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困境与难题,提出了全员育人融入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物质保障机制等措施,希望通过开拓思路、拓展渠道,逐步形成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全员育人;困境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全球化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观和知识观,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并存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的倾向,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校学生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这些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都对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转变育人观念,创新育人机制,探索出一条更加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全员育人新模式。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分析
唯有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特别是当代“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学生工作才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现将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概括如下:
一是思想活跃,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关注国家社会形势,崇尚良好社会公德,渴望良好人际关系,呼唤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但部分在校大学生也出现了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信念模糊、理想淡化,社会责任感不强、团体协作意识较差等现象。
二是自我辨别能力较差,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缺乏正确引导下,容易出现不讲诚信、考试作弊、言语不文明、传播网络谣言等道德失范现象。
三是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消费行为追求新潮化、高档化,推崇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等攀比现象,忽略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四是重视维权,但易走极端。他们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用法律维护个人利益:高校内学生维权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学生状告母校、恩师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网络等炒作传播扩大某些事件的负面效应也层出不穷。
二、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困境与难题分析
全员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全员性,即高校的教师、干部、教辅、后勤及退休教师等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培养人的工作,而不是仅仅依靠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当前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困境与难题主要体现在:
(一)对全员育人工作的认识不够
一方面,对全员育人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多,认为育人工作仅仅是高校学生工作干部的事情,忽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力量,使全员育人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忽视专业教师的育人功能。专职教师授课时片面强调理论指导、知识灌输,缺少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在认识上将育人工作孤立起来,没有将教书与育人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服务意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高校行政化倾向严重。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滋长了不正之风,影响了大学民主管理的实施,直接导致高校行政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更有极个别职能部门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二是后勤管理部门管理服务水平不高。高校学生公寓、食堂实行市场化管理,工作人员大多为社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缺少对学生有效管理和德育经验,与学生的高要求和多样化需求之间产生矛盾,导致育人功能的弱化。
三是教育教学资源有限。由于前期重视不够、投入较低,学校的教学、活动资源远远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缺少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平台。
(三)专职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存在不足
一是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多数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比例远远超过教育部的规定,工作负担较重。二是一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顺,使得众多事务性工作全部压到辅导员身上,使得辅导员无时不忙、无处不忙,忽视了本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辅导员既是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引导者、服务者的多重角色带来了多重责任,工作任务重、工作范围广。四是部分辅导员工作仍是简单的说教,工作方法单一,缺少创新,使得专职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在全员育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对策与路径分析
(一)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氛围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全员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理念,提高认识,增强全员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集中理论学习,开展育人大讨论等形式,加强宣传动员,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建立育人参与融入机制。一是制定详尽育人目标,明确学校各部门育人的任务、内容、目标,并定期组织考核。二是落实育人责任制,在教职工自身工作职责范围内必须有相应的育人工作,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要及时教育疏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三是积极引导教師担任一定学生工作的制度。实行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专业导师或就业导师,探索新进年轻教师担任一段时间的辅导员。
建立育人考核激励机制。一是考核主体部门要合理制定考核制度,将育人业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合理确定育人业绩与教学、科研的比重,细化考核内容,完善考核制度,解决专业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二是将考核结果和教师晋升、晋级挂钩,以此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
建立育人物质保障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育人工作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设备,建立完善各项宣传设施,运用出版、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工具来教育大学生。
(二)拓展思路、多管齐下,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课堂的阵地功能。全体专业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寓德育于专业知识讲授之中,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用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风熏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引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思想苗条和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提高效率、转变作风,实现管理育人。切实增强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牢固树立“一切工作都必须是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主动、热情地接触学生,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了解,耐心、细致、周到、热情的为广大师生服务,用自身良好的工作形象、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明确职责、开拓思路,实现服务育人。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明确各部门职责,创造“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发挥心理咨询“调节器”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生活;利用学校助学贷款中心、勤工助学中心,深入做好帮困助学工作;加强对后勤服务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其服务育人意识和服务技能,虚心听取和处理学生提出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广梅.更新学生工作观念,构建全员育人新理念[J].高教论坛.2006
