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国家、社会对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学会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设计包装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文字、图像、动画以及声音,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 提高效率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领域广、内容多、学科思维综合能力水平要求高的学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为学生直观动态模拟地展示地理现象,把学生从枯燥无比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此外,地理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教育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一种体现。
一、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把多媒体技术引进高中地理课堂,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动态直观地将知识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如,在讲地壳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以“汶川地震”为引子,在课件上展示相关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引申到地壳运动知识,将“向斜成山,背斜成谷”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画面起初为水平岩层,然后在内力作用(可以用箭头表示)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接着,展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快(可以声音的缓急程度来表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演示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一动画的动态模拟演示使得令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地壳运动现象变得易于掌握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突出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想象力较差,对于抽象、不易理解的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还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高中地理又有许多抽象、不易想象理解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如必修教材中三圈环流便是难点之一,传统教学方法一般采用示意图、板画和地球仪演示相结合,再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叙述(这是用传统方法讲的一节好课)。但因学生抽象思维欠缺,不易理解、难以掌握。这些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先展示天文五带划分图、太阳直射与斜射时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量图和动态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再通过展示地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差异,并由此产生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热力原因),两地存在气压梯度以及气压梯度力;第三步课件展示假设地球没有自转运动,水平地转偏向力不存在时,形成赤道与两极间的热力环流;第四步课件演示有地球自转运动,水平地转偏向力存在时,在南北纬30°高空形成环地球运动的西风,气流被迫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动力原因);第五步课件演示在低纬度近地表,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间形成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副热带高压与极地高压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的暖气团遇到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运动的冷气团,暖气团(密度小)沿冷气团(密度大)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原因);第六步演示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间的西风带和位于极地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间的极地东风带的形成;第七步演示三圈环流的全过程;然后演示在太阳直射点周期移动的影响下,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现象。针对本节内容的特点,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动态演示,通过学生观看,从视觉上给学生以最深刻的刺激。学生印象深刻,从而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高中地理内容多、难度大、涉及的知识面广。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加深直观记忆;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知识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展示丰富的材料,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利用网络,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资料(文字、图片、影音资料),既可以简化课件制作,又可以大范围的获取大量所需资料。当然所有的资料不能脱离高中教材的范畴,因为无论是面对学生能力训练,还是面对会考、高考,所有的材料均是信息载体,是背景知识,在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答案还是要回归日常教学,回归到教材中去。这一点一定要做到与教材的有机结合,不能循规蹈矩、死搬硬套。例如在“西气东输”中,从线路的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地形区、省区的自然状况、人文状况,沿途所经过的重要能源基地,对经济发达、但需要改变能源结构的重污染城市的意义,对上海市发展的意义等几方面来设计问题。再配上我国西部“优势能源及分布”和东部“能源现状及需求”等资料,给学生在问题、材料与教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得心应手,而不会显得束手无策。例如“工业区位”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对工业的某个区位因素进行分析,每个小组从网上或者其他途径找出案例来说明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非常活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收获很大,作为老师的我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所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学生自主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又能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通过对学生收集的大量资料的处理,可以丰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所有这些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难得的提高机会。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 提高效率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领域广、内容多、学科思维综合能力水平要求高的学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为学生直观动态模拟地展示地理现象,把学生从枯燥无比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此外,地理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教育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一种体现。
一、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把多媒体技术引进高中地理课堂,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动态直观地将知识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如,在讲地壳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以“汶川地震”为引子,在课件上展示相关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引申到地壳运动知识,将“向斜成山,背斜成谷”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画面起初为水平岩层,然后在内力作用(可以用箭头表示)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接着,展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快(可以声音的缓急程度来表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演示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一动画的动态模拟演示使得令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地壳运动现象变得易于掌握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突出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想象力较差,对于抽象、不易理解的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还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高中地理又有许多抽象、不易想象理解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如必修教材中三圈环流便是难点之一,传统教学方法一般采用示意图、板画和地球仪演示相结合,再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叙述(这是用传统方法讲的一节好课)。但因学生抽象思维欠缺,不易理解、难以掌握。这些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先展示天文五带划分图、太阳直射与斜射时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量图和动态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再通过展示地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差异,并由此产生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热力原因),两地存在气压梯度以及气压梯度力;第三步课件展示假设地球没有自转运动,水平地转偏向力不存在时,形成赤道与两极间的热力环流;第四步课件演示有地球自转运动,水平地转偏向力存在时,在南北纬30°高空形成环地球运动的西风,气流被迫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动力原因);第五步课件演示在低纬度近地表,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间形成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副热带高压与极地高压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的暖气团遇到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运动的冷气团,暖气团(密度小)沿冷气团(密度大)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原因);第六步演示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间的西风带和位于极地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间的极地东风带的形成;第七步演示三圈环流的全过程;然后演示在太阳直射点周期移动的影响下,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现象。针对本节内容的特点,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动态演示,通过学生观看,从视觉上给学生以最深刻的刺激。学生印象深刻,从而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高中地理内容多、难度大、涉及的知识面广。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加深直观记忆;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知识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展示丰富的材料,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利用网络,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资料(文字、图片、影音资料),既可以简化课件制作,又可以大范围的获取大量所需资料。当然所有的资料不能脱离高中教材的范畴,因为无论是面对学生能力训练,还是面对会考、高考,所有的材料均是信息载体,是背景知识,在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答案还是要回归日常教学,回归到教材中去。这一点一定要做到与教材的有机结合,不能循规蹈矩、死搬硬套。例如在“西气东输”中,从线路的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地形区、省区的自然状况、人文状况,沿途所经过的重要能源基地,对经济发达、但需要改变能源结构的重污染城市的意义,对上海市发展的意义等几方面来设计问题。再配上我国西部“优势能源及分布”和东部“能源现状及需求”等资料,给学生在问题、材料与教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得心应手,而不会显得束手无策。例如“工业区位”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对工业的某个区位因素进行分析,每个小组从网上或者其他途径找出案例来说明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非常活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收获很大,作为老师的我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所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学生自主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又能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通过对学生收集的大量资料的处理,可以丰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所有这些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难得的提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