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与归真:比较视域下的孟、庄哲学精神概论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dddddddddd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和庄子可谓是一对“相反的孪生子”。比较而言,在面向“人”与“存在”而思时,孟子的哲学精神以“善”的追求为核心,立足于本我之“良”,尽天人之道,由“内圣”而“外王”,成己而成物,则“万物皆备于我”,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而庄子则以“真”为质,合天人以为一,由“齐物”而“逍遥”,“无待”而“自在”,与众生往,合万物并,则“天地与我为一”,尽述人的生命自由之性。一者,盡人伦以成圣,一者,复自然以得真,共同铸造了中国哲学之多元和合精神。
  【关键词】 孟子;庄子;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7-0041-02
  如果从历史教化过程的角度回溯和反思中国哲学的演进过程,那么,孟子和庄子无疑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两位人物。通常而言,孟子和庄子分别被归入儒家和道家之列。作为中国哲学中的两大重要流派,儒家和道家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理论足迹,两家思想深刻地影响、制约着中国哲学的衍化。以前,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较为流行“儒道互补”的看法,尽管这一观点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讨论,但它无疑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和折射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两家在中国哲学史中曾写下不可忽视的一页。
  而儒、道两家的这种不可忽视性,同时也表明:如果撇开或略去两家哲学,便难以再现和把握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而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构成,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并不是以一种抽象的形态存在,而是体现于历史上的不同的哲学系统,其中,孟子哲学和庄子哲学,显然是二者最重要的构成和载体之一。与之相应,有关孟子和庄子哲学的个案性考察以及对二者的哲学的基本精神、问题、命题、范畴等作比较研究,无疑既有助于更具体把握二人哲学的理论意蕴,也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理清作为二者所归属的儒、道两家的思想特征、思维方式以及二者的历史衍化。
  历史地看,作为分属不同哲学流派的孟子和庄子,无论是从致思的基本倾向上,还是就思想的内容上看,孟、庄哲学之间首先表现出某种差异性。而以哲学衍化的历史而言,孟庄哲学之间的差异性,则首先导源于孔、老。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鼻祖。春秋末年,礼崩乐坏,伴随着社会历史的转型,已有的典章制度、文化模式已逐渐遭到破坏,如何重建新的社会政治、文化模式以及如何安置和规划人类与天下的未来和命运,成为历史向世人提出的新的挑战。这种历史的大势和需要,在某种意义上将孔子和老子推向了时代的前沿。
  而面对时代的主题和挑战,孔子、老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文明的反思与重建。孔子从“正”面的角度,“积极”地继承周礼乐文化的遗产和精神,“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修起礼乐”,删定《诗》《书》,以六经、六艺授诸弟子,以“素位”行“王道”之事,化育天下。孔子虽自称“述而不作”,但实则以“述”为作,其学以“仁”与“礼”为核心,开创了儒家一脉,奠基了中国哲学重道德人伦的文化走向。
  而老子则从“负”的方面展开了对周文的批判,从“否定”的角度展开哲学的重建。老子创造性地提出“道”的概念,以“道”为基,以“自然无为”为则,究天人之际,审人世之常,成道家之言。而对孔、老的这种差异性哲思,从某种意义上又可粗略地概括为“自然”与“人文”路径的分野。而由孔子、老子所奠基的这种思维的基本倾向和进路,以不同的形式重现于儒、道两家的历史衍化过程。孟、庄哲学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以说就是这种孔、老哲思基因的体现。
  去孔、老之后,百有余年,孟子和庄子又分为儒道两派的扛鼎大宗师。在思想的风格和为学气质上,孟、庄虽上承孔、老,但又不尽同于二者。孔子刚毅木讷,温润如玉,孟子则有些“英气”;老子冷静睿智,似茶,庄子则浪漫洒脱,如酒。孟、庄在孔、老子之后,又各自深化、发展儒、道之学。
  而以孟子和庄子的哲学而言,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过程中,在面向“人”与“存在”而思时,孟、庄各自以其不拘一格,独抒己见的天才式的原创性思维,分别建构起自己的哲学体系,深化了儒、道哲学的基本精神。
  比较而言,孟子的哲学精神以“善”的追求为核心,立足于本我之“良”,尽天人之道,由“内圣”而“外王”,成己而成物,则“万物皆备于我”,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庄子的哲学精神则以“真”为质,合天人以为一,由“齐物”而“逍遥”,“无待”而“自在”,与众生往,合万物并,则“天地与我为一”,尽述人的生命自由之性。一者,尽人伦以成圣,一者,复自然以得真,二贤哲虽复异辙涂殊,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共同参赞并铸造了中国哲学之多元和合精神。而且,从哲学史的视域看,孟、庄哲学的基本精神以及其所提出的问题、概念、范畴,几乎影响着此后中国哲学的整个历史衍化过程。