[2]樊平.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探析[J].经济师.2010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全员育人;困境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全球化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观和知识观,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并存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的倾向,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校学生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这些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都对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转变育人观念,创新育人机制,探索出一条更加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全员育人新模式。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分析
唯有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特别是当代“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学生工作才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现将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概括如下:
一是思想活跃,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关注国家社会形势,崇尚良好社会公德,渴望良好人际关系,呼唤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但部分在校大学生也出现了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信念模糊、理想淡化,社会责任感不强、团体协作意识较差等现象。
二是自我辨别能力较差,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缺乏正确引导下,容易出现不讲诚信、考试作弊、言语不文明、传播网络谣言等道德失范现象。
三是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消费行为追求新潮化、高档化,推崇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等攀比现象,忽略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四是重视维权,但易走极端。他们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用法律维护个人利益:高校内学生维权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学生状告母校、恩师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网络等炒作传播扩大某些事件的负面效应也层出不穷。
二、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困境与难题分析
全员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全员性,即高校的教师、干部、教辅、后勤及退休教师等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培养人的工作,而不是仅仅依靠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当前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困境与难题主要体现在:
(一)对全员育人工作的认识不够
一方面,对全员育人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多,认为育人工作仅仅是高校学生工作干部的事情,忽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力量,使全员育人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忽视专业教师的育人功能。专职教师授课时片面强调理论指导、知识灌输,缺少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在认识上将育人工作孤立起来,没有将教书与育人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服务意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高校行政化倾向严重。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滋长了不正之风,影响了大学民主管理的实施,直接导致高校行政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更有极个别职能部门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二是后勤管理部门管理服务水平不高。高校学生公寓、食堂实行市场化管理,工作人员大多为社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缺少对学生有效管理和德育经验,与学生的高要求和多样化需求之间产生矛盾,导致育人功能的弱化。
三是教育教学资源有限。由于前期重视不够、投入较低,学校的教学、活动资源远远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缺少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平台。
(三)专职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存在不足
一是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多数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比例远远超过教育部的规定,工作负担较重。二是一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顺,使得众多事务性工作全部压到辅导员身上,使得辅导员无时不忙、无处不忙,忽视了本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辅导员既是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引导者、服务者的多重角色带来了多重责任,工作任务重、工作范围广。四是部分辅导员工作仍是简单的说教,工作方法单一,缺少创新,使得专职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在全员育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对策与路径分析
(一)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氛围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全员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理念,提高认识,增强全员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集中理论学习,开展育人大讨论等形式,加强宣传动员,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建立育人参与融入机制。一是制定详尽育人目标,明确学校各部门育人的任务、内容、目标,并定期组织考核。二是落实育人责任制,在教职工自身工作职责范围内必须有相应的育人工作,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要及时教育疏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三是积极引导教師担任一定学生工作的制度。实行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专业导师或就业导师,探索新进年轻教师担任一段时间的辅导员。
建立育人考核激励机制。一是考核主体部门要合理制定考核制度,将育人业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合理确定育人业绩与教学、科研的比重,细化考核内容,完善考核制度,解决专业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二是将考核结果和教师晋升、晋级挂钩,以此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
建立育人物质保障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育人工作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设备,建立完善各项宣传设施,运用出版、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工具来教育大学生。
(二)拓展思路、多管齐下,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课堂的阵地功能。全体专业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寓德育于专业知识讲授之中,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用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风熏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引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思想苗条和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提高效率、转变作风,实现管理育人。切实增强管理人员的育人意识,牢固树立“一切工作都必须是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主动、热情地接触学生,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了解,耐心、细致、周到、热情的为广大师生服务,用自身良好的工作形象、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明确职责、开拓思路,实现服务育人。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明确各部门职责,创造“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发挥心理咨询“调节器”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生活;利用学校助学贷款中心、勤工助学中心,深入做好帮困助学工作;加强对后勤服务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其服务育人意识和服务技能,虚心听取和处理学生提出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广梅.更新学生工作观念,构建全员育人新理念[J].高教论坛.2006
[2]樊平.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探析[J].经济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