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争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lin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9年的清华园里,有一对亲如兄弟的好朋友。他俩不仅天资聪颖,而且都长得高大英俊,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对象。其中,年长两岁的陈岱孙来自福建,而年少的周培源来自江苏。二人相交甚笃,结识了新朋友也会介绍给另一方。
  有一次周培源到同学家做客时,发现了一位女子的照片,形象温婉可人。他原以为那是同学的新婚妻子,得知她只是与同学的妻子相识,且尚未有婚约时,心中不由得一阵窃喜。
  照片的主人叫王蒂澄。她虽不是名门闺秀,但看上去清秀雅致,性格又豪爽大方,更难得的是她非常聪慧,很有灵性。
  善解人意的同学夫妇觉察出了周培源对这位女子的“一往情深”,遂决定找机会介绍他俩认识。后来,周培源与王蒂澄一见钟情。为了让好友分享自己的喜悦,周培源赶紧将王蒂澄介绍给了陈岱孙认识,没想到,陈岱孙竞也对王蒂澄产生了好感。就这样,王蒂澄陷入了“三人行”的尴尬境地,每当众好友离去,只剩下他们三人面面相觑时,谁都不知如何开口。
  眼见王蒂澄左右为难,陈、周二人为之心痛。当时正值国家积贫积弱,于是他们商定:两人出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后,再由王蒂澄做出最后的选择。
  陈岱孙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最初,陈岱孙无法适应那里的学习环境,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他开始发愤苦读。四年里,除了有两个夏天参加了中国留美学生20天的夏令营外,他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也没过过一个寒暑假。
  与陈岱孙一样,周培源也在美国发愤读书。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继续深造,取得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最高荣誉奖。
  完成学业后,陈岱孙、周培源分别被清华大学经济系、物理系聘为教授。此时,婚姻大事已无法回避,最终,王蒂澄选择了周培源。
  婚后的周培源、王蒂澄成了清华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回到教室里,周培源可是有名的严师。当时他讲授理论力学,这是一门被学生称为“听讲明白,做题不会”的课。对于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畏难心理,周培源自有说法:“题做多了自然就会了。而且做题好比打猎,要自己打。”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学生们培养起了独立钻研精神,克服了未经思考就发问、一不会做题就查答案的毛病。
  生活并非总是诗情画意。王蒂澄在生下两个女儿后患了严重的肺病,当时并无治疗良方,她只好到香山疗养,把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丈夫。周培源虽是一介书生,却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重任。每到周末,他还要骑上自行车,在一条崎岖不平的土路上往返50余里,去看望病中的夫人。
  “落选”的陈岱孙仍忠于自己的感情,“山楂树之恋”既是开篇也是终结。此后,他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和周培源夫妇继续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是周家最忠诚的朋友,也是周家四个女儿最尊敬的“陈爸”。
  周家的女儿们回忆陈岱孙时说:“在我们眼里,陈爸总是一副模样:高个儿,挺拔的身姿,稳健的步伐,慈祥深邃的目光,喜怒从不形于色。父亲常说陈爸是‘gentleman(绅士)’,学问好,为人宽厚、正直。妈妈说,陈爸有时讲故事,听的人肚子都要笑破了,他依然平静如水,就像什么都没说过一样。我家孩子多,母亲又体弱多病,家里开销大,钱不够用,经常是陈爸慷慨解囊。”
  陈先生讲授经济学概论。这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来自外系的学生常使原本就座无虚席的教室更加拥挤。有学生回忆陈先生授课说:“无论怎样艰深的理论,他总是有条不紊,分析得很仔细,将知识灌入听讲人的脑中。”听陈岱孙讲课是一种享受,无论是谁,只要听过他的课,没有不赞叹他的口才的。
  陈岱孙出身名门,家学渊博。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归经济学博士,宋子文还曾请他出任民国政府财政部长,但他只接受了清华大学经济系之聘。从27岁到97岁,他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70年,时下知名的经济学家鲜有不是出自他门下的。
  陈岱孙一生没有“绯闻”,尽管他曾是许多女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丈夫。关于他早年的那段“山楂树之恋”,晚年与他接触最多的学生唐师曾——一位曾在枪林弹雨中采访过无数人的战地记者,也始终没敢向先生核实。“我提出过各种天真而愚蠢的问题,可就是不敢核实当年盛传于学生间的这个传说。我相信师兄们所传的是真的。从个人情感上讲,我也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这不仅与我内心儿女情长的英雄模式暗合,也更增加了陈老在我面前千钧泰山般的威严。”
  (摘自《长沙晚报》,夕梦若林荐)
  1.周培源和王蒂澄的婚纱照。
  2.1946年6月周培源全家在美国加州的合影。后排左一为大女儿周如枚,右一为二女儿周如雁,前排中为三女兒周如玲。
  3.西南联大时期的教授之家。后排左起:周培源、陈意、陈岱孙、金岳霖;前排左起:林徽因、梁再冰、梁从诫、梁思成、周如雁、王蒂澄、周如枚。