  而比较这一方法或视域,往往潜含着多重的要求,一般而言,不离“异”“同”二字。或是同中见异,或是异中求同,单纯的同之“同”则无须比较,而完全的异中“异”则比较既缺乏实在的基础,又很难对比较双方做出合理地把握。比较总是在一定范围或条件下进行展开的。而以孟子和庄子哲学而言,二者既具有差异性,同时又共同拥有着某些哲学问题,故而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既是可行的,又是必要的。
  “人”的存在首先是孟、庄哲学的共同基本关注之点,与之相应,孟、庄哲学即展开于与之相涉的一系列问题之中。而在对与人相关的多方面的问题和理解之中,人之为人的理解问题,首先构成了与人相涉的其他问题的逻辑起点。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首先涉及“天人之辩”。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天人之辩,可谓是先秦诸家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孟、庄哲学的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以“天人关系”为逻辑起点的。而在“天人之辩”上,孟、庄则分别通过“仁道原则”和“自然原则”展开对人的理解,并以之为基本倾向和立场去建构辨析天人。   而“天人之辩”的进一步引申,便涉及“力命之辩”。以“力命之辩”而言,力通常与人的主体性相联系,而“命”则往往是被神秘化的外部必然性力量。由是而言,力命问题,又往往又涉及人的自由问题。而对这一问题,在孟子哲学中,充斥着力与命的紧张,一方面,孟子对人的主体性力量十分确信,在担当历史使命以及平治天下上,孟子一直坚持一直“舍我其谁”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主体的选择、主体的作用,在一定领域内又常常受到天命的制约。而应对于“力”与“命”的紧张,孟子又通过“在我者”与“在外者”的划分,在道德领域,为人的自由问题寻找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基础。而庄子则通过“安命”的方式,化解必然与自由的冲突,在审美之维,追求精神的超越与解脱。
  而人的自由,无论是道德意义上的自由,还是精神领域内的自由,又皆是以具体的人为承载者,而人通常又是社会的存在,其生存以及面向未来向度的发展又是以实际地展开于人我之间为背景。与之相联系,从天人关系推进到人与人的關系,又常常会面临群己关系的定位和理解问题。与天人之辩上的仁道原则和力命之辩中的确证道德主体性的力量和作用相应,孟子将个体自我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肯定主体有“贵于己者”的自在价值,并且将个体的人格独立和作用提到了突出的地位,但同时孟子又将个体的独善其身放在了群体的关怀之下,自我的完善的终极目的是“平天下”,最终导向了群体的完善和认同,表现出群体主义的倾向。而与孟子的重“群”不同,庄子始终将“个体”放在了首要和根本的位置,尽管与人共在的生存背景无可避免,但个体却始终具有一种“至贵姓”的地位,人的自我本身永远具有第一位的价值,所谓“独来独往谓之独有,独有之人谓之至贵”,而群体则只能是异化本真自我消极性因素。比较而言,孟子主张个体最终要在群体中实现和完成,而庄子则将超越和摆脱群体的束缚视为个体完善的必要条件。
  在共有一些相同的论题的同时,孟、庄又各自展开了自己的哲学问题。儒家整体以重道德人伦为基本倾向,人如何成为一个合乎理想的社会人是儒家讨论的中心问题,一切具体的学说理论都是为了论证和实现这一追求。孟子作为儒家的核心人物,其视域自然不外乎此,故而在以“善”的追求为核心的同时,孟子有对成人过程中的一些必要环节展开了阐释和论证,从问题上看,群己之辩,又关乎义利之辩,而义利之辩又内含理欲之辩,理欲又关乎经权,而这一切又都统一于“成圣”的理想追求之中。儒家重人伦,而道家尚自然。尽管人类的文明社会多么精巧和必要,但在道家看来源自天道大生命的自然本身才是最至善和至真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积极的参与者和建构者,但同时也离不开文明的反思者和批判者,人类历史的衍化从来就是一个二律背反的进程,故而面对文明的负面,道家以批判的眼光,高居自然本真的旗帜,去反思人的生存,去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在求其“真”的历程中,庄子对“人”进行了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审视与覃思。以天人关系为出发点,庄子既将人性化的存在提到了引人瞩目的位置,又以合于“天”(自然、真)为理想的形态,并由此突出了自然的原则,人性与天道之间呈现了复杂的联系;以人与天道的双重关切为前提,对人的沉思与考察,同时又与天道意义上的形上之思相联系,从“道通为一”“以道观之”的视域的出发,庄子对人生活的大生命世界的统一的存在图景做了深入的追问;而由“真人”与“真知”的互动,庄子又具体地考察了人向道而在的过程;而通过道与德、人与我的论和辩,庄子从不同的侧面澄明了个体性原则,而一切最终又汇聚到通达本真,逍遥自在的“实有诸己”的“真人”的理想人格境界。
  总而言之,以对“人”的关切为中心,孟子和庄子分别地展开了哲学的智慧之思,其中所体现的理论的创造性和思想魅力,至今仍吸引着爱智慧者不断向其反顾。
  参考文献:
  [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
  郭天恩,男,汉族,河南夏邑人,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7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先秦诸子及道家哲学。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音乐文化学、音乐地理学角度出发,结合方建军先生主编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 陕西卷》,研究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的音乐文物,探究音乐文物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理成因,回归本源,重视传统,重视历史遗产,也希望能对当下“一带一路”音乐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关中地区;音乐文物 ;主要特征;成因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
