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荷塘月色》意境之美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plu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已经流传了近一个世纪,且长时期被视为中学语文散文教学的范本而编入教科书,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篇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中,作者在语言表达和意境的营造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其言辞并不艰深,其意境却可谓精妙,浅中有深,所写对象似散漫却有关联,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在朱自清去游荷塘之前,其心境并不佳,时代的忧伤和现实的苦闷使他“心里颇不宁静”,感觉自己不是个“自由的人”。我们常认为作者是为了排解苦闷心情而选择了夜游荷塘,荷塘美景又使他内心恬淡,暂得宽余。这种解读也是顺理成章的,不过,情与景是互为因果的,优美的景致的确能使人心情愉悦,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人有了好的心境,才有可能将自己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进而发现与众不同的美妙意境。
  在调整好了心境的前提下,朱自清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看到“田田的叶子”尽收眼底,心境也就显得更为开阔,更为纤尘不染。平日里感觉再寻常不过的荷叶,此时看来却如“亭亭的舞女的裙”,满池荷叶如无数身材修长的美女翩翩起舞,为荷塘增添了不少灵动之美。月光下的荷花是“零星地点缀着”的,“袅娜”的,“羞涩”的,如“明珠”、“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其淡淡的色泽,其优雅的神态,可谓妙绝。人行荷塘上,如在画中游。
  当微风吹来时,月下荷塘又显示出了其动态之美,形成了“凝碧的波痕”,飘来了“缕缕清香”,且这“清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属于嗅觉,歌声为听觉,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传来的“渺茫的歌声”确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所以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其实,这种手法在古诗中也常见,如“风来花底鸟语香”、“鸟抛软语丸丸落”等,其表达效果与平铺直叙相比自然要更好一些。
  不过,荷塘的优雅在白天是感受不到的,因为这都是因为有塘上的月色在起着调和与渲染的作用。在朱自清看来,这月光“如流水一般”,是“泻”在荷叶与荷花上的,月色与荷塘相融为一体。塘中的“青雾”也浮起得正是时候,与月光融合,笼罩了整个荷塘,于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不但给人以清新之感,也照应了前文“流水”的比喻,更为后文“笼着轻纱的梦”蓄势,雾如“轻纱”,叶子和花如“梦”,飘渺,和谐,幽静。
  虽然这晚的月光“不能朗照”,却也是“别有风味”,因为淡淡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所以“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明暗掩映,错落有致,亦真亦幻。这又是一幅淡雅的中国画,与之前那幅相比,更为朦胧,更多了一种神秘的感觉。
  当然,荷塘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境界,它的四周也是隐约朦胧的,也是优雅恬静的。那些树在淡淡的月光下看得并不真切,如一团团“烟雾”,透过树梢,还可看见“只有些大意”的隐隐约约的“远山”,昏暗的灯光如“渴睡人的眼”。这种幽暗或许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但应该不像他在文章开头时所说的那样“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了。作者完全可以用一种欣赏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这一切,因为风中流动着缕缕清香,身上披着一袭轻柔的月色,白天的疲惫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不难看出,这篇文章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集中写荷塘时,并没有写月色,但处处写的都是月色下的荷塘;集中写月色时,并不刻意提及荷塘,但所写全是荷塘上的月色。就连写荷塘周边的景象,也离不开荷塘与月色的影子,这一切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共同营造出了绝妙的境界。
  如此美文,如此美景,总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细细品读起来是一种享受。任时光如何流转,都流不尽那淡雅的荷塘,洗不尽那无边的月色,散不尽那幽幽的荷香。因为,绝妙的文笔与优雅的意境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其他文献
随着课改的浪潮,“有效课堂”一波又一波上演着。何为“有效课堂”?有人认为 “有效课堂是使学生从中得到发展,同时也使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课堂,让课堂中的参与者尤其是学生能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我觉得这样的课堂离不开有效性教学,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本人认为有效性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而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又有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两种语体,各有不
期刊
语文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十分卖力地讲,讲得口干舌燥,忙得不亦乐乎,而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无动于衷。如何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诗意语文,让学生感受真情  语文课堂应该始终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
期刊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好题目如美目流盼,艳光四射,整篇文章也因之熠熠生辉,未读时已心驰神往,及读后,经久不忘。所以,给作文起个好名字是我们写作的首要任务,好题目的拟定方法有多种,我这里谈几点:  一、拟题的基本原则:  1.简洁,就是精炼,题目不要过长,过长则显得松散。  2.准确,就是紧扣考题或提示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我校教师主动申报科研课题,积极实行课堂教学改革,推出了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常常让人感到语文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人击节赞叹。试看小说《边城》一课的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教师在对作者及相关资料作简要提示后,便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分析翠翠的形象美。假如你是导演,你会选择谁来演翠翠,为什么?2.编写课本剧。3.为翠翠命运设计不同的结局。4.以十年后傩送的
期刊
在一年又一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高中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不尽如人意。高中生阅读质的低下和量的不足使他们在语文学习时屡被掣肘,严重影响其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提高高中生阅读质量首先应该从阅读量的积累上下功夫。要想在语文学习时如鱼得水,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只是空中楼阁。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寻求突破:  一、近水楼台先得月
期刊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文章和道德联系在一起,如“文以载道”、“代圣人立言”。在素质教育日益推进的今天,道德教育作为战略性目标被摆上日程,作文作为人类文明和道德品质培养的载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校课题组以语文教学为契机,努力改变以往作文教学只重形式技巧,忽视思想内容的做法,提出:学生作文应渗入道德意识。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有价值的东西,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在作文中呈现人性的闪光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高中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还是对语文这门学科认识不足,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
期刊
翻开中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各册文言文比例都较大。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呢?既不能投机取巧,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还要形成能力。在这里,我谈谈科学学习方法之一种——巧妙背诵法。  第一,借表达方式助记。如《岳阳楼记》共五节,第一节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事(即作记原因);第二节描绘“巴陵胜状”、“岳阳大观”(洞庭湖之壮丽景色——实景);三、四两节借想象联想的两个画面,抒“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悲喜之情(第
期刊
一提到作文,就会有许多学生感到大伤脑筋,提起笔来无从下手。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记叙文写作是一项主要内容,而许多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写,却又不得不写,以被动的、消极的态度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可想而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动力。所以,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有些老师可能习惯于一上课就告知学生这是一节作文课,这对轻松氛围的营造是不利的。我们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