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四个法宝”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55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何传数学之道,授数学之业,解数学之惑,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数学教师应尽的职责。要做到这些,我认为需要灵活运用“四个法宝”。
  一、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是施教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一位教师讲授的内容无论怎样好,介绍的方法如何妙,如果不通过学生的头脑,依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去实践,就不会有成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尝到甜头,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较为深厚的兴趣,做到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这是其一。其二是为学生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成功中实现自身价值。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会产生一种自我满足、轻松愉快的感受,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三是融创造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把教法与学法的默契体现在传授知识与点拨方法的过程中,如同画龙点睛一样将学法指导“点化”出来,做到知识、学法、运用的和谐统一,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做到积极学习,学会学习。
  二、营造课堂气氛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一节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遵循“省时、轻松、启智、高效”的原则,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一般情况下,数学教材的编排遵照的是由概念到定理法则再到例题习题的程序,省略了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隐去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和数学应用的思维过程。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无疑会抑制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行“心理换位”,站在学生角度,尊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活动的需要,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从根本上改变“满堂灌”的错误做法,给学生留下思维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敢想、敢问、敢说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开展发明创造
  数学活动是一个能力变化的过程,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再创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成新的数学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明创造、个性展示的机会留给学生。要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追求“新奇”的习惯,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调动其多种感官协同发挥作用。如“一根两头一样粗的圆木长120厘米,平均截成三段,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求每段圆木的体积”。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圆木状的物体(如萝卜)拿出来平均横截三段,让学生思考新增面积与圆柱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手、脑、眼并用,自然知道每个底面积为20平方厘米。这样,肯定会比就概念讲概念、就法则讲法则、就公式讲公式的平铺直叙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四、设置问题解答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生入了门、上了路,学生在繁杂的事物中,自己探索,自己解决,岂不是不用讲、不用教,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站”到“走”,探索学法、练法,自觉地投入到学法的运用和创造活动中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思维为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设法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索问题的空间,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能力。“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经历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的全部过程,从而确保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知识能力有一个新的突破,更好地开展创造性学习。
  (责 编 再 澜)
其他文献
【正】在教育学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有关伦理问题至今不为人们所关注。 伦理学是以人类社会中的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教
期刊
多味葡萄具香、甜、酸、咸、鲜风味,其制作技术易掌握,加工设备简单,销售市场广阔,是一项很有开发潜力的项目.
<正> 本文引进由虚宗量合流超几何函数线性组合而成的实函V_a(x),给出它的渐近形式,并探讨这一渐近形式应用于近似计算的可能性。 实函V_a(x)的定义是:
对低温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的机理以及间隙升温处理能降低果蔬贮藏冷害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如何进行间隙升温处理及其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邓小平同志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就告诫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我们要把毛泽东同志在教育方面的主导思想,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主导思想讲清楚。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一切
为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增强争先创先意识,打造一支“服务大局、敢于担当、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余杭国土铁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杭
天台县大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以规划面积2500亩的产业用布功能区为试点,通过借势、借力、借贴实现涉土“零信访”;以上下联动、实时监控、挂牌施工实现建设“零违
切中要点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情感,从而产生心理共鸣,达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以文本为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呢?我认为要抓三点:  首先,抓文本的切入点,设疑问难,营造情境。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文本都是专家学者经过认真甄别挑选的精华,借助文本解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涵养。教师要在认真剖析文本的基础上,抓切入点。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切入点是追悼会现场。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