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开展十多年来,仍然在教育理念的推广、教学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衡量标准的规范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从人文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计划的科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理工科大学长期存在着一种“重理轻文”的倾向,强调自然科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忽视人文科学在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上的正确引导作用,严重影响了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而2l世纪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政治日益交织在一起,各种问题的解决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的战略。现代社会的需求迫切要求我国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帮助青年一代正确理解生活,充分实现人生价值。那么,在素质教育开展的十多年来,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情况究竟如何?
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理工科大学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人文素质教育观念难以深入人心。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以来,部分学校对它的重要性仍缺乏基本的认识,一些领导、部门和教师把它看作是一种行政工作形式,并没有上升到中国高教模式改革的高度来认识。除了旧观念在理工科院校师生中根深蒂固之外,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也值得我们关注。90年代后期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让高校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就业包袱。高校或者说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日益明显的倾向——应业教育。就像中学围绕升学的指挥棒在转一样,高校也开始跟着就业的指挥棒转。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教育,使文史哲等看不到直接经济效益的传统学科日渐萎缩。社会环境的压力对大学产生影响是正常现象,但把大学教育的任务局限在“为就业服务”,则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又怎能深入人心?
教学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在理工科大学开设的人文课程中,列入必修课范围的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而体现其他人文素质的课程更多的集中在选修课之中。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较,无论是学校本身的重视程度,还是学生的重视程度,都要稍逊一筹。另外,在人文选修课的师资数量上和开课数量上,都与理工科学生的实际需要存在着很大的距离。除了对本、专科生所开设的人文选修课数量严重不足之外,对硕士、博士生也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开设人文选修课。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绝大部分理工科院校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基本上达到相应的高度。但这并不等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素质就达到了同样的高度,有许多学历高的师资并不一定属于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机构。
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要求缺乏合理的统一的衡量标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在培养的目标上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近几年来,经常有媒体报道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描述普遍比较低调,许多论文以及调查报告也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评价不高。对于这些报道和评论,我们要持客观的态度,不能戴着放大镜和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当今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处于正常发展状态中的,只不过这种状态的表现形式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了。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合理的“现代化”的衡量标准。
改善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状况的几点建议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文教育在西方国家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也逐渐认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但迄今为止,我国政府或教育组织还未出台任何关于推进人文教育的专门性政策或文件。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将这种支持落实到具体的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政策制定和改革上。教育主管部门应突出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引导和指导,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理工科高等教育的政策指导范畴,努力从体系上为各类理工科大学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般性标准,并将其作为评估和考核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立足本国国情和各高校实际,科学设计人文素质教育计划。在设计人文素质教育计划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各高校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盲目照搬。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计划的设计要强调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体现着民族的个性。处于交流更频繁更方便的全球化时代,面对外国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决不可能关起门来与世界隔绝,而是要既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又不忘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多途径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中国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行方法存在着过多的讲授式、“灌输”法等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直接将真理送给学生,只注意调动和组织学生清醒的、理智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只把学科当作现成结论来教学。这些特点都不适合当今世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要求。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带有很强的个性。这种性质的知识是要激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多的反省而开发新的不同意见和理解,而不是就某一个问题给学生一个结论。因此,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中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学习者和学生共同反思和探索问题。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对理工科大学和大学毕业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教育者根据目前的社会现状以及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理工科大学长期存在着一种“重理轻文”的倾向,强调自然科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忽视人文科学在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上的正确引导作用,严重影响了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而2l世纪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政治日益交织在一起,各种问题的解决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的战略。现代社会的需求迫切要求我国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帮助青年一代正确理解生活,充分实现人生价值。那么,在素质教育开展的十多年来,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情况究竟如何?
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理工科大学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人文素质教育观念难以深入人心。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以来,部分学校对它的重要性仍缺乏基本的认识,一些领导、部门和教师把它看作是一种行政工作形式,并没有上升到中国高教模式改革的高度来认识。除了旧观念在理工科院校师生中根深蒂固之外,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也值得我们关注。90年代后期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让高校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就业包袱。高校或者说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日益明显的倾向——应业教育。就像中学围绕升学的指挥棒在转一样,高校也开始跟着就业的指挥棒转。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教育,使文史哲等看不到直接经济效益的传统学科日渐萎缩。社会环境的压力对大学产生影响是正常现象,但把大学教育的任务局限在“为就业服务”,则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又怎能深入人心?
教学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在理工科大学开设的人文课程中,列入必修课范围的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而体现其他人文素质的课程更多的集中在选修课之中。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较,无论是学校本身的重视程度,还是学生的重视程度,都要稍逊一筹。另外,在人文选修课的师资数量上和开课数量上,都与理工科学生的实际需要存在着很大的距离。除了对本、专科生所开设的人文选修课数量严重不足之外,对硕士、博士生也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开设人文选修课。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绝大部分理工科院校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基本上达到相应的高度。但这并不等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素质就达到了同样的高度,有许多学历高的师资并不一定属于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机构。
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要求缺乏合理的统一的衡量标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在培养的目标上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近几年来,经常有媒体报道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描述普遍比较低调,许多论文以及调查报告也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评价不高。对于这些报道和评论,我们要持客观的态度,不能戴着放大镜和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当今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处于正常发展状态中的,只不过这种状态的表现形式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了。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合理的“现代化”的衡量标准。
改善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状况的几点建议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文教育在西方国家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也逐渐认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但迄今为止,我国政府或教育组织还未出台任何关于推进人文教育的专门性政策或文件。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将这种支持落实到具体的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政策制定和改革上。教育主管部门应突出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引导和指导,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理工科高等教育的政策指导范畴,努力从体系上为各类理工科大学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般性标准,并将其作为评估和考核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立足本国国情和各高校实际,科学设计人文素质教育计划。在设计人文素质教育计划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各高校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盲目照搬。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计划的设计要强调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体现着民族的个性。处于交流更频繁更方便的全球化时代,面对外国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决不可能关起门来与世界隔绝,而是要既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又不忘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多途径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中国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行方法存在着过多的讲授式、“灌输”法等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直接将真理送给学生,只注意调动和组织学生清醒的、理智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只把学科当作现成结论来教学。这些特点都不适合当今世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要求。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带有很强的个性。这种性质的知识是要激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多的反省而开发新的不同意见和理解,而不是就某一个问题给学生一个结论。因此,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中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学习者和学生共同反思和探索问题。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对理工科大学和大学毕业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教育者根据目前的社会现状以及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