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中专教师的教育观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根据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从1998开始国家对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至今,改革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中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给中专学校特别是农业中专学校教师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二、中职教育制度改革对农业中专的影响
  (一)农业中职学校面临生存压力。
  在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进程中,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希望到大中城市就读。由于没有了国家工作分配作为保障,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和报读农业学校的人数越来越少,农业学校的生源一直都不足,有的专业就只招得几个学生,有的甚至一个学生都招不到,农业学校只好撤销学生报读少的专业。为了生存,许多农业学校不得不增加非农专业,招收非农专业学生。但与其他的非农学校相比,没有竞争优势,能招到的学生仍然很少。导致农业学校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不少教师因此想尽办法改行或搞调动,无心上课。
  (二)农业中职学校教师无所适从。
  中专学校以前是培养国家干部的,现在转变为培养技术工人,教育对象的改变使教师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在课堂上少了传播知识的自豪和喜悦,多了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可的挫败和无奈,上课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普高热”的升温,愿读中职的人数不断减少,许多非农学校都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农业学校则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学校都实行教职工全员招生,教师不得不亲自去各个中学作宣传广告,发传单。甚至象保险推销员推销保险一样一家一户去拉生源,感觉教师的尊严一落千丈。
  (三)教与学的矛盾不断加深。
  学生素质也发生变化。以前进入农业中专学习的学生的入学分数基本上都超过普通高中的分数线,文化素质相当高,一教就会。而现在刚好相反,进入中专学习的基本上是上不了高中的学生,素质比较差。很多老师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改变,仍然用老一套方法给学生授课,教与学的矛盾不断加深,教师怎么讲学生都无法理解,教学质量非常不理想。
  三、农业中职教师的应对措施
  而对中职教育的这些变化,许多农业中职学校教师无法适应,感到前所未有的圧力。那么,我们的教师该怎么办?通过这些年来教学的体会和总结,我认为应从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着手。
  (一)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1.相信国家,相信自已。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已经为中职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就算以后真的一个学生都招不到,甚至要撤销学校,国家也会妥善安排我们的,同时,也要相信自已,不论情况怎样,都会找到解决的办法的,坦然面对所发生的一切,踏踏实实的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端正职业态度,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些平常之心。
  一直以来,学生经常把老师叫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且一旦有所作为,总希望能回报老师,很多学生有所作为后,常会带着感恩之心自已老师汇报。老师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已放在施予者的地位,希望能得到学生对自已付出的认可。但现在,中专学校出去的很多学生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而且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就不再与自已曾经的老师联系,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但很多老师觉得很失落,觉得自已为学生付出那么多,学生都不会感恩,因此缺少了教学的热情。其实作为老师,其本质就是一个职业,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关心是自己的责任,不是对学生的恩赐。如果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能始终关心爱护我们的学生,以平常之心面对工作中的荣辱得失。
  3.正确理解教师尊严的内涵。
  我们教师的真正尊严在于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内在人格,而不是我们是否在外面发传单,是否亲自招学生。教师为学校招生所做的工作只是其实与尊严无关。只要我们能把带回学校的学生好好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我们就是有尊严的。认识到这些,我们就能把重重圧在心里的抑郁化解,放下思想上的袍袱。
  4.评判人才的标准要改变。
  1998年以前入学的中职学生都是包分配的,毕业出来基本上都是国家干部,发展的条件优越,而且学生自身素质高,比较容易作出成绩,成为科技带头人,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也不少,教师和学校都以他们为荣。而现在的中专生一来本身素质较差,二来出去后生存环境也不是很好,毕业出去后,大部分都是自谋职业,能在社会上有突出贡献的人很少,大多数只能成为普通劳动者,教师们很难把他们当成人才,因此,有些教师就很失落,没有成就感。其实这是我们对人才的误解,不只是有突出贡献的人是人才,现在我们正在培养的中专生,今后就算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只要能胜任所作的工作,他们就是人才,他们同样是老师的骄傲。如果教师能这样淡定地看待学生,那他就有了成就感,有了工作的动力。
  5.提高老师的道德素养。
  现在在农业中职学校学习的许多学生文化素质较差,甚至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农村人口纷纷进城打工的大背景下,这些年青的学生仍然选择了农业学校,说明他们是有理想、肯吃苦的,真的是想学些有用的东西干一翻事业。现在农村里的农业劳动人口老化,而他们对农业的执著,正是我们国家农业未来的希望。我们作为农业中职教师更应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些,尊重他们,善待他们,耐心地教育他们,让他们成为未来农业战线合格的建设者。因此,让我们农业学校的教师作一名未来农业希望的守护者吧。
  (二)要改变教学模式。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现在中专学校培养的不再是国家干部,而是要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作为专业教师,仅仅有理论已经满足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了。教师必须继续提高自己,把自已培养成“双师型”人才,做到在课堂上讲得清,讲得透,在实验室在实践中做得好,做得快,真正培养学生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心服口服,使学生心甘情愿跟老师学。
  2.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降低理论难度同时增加实践时间。
  目前农业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文化素质较低,如果还象过去那样不论以后用不用得着的理论全都给他们讲,不但效果差,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把许多对学生今后用不着的或用处不大过于深奥的理论内容删除,同时增加实践的时间,使学生容易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也更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要求。
  3.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农业学校与非农学校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和畜禽的养殖都有其周期性和季节性,实践课很难完全按计划安排。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以理论课为中心安排实践课的教学思路,而是以实践为中心来安排理论课程。根据农作物和畜禽的种养实际变化不断改变教学内容,既可以先理论后实践,也可以先实践后理论。上理论课的场地也可以灵活多变,既可以在教室,也可在养殖场和种殖园,这样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会更好。
