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始以为没问题
三年级到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我已重复了好几轮,自己也觉得越来越稔熟。每周有十四、五节课,每一天学生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授课模式:先教师示范,然后让学生操作,最后完成作业。谈不上多先进,但我觉得足够了。学生们一星期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兴趣都很高,每次无不是兴高采烈地到机房来上这门课。说实话,我确实是没有感觉有多大需要,我们去研究怎么做得更好的必要。直到有一天,事情起了点变化。那天,学校里开展“给老师说说心里话”活动,发下一份表格要每一位任课老师选一个班让学生填写。回收上来的调查表让我大吃一惊,全班五十多名学生中有三十八名写了类似的内容:“老师,讲话不要太罗嗦”,“让我们多些时间练习”。这时我才回想起来,好多次还没等我示范完毕,学生就在催促:“好了,好了!”我反复地思考学生的意见,最后承认,现在的学生不比以前,自己的教学可能还真有些问题。我要尝试做些改进。
二、接着以为问题很简单
那么怎么改进呢?我进行了一番思考。想到自己在学习电脑操作技术时,就喜欢去网上下载一些操作示范录像来看,觉得比文字介绍直观多了,好像老师在手把手教你一样。那为何不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来呢?这样学生就不会埋怨老师罗嗦了吧!
说干就干,这方面是自己的特长。找软件,学习使用,制作出示范录像教程,在课堂上应用……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观看示范操作录像时间、次数。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只看一次,也可以是先尝试操作,遇到困难时再去看。操作技能较弱的学生可以一次次地反复看,也可以看一步模仿着做一步。试用了几次后,学生的反响不错,真是大受鼓舞,原来这个问题这么简单。我也总结了几点经验:要选重点难点来制作,录像时间尽量短,用菜单形式分成多段,让学生可以方便选择。还写了一篇案例,在校内被评为优秀,心里不免沾沾自喜。
三、后来知道问题原来不简单
由于已经有了一些积累,而这也符合我们学校小课题必须贴近真实教学问题的要求,所以,我就以此内容申报了学校的小课题研究。在讨论中,大家说这项教学效果好不好,最终还需要有实在的证据来证明,不能光靠感觉。证据就证据,就拿实验证据给你们看,难道我教这么多年书,这点把握还没有?我当时心里信心满满。最终我们组内讨论决定五下《PowerPoint2003》这内容进行实验。采用三种教学方法来教,一种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一种是以学生观看视频为主,一种是老师讲授和学生自学并重。看看在这三种不同授课方式下,哪个班级的正确率更高。为了让证据更有说服力,我们尽可能地控制了学生基础,授课时间等无关变量。实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但让我感到很意外。数据显示,示范录像让学生自学的方法,并没有如想象的就比传统讲解方法更好。要知道,为了制作这个示范录像,我可是用了大半天时间啊!我开始在找可能的原因。是学生答题随便吗?这个我事先已考虑到了呀,所以特别印刷了试卷让学生答题。是学生观看示范录像不够认真仔细吗?回想上课时,学生用二、三分钟时间已看完了,而对比班教师讲解用了六分钟,所以这可能有关系。示范录像没有语音会不会也是一个原因?由于示范录像只在屏幕上呈现文字说明与鼠标操作轨迹,而教师讲解有视觉与听觉多感官的同时作用,所以这可能也是一个因素。但要配上语言,小学生在课堂上用耳机还有很多麻烦要克服,不现实啊!……想了很多,头脑中乱得很。
四、最后发现自己不简单
在接下去的几天,我总在思考为什么提供示范录像让学生自学还比不过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可能解释,我都推敲过几次。尤其是在周四的组内教研活动中,老师们所发表的对这个实验结果的解释,让我觉得上次这个实验可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因为:首先,上次选择的实验内容是侧重于记忆性的知识,在这些知识上,基于示范的自主学习方法可能优势没发挥出来,所以还要看看如果是学习那些技能性的知识,结果是不是不一样。其次,上次实验的测试是当堂完成的,这可能比较有利于传统的讲解灌输,如果比较教学的长期效果,基于示范的自主学习可能效果要凸显出来,所以对同样的知识点,我们需要在过段时间后再来测,看看结果是否依然相同。
分别对二个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量化评分。实验班的平均分为7.27(满分10分),对照班为8.53,实验班的成绩还是没能超过对比班。仔细看实验班的成绩,发现成绩低的比较多,可能是部分学生不适应这种自主性学习吧。为了拿出详细的数据,我又去恶补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搞清方差、标准差、T检验等。在实验过程中,我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怎样有效控制无关因素,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发挥指导作用?原来设想示范录像完全替代教师讲解的思路还是有问题的,可能用示范录像与教师讲解二种方法结合起来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与猜想引导着我继续进行下一步实验。
当我把课题的研究过程,以及对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在一些场合向组内老师、学校领导和校外专家汇报讲解,并得到他们的积极反馈后,忽然发现自己似乎变得越来越不简单了。
(作者单位:嵊州市逸夫小学)
编辑/张俊英
三年级到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我已重复了好几轮,自己也觉得越来越稔熟。每周有十四、五节课,每一天学生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授课模式:先教师示范,然后让学生操作,最后完成作业。谈不上多先进,但我觉得足够了。学生们一星期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兴趣都很高,每次无不是兴高采烈地到机房来上这门课。说实话,我确实是没有感觉有多大需要,我们去研究怎么做得更好的必要。直到有一天,事情起了点变化。那天,学校里开展“给老师说说心里话”活动,发下一份表格要每一位任课老师选一个班让学生填写。回收上来的调查表让我大吃一惊,全班五十多名学生中有三十八名写了类似的内容:“老师,讲话不要太罗嗦”,“让我们多些时间练习”。这时我才回想起来,好多次还没等我示范完毕,学生就在催促:“好了,好了!”我反复地思考学生的意见,最后承认,现在的学生不比以前,自己的教学可能还真有些问题。我要尝试做些改进。
二、接着以为问题很简单
那么怎么改进呢?我进行了一番思考。想到自己在学习电脑操作技术时,就喜欢去网上下载一些操作示范录像来看,觉得比文字介绍直观多了,好像老师在手把手教你一样。那为何不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来呢?这样学生就不会埋怨老师罗嗦了吧!
