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如湄简介】
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问题研究30年,曾任苏州市妇联儿童工作部副部长、苏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苏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教务长。被评为苏州市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获教育部和全国妇联颁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
孙如湄女士长年工作在家庭教育第一线,对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对家庭教育实践更有全面的认识,在业界享受很高的威望。退休后,她仍关注家庭教育,四处讲座,为家长们指点迷津。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读懂孩子这本书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请问,您认为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孙如湄(以下简称孙):关键是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记: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应该不难做到吧?
孙:我看不见得。
记:您能举例说明吗?
孙:我孙女6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看到她的房间里有一个原来装维生素的塑料瓶子,打开一看,里面有个折叠得方方正正的小纸片。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了纸片,上面是工工整整一行铅笔字:“我想要有许多糖。”无疑,这是她发自肺腑的心愿,可能是受漂流瓶故事的启发,她把自己的心愿悄悄放入了瓶子里,然后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心愿的实现。我不知道她等待了多久。为了保护牙齿,我平时对她吃糖有所限制,只买些好吃又有营养的巧克力。没想到孩子不领情,压根儿不认可那是糖。她想要的是那些方的圆的、包裹着美丽糖纸、含在嘴巴里甜甜的真正的糖。没想到,吃糖成了她最大的心愿。我忽然觉得有点对不住她,第二天特意抽时间去了趟商场,精心挑选了一包有各种口味的、多种形状的、包着五颜六色糖纸的什锦糖果——真正的糖。回到家,我抓了一把糖放入孙女的心愿瓶里,并取走了她写的字条。几天后的傍晚,我在厨房准备晚饭,只听孙女在房间里惊呼起来:“真的啊!怎么会的啊?”她打开那只塑料瓶,兴奋得满脸通红,眼睛里全是笑。她大声告诉我:“阿婆,这是我最想要的糖噢!”
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从孩子的视角去了解他们最想要什么,而是想方设法把我们觉得最好的给予孩子,殊不知,这是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利。长此以往,家长和孩子就想不到一块,走不到一起,交流的代沟、教育的问题都会由此产生。不只是糖,随着孩子的成长,这颗糖也许是孩子希望学习的一门技艺,也许是孩子自己想上的一所学校,也许是孩子乐意交往的一个伙伴,也许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一门专业,也许是长大成人后想从事的一种职业,也许是日后孩子情所独钟的意中人……家长别一厢情愿地把自己认为最好、最合适的强加给孩子,而要支持并鼓励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因为只有含着自己选择的那颗糖,才能品出滋味来,才是最甜的。
记:看来,孩子也是一本深奥的书,家长要读懂还要费一番工夫。
孙:其实,孩子的想法都是很简单、很单纯的,家长不理解,只是没把自己的想法调到孩子的频道上。有一天在公园,我看到一位奶奶带着三四岁的女孩,趴在栏杆上看池塘里的鱼。老人手拿一支剥好的香蕉,一次次送到孩子嘴边,小女孩的心思全在鱼上,一次次把老人拿着香蕉的手推开。奶奶喃喃自语:“想当年我小时候,吃块饼干都稀罕着呢,你这一代真是有福啊,吃的、穿的、玩的,钢琴、电脑……啥都有,就这样,还总怕亏欠了你,委屈了你!”女孩抬起头问:“奶奶,那鱼有什么啊?”奶奶说:“鱼能有什么,它们什么也没有!”女孩望着奶奶说:“可是你看,它们也很快乐啊!”奶奶一脸的茫然。这段对话太有哲理了!
一位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她班上的男孩强强,被小伙伴邀请参加生日聚会,十分高兴,用心画了一幅画作为生日礼物。他兴奋地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作品,被当即否决了。妈妈许诺,到时会帮他准备一个精美的蛋糕,或者一盒巧克力。强强最终没有去参加小伙伴的聚会,因为他不愿意带着妈妈准备的礼物。强强把这件事告诉老师的时候,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幼儿园老师说,其实强强妈妈也觉得很委屈。
我朋友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参加学校举办的讲故事比赛,通过一路选拔、预赛、复赛,进入了决赛,虽然最终没有得到名次,但是孩子依然很快乐。妈妈在一旁嘟囔道:“都进入决赛了,连个名次都没拿到,太可惜了!”妈妈的一句话扫了儿子的兴,他扔下一句“妈妈真没劲”扭头就跑。妈妈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你看,孩子的快乐都很简单、很单纯,都是家长想问题太复杂了。尽管家长都爱孩子,都是出于好心,但唯独没有考虑孩子的愿望。家长到底是想让孩子快乐还是在追求自己的快乐?这个问题值得家长们反省。
孩子都渴望被愛
记: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却没有引起孩子的共鸣,甚至让孩子反感,这无疑是天大的误会。请问,家长怎么做才能填平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呢?
