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蛙鸣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re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豫北老家有句俗语:吃秋不吃秋,全在六月二十头。立秋前,老天终于下了一场透雨。这老天,不下是不下,下起来没完没了的,一时间沟满河平。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一夜间,蛙声如潮。我循声到了那里,聒噪顿止。清凉的夜风,徐徐而来,也拨动了我儿时记忆的琴弦——
  小时候的夏天,雨水勤。我们村河沟多,青蛙随处可见。茂密的水草里,宽厚的荷叶中,石桥的栏杆上,都成了青蛙的栖息地。有时乘凉散步,走上田园小道,时常有青蛙蹦到脚面上,凉凉的,吓人一跳。不等弯腰去抓,青蛙已有觉察,大眼一扑闪,双腿一蹬,“噗通”一声跳进水里,潜入水底。河面泛起层层涟漪,让人浮想联翩。
  不一会儿,小青蛙又慢慢浮出水面,“咕咕呱呱”叫了起來。我回头,它正抱着一棵肥硕的菖蒲,在得意地摇来晃去。
  我还喜欢在暮色渐落的时候漫步田园。悄悄地,静静地,坐在河沿上,聆听阵阵蛙鸣。它们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激情澎湃,或戛然而止。不过片刻,就更加清脆嘹亮起来。“晚来弛担临风坐,聒耳蛙声更可人”,我乐享其中,独身此处也不感寂寞,一天的疲惫也随即而逝。
  直到风轻云纤、月朗星稀,我才依依不舍回到家里。躺在床上,耳边还时时萦绕着蛙鸣声声。不由得,想起幼年的一件趣事。
  记得有一次午休,我在池塘边抓了一只翠绿色的小青蛙,偷偷带到了教室。刚打开罐头瓶盖,小青蛙猛然从瓶里蹦了出来。同桌睡得正香,我便蹑手蹑脚寻找着小青蛙。谁知小青蛙却钻在了同桌的大裤头里,只见他脸色一变,伸手一摸,“娘呀”一声,从板凳上跳了起来,紫着脸嚎啕大哭,惹得同学们不知所以……班主任严厉批评了我,校长也知道了。
  所幸,校长没有提名道姓批评我,而是告诫全体学生,午休时间都不许出校门,放学后要远离河沟池塘,更不要捕抓青蛙。还说青蛙是 “护谷虫”,一只青蛙一年捕食高达一万多只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校长的话,让我好一阵儿愧疚,我再也不抓青蛙了,还和同学一起对乡亲们宣传“爱护青蛙就是爱护庄稼”,后来大家称呼我们为“护蛙大使”。
  近些年,气候慢慢变暖,天气越来越干旱,偶尔下一次雨,雷大雨点儿小,地皮没有湿透,一阵风过去,片刻就干了。水沟池塘大多被人填平,种上了玉米、大豆和芝麻。渐渐地,很难再看到青蛙的踪影。每到夜晚,我绕行田园,坐在老桥头,望着两旁河沟里的荒田,凄凉之感逐渐涌上心头,那些蛙声如歌的乡村之夜,也成了遥远的记忆……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在距离洛阳30多里地的农村,属于当时的偃师县管辖,少年时,跟着父母在万安山上干农活,往往是干到天黑透了,才舍得回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父母经常指着西北方向隐隐约约的一片灯火,说,那亮灯的地方就是洛阳城!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城里人和农村人过着天壤之别的光景。城乡差别似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小女孩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洛阳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只是听偶尔来村里的说书人口若悬
期刊
4月17日,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开馆暨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揭牌仪式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伊滨校区舉行。  备受瞩目的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位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艺术学院二楼,展陈面积400余平方米,主要设“艺海求索,人民为根”“梨园瑰宝,马派艺术”“传薪播艺,芬芳满园”“豫剧泰斗,翰墨流芳”等展区,精心布置了数百件马金凤从艺90多年间的珍贵图文影视资料、戏服、道具和生活用品,通过文图视频和实物等方式
期刊
