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脱落酸对茶树生理指标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60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二年生龙井43茶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对茶树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ABA均可显著提高茶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但也提高了叶片中丙二醛(MDA)和ABA的含量。对照组在48 h内,可溶性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MDA和ABA含量略有波动;在不同浓度外源ABA处理下,低浓度(10、20、50 mg/L)ABA处理可在48 h时内提高可溶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高浓度(100、200 mg/L)的ABA可导致叶片中MDA的大量积累,并导致内源ABA含量的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高浓度ABA对茶苗造成胁迫伤害,进而引发可溶性物质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结合各项指标,施加低浓度的ABA可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力,从而提高植物抗逆性;而高浓度的ABA,则可能会对茶苗造成一定的胁迫伤害。因此,在冬季或初春时,适当施用低浓度的ABA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苗的抗逆性,增加新植茶园茶苗的成活率。
   关键词:茶树;脱落酸;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物质;抗氧化酶;抗逆性
  脱落酸(ABA)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不同组织中且具有多种功能的激素[1],在种子休眠、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2-3]。近几十年来,ABA在低温、干旱、盐碱、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其作用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现已有深入的研究[4-6]。逆境胁迫下,植物内源ABA积累以缓解逆境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7]。施加外源ABA可提高植物抗寒性、抗旱性、耐盐性等非生物胁迫抗性,近年来,已在多种植物中先后被证实。例如,外源ABA处理可提高玉米[8]、辣椒[9]、小麦[10]、番茄[11]等植物的抗寒性;可提高大豆[12]、玉米[13]、美国红枫[14]等的抗旱性;此外,还可提高菜豆[15]、灰毡毛忍冬[16]、玉米[17]等的耐盐性。党秋玲等的研究结果表明,0.01%~0.06%的ABA浸种可提高番茄幼苗内容物含量,增强幼苗抗寒性[11];杜鹃花和山茶花的最适ABA处理浓度均为 10 mg/L[18-19];番木瓜的最佳ABA处理浓度则为5 mg/L[20],可见不同物种的最适ABA处理浓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品种间最适ABA处理浓度也不同,孙庆玲等对狗牙根的研究发现,抗寒性强品种的最适ABA处理浓度为15 mg/L,而寒敏感品种则为5 mg/L[21]。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为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低温、干旱、高温等)频发,春季的“倒春寒”、夏季的高温以及秋季的干旱严重影响了茶树生长,并降低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最终严重影响茶农和企业的效益,制约茶叶产业的稳步发展[22-23]。因此,通过施加外源ABA来预防低温、高温和干旱胁迫對茶园茶苗成活率、茶树发芽和茶叶产量、品质的危害,对茶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前期研究已证实,外源ABA可提高茶树的抗寒性[24]和抗旱性[25],例如张丽等以舒茶早1年生离体的枝条为材料,比较了5组不同浓度的ABA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影响[26]。但尚未见不同浓度ABA对茶树完整植株的生理生化尤其是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影响的报道。龙井43为江浙地区优质茶树品种,近年来其无性系被大量用于替换老茶树;然而,江浙地区的“倒春寒”使新植茶园幼龄茶树长势欠佳,严重时甚至导致新植菜苗大量死亡。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ABA对茶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可筛选出适宜的外源ABA施用浓度,有利于预防春季冻害对新建茶园的影响,避免过量施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甚至影响茶树生长。因此,本试验以龙井43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ABA对茶树可溶性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影响,为筛选最适外源ABA施用浓度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4年4月在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以南京雅润茶业有限公司扦插繁育的二年生龙井43茶苗为试验材料,栽培方法参照李磊等的茶苗水培方法[24]。茶苗培养于南京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人工气候箱中,光照度为 120 μmol/(m2·s)、光照时间为12 h/d,昼/夜温度为(25±2) ℃/(20±2) ℃,相对湿度为75%。