孙: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的爱,从某种意义上说,“被爱的感觉”比“爱”本身更重要。家长要让孩子有被爱的感觉,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家长无疑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快乐、懂事、学好,但往往忽视了孩子对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不被尊重的孩子是难以感觉到爱的。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父母的不尊重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而且孩子抵制和反抗家长也有损家长的尊严。
尊重孩子必须真正地了解孩子,用心、用爱去读懂孩子这本书。要读懂孩子,家长不妨重拾童心,以孩子的目光和心理去体验儿童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找到亲子感情的共鸣点,才不会因过于迫切的功利之心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尊重,爱和被爱的感觉也会因有了彼此的尊重而产生。
第二,别让孩子充当满足家长需要的角色。
有些家长逼孩子用功学习,考上名牌大学,不仅是为了成就孩子,也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有些家长逼孩子学才艺,不仅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也怀有在人前炫耀的成分。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专注地学习,对家务大包大揽,如果孩子主动帮忙,家长就会断然拒绝。这些都是要不得的。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立体的,也是多元的,要由孩子自己去完成。孩子最初萌发的各种兴趣爱好和学习实践的欲望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一再被家长忽视、拒绝,久而久之就会扼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会错失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好时机。即使父母在物质上给予再多,生活上照顾再好,总是被剥夺学习和锻炼机会的孩子,也难以有被爱的感觉。 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各种学习锻炼的机会,并积极加以正确引导。多一些鼓励,少一点包办;多一些指导,少一点挑剔。让孩子在学习、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变得更聪明、更能干、更有责任感、更自信、更坚强。
第三,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跟孩子做朋友。
我发现,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时过于着急,不等孩子把话说完就发表意见,更不用说细心挖掘孩子话语背后的心理了。这样的所谓教育,很容易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障碍。就感情而言,最为重要的是真实和理解。当孩子向家长表达真实感情的时候,家长应该用心倾听,设身处地地感受理解,而不是振振有词地训斥。另外,孩子愿意向家长诉说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感情,正是亲子沟通的好时机。沟通不是教育,更不是教训,正确的做法是三步走:首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鼓励他勇敢地表达感受,在耐心地倾听后给予设身处地的理解;其次,在孩子情绪相对平静后再同他交流沟通;最后,引导帮助孩子找到解决的方法。家长要知道,只有“通情”才能“达理”。
记:亲子之间有情感障碍的家庭不少,导致的问题也很严重,其中最让家长难以接受的是孩子离家出走。您对这种现象有何看法?
孙:在30多年的家庭教育工作实践中,我曾经直面过好几位由于孩子离家出走而几近崩溃的家长。他们坐在我面前,断断续续地诉说着、啜泣着,不时用颤抖的手抹着泪水,重复着孩子离家出走前的一个个细节,后悔又无奈地叹气。孩子离家出走的成因很复杂,有学习成绩不好,考试考砸了害怕家长指责的;有平时学习成绩一贯良好,偶尔考砸了难以接受的;有厌倦了校园生活想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的;有在各种信息的激发下,模仿别人去寻梦的;也有因为亲情缺失而走出家门去寻觅温暖的……
对离家出走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改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注重情感的沟通和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对孩子施教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打骂。对孩子的要求要恰当,奖惩应适度,别让孩子背上超负荷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要舍得让孩子经受锻炼和磨炼,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面对强大的社会信息流的冲击,要帮助孩子增强选择信息的能力,以避免在强大的信息流中迷失了方向。
吃苦教育在平时
记:现在,社会上流行“吃苦教育”,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到夏令营,让孩子经受锻炼。据我所知,这样的机构收费都不低。要说让孩子吃些苦是好事,但家长,尤其是妈妈们十分舍不得,千方百计打听孩子的情况,过得比孩子还要煎熬。对此,您有何看法?
