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思当前的阅读教学,我们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兴趣的培养绝大部分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些新方法,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阅读兴趣。
【关键词】日常教学 阅读能力 问题 教学方式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的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然而,反思当前的阅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1)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把本应该是个性化、情感化、创造性的阅读演绎成单纯的内容分析,重理性轻感性,重认知轻情感,重学得轻习得。
(2)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牵引灌输多。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活动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动起来,教师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这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学习。
(3)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忽略培养。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没有主动阅读的兴趣,也没有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教师也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读书的方法。
(4)阅读训练不全面。一般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只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精读,而不太注重略读和浏览的训练;只强调学生的背诵,而忽略了朗读和默读习惯的培养。其实,略读和浏览是新课标要求完成的重要教学目标,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朗读和默读又是习得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应试教育使得各个学科都在抢占时间,学生没有大量整块的时间去阅读。但我们不能总强调客观,我认为还是有办法的。
在语文的日常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让师生在讲与读中平等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读应该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读缺一不可。
教师的讲是外因。面对一篇文章,教师的讲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好比是开启文本深刻内涵的一把钥匙,其目的不是给学生讲懂,讲透,而是引领学生读懂,读透,从而使学生自觉自主的与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陶冶,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品位。教师的讲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所以,教师的讲应该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训练,强调“授之以渔”。
学生的读是内因。《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它在阅读教学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学生的读这一层面打不开,阅读的最终目的就达不到,这个过程应该讲一些策略:第一,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一点要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形成文化的积淀。这种阅读不是肢解作品,要注重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第二,阅读应有数量的保证,阅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读书还是多多益善,并不仅仅是读名著才叫阅读。
以上两点是从宏观角度来谈学生的阅读,它也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准备,能充分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阅读和体验。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读并不排斥,我们应把它视为师生间的一种平等对话。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的讲其实是积极营造亲密和谐气氛的过程。教师启发激励,学生体味感悟,我想一定会有效果。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批注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喜欢“人云亦云”,不敢提出或不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就不利于个性化阅读。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语言文字、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的感知,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
3.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讨论
讨论可让学生更活跃、更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在辩论的过程中,不同的思维的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经常组织有针对性的讨论,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激发学生通过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在学生讨论之中,教师要注意调控学生,适时“煽风点火”,引发思考,同时又不要轻露自己的见解,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发言、归纳,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增强,个性就会得到张扬,阅读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如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我说,自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后不计其数的国家级文物流落海外其中相当一部分被英、法国家博物馆所收藏。然后让学生对谈体会。经过讨论,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体会:有从侵略者的做法体会他的野蛮行径的;有学生从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社会背景;也有学生从内容体会到了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讨论,使他们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4.以读导写,阅读练笔相融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读导写,是获取作文语言的有效途径;以写促读,使学生阅读面得到拓展。阅读练笔相融,二者相得宜彰。教学中,我把阅读教学与习作结合起来,运用阅读材料提供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需要,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如学了《皇帝的新装》后,让同学们驰骋想象,给课文续写了一个结尾;学了《最后一课》,结尾“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就要求学生以小弗朗士的身份续写“散学”后的情况;教学“精彩演讲”单元后,让学生以竞选班委会某一职务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并挑选部分同学进行演讲。
以写促读还要培养学生“好读书,读收好,会读书,多读书”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学生读好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课文中无论是寓事于理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阅读的好载体,写作的好素材。因此,要求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妙语佳句和情彩片段,进行字、词、句的积累,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手段。其次,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等阵地的作用,精选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和美文,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语感,畅通表达。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探究,必定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关键词】日常教学 阅读能力 问题 教学方式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的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然而,反思当前的阅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1)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把本应该是个性化、情感化、创造性的阅读演绎成单纯的内容分析,重理性轻感性,重认知轻情感,重学得轻习得。
(2)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牵引灌输多。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活动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动起来,教师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这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学习。
(3)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忽略培养。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没有主动阅读的兴趣,也没有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教师也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读书的方法。
(4)阅读训练不全面。一般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只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精读,而不太注重略读和浏览的训练;只强调学生的背诵,而忽略了朗读和默读习惯的培养。其实,略读和浏览是新课标要求完成的重要教学目标,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朗读和默读又是习得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应试教育使得各个学科都在抢占时间,学生没有大量整块的时间去阅读。但我们不能总强调客观,我认为还是有办法的。
在语文的日常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让师生在讲与读中平等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读应该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读缺一不可。
教师的讲是外因。面对一篇文章,教师的讲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好比是开启文本深刻内涵的一把钥匙,其目的不是给学生讲懂,讲透,而是引领学生读懂,读透,从而使学生自觉自主的与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陶冶,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品位。教师的讲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所以,教师的讲应该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训练,强调“授之以渔”。
学生的读是内因。《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它在阅读教学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学生的读这一层面打不开,阅读的最终目的就达不到,这个过程应该讲一些策略:第一,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一点要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形成文化的积淀。这种阅读不是肢解作品,要注重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第二,阅读应有数量的保证,阅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读书还是多多益善,并不仅仅是读名著才叫阅读。
以上两点是从宏观角度来谈学生的阅读,它也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准备,能充分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阅读和体验。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读并不排斥,我们应把它视为师生间的一种平等对话。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的讲其实是积极营造亲密和谐气氛的过程。教师启发激励,学生体味感悟,我想一定会有效果。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批注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喜欢“人云亦云”,不敢提出或不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就不利于个性化阅读。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语言文字、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的感知,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
3.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讨论
讨论可让学生更活跃、更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在辩论的过程中,不同的思维的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经常组织有针对性的讨论,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激发学生通过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在学生讨论之中,教师要注意调控学生,适时“煽风点火”,引发思考,同时又不要轻露自己的见解,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发言、归纳,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增强,个性就会得到张扬,阅读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如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我说,自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后不计其数的国家级文物流落海外其中相当一部分被英、法国家博物馆所收藏。然后让学生对谈体会。经过讨论,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体会:有从侵略者的做法体会他的野蛮行径的;有学生从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社会背景;也有学生从内容体会到了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讨论,使他们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4.以读导写,阅读练笔相融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读导写,是获取作文语言的有效途径;以写促读,使学生阅读面得到拓展。阅读练笔相融,二者相得宜彰。教学中,我把阅读教学与习作结合起来,运用阅读材料提供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需要,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如学了《皇帝的新装》后,让同学们驰骋想象,给课文续写了一个结尾;学了《最后一课》,结尾“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就要求学生以小弗朗士的身份续写“散学”后的情况;教学“精彩演讲”单元后,让学生以竞选班委会某一职务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并挑选部分同学进行演讲。
以写促读还要培养学生“好读书,读收好,会读书,多读书”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学生读好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课文中无论是寓事于理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阅读的好载体,写作的好素材。因此,要求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妙语佳句和情彩片段,进行字、词、句的积累,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手段。其次,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等阵地的作用,精选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和美文,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语感,畅通表达。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探究,必定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