  4.开放办学,带领学生闯市场。
  现在报读农业中专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选择农学类专业,意味着他们在城市就业没有专业优势,要想有更好的发展还必须回到农村去创业。因此,我们农业学校的教师有必要带领他们到市场去闯一闯,通过创办养殖场、种殖园等等与市场相连的经济实体,使学生不仅学会技术,还学会创业所需要一系列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998-2002年,我带了一个园艺专业班级,为了让学生了解创业的知识,我在取得学校的支持后,亲自组织学生筹集资金,自建经济实体,并带领全班学生参与制定计划、租土地、进种苗、买肥料,建立了班级花卉种殖园,直到最后联系买家销售花卉产品全过程,都指导学生参加每一个环节。我所带的班级成为建校以来公认的最优秀的班级之一。
  四、综述
  中国农业目前的农技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今后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农业学校的教师,正处在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只要能认清形势,树立信心,顺势而为,一定能化危机为机遇,为中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再立新功,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静波.浅谈中职教师心态的转变[J].河南教育.下旬,2011,(3).
  [2]王波涛,王义荣.关于中职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职业,2011,(26). (编辑郑云东)
其他文献
自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工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以来,各大工科院校不管是否被增列为“卓越计划”试点,都纷纷实施教学改革措施,对本科生的培养开始了新的思考与探索,积极修订教学计划以及培养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教学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从事教学工作几年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
期刊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面对压力时,很多人常常会出现焦虑、逃避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最近几年大学生由于遭受挫折而导致的自杀或者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并且有日益加重之势。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已迫在眉睫,有针对性的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学
期刊
一、明确培养目标,突出“重视”  为切实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首先,幼儿园领导层高度重视,每学年初制定好全园青年教师一年发展计划,将青年教师“一二三”培养考核作为重点工作。这个考核,根据青年教师的工作年限,内容明确具体,目标逐渐提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三年以内教师高度重视,他们能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园青年教师一年发展计划,结合考核要求制定好个人发展规划,目标
期刊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个人竞赛项目,类型打法多样,工具性能各异,个人特点不同,球速快,旋转、落点变化复杂多样。乒乓球虽小,虽轻,但它在我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很高,很重。我国不仅拥有众多站在乒坛之巅的明星和引领世界潮流的顶尖高手,而且拥有世界上庞大的业余爱好者和球迷队伍。有规模最大的人才市场和充满诱惑的商机。“小球转动地球”的影响力至今仍在继续,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正朝着更加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
期刊
温总理在就职演说中的一句话:“我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始终激励现代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中学生作为一个生理和心理同时趋于成熟的特殊群体,其对自我的责任意识、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和对自然的责任意识是关乎民族存亡的重要写照。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用科学方法教育中学生要有责任意识,笔者简析如下:  一、实现自我价值需
期刊
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曾经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体现出青少年的素质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的确,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但关系到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和安宁,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在青少年的整体素质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们接触到的学生中间,特别是90后学生中,的确存在许多学生的价值观太狭隘
期刊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  教学内容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信息与纽带,更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的信息实体。教学内容选择是否精当直接关乎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脱离社会关系性。  当前的思政课课程内容不够“活”,把理论当成现成的结论、条文枯燥、案例较少、重抽象而轻形象、内容不够简练又无感染力,缺乏吸引力,更没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教学
期刊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对学生进行“成人”教育的主阵地,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重大意义。然而,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更好地挖掘教材优势,发挥自身潜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魅力呢?  一、创建良好师生关系,发挥教师人格魅力  心理学家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会直接提升学生的活动情绪,提高教学效果。“爱屋及乌”
期刊
在高校中,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性格、家庭环境、教育经历等不同的学生施教。由于在性格、家庭背景、教育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在思维方式上也不同,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在思政方面起到的作用有限,因此,在教育理念和模式日益发展的今天,怎样搞好思政教育工作,保证思政教育在学生中深入的展开是各大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校思政教
期刊
一、引言  主观幸福感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它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方面)、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方面)三部分。社会支持是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支持,即是可见的或实际的,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等。另一类是主观的支持,这类支持是个体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