孙:对于去夏令营吃苦,家长和孩子的心态不尽相同。家长比较普遍的心态是,如今的孩子过得太舒服了,什么都由父母包办,孩子根本没有尝过苦的滋味,担心孩子太娇气,长大后多半一事无成,所以要锻炼锻炼。相比之下,孩子的心态稍显被动。有的孩子确实希望借此机会锻炼自己;有的是觉得平时学习负担比较重,学得很累,能去夏令营放松调整一下也不错;还有的是想脱离父母的管束,放下书本,结识新伙伴。
确实如你所言,许多家长在送走孩子以后马上后悔,怕孩子吃不了那份苦,有的一天几次发短信打电话,又是询问又是叮咛,总放心不下。相反,孩子们对夏令营的生活大多能适应。
记:您觉得吃苦教育能用突击的方式实现吗?家长花这笔钱值得吗?
孙:吃苦教育的目的是磨炼孩子的意志、适应性、毅力、承受力、耐挫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种教育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从小就应该受到的教育。以吃苦为主题的夏令营通过多种训练课程,可以让孩子得到一定的锻炼,但是这种把吃苦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开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毕竟只是快餐式的短期行为。如果训练强度过大、过于苛刻,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更惧怕吃苦。再说,短短几天的吃苦训练后,回到家里依然被家长宠着护着,那吃苦训练的效果很快就会被抵消掉。所以,我认为应该把吃苦教育纳入我们家庭教育的范畴,在家庭里营造相应的氛围,使之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记: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呢?
孙:我认为家长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吃苦。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在人生道路上会碰到困难、挫折,甚至不幸,无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对,以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去克服,才能赢得幸福。
第二,讓孩子从小生活自理。家长可以从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做起。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耐心施教,悉心指导,别心疼,别嫌烦。欲速则不达,即使走点弯路也别放弃,要持之以恒。在培养孩子从“手巧”到“心灵”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孩子对吃苦的理解。
第三,鼓励孩子控制物欲。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勤俭朴素的生活态度,教育孩子爱物惜物,学会控制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对物质需求有较强的调节能力,是孩子能否接受和适应艰苦生活的基础。
【编辑:陈彤】
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问题研究30年,曾任苏州市妇联儿童工作部副部长、苏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苏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教务长。被评为苏州市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获教育部和全国妇联颁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
孙如湄女士长年工作在家庭教育第一线,对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对家庭教育实践更有全面的认识,在业界享受很高的威望。退休后,她仍关注家庭教育,四处讲座,为家长们指点迷津。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读懂孩子这本书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请问,您认为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孙如湄(以下简称孙):关键是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记: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应该不难做到吧?
孙:我看不见得。
记:您能举例说明吗?
孙:我孙女6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看到她的房间里有一个原来装维生素的塑料瓶子,打开一看,里面有个折叠得方方正正的小纸片。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了纸片,上面是工工整整一行铅笔字:“我想要有许多糖。”无疑,这是她发自肺腑的心愿,可能是受漂流瓶故事的启发,她把自己的心愿悄悄放入了瓶子里,然后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心愿的实现。我不知道她等待了多久。为了保护牙齿,我平时对她吃糖有所限制,只买些好吃又有营养的巧克力。没想到孩子不领情,压根儿不认可那是糖。她想要的是那些方的圆的、包裹着美丽糖纸、含在嘴巴里甜甜的真正的糖。没想到,吃糖成了她最大的心愿。我忽然觉得有点对不住她,第二天特意抽时间去了趟商场,精心挑选了一包有各种口味的、多种形状的、包着五颜六色糖纸的什锦糖果——真正的糖。回到家,我抓了一把糖放入孙女的心愿瓶里,并取走了她写的字条。几天后的傍晚,我在厨房准备晚饭,只听孙女在房间里惊呼起来:“真的啊!怎么会的啊?”她打开那只塑料瓶,兴奋得满脸通红,眼睛里全是笑。她大声告诉我:“阿婆,这是我最想要的糖噢!”
