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社会科普服务能力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u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院校科学利用校内先进的实训教学资源,面向市民开展具有相关专业特色的科普教育宣传活动,一方面可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增强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这对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为例,探讨职业院校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科普活动的方法,应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完善科普工作制度、规范,融合专业建设与科普宣传推广建设等,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能力。
其他文献
高职英语课程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培养新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中国文化双语校本、拓展第二课堂等方式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竞争力。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融合式教学既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这种融合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思政元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性,并分析和探讨思政元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策略,以期实现全面、全员、全方位育人。
土壤污染与防治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该课程不仅讲授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还具备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特点。文章以滨州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为例,探讨双语教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在该课程中的实践情况,这为本专业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于网络化背景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和多元文化元素的一代,他们身上承载了很多新角色、新使命和新要求,这给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辅导员能否很好地扮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能否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日常工作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的艺术和成效,将是网络化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尝试的一个重大方向。
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课程设计》为例,分析了烟台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方法,探索实验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旨在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创新意识、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努力给国家培养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走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有利于大湾区经济的发展。但体制机制壁垒、协同创新理念缺乏以及师资队伍薄弱等因素制约着双创教育的开展。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突破体制机制壁垒、树立新时代协同发展理念、打造高水平的双创师资队伍。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法医毒物分析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教学模式将本科生分为两组:选择2019级法医学专业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念(
通过调查,本文从任教使命感、职业效能、职业声誉三个维度比较分析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前后职业认同情况。研究发现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实习后,教师职业认同有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职业效能维度;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在实习基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教育实习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食品微生物学作为食品科学类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在线教学工具的出现推动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而笔者的教学团队利用“Blackboard”平台和雨课堂,构建“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实践检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将科研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增加实践实训与翻转课堂的比例,通过“全过程考核”方式,充分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以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研究现状,然后从学习形式的改变、创新创业竞赛的参加、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石油化工特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从而为石油化工行业和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