  4.1938年8月,西南联大的多位教授在昆明合影,后排左起分别为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金岳霖、吴有训。
其他文献
刚到台北住下来,我就被朋友领着去超市买这买那,包括垃圾袋。我被告知,要细看垃圾袋上的说明,那样就懂得垃圾分类了。我诺诺,却没太往心里去。  第二天我独自游览,买了饮料喝完后,想把瓶子扔进垃圾桶。然而奇怪:走过好几个街口,也没有见着一个垃圾桶。  回到住处,我仔细研究垃圾袋上的说明,又上网查看台北市环保局的垃圾清运规则,才知道原来“垃圾不落地”在台北已经行之有年,而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垃圾费随袋征
期刊
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十二月甲子夜,光武帝出生。恰好當年县内有嘉禾生,竟然一茎九穗,于是其父给光武帝取名为“秀”。“秀”的本义即谷类抽穗开花。刘秀的“秀”其实是小名,后来才升格为大名。不过一般来说,小名常限于一定范围内使用,有了大名之后,人们通常就不再称呼小名了。  贱名流行  以贱物或俗陋的字眼做小名是一种习俗。此习俗肇自汉代,流传至今。今天,我国农村地区为小孩取阿猫、狗娃、铁蛋之类的小名亦非鲜
期刊
我要是说清代皇帝过年时吃的是不添加任何佐料的白片肉,很多人都会说我胡扯,但事实的确是这样。根据清代的习俗,每逢过年,从皇帝到普通的满族旗人都要用煮的肉祭祀神灵,而这种肉,就是上面说到的白片肉。祭祀之后,皇上就把撤下来的祭肉分给各位大学士品尝。  《梵天庐丛录》上说:“清代新年朝贺,每赐群臣吃肉,其间不杂他味,煮极烂,切为大脔,臣下拜受,礼至重也,乃满洲皆尚此俗。”《啸亭续录》上也说,每年春节,皇家
期刊
在英国读书那会儿,路上遇到老师、同学跟我打招呼,开口都是:“Lovely day,isn’t it?”(天气不错,不是吗?)有时候一天遇到十个人,十个人都是这句话。开始我不大明白:为啥都说天气呢?了解了英国文化后才恍然大悟: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天气多变,所以英国人见面寒暄一般都会从天气说起。  那中国人见面怎么打招呼呢?上古时代,人们一见面都要来一句:“无它乎?”
期刊
室内陈设中,最重要的当属家具。古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家具设计上制定了一个原则——尊严第一,舒适第二。这个原则是古人生存的哲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主导了中国社会,强调做人做事的准则。恰巧中国古家具在此时定型,后来元、明、清时期的与其无大异。尊严第一,是指家具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视觉感受,体积、式样、材质、工艺等无一不强调使用者的尊严。舒适第二,是指在前者的基础上,再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诺基亚
期刊
我还算是个爱书人,也喜欢看电影,偶尔追追剧。以我有限的经验,我发现,在国内的影视剧中有个场景出现得少之又少——图书馆。  国外的电影里,图书馆跟酒吧一样,出现频率颇高。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天使之城》里,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目光忧伤的天使,就和同伴们住在图书馆。高大的穹顶下,书籍直抵天花板,仿佛如果没有限制,它们就会到达天堂。灾难剧《后天》里,人们躲进纽约公共图
期刊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容许自然界的事物打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聲,各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说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却觉得可以让人纳凉,而他也许会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是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
期刊
一天,我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国画挂历,其中有一幅白梅图,虬枝盘旋、梅花点点,很有意境。梅花下有个朱红印痕,仔细辨认,是“尚留一目看梅花”七个字。  我惊奇不已:这位画家只有一只眼?只有一只眼了,还念念不忘看梅花?真是一位有情趣的人!画下注着作者:清,汪士慎。这句特殊的印文激起了我的兴趣,我一回去就查找资料: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爱梅如命,画梅精妙。他54岁那年一眼失明。这本是很不幸、很痛苦的
期刊
梨园大家善书画者众多,正如他们塑造的角色风格迥异,  他们的书画风格也各具特色。  梅兰芳:画仕女最拿手  “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以饰演端庄的女性著称,在《贵妃醉酒》《凤还巢》等剧目中塑造了多个雍容华贵的女性角色。梅派也是京剧旦行中首先形成且影响极为深远的京剧流派。  在“四大名旦”中,最擅长绘画的要数梅兰芳。他人物、花卉、山水无所不涉,是一位多面手。梅兰芳早年师从王梦白学花卉画,师从陈师曾、姚
期刊
江南多文人,文人墨客眼里的江南,离不开烟雨、楼台、青石板路、翘角飞檐的老宅以及山村的袅袅炊烟。凡有乡愁,往往就会由这些意象引发。其实,乡愁不仅可思、可感、可忆,还能品。品过,才更知乡愁,尤其是对于江南。如果要找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来品,是什么呢?就是杨梅。  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对饮食都很讲究,乃至于苛刻。孔子说:“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但是,在还乡时,恐怕老夫子也不会过于苛求。道理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