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从孩子的视角去了解他们最想要什么,而是想方设法把我们觉得最好的给予孩子,殊不知,这是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利。长此以往,家长和孩子就想不到一块,走不到一起,交流的代沟、教育的问题都会由此产生。不只是糖,随着孩子的成长,这颗糖也许是孩子希望学习的一门技艺,也许是孩子自己想上的一所学校,也许是孩子乐意交往的一个伙伴,也许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一门专业,也许是长大成人后想从事的一种职业,也许是日后孩子情所独钟的意中人……家长别一厢情愿地把自己认为最好、最合适的强加给孩子,而要支持并鼓励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因为只有含着自己选择的那颗糖,才能品出滋味来,才是最甜的。
记:看来,孩子也是一本深奥的书,家长要读懂还要费一番工夫。
孙:其实,孩子的想法都是很简单、很单纯的,家长不理解,只是没把自己的想法调到孩子的频道上。有一天在公园,我看到一位奶奶带着三四岁的女孩,趴在栏杆上看池塘里的鱼。老人手拿一支剥好的香蕉,一次次送到孩子嘴边,小女孩的心思全在鱼上,一次次把老人拿着香蕉的手推开。奶奶喃喃自语:“想当年我小时候,吃块饼干都稀罕着呢,你这一代真是有福啊,吃的、穿的、玩的,钢琴、电脑……啥都有,就这样,还总怕亏欠了你,委屈了你!”女孩抬起头问:“奶奶,那鱼有什么啊?”奶奶说:“鱼能有什么,它们什么也没有!”女孩望着奶奶说:“可是你看,它们也很快乐啊!”奶奶一脸的茫然。这段对话太有哲理了!
一位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她班上的男孩强强,被小伙伴邀请参加生日聚会,十分高兴,用心画了一幅画作为生日礼物。他兴奋地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作品,被当即否决了。妈妈许诺,到时会帮他准备一个精美的蛋糕,或者一盒巧克力。强强最终没有去参加小伙伴的聚会,因为他不愿意带着妈妈准备的礼物。强强把这件事告诉老师的时候,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幼儿园老师说,其实强强妈妈也觉得很委屈。
我朋友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参加学校举办的讲故事比赛,通过一路选拔、预赛、复赛,进入了决赛,虽然最终没有得到名次,但是孩子依然很快乐。妈妈在一旁嘟囔道:“都进入决赛了,连个名次都没拿到,太可惜了!”妈妈的一句话扫了儿子的兴,他扔下一句“妈妈真没劲”扭头就跑。妈妈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你看,孩子的快乐都很简单、很单纯,都是家长想问题太复杂了。尽管家长都爱孩子,都是出于好心,但唯独没有考虑孩子的愿望。家长到底是想让孩子快乐还是在追求自己的快乐?这个问题值得家长们反省。
孩子都渴望被愛
记: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却没有引起孩子的共鸣,甚至让孩子反感,这无疑是天大的误会。请问,家长怎么做才能填平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呢?
孙: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的爱,从某种意义上说,“被爱的感觉”比“爱”本身更重要。家长要让孩子有被爱的感觉,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家长无疑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快乐、懂事、学好,但往往忽视了孩子对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不被尊重的孩子是难以感觉到爱的。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父母的不尊重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而且孩子抵制和反抗家长也有损家长的尊严。
尊重孩子必须真正地了解孩子,用心、用爱去读懂孩子这本书。要读懂孩子,家长不妨重拾童心,以孩子的目光和心理去体验儿童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找到亲子感情的共鸣点,才不会因过于迫切的功利之心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尊重,爱和被爱的感觉也会因有了彼此的尊重而产生。
第二,别让孩子充当满足家长需要的角色。
有些家长逼孩子用功学习,考上名牌大学,不仅是为了成就孩子,也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有些家长逼孩子学才艺,不仅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也怀有在人前炫耀的成分。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专注地学习,对家务大包大揽,如果孩子主动帮忙,家长就会断然拒绝。这些都是要不得的。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立体的,也是多元的,要由孩子自己去完成。孩子最初萌发的各种兴趣爱好和学习实践的欲望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一再被家长忽视、拒绝,久而久之就会扼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会错失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好时机。即使父母在物质上给予再多,生活上照顾再好,总是被剥夺学习和锻炼机会的孩子,也难以有被爱的感觉。 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各种学习锻炼的机会,并积极加以正确引导。多一些鼓励,少一点包办;多一些指导,少一点挑剔。让孩子在学习、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变得更聪明、更能干、更有责任感、更自信、更坚强。
第三,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跟孩子做朋友。
我发现,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时过于着急,不等孩子把话说完就发表意见,更不用说细心挖掘孩子话语背后的心理了。这样的所谓教育,很容易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障碍。就感情而言,最为重要的是真实和理解。当孩子向家长表达真实感情的时候,家长应该用心倾听,设身处地地感受理解,而不是振振有词地训斥。另外,孩子愿意向家长诉说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感情,正是亲子沟通的好时机。沟通不是教育,更不是教训,正确的做法是三步走:首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鼓励他勇敢地表达感受,在耐心地倾听后给予设身处地的理解;其次,在孩子情绪相对平静后再同他交流沟通;最后,引导帮助孩子找到解决的方法。家长要知道,只有“通情”才能“达理”。
记:亲子之间有情感障碍的家庭不少,导致的问题也很严重,其中最让家长难以接受的是孩子离家出走。您对这种现象有何看法?