  1.2 处理方法
  试验设6组处理,分别为蒸馏水处理(对照)和5种不同浓度(10、20、50、100、200 mg/L)外源ABA处理,每组处理均设6个重复。对茶苗整株喷施蒸馏水和外源ABA,直至叶片完全湿润。在处理的0、4、8、12、24、48 h时,采集茶苗顶部从上往下数第 2~4 张叶片,称质量后用液氮进行速冻,然后在 -80 ℃ 下冻存,用于后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1.3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参考Bradford的考马斯亮蓝法[27];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参考Yemm等的蒽酮比色法[28];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参考李合生的硫代巴比妥酸法[29];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参考李合生的酸性茚三酮显色法[2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参考Giannopolitis等的氮蓝四唑(NBT)法[30];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参考Aebi的紫外吸收法[31];参考Bergmeyer的愈创木酚法[32]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33]测定叶片中脱落酸含量。
  1.4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与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ABA对茶树叶片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2.1.1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由表1可知,对照处理中茶树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5.60~16.17 μg/g之间波动,不同时间点差异并不显著。施加外源ABA后,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且其含量始终高于同时期的对照。10、20 mg/L ABA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12 h时分别增加至20.50、23.14 μg/g,为初始浓度的1.25、1.42倍,48 h时含量分别达到初始浓度的1.41、1.51 倍;50 mg/L ABA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4~24 h 期间与20 mg/L ABA处理较为接近,但在处理48 h时浓度增加并显著高于 20 mg/L ABA处理,达到初始浓度的1.62倍;100、200 mg/L ABA处理下,处理12 h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达到25.40、26.72 μg/g,为初始浓度的1.57、1.65 倍,处理48 h时分别为初始浓度的1.66、1.96倍。
  2.1.2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由表2可知,对照组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 0~48 h 内变化不显著,范围为10.23%~11.07%。施加外源ABA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可溶性蛋白相似,即随着施加浓度的增加总体增加。不同浓度ABA处理下,在处理4~48 h内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增加,处理12 h时分别是初始浓度的1.33、1.32、1.33、2.00、2.24倍,处理48 h时分别为初始浓度的1.52、1.52、1.58、2.23、2.62倍。10、20、50 mg/L ABA处理下,同期可溶性糖含量较接近;而100、200 mg/L ABA处理下,4~48 h内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及10、20、50 mg/L ABA处理。
  2.1.3 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 由表3可知,对照处理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为9.58~11.11 μg/g,在处理0~48 h期间变化不显著,且在处理4~48 h内显著低于施加外源ABA处理。施加不同浓度外源ABA后,各处理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在处理0~48 h均极显著增加。10、20、50 mg/L ABA处理下,处理12 h时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为初始浓度的1.40、1.67、1.74倍,处理48 h时分别为初始浓度的 1.72、2.26、2.34倍;100、200 mg/L ABA处理下,处理12 h时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为初始浓度的1.74、1.99倍,处理48 h时则为初始浓度的2.92、3.89倍。
  2.1.4 丙二醛含量变化 由表4可知,对照组的丙二醛含量为0.44~0.59 nmol/g。施加10 mg/L ABA时,处理48 h后丙二醛含量由初始的 0.44 nmol/g 增加至0.88 nmol/g,为初始浓度的2倍;施加20、50、100、200 mg/L ABA时,丙二醛含量在处理0~24 h期间,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均在处理24 h时达到最高值,随后在处理48 h时有所下降。10、20、50 mg/L ABA处理下,丙二醛含量在处理 48 h 时均下降至 1.00 nmol/g 左右;然而,高浓度(100、200 mg/L)的ABA处理下,处理24 h时丙二醛含量分别是初始值的 4.81、7.50倍,即使在处理48 h时有所下降,但含量分别为1.90、3.12 nmol/g,仍是初始值的 3.96、6.78倍。虽然高浓度ABA可显著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但同时也导致丙二醛含量较高,可能导致过量施用后对茶树造成胁迫伤害。
