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转化工作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有两点认识:
  一、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帮助树立自信心
  后进生并不代表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的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老师在批评或处理时要三思而后行,不能粗暴,更不能用消极的态度,冷漠的情感,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待他们,这样既损害教师的形象,又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我认为要给后进生创设环境,教师要做到诚心、爱心、耐心。建立互相信赖、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位学生,学习差、纪律差,我在课上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料到这位学生在课下说:“现在是义务教育,她不能体罚我,我就不学习,看她能把我怎样。”当时我的火一下子就窜上来了。可细想他毕竟是孩子,我的做法也许真的不适合他。我主动叫他到办公室谈话,起初他有戒备心理,谈话总用简单的语言回答,经过几次谈话,他的思想转变过来了,他主动和我谈,我知道了他后进的原因:他的适应能力不是很好,家长没文化辅导不了,又不重视,导致他的学习越来越差。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经过一阶段的辅导他进步了,他也找回了自信,主动开始学习了。渐渐地,他开始和同学融为一体,关心班集体,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还为班里赢得了荣誉。这正应证了乌申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是什么样的教科书,什么样的思潮,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的。因此,在差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感去激励、感化、引导他们,使他们转变为自主、自信、自强的有益于社会的人” 。
  二、发现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不揭短
  后进生是思想品德、学习、纪律、习惯等某一方面落后,他们也有积极的一面。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扬长避短,长善就失。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循循善教,开启心灵的窗户,激励他们前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旦发现他们在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他们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快乐,不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我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老师就要钻到学生心灵深处,把他这部分积极的上进的学好的神经撩拨的兴奋起来。”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容易做,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只要我们找准原因,方法合理,耐心说服,细心教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并非那么可怕、难做。只要我们是个有心人,付出真情,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其他文献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已经流传了近一个世纪,且长时期被视为中学语文散文教学的范本而编入教科书,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篇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中,作者在语言表达和意境的营造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其言辞并不艰深,其意境却可谓精妙,浅中有深,所写对象似散漫却有关联,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在朱自清去游荷塘之前,其心境并不佳,时代的忧伤和现实的苦闷使他“心里颇不宁静”,感觉自己不是个“自由的人”。我们常
期刊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提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问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索才能有所得,这样的课堂也才是成功的、高效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问,艺术地提问,会使课堂生动活跃起来,从而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提问在语文课堂上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一
期刊
在高考考点中,病句辨析是重点中的难点,学生在这一知识点丢分较多。笔者分析了二十套高考卷,在病句这一专题总结出一些比较适用的辨析句子的方法。  一、有标志的病句  标志一:句式杂糅(把两个句子糅合为一个句子)。这类病句中往往有以下词:“原因是……造成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靠的是……取得的”、“是由于……的结果”、“围绕……为中心”、“大多以……为主”等词。学生只要记住这些词就能准确判断。 
期刊
我们先来探究导致语文讲评课低效的原因。  一、批改不及时,讲评滞后,使讲评失去了时效性。  每一张语文试卷的容量都比较大,语文教师批改的工作量比较大,导致批改试卷不及时。测试都过了好几天,甚至在学生把试题内容都快忘了的时候教师才讲评,这样不但会降低学生寻求正确答案及失分原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纠正及知识的查漏补缺。学生早已把试题和自己的解题思路忘得差不多了,会产生懈怠情绪,讲评课的效果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和“质疑”,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好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那么课堂提问该问什么?怎么问才能更切合学生呢?笔者现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拙见。  一、找准“着眼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提出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或者觉得茫无头绪的现象。为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此类现象,这需要教师努力钻研教材,在
期刊
一、名著阅读现状堪忧  作为文科班语文教师,开学第一课笔者习惯性地和同学探讨名著阅读的话题,同学们毫不避讳,在言谈中流露出对名著很冷漠的态度。譬如很多同学认为阅读是为了应付考试,名著考的就是那几本,只要读读要考的几本就可以了。通读名著浪费时间毫无必要而且得不偿失;也有很多同学认为课外阅读是为了休闲,消除学习压力,而不是学习,所以他们比较喜欢一些通俗的读物,如卡通漫画、武侠小说、杂志报纸等而不是名著
期刊
“是否交出主动权”是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分水岭,而交主动权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交话语权。  教师对高中语文课堂话语权的调控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话语权牢牢的掌握在教师手中。二是学生的话语权只集中在几个尖子生身上,缺乏普遍参与性。三是一放就乱,无价值的满堂问,放而不收,天马行空的群言堂。以上三种情况都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那么怎样调控学生的话语
期刊
一、山区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现状  调查研究发现,山区高中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偏低,他们的写作题材比较狭窄,语言积累贫乏,缺乏真情实感,行文普遍缺少写作技巧的运用。无论是选材、谋篇、布局,还是中心思想表达都显得很一般,多是平铺直叙,缺乏条理,情感僵化,逻辑思维混乱的“流水帐”,而构思新颖、表达方式多样化的作文寥寥无几。  二、山区高中学生写作水平偏低的原因分析  从教六年来,我深深感到在山区教高中语文的
期刊
细节描写是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那么,怎样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呢?  (一)肖像描写,如见其人  乡下的女生:  (1)
期刊
新课标规定文言文的考查为浅易文言文。尽管是“浅易”要求,但终归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和财富,要读懂文言文,对今人来说并解易事,很多高三毕业生尚不能较好征服一篇浅易文言文。而老师在做这一部分复习的时候,要更多注重强调题型与解题方法上的复习指导,因此治标少治本,很难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文言文阅读难题,学生如何较好地读懂文言文呢?我认为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要做好两个“多”。  一、多积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