孙:在30多年的家庭教育工作实践中,我曾经直面过好几位由于孩子离家出走而几近崩溃的家长。他们坐在我面前,断断续续地诉说着、啜泣着,不时用颤抖的手抹着泪水,重复着孩子离家出走前的一个个细节,后悔又无奈地叹气。孩子离家出走的成因很复杂,有学习成绩不好,考试考砸了害怕家长指责的;有平时学习成绩一贯良好,偶尔考砸了难以接受的;有厌倦了校园生活想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的;有在各种信息的激发下,模仿别人去寻梦的;也有因为亲情缺失而走出家门去寻觅温暖的……
对离家出走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改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注重情感的沟通和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对孩子施教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打骂。对孩子的要求要恰当,奖惩应适度,别让孩子背上超负荷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要舍得让孩子经受锻炼和磨炼,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面对强大的社会信息流的冲击,要帮助孩子增强选择信息的能力,以避免在强大的信息流中迷失了方向。
吃苦教育在平时
记:现在,社会上流行“吃苦教育”,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到夏令营,让孩子经受锻炼。据我所知,这样的机构收费都不低。要说让孩子吃些苦是好事,但家长,尤其是妈妈们十分舍不得,千方百计打听孩子的情况,过得比孩子还要煎熬。对此,您有何看法?
孙:对于去夏令营吃苦,家长和孩子的心态不尽相同。家长比较普遍的心态是,如今的孩子过得太舒服了,什么都由父母包办,孩子根本没有尝过苦的滋味,担心孩子太娇气,长大后多半一事无成,所以要锻炼锻炼。相比之下,孩子的心态稍显被动。有的孩子确实希望借此机会锻炼自己;有的是觉得平时学习负担比较重,学得很累,能去夏令营放松调整一下也不错;还有的是想脱离父母的管束,放下书本,结识新伙伴。
确实如你所言,许多家长在送走孩子以后马上后悔,怕孩子吃不了那份苦,有的一天几次发短信打电话,又是询问又是叮咛,总放心不下。相反,孩子们对夏令营的生活大多能适应。
记:您觉得吃苦教育能用突击的方式实现吗?家长花这笔钱值得吗?
孙:吃苦教育的目的是磨炼孩子的意志、适应性、毅力、承受力、耐挫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种教育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从小就应该受到的教育。以吃苦为主题的夏令营通过多种训练课程,可以让孩子得到一定的锻炼,但是这种把吃苦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开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毕竟只是快餐式的短期行为。如果训练强度过大、过于苛刻,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更惧怕吃苦。再说,短短几天的吃苦训练后,回到家里依然被家长宠着护着,那吃苦训练的效果很快就会被抵消掉。所以,我认为应该把吃苦教育纳入我们家庭教育的范畴,在家庭里营造相应的氛围,使之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记: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呢?
孙:我认为家长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吃苦。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在人生道路上会碰到困难、挫折,甚至不幸,无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对,以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去克服,才能赢得幸福。
第二,讓孩子从小生活自理。家长可以从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做起。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耐心施教,悉心指导,别心疼,别嫌烦。欲速则不达,即使走点弯路也别放弃,要持之以恒。在培养孩子从“手巧”到“心灵”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孩子对吃苦的理解。
第三,鼓励孩子控制物欲。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勤俭朴素的生活态度,教育孩子爱物惜物,学会控制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对物质需求有较强的调节能力,是孩子能否接受和适应艰苦生活的基础。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