  2.2 不同浓度ABA对茶树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表5、表6、表7分别为不同浓度ABA对茶树SOD、CAT、POD活性的影响。对照组的SOD、CAT、POD活性在处理48 h内变化不显著。经外源ABA处理后,茶树叶片中SOD活性在处理0~12 h内极显著增强,12~48 h内极显著下降。10 mg/L ABA处理下,SOD活性在处理12 h时达到111.36 U/g,48 h时下降至84.91 U/g。20、50、100、200 mg/L ABA处理下,在处理12 h时SOD活力分别为125.02、157.17、158.66、167.98 U/g,48 h时分别下降至100.33、107.00、113.64、125.46 U/g,但仍极显著高于初始活力。茶树叶片中CAT活力变化趋势与SOD类似,除了对照外,其他处理的CAT活力均在0~12 h内增强,12~48 h内下降,且处理48 h时CAT活力仍高于初始活力。高浓度(100、200 mg/L)ABA处理下,茶树叶片CAT活力显著增强,但随着时间延长(24~48 h),200 mg/L ABA处理下的CAT活力略高于100 mg/L ABA处理。除了对照与 200 mg/L ABA处理外,经外源ABA处理后,茶树叶片中POD活性总体在处理0~24 h内增强,24~48 h 内下降,处理48 h时仍保持较高活力。200 mg/L ABA处理下,茶树叶片POD活性在处理 0~12 h 内增强,12~48 h内先下降再增强。由表5、表6和表7可知,外源ABA基本在处理12 h内显著提高了茶树叶片中抗氧化酶活力,虽然在处理 12~48 h内有所波动,但在处理48 h时仍能保持较高活力,对于提高茶树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
  2.3 不同浓度外源ABA對茶树叶片ABA含量的影响
  由表8可知,未施加外源ABA时,茶树叶片中ABA含量为55.72~62.71 ng/g,其中,在处理4 h时最高,为62.71 ng/g;在处理12 h时最低,为55.72 ng/g。喷施不同浓度ABA后,叶片中ABA含量在0~48 h内均显著增加,并在48 h时达到最大值;在处理12 h时,各处理(对照除外)ABA浓度分别为初始浓度的1.25、1.27、1.63、1.75、1.98倍,而 48 h 时则为初始浓度的1.35、1.42、1.73、1.81、2.17倍。由此可见,施加外源ABA可在12 h内显著增加茶树叶片中ABA含量,并且可使其在48 h 时仍保持在较高浓度,从而提高茶树的抗逆性。   3 讨论
  3.1 外源ABA对茶树可溶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施加外源ABA可提高植物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寒性,并逐渐适应低温环境[9,18-20]。本试验中,常温下,施加不同浓度的外源ABA均能使茶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基本在处理4 h时含量显著增加,且随着施用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见外源ABA可在短时间内提高茶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且使其在处理48 h后仍维持较高浓度,进而提高茶树的抗性。
  丙二醛作为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分解产物,在植物衰老和逆境胁迫下会大量积累,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植物受伤害的程度。在冬小麦、山茶花、玉米等的研究[10,19,34]中,外源ABA可降低植物中MDA的积累量,从而减轻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本试验中,不同浓度的ABA处理0~24 h内,茶树叶片中MDA含量均有所升高。10、20、50 mg/L ABA处理下,MDA含量虽然明显增加,但其最终含量保持在1.0 nmol/g左右;然而,高浓度(100、200 mg/L)的ABA处理下,MDA含量在处理期间极显著增加,且在处理48 h时含量为初始值的3倍左右。不同浓度外源ABA处理下,茶树叶片MDA含量可显著增加,可能由于试验使用了2年生的茶苗,对外源ABA处理较为敏感。
  以往研究表明,外源施加ABA后,抗氧化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25]。经外源ABA处理后,茶苗叶片中SOD、CAT活力基本表现为0~12 h内增强,12~48 h内下降;POD活力为0~24 h内增强,24~48 h内下降;但SOD、CAT、POD的活力在48 h时总体仍高于初始活力。可见外源ABA可提高茶苗抗氧化酶活性并使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活性,进而引起相应的抗性反应,从而增强茶苗抗逆性。
  结合以上数据,可见低浓度(10、20、50 mg/L)ABA处理有利于渗透物质的积累和抗氧化酶活力的提高,从而可提高茶苗抗逆性;而高浓度(100、200 mg/L)ABA处理下渗透物质虽然大量积累,但其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均较高,可能大量施加外源ABA已对茶苗造成一定胁迫。
  3.2 外源ABA对茶树ABA含量的影响