墨白的中篇小说《尖叫的碎片》发表在2009年第9期《山花》杂志,其叙事风格与结构呈现为普遍突出的碎片化特征,具体所指为故事碎片化以及小说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说方式以及人格与情感的碎片化。  碎片给人疼痛感、甚至恐惧感,因为它尤其真实,是当下人们所处最真实的生活现状。为何会有尖叫?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毁灭”和“撕破”就是产
期刊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河洛文化,为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節增光添彩,4月25日上午,沿黄九省(区)“千人同书·百年辉煌”大型书法活动主会场活动,在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北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除主会场外,还设有10个县区分会场,来自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老、中、青1500余名书法家,在百米长卷上共同书写“百年辉煌”和相
期刊
对于感官所触,我总是有着盲目的迷恋和病态的敏感——气味、温度、湿度、色泽、光线。这是些具体的东西,随时随地包围着我们:一只青木瓜的气味,灰尘在空气里的阴影,黑暗中眼睛的光泽,静水深流的明暗。可问题是,谁都知道它们在那儿,却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抵达它们的核心,人们粗枝大叶地任由这些感觉发生着、消失着,好像它们只是一种抽象,是一种想象,永远只停留于表象。可我总是认为,正是这些微妙而细小的东西,它们会像子
期刊
程多宝,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见《解放军文艺》《北京文学》《莽原》等刊。著有小说集《流水的营盘》等。曾获第三届“延安文学奖”、安徽省中短篇小说扶持工程双年奖等。  1  除了农忙季节,屁颠颠地充军似的,没黑没夜地赶回来忙上一阵子,秋分常年出门在外打工。在外打工讨生活,说白了那就是没根没绊,就是一只泊着岸上的小船,虽说一到晚也算是靠上了岸,可这岸上哪里有自己的一盏灯火?那个遥远的家,冷不丁的乍一回村,猴
期刊
傅淑青,1993年10月出生于浙江浦江。专栏作家,现为浦江县作家协会理事、金华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入选浙江省作协“新荷计划”人才库。已在《江南》《散文百家》《文学港》《延安文学》《岁月》等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五十余万字,有作品收入各种选本。  一  挖掘机逼近院墙时,父亲胸部起伏得像汹涌的海浪。  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时,正好是日头最大的正午时分。嵌在空中的太阳像饱满滚圆的蛋黄,明灿灿、毒辣辣。大
期刊
甄明哲,一九九〇年生于河南,有作品见于《青年文学》《大家》《西湖》《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  1  我站在一座贩卖春天的商场里。  商场有五层,巨大的充气锦鲤悬浮在半空,轻盈而梦幻。仿真桃树的花开了,像一堆又一堆的泡沫。那些熙攘、兴奋的人群四处流连,似乎也成了春天的一种装饰品。  一层的中央正在举行拍卖会,主持人身着套装,脸颊泛出薄薄的桃色。在她面前的几排折叠椅上,坐着二三十个观众。在此前
期刊
黄昏时分,一钩残月在朦胧的夜空中若隐若现,如黛的青山环绕着一湖春水。堤岸垂柳依依,像少女的秀发随风飘拂。湖畔古道上,一位头戴毡笠、身着蓝袍的高士骑着黑驴踽踽独行……如此唯美的意象从一幅国画里发散出来,典型的文人画笔法,以水墨小写意为主,局部淡青绿、赭黄设色,潇洒疏淡;画面留白较多,意境空灵清幽。  这是一幅日本回流的纸本花绫裱立轴国画,左上角有流畅潇洒的行书题款:杨柳岸晓风残月,乙卯暮春写奉耆卿世
期刊
李小坪,宜都人,湖北省作协会员。作品刊发于《飞天》《天津文学》《人民日报》《散文百家》《星火》《长江丛刊》《都市》《椰城》《长江文艺评论》等刊物。曾获《长江丛刊》文学奖。  1  起先,这里只是荒野,杂草丛生,土丘洼地,高低起伏。  当生活的潮水逐渐朝这边倒灌过来,它成了生活区。  是荷包先鼓起来的那些人,买下临湖的别墅。更多的人在观望中,他们还没有从老式住宅的旧时光里拔出脚来。等又一年的春风缓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