说干就干,这方面是自己的特长。找软件,学习使用,制作出示范录像教程,在课堂上应用……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观看示范操作录像时间、次数。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只看一次,也可以是先尝试操作,遇到困难时再去看。操作技能较弱的学生可以一次次地反复看,也可以看一步模仿着做一步。试用了几次后,学生的反响不错,真是大受鼓舞,原来这个问题这么简单。我也总结了几点经验:要选重点难点来制作,录像时间尽量短,用菜单形式分成多段,让学生可以方便选择。还写了一篇案例,在校内被评为优秀,心里不免沾沾自喜。
三、后来知道问题原来不简单
由于已经有了一些积累,而这也符合我们学校小课题必须贴近真实教学问题的要求,所以,我就以此内容申报了学校的小课题研究。在讨论中,大家说这项教学效果好不好,最终还需要有实在的证据来证明,不能光靠感觉。证据就证据,就拿实验证据给你们看,难道我教这么多年书,这点把握还没有?我当时心里信心满满。最终我们组内讨论决定五下《PowerPoint2003》这内容进行实验。采用三种教学方法来教,一种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一种是以学生观看视频为主,一种是老师讲授和学生自学并重。看看在这三种不同授课方式下,哪个班级的正确率更高。为了让证据更有说服力,我们尽可能地控制了学生基础,授课时间等无关变量。实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但让我感到很意外。数据显示,示范录像让学生自学的方法,并没有如想象的就比传统讲解方法更好。要知道,为了制作这个示范录像,我可是用了大半天时间啊!我开始在找可能的原因。是学生答题随便吗?这个我事先已考虑到了呀,所以特别印刷了试卷让学生答题。是学生观看示范录像不够认真仔细吗?回想上课时,学生用二、三分钟时间已看完了,而对比班教师讲解用了六分钟,所以这可能有关系。示范录像没有语音会不会也是一个原因?由于示范录像只在屏幕上呈现文字说明与鼠标操作轨迹,而教师讲解有视觉与听觉多感官的同时作用,所以这可能也是一个因素。但要配上语言,小学生在课堂上用耳机还有很多麻烦要克服,不现实啊!……想了很多,头脑中乱得很。
四、最后发现自己不简单
在接下去的几天,我总在思考为什么提供示范录像让学生自学还比不过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可能解释,我都推敲过几次。尤其是在周四的组内教研活动中,老师们所发表的对这个实验结果的解释,让我觉得上次这个实验可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因为:首先,上次选择的实验内容是侧重于记忆性的知识,在这些知识上,基于示范的自主学习方法可能优势没发挥出来,所以还要看看如果是学习那些技能性的知识,结果是不是不一样。其次,上次实验的测试是当堂完成的,这可能比较有利于传统的讲解灌输,如果比较教学的长期效果,基于示范的自主学习可能效果要凸显出来,所以对同样的知识点,我们需要在过段时间后再来测,看看结果是否依然相同。
分别对二个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量化评分。实验班的平均分为7.27(满分10分),对照班为8.53,实验班的成绩还是没能超过对比班。仔细看实验班的成绩,发现成绩低的比较多,可能是部分学生不适应这种自主性学习吧。为了拿出详细的数据,我又去恶补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搞清方差、标准差、T检验等。在实验过程中,我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怎样有效控制无关因素,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发挥指导作用?原来设想示范录像完全替代教师讲解的思路还是有问题的,可能用示范录像与教师讲解二种方法结合起来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与猜想引导着我继续进行下一步实验。
当我把课题的研究过程,以及对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在一些场合向组内老师、学校领导和校外专家汇报讲解,并得到他们的积极反馈后,忽然发现自己似乎变得越来越不简单了。
(作者单位:嵊州市逸夫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