  除了关注外源ABA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外,相较于其他研究,本试验检测了不同浓度的外源ABA施用对茶苗叶片中内源AB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ABA促进了内源ABA的积累,这也可能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积累以及抗氧化酶活力提高的原因。同时,研究发现,施用高浓度(100、200 mg/L)的ABA导致叶片中ABA含量极显著增加,甚至增长近1倍。黄丹娟等研究发现,叶片成熟度越高,其ABA含量越低,老叶中积累水杨酸(SA),嫩叶中积累脱落酸,叶片通过合成代谢平衡控制ABA含量和SA含量,以响应逆境胁迫[35]。在本试验中,采样部位为嫩叶,外源ABA促进了其内源ABA的积累,并伴随着可溶性物质含量增加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增强,可见外源ABA可通过增加内源ABA含量增强茶树的抗逆性。值得关注的是,黄丹娟等在茶树抗逆性评价研究中发现,ABA含量与大多数生理指标变化趋势相反[35],而本试验中外源ABA施用导致内源ABA的增加,并伴随着可溶性物质含量增加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增强,有可能是由于过高浓度的ABA对于茶苗嫩叶造成一定胁迫,最终引起游离脯氨酸、MDA等的大量积累以及抗氧化酶活力的显著增强。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抗性越强的品种对外源ABA敏感性越差,例如孙庆玲等发现,抗寒性强的狗牙根最适ABA处理浓度高于寒敏感品种[21]。然而,梁新华等以抗旱耐瘠品种——红芒麦为研究材料时发现,该品种在试验中并未表现出对外源ABA不敏感性最大[36]。因此,施加外源ABA后,不同抗性茶树品种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抗性强弱与ABA敏感性的相关性均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 结论
  综上,施加外源ABA在48 h内可提高茶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并且提高SOD、CAT、POD的活性。低濃度(10、20、50 mg/L)的ABA在促进可溶性物质积累和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时,可增强茶苗抗逆性,但也会导致MDA的少量积累;而高浓度的ABA则会引起MDA的大量积累,可能会对茶苗造成胁迫伤害,继而引发可溶性物质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力的显著增强。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外源ABA对常温下龙井43茶苗的影响,筛选出的ABA施用浓度,可以避免低浓度ABA不能显著提高抗逆性,同时避免过高浓度ABA抑制生长的情况,对新植茶园利用外源ABA提高茶苗抗寒性以及安全越冬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 婧,兰海燕. 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14(6):22-28.
  [2]郭栋梁,李 玲. ABA对植物侧根发生的调节(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8,37(1):67-69.
  [3]朱晓琛,张汉马,南文斌. 脱落酸调控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2017,53(7):1123-1130.
  [4]Yoshida T,Mogami J,Yamaguchi-Shinozaki K. ABA-dependent and ABA-independent signaling in response to osmotic stress in plants[J].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2014,21:133-139.
  [5]刘娟娟,汪惠丽. 植物中脱落酸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6):11-12,15.   [6]Zhang J,Jia W,Yang J,et al. Role of ABA in integrating plant responses to drought and salt stresses[J]. Field Crops Research,2006,97(1):111-119.
  [7]陈 康,李 杰,唐 静,等. 一氧化氮参与调节盐胁迫诱导的玉米幼苗脱落酸积累[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6,32(5):577-582.
  [8]Anderson M D,Prasad T K,Martin B A,et al.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chilling acclimated maize seedlings and evidence for the involvement of abscisic acid in chilling tolerance[J]. Plant Physiology,1994,105(1):331-339.
  [9]徐珊珊,史星雲,李 强. 外源ABA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J]. 长江蔬菜,2015(24):55-58.
  [10]王军虹,徐 琛,苍 晶,等. 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细胞膜脂组分及膜透性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45(10):21-28.
  [11]党秋玲,于 超,王祯丽. ABA处理种子对加工番茄幼苗抗寒力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2005,23(3):349-351.
  [12]魏 鑫,倪 虹,张会慧,等. 外源脱落酸和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抗旱性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38(5):605-610.
  [13]徐 乐,汪媛媛,叶开温,等. ABA和NO在印度梨形孢提高玉米苗期抗旱性的作用[J]. 分子植物育种,2018,16(9):2939-2947.
  [14]产祝龙,刘占国,施 冰,等. 外源脱落酸对干旱胁迫下美国红枫抗旱性的影响[J]. 林业科技,2019,44(3):18-21.
  [15]Khadri M,Tejera N A,Lluch C. Alleviation of salt stress in commo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by exogenous abscisic acid supply[J].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06,25(2):110-119.
