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英语听力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fwf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以大连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力图揭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听力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了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帮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和为教师教学改进教学提供建议,为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的培养提供做好准备。
  【关键词】英语听力;汉语国际教育;学习现状
  【作者简介】王帅,高艳华,薛伟烨,罗宾宾,刘纯,贺丽励,贺丽励(指导老师),大连民族大学。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大连民族大学创新创业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812026494。
  一、英语听力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外交流日益密切,二十年以来,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推广事业从兴起到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孔子学院的开展如火如荼,对语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培养出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是我国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重点,这也是我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对第二语言有很高要求的汉語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外语学习对他们传播中国文化的未来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汉语国际教育人才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者对外贸易等与对外交流密切相关工作,这就对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听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熟练掌握英语、提高自身的英语听力能力对于他们在对外交流、出国深造、提升自己对外交流能力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方面,听力训练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听力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制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善的瓶颈,学生的整体听力能力不强,表现在各级别考试中,如四、六级考试中听力成绩分数不高。这主要受历史因素制约,如听力不被纳入中考和高考,而学生在大学阶段,对听力的投入有限,也与教师的授课方法有关,如课堂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积极调动学生,学生没有采用有效的听力策略。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大连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大学生245人,深度访谈文法学院主管教学的中文系教师等7人。采取非参与观察法以及参与观察法如听课并参与教学活动等方式,以达到更为全面地考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现状的目的。调查的时间是2018年9月。共发放问卷240份,有效回收229份,回收率95.4%,所有调查对象都正在参加或曾经参加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听力教学活动。
  三、结果分析
  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每周听力学习时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32.2%的学生每周练习英语听力的时间少于2 小时,只有 1.8%的学生每周练习英语听力的时间不足 1 小时。多达56.7%的学生每周听力练习时间集中在2-3小时,该听力练习时间包含了课上学习时间,这说明学生课外听力学习的投入时间过少,积极性过低。这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在英语听力上的时间安排给予指导和督促,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根据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动机的自我评价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学生进行课外听力练习的主要动机还是通过考试,但有37.2%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听力的动机是提高英语听力能力,但还有 11.1%的学生是出于对英语听力本身的兴趣。由此可见,学生的课外听力练习主要受外部动机的驱使,想要通过考试取得较高成绩或用英语熟练交流、听懂英文电影等,激发学生英语听力练习的内在动机则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四、结论与建议
  1.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学生的听力学习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英语听力时间不足。学校虽安排的足够的英语听力课程,但课下学生很少能投入充足的时间练习英语听力。第二,学生学习听力动机不足。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目的是通过考试,只有少数学是生是出于兴趣或其他原因学习英语听力。第三,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学生除了在课上跟随老师一起学习,课下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提供如下启示。第一,英语听力教学属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应制定合适的科学的教学大纲,循序渐进,兼顾英语听力基础薄弱的学生。第二,拓宽英语听力学习的内容,如进行日常交际、新闻、政治、艺术等多方面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们对各种情况都有所涉猎,在以后的实际运用中得心应手。第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合理地将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入到课堂中,如采用让学生制作视频、配音等方式,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总之,英语听力的学习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学生英语听力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英语听力学习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和为教师教学改进教学提供建议,为我校发展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罗亚凤.地方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听力现状调查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33(10).
  [2]吕红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焦虑自我图式的发展特点[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4):411-41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phonics即字母拼音法的概念,对如何在小学初起阶段运用phonics教学及其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并明确指出,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了phonics教学,不仅能训练学生准确的发音,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关键词】phonics 对应关系;音韵觉识;发音规则;丰富词汇量;兴趣和
【摘要】读写结合的阅读课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创造思维能力。本文以一节仁爱英语九年级英语阅读公开课为例,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确立了合理的教学目标:以阅读-思考-写作为主线,围绕听、说、读、写四个环节设计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活动的设计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延伸了思考的领域,拓展思考的空间,丰富了思考的内容。  【关键词】由读促思;读写;初中  【作者简介】熊晨(1988.11-),女,福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讨论式教学法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讨论,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更加深刻,因此,本文对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关注此话题的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丁小所,庐江县裴岗中学。  引言  讨论式教学主要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进行共同的思考、
【摘要】朗读的心理活动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它的具体程序是眼—脑—口—耳—脑。在朗读过程中,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自然能取得特殊的效率。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又具有口语因素,朗读者大脑想着其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其声。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  【关键词】朗读训练;朗读能力;英语语感  【作者简介】杨雪红,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建昌中
【摘要】初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对学生将来走向国际舞台发挥重要作用。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的语言素养的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然而,从实际来看,教师在教学中还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影响,这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要想有效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改进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阅读是一种理解、吸收、鉴赏、评价文章的思维过程,完成这个过程则需要进行认知、分析、综合、理解、记忆、感受、判断等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培养。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需要教会学生深度阅读,走出阅读教学中机械式地运用大量阅读理解训练的误区。因此,如何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和实施高中英语阅读深度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阅读;英语阅读
【摘要】《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的目标作了新的规定。规定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是教学观念的一次大变革,是要将多年来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模式。这是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初中生的语言能力、思维方式、文化积累以及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还要实现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四维核心素养”的发展,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英语学科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简介】张继军,甘肃省
【摘要】TEM测试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十分显著,如果不能深刻认知,妥善处理和对待,必然会带来不良后果。文章首先从概念的角度出发,对于其反拨效应的具体表现特征展开分析,而后进一步以此作为基础,就如何优化大学英语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TEM;大学;英语;反拨效应  【作者简介】姚驰(1985-),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语
【摘要】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罗宾森在1946年提出了SQ3R这一阅读方法。该方法明确指出了阅读需要经过浏览、提问、阅读、复述、回顾这样五个步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下快速地把握文本结构,还可以有效地把握重难点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本文中,我主要就Survey和Question这两个环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