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培养 从自主教育开始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185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学家费赖登塔尔说: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决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数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 他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活动,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根据这一“再创造”学习理论可知,学习就是给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低层次的活动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筛选、提炼和组织,使之上升为高一层次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自主教育;研究
  创新意识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潜在力量,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一个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使用者,深感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不仅因为教材的编写有着许多大胆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想谈一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成为探求知识的主体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新知识的传授过程往往是由教师先讲解例题,教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固定模式,然后由学生照葫芦画瓢,根据教师教的方法来做练习,会做练习就表明学生“掌握了”,忽略了探求知识的过程. 比如教学“十几减几”,先出示12 - 7 = ( ),提问:7 ( ) = 12.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12 - 7 = ( ),再告诉学生口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方法是算减法想加法. 将全体学生的思维完全禁锢到了统一的模式中,将学生原本可以发挥的思维单一化、模式化,如此教法,学生必然缺乏个性.
  其实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探求知识的过程.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指导思想正是以学生为主,将探索新知识的主体还给了学生. 例如,同样是教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13 - 5 = ( )时,笔者先不讲解,而是由学生进行讨论. 经过一段时间热烈的讨论和小棒操作,学生大致得出了这样几种算法:
  (1)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
  (2)算减法想加法,算13 - 5 = ( ),想5 ( ) = 13.
  (3)13 - 5 = ( ),因为15 - 5 = 10,所以13 - 5 = 8.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讨论,主动思考,发现学生思维非常广泛,发现思维的过程非常丰富,而且对算理也更加清楚,对学生的好奇与好胜心理更具挑战性. 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使每名学生都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是组织诱导和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 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思维方式均由学生来完成,这样,不仅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主动求异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性. 求“异”必先设“疑”,设“疑”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把握学生善于发散思维的普遍特点,利用儿童的好奇心理,为实现期望目标而不断求异探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这个问题也很重视,同时也要求教师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在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方面起积极的作用.
  下面是我根据教材设“疑”求“异”的课例之一“比一比”举例说明. 教材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几组“情景”画面,学生观察讨论并总结出了许多比较两物体高矮的方法. 这时我找了两名学生分别站在教室的一前一后,然后提问:怎样比较这两名同学谁高谁矮?许多学生窃窃私语:“这还不简单,让他们走到一起比一比不就知道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接着问:假如他们不能走到一起怎么比较?这时学生开始互相讨论,气氛非常热烈. 想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求异能力:用一根长杆先量一名同学的身高并做上记号,再拿长杆和另一名同学比较;用绳量一名同学的身高并再量另一名同学;用一名同学作为中间人进行比较;先领一名同学到黑板边画一个记号,再领另一名同学到黑板边再画一个记号,根据两个记号比较高矮就可以了……每一名学生都在认真地思考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方法,最后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践,得出结论.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而不是只以教科书或教师预设的思路做为授课依据,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
  数学知识源于社会实践,最终应回归社会实践.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设立了许多学生熟悉的“情景”,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儿童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环境出发,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组织、协作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学看钟表”后,要求学生分组制作一个上课时间表,学生便会有意识地在上下课时注意时间,有人看时间,有人制表. 还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不仅学会了认时、计时,还建立了时间概念. 许多学生还谈了在学习和生活中节约时间的想法,在学习的同时,又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过的知识更加牢固.
  总之,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运用过程中,使我深深感到它的教育思路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拘一格,突破陈规,真正将学生的自主激情激发出来,建立师生之间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
其他文献
笔者在学习和吸纳其他学科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明确了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加快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促进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近四年来第四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在今年的两会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成为
利用模块化仿真技术,以W型火焰锅炉为对象,建立了锅炉燃烧与风烟系统动态数学模型。仿真试验表明,动态过程符合对象的过程机理。
本文针对医疗卫生信息时代对医学院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的要求,对医学院学生信息素养作出界定.并根据在教学中的实践提出计算机课程中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探讨了模拟进化优化方法中的进化规划用以求解带有阀点负载泊经济调度问题问题,在优化编码、适合度函数和变异量取值方面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电力系统经济调度计算方法的应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分析了传感器性能,研制了适用于电气设备绝缘状况在线监测的三种传感器。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必须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的教学方法。自学一交流法、模拟
随着数学课程教材和考试评价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有必要对学术创新能力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在数学教育领域内,一般能力通常包括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能力、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提高这些能力将大大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教師教学观念的更新  弗赖
最近,某企业专门组织一次回访式安全检查,他们既不听汇报,也不看记录,而是拿着前一次安全检查整改通知单存根,深入现场一一进行查看,与当班职工核实情况,询问整改后的效果如何,并把整
【正】"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语).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措施,反过来说,学生只有在积极主动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