  [16]朱菲菲. 外源脱落酸提高灰毡毛忍冬耐盐性的生理机制的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3.
  [17]高 山,孙伟峰,李 莹,等. 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对盐胁迫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2017,15(10):4195-4164.
  [18]刘旭梅. 杜鹃花品种的抗寒性评价及外源ABA对其抗寒性的影响[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19]章锦涛,王 华,王 松,等. 外施脱落酸对低温胁迫下山茶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7,44(1):142-145.
  [20]陈 燕,潘祖建,甘卫堂,等. 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番木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9,32(2):5-8.
  [21]孙庆玲,李培英,孙宗玖,等. 外施脱落酸对不同抗寒性狗牙根品种的渗透调节物质响应研究[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2,35(2):87-92.
  [22]Zhou L,Xu H,Mischke S,et al. Exogenous abscisic acid significantly affects proteome in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exposed to drought stress[J]. Horticulture Research,2014,1:14029.
  [23]Zhu X J,Liao J R,Xia X L,et al. Physiological and iTRAQ-based proteomic analyses reveal the function of exogenous γ-aminobutyric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兴农是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首要任务,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力军。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实践为例,深入分析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重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等来促进农业科研院所做好科技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服务;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要:以新和地区种植的大田哈密瓜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物候期哈密瓜果实样本,采集高光谱数据并通过Savitzky-Golay一阶导数(SG-1)、Savitzky-Golay二阶导数(SG-2)、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4种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预处理,建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和概率神经网络(PNN)2种哈密瓜物候期判别模型,以模型判别正确率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所建模型均
摘要:采用生物膜滴滤池的方法,对低浓度养殖废水进行净化研究。分别选用PVC毛刷、沸石和火山岩作为填料。在11月份,温度逐渐下降情况下,研究滴滤池对COD、TN、TP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处理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08%、85.38%和84.26%;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54%、52.41%和59.64%;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50%、50.16%和56.50%;氨氮的
摘要:淮麦45(参试名称为淮麦140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28和淮麦25杂交选育出的小麥新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14年在江苏省预备试验中,比对照淮麦20增产11.07%;进入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215.4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2.87%;进入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 9 721.9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
摘要: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达、农民富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创新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不仅为创造乡村生态宜居环境提供了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有效手段,因此,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创新发展对于实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根据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实际
摘要:前期利用In-Fusion SMARTerTM cDNA Library-Construction Kit已完成玉米纹枯病菌WF-9菌株的全长cDNA文库,并进行EST分析。笔者在此基础上,将EST片段进行聚类拼接,得到一个长944 bp的序列,根据所得序列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克隆得到玉米纹枯病病菌y-谷氨酰转肽酶基因(GGT)cDNA序列,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并利用rea
摘要:利用反向序列标签重复技术(inverse sequence-tagged repeat,ISTR)对43份安徽省榧树种质资源及3份浙江省榧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ISTR能很好地用于榧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多态性比例为87.09%,46份榧树种质遗传相似系数为0.548 4~1.000 0,表明安徽省榧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采用UPGMA(非加权组平均算法)对46份种质的IS
摘要:为探讨大花三色堇和角堇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为我国低温条件下大花三色堇和角堇的栽培及抗寒育种提供参考,以1个大花三色堇资源HAR和3个角堇资源JB、E01、08H为材料,分别在-5 ℃ 8 h、-5 ℃ 16 h、-5 ℃ 24 h、-10 ℃ 7 h、-10 ℃ 14 h条件下对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20 ℃为对照,研究低温胁迫下三色堇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
摘要:以4个从日本引进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设置0、150、225、300 kg/hm2等4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对产量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并对产量与蒸煮食味品质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225 kg/hm2施氮水平。(2)米饭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随施氮量的增加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高氮时下降比较明显,
摘要:[JP2]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可获性是解决其融资难题的有效方法。尽管哈尔滨市的合作社在近年来已得到有效发展,但是融资难仍旧困扰着合作社。通过调查哈尔滨市合作社实际情况,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得到是否拥有固定的上下游企业、符合银行规定的固定资产规模、合作社利润水平、合作社是否拥有征信体系、合作社是否得到政策扶持5个因素对合作社的贷款可获性影响显著;在可获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哪些因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