌与彷徨,信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是,社工站出来,协助村民祭拜石佛。从这里可以看出,社工不是一味强调专业性,而是结合当地文化和具体情境,接纳、认同甚至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传统村落提供基于地方需求发展的文化基础。
  另一方面,社工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很多传统的东西被认为是“糟粕”,否认了其优秀的一面。在我国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具备很高的生存智慧和生态智慧,他们善用“刀耕火种”去维持生存与生态,懂得土地的习性与传统耕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特色文化,这一点可以参考国内人类学的相关书籍,如尹绍亭的《人与森林》《远去的山火》,崔海洋的《人与稻田》等。影片中有这样一幕,被山神附身的阿婆说米花米酒的味道变得很奇怪,灯泡让人的眼睛越来越看不清,村民很多年没有上山去祭拜石佛,忘記了他们的存在。还有影片最后,身为主角的母女两人通过铁门缝隙进入石佛洞,听到洞内传来奇怪的声响,女儿有些害怕,但在母亲的开导下勇敢向前走,最后发现奇怪的声音来自洞内水滴打在易拉罐上。这一幕幕,通过细节让观众看到了少数民族地区颇具神秘色彩的文化习俗,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传统少数民族村落正面临的危机,比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传统信仰遭受挑战等。社工正是切身体会到这些问题,才不遗余力地组织参与祭拜石佛、请山神等活动。甚至在一开始就已经交代了,社工组织当地村民表演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艺活动,并且还表示表演得好可以带出去比赛,这就是一个保护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举动。
  总而言之,可以将社工角色定位为保护者,民族传统文化也需要这一角色,切实付出行动,真正地去尝试。
  5 结语
  社工的角色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情境、服务对象决定了社工的角色。但无论角色如何变化,它都需要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特征相适应。《米花之味》中社工所处的角色,无论是形象还是说话方式,都在不断与当地傣族文化、信仰习俗、村落环境相适应,并在合适的时机引导村民发生改变。
  角色本身是个复杂的概念,不同学科将其引入,赋予其新的内涵;角色同时也是简单的,对于电影艺术来讲,就是演员按照剧本的设定演绎的相应人物。同时,角色是有分工的,不同类型的人物角色定位不同,演绎方式也有差异。但光从电影本身谈角色定位,总是有所欠缺,不够深入。以《米花之味》为例,它里面的角色主次分明,各自的特点和情感也很鲜明,这是电影艺术最重要的分工,也是电影效果呈现的重要标准。而社工角色,更多指向的是一种社会身份,是社会角色,需要借助这种身份去完成专业使命。《米花之味》里面的社工,根据不同情境的发展,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是角色定位的过程。因此,如果将现实情境看成是一幕幕即将上演的电影情节,那么社工就需要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他可能没有几句台词,但是身心在场。无论戏份多少,社工都是助推这部电影向前演进的重要力量。同样的,对于现实社会而言,社工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助力者,这是社工宏观的角色定位。正如《米花之味》这部电影的名字,“米花”是当地村落中最普通的小吃,但它承载着村民关于童年、关于生活的记忆;同样的,社工是社会中最平凡最普通的角色,这不仅仅是电影对社工的定位,也是今后国内社工开展专业服务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金珊珊.法国社工类电影:伦理之美的在场与缺席[J].电影文学,2020(02):57-59.
  [2] 张绮雯.电影《米花之味》[J].中国社会工作,2019(01):22.
  作者简介:邓春(1995—),女,贵州水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己闲暇时间的旅游安排也随之作出了改变,过去所追求的去大型旅游景点游玩的休闲方式已不再满足现在人们的需要,他们更加倾向于到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中去放松自我、体验参与农耕农作的乐趣,这样人们既可以享受到自己亲手采摘的乐趣,又能够在劳动中体验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这种旅游方式的出现在全国掀起了开展农业旅游的热潮。但怎样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农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成为游客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以“教育+旅游”为模式的研学旅行迅速吸引了旅游学界和教育学界的注意力,成为新兴旅游市场中值得关注的利基市场。南京市研学旅游市场广阔,研学旅游企业在发挥内部资源优势的同时,应该抓住外部政策机遇,在“文旅融合”“教育+旅游”的发展契机下,通过提供多元、优质、个性化的定制旅游产品,做好定制营销,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特殊化需求。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研学旅游企业旅游利基市场
期刊
摘要:纵观戏剧的发展史,戏剧种类的诞生、观念的变革及表现形式上的变化都与科技的发展有着或大或小的关联性。如今,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科技的迅猛发展更是为传统戏剧的推陈出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近几年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在被称为“VR元年”的2016年,虚拟现实对当代的各个文化都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戏剧领域也不例外。虚拟现实是一种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将“虚拟”引入现实,
期刊
摘要:近30年,中国的先锋戏剧,从一开始的小剧场,到现在走上更大的舞台,全国二三线城市的剧场发展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在戏剧的观赏性和票房产量上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的先锋戏剧里程碑式的人物——孟京辉。中国的传统戏剧很多都是来自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时,全国人民都热衷于观看话剧,迄今为止,中国的戏剧已经发展为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商业化产业,尤
期刊
摘要:城市形象专题片旨在宣传城市风貌,弘扬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形象。近些年传统城市形象专题片进入了困境,影像思维的同质化与单一的表现手段使得城市形象专题片越来越无趣。这些套路式的专题片难以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如何架构城市形象的影像、优化作品的传播效果,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融媒体;城市形象;影像架構;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J95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日新月异,抖音、微博、微信等平台媒体层出不穷,城市形象传播也发生改变。过去城市形象传播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如今开始转向以新媒体为主,媒介的变革对城市形象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冲击。新媒体成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并以其交互性、多元性等特征重构了城市形象的传播方式。然而,新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上也存在缺陷与不足,这就需要政府、媒体、公众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期刊
摘要:对国内六个地区高等学校创意设计类成果转化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创意设计类成果转化主要存在创意设计类成果的含金量、转化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偏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向纵深发展,应着力加强与加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与构建更为完善的转化机制与理论模型,保护与鼓励高校教师探索更多创新创意成果,同时打造服务于各方利益主体的互联网
期刊
摘要:儿童始终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一类特殊群体。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有运用恰当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一种有效抚平服务对象心理创伤和解决其他问题的特殊手段,艺术治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因此,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A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例,分析艺术治疗法在儿童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可及性和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艺术治疗法作用于儿童社会工作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艺术
期刊
摘要:2019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威尔士文学史》,首次系统全面地对威尔士文学作了详尽的调查研究,不仅填补了威尔士文学研究资料缺失的空白,而且为威尔士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本支撑。它跨越千年、内容翔实、波澜壮阔,不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史研究巨著,还堪称威尔士重要的文化史、社会史、政治史与学术史研究大作。本书打破一般文学史作品中正典文学的传统经验,不拘一格,聚焦宏大主题“威尔士性”,成为
期刊
摘要:本文以自发性空间实践为切入点,通过调研长沙历史街区居民自发进行的一系列空间实践活动,分析归纳这些自下而上的空间实践对历史街区景观所产生的影响,探讨自组织与他组织平衡的历史街区景观可持续营建之路。  关键词:历史街区景观;自发性空间实践;自下而上;可持续营建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03  1 自发性空间实践研究概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