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 关注教学细节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xw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课堂学习无可争辩的主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教学现实,从适宜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开展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要时刻秉承这样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关注教学细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审视学生学习基础,预设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我们在备课中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去引导学生向知识盲点或者模糊点寻觅,他们的学习才能直接有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从最适合他们学习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来预设教学过程。
  例如,在“认识百分数”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百分数的概念,并能结合之前对分数的认识意会百分数的意义,所以在预设教学过程的时候,我充分融入了这些因素,从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引入教学内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已有知识,让他们在猜想、交流、比较等活动中完成对百分数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与课前假设是一致的,比如说百分数的读写,学生都很轻松地掌握了。在他们练写百分数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互评,纠正了学生写法中一些不到位之处,这部分内容就简单带过。之后的学习重点落到了比较分数与百分数的异同上来。
  在觀察和比较之后,学生展开了较深入的交流,他们从读写、意义、用途等方面来比较,发现百分数是左右结构,而分数是上下结构,分数有分数线,而百分数的分数线隐含在百分号中,更加重要的是,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这与分数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在交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触及了问题的本质:百分数的分母只能是100,所以为了不改变分数的大小,其分子有时候必须用小数表示。到了交流百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将分数的意义迁移过去,用语言和画图的方法表示出百分数来,推动了大家理解上的深入。当然学生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这也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我没有在各个教学环节平均用力,而是侧重点明显,将时间花在“刀刃”上,这与审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密不可分。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部分或者是很容易掌握的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学;对于学生认识有困难的地方,我们要做精当的预设,要准备充足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广泛交流,以此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促进知识融合
  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都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要寻找数学与生活连接的途径,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事半功倍。教学中我们应当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推动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例如,在“认识小数”的教学中,教材中提供的情境是长度中的小数,在分析教材的时候,我认定这样的设计是有道理的,因为学生对于长度单位比较熟悉,而且米与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分别是10、100、1000,所以这个情境可以贯穿学习的始终,让学生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更有整体性。但是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产生了另外的想法:从货币单位中的小数来引入。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主因是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类似于0.3元、1.5元这样的小数出现得很多,学生也明白这些小数的意义,所以依托于这样的背景来认识小数必然更加自然,更加贴切。实际教学的过程也证明了这样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学生很快结合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而发现了一位小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十分之几,然后在知识迁移中掌握了小数的意义。这样,从一位小数到两位小数、再到三位小数的认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虽然这个情境不能牵引出三位小数,我在教学中还是回到了长度单位中的三位小数,但是教学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学生在经过比较后还发现了为什么在价钱中出现的小数都是两位小数。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情境的更换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小数的意义,也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实践证明,儿童视角是我们的实际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高效课堂的应然追求。
  三、尊重学生学习现实,整合教学过程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现实是我们关注的根本,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一旦出现预设与教学实际不符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现实,尊重学生的方向,尊重学生的选择,重新整合教学过程。
  例如,在“认识负数”的教学中,我从教材中提供的几个情境让学生来认识负数,体会负数就是比0小的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说、画、比较等环节来抽象出负数的本质属性。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对于负数已经建立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在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哪些负数的时候,学生提到了这样两个负数:一个是银行存折上的负数,有学生指出,到银行取款时,银行存折上面的数是负数。也有学生有不同看法,认为数前面的短横表示减去多少元。面对这样有意思的争论,我引导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明白了负数除了表示相对于0的大小之外,在一个数上减去一部分时也可以记成负数。还有一个负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他们观察到教师在记录测试的成绩时,将一些分数记成正数,一些记成负数,然后将相同的数划去,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平均成绩。在交流这个负数的意义时,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他们发现这些负数不是相对于0而言的,而是相对于教师自己设定的标准。
  像这样的两个内容都是超出本节课的学习范围的,但是在学生提出来之后,我立即觉察到这两个负数对于学生认识负数而言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调整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然,更有整体性。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意愿占据决定主导作用,他们的主体性就完全显现了出来。
  四、立足学生发展需求,设计适宜练习
  巩固练习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在设计课堂练习的时候,我们要兼顾学生的发展目标,要设计适宜学生的练习,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升认知层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考虑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我设计了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1)已知圆的半径或者直径,求圆的面积。(2)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3)已知两个圆的半径(之间是两倍的关系),让学生分别求圆的面积,并比较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与圆相关的因素有了整体的认识,他们能够根据问题分析出需要的条件,并选择合适的公式来计算,能够根据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圆的面积关系,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不但巩固了基本的计算方法,而且提升了数学认识,掌握了本质的数学规律,这对于他们的数学发展而言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适切的基础上的,是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来组织和引导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综合各种教学因素,突出学生主体,推动学生在知、情、意多方面发展,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才能让学生在自然、生态的课堂学习中提升根本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其他文献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以课文的内容或者作者的结构布局以及写作方法作为学习材料,并且引导学生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的学习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写作训练。一、提升随文练笔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阅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当中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觉得有趣就会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便可以将这种技巧运用到随文练笔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
期刊
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但笔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盲目;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三是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真正的学习之中,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四是课堂评价不及时,导致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导致小学英语合作学习耗时低效,那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
期刊
素质教育把美育作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素质之一,这足以看出“鉴赏美、感受美、再现美、创造美”对构建未来人才审美素养的重要意义。教育不再局限于经验世界的传承与生活世界的体验,还承担着人类对自然美的不懈的追求、感悟、享受、再现和对人文美的不断创新与实践的能力培养与发展的使命。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使命不只是单纯地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开展审美教育,还应让学生耳濡目染于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环境中,通过学
期刊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而这“主体”更多体现在学生是否自觉参与,教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笔者以为,一堂语文课,学生能够积极、自觉、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表达欲望,这样的课堂才是语文教学的真境界。因此,教师应主动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在语文课堂自由表达。一、实践课程需要呈現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实践课程
期刊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实现高效阅读的目标,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可以这样说,细读文本,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技巧,通过细读文本,能够让学生深入文本,咀嚼语言,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最终实现高效课堂、本真课堂的构建,让语文学习
期刊
交流互动是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引导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师生对话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出现信息量少、质量不高的对话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师生对话时,应避免出现对话空洞、繁琐、卡顿等现象。一、丰富对话内容,避免空洞交流  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时,为避免出现“一句话问答”的现象,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  例如,在教学“be”动词的过去时用法时,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帮助
期刊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建设高效率课堂的首要前提,也是考查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指标。小学生处于数学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不具备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需在教师的目标引导下,才能够清晰地把握课堂学习的正确方向,在合理的方法指引下,实现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一、目标导学的“三大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目标导学的根本立足点是学生。  1.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前提。
期刊
情境教学是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将单一的课堂知识代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那么,教师在科学实施具有一定层次性的英语情境教学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一、层次化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英语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结合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能反映课堂重点知识的实质性教学背景,将课本上的
期刊
分层教学是依据学生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有区别的教学,以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最恰当的教学指导,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发展。一、教学目标分层,任务驱动,分层导学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进行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对基础薄弱、接受较慢的学生,重在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基本操作的模仿练习;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除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重在引导学
期刊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始终将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强调要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改变传统教学死板、保守的做法。于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顺应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英语的初学者——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对其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而角色扮演则可以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