【摘要】 丘奇兰德的《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是一部立足于当代语言学的科学哲学著作。范·弗拉森向“科学实在论者以及顽固的经验论者”推荐阅读此书,而C·斯马特则建议“所有对心灵哲学感兴趣的人们”亦需如此;P·斯蒂奇更是赞之“一本令人欢呼喝彩的书”,因为这本书“向我们表明了我们也许可以扩展我们的知觉意识和内省意识,以及开始凭借科学提供的范畴来看待物理世界和我们自身的方法”。  【关键词】 科学实在论
期刊
【摘要】 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社区之间是一种依存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其中文化遗产保护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有两个方面,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本文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对社区发展的诸多影响,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双双得到促进,达到双赢的局面,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发展  【中图
期刊
【摘要】 泰戈尔访华作为新文化运动中标志性事件,折射出新文化运动中关于现代化争论问题的实质。本文通过对泰戈尔访华背景、发展始末的梳理,对泰戈尔及其思想在华遇冷原因进行分析,为解读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现代化道路发展提供有益思考和反思。  【关键词】 泰戈尔访华;现代化;新文化运动;科玄之争  【中图分类号】K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7-005
期刊
【摘要】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统一并长期统治北部中国的政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的灭亡值得深思。有别于以往研究者的研究思路——政治、军事、文化等角度,本文则试图从一些新角度来探讨北魏的灭亡。  【关键词】 北魏;灭亡;经济  【中图分类号】K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博大精深的燕赵文化,为民间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扎实的文化根基,并且在千百年来的文化滋养中,形成了珍贵的文化价值。因而,河北省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要结合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的文化创新进行全面的探索,从信息化、产业化、娱乐化等方面凸显河北民间音乐的文化特色,为河北民间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
期刊
【摘要】 新宁八峒瑶文化起源于瑶民的社会生活,迄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八峒“跳鼓坛”、水庙“瑶族彩调剧”等是新宁瑶族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湘桂黔民族文化发展变迁的活化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同质化的趋势下,新宁瑶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考验。本文将通过分析其文化内涵与文化特色,结合瑶文化保护,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新宁的瑶文化产业开发之路。  【关键词】 瑶文化;文化保护;
期刊
【摘要】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也是地理学史上的一部旷世巨著。本文将从文学分析角度切入来揭示《徐霞客游记》中所充溢的独特个性化生命体验,并结合当前新媒体平台端的旅游视频创作与发布情况,来揭示《徐霞客游记》在当前文学地理文化研究领域的价值,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探掘《徐霞客游记》独特的个性化生命体验,取精用宏来丰富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并以个性化生命体验为导向来推动我国旅游文化经营模式的全新
期刊
【摘要】 湖南省境内的官话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北和湘南。对西南官话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中,语音的研究多于词汇和语法;从地域上看,对湖南北部的方言研究比南部的方言多。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对西南官话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目前西南官话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 西南官话;语音;词汇;语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1921年,白璧德提出“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在国际人文主义的视野下,白璧德认为西方古典人文主义思想需要融入中国儒学,中国儒学也需要融入西方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他相信这种双向轨道的国际人文主义运动终会实现“促进中西方知识领袖的真正理解”的大同理想。然而问题在于,处于强势文化一方的白璧德何以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甚至要以儒家思想激活西方的古典文化传统?本文将围绕白璧德的家世、教育背景、工作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