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歧视的中间地带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托妮·莫瑞森刻画了两位黑白混血人,一位是嫁给了白人的混血姑娘杰萝丹,另一位是在黑人社区中工作的皂头牧师。本篇论文旨在分析小说中的这两位混血人,揭示出小说中体现的美国种族歧视的复杂现实。莫瑞森通过描绘混血人的生活经历和他们与小说主人公佩科拉的接触,使人们对美国的种族歧视有了更广泛的认知。混血人,这一混合着白人和黑人血统的有色人,不仅仅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也是种族歧视的罪犯,间接导致了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剧人生。
  关键词:混血人 杰萝丹 皂头牧师 种族歧视
  引言
  托妮·莫瑞森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最蓝的眼睛》讲述了一位名叫佩科拉的黑人小女孩的悲剧人生。佩科拉惨遭父亲强奸,并最终发疯,幻想自己获得了一双和白人小女孩一样湛蓝的眼睛。除了成功塑造了佩科拉和她家人的形象,莫瑞森还刻画了与佩科拉的人生悲剧相关的两个混血人。一位是嫁给了白人男子的杰萝丹,另一位是佩科拉所居住的黑人社区的牧师,人称“皂头牧师”。为了深刻表现这两位混血人,莫瑞森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单独成章,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生活经历,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叙述他们与佩科拉的故事。本文旨在分析这两位混血人的人生,解答他们作为黑人和白人的交叉地带,在种族歧视这一大背景下的角色定位,以此来进一步揭示美国种族歧视的复杂性和现实意义。
  一、种族歧视的受害者
  尽管同佩科拉以及其他黑人相比,黑白混血人杰萝丹和皂头牧师似乎拥有着更高的社会地位,但他们仍然摆脱不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改变不了他们同样是种族歧视牺牲品的命运。
  杰萝丹是在美国乡村长大的众多混血女孩儿之一。她因是黑人白人的混血后代,皮肤呈现出如同焦糖的色泽。虽然作者没有明确指出杰萝丹的出生背景,但她很有可能是遭受白人强奸的黑人女性的后代。作者在描述杰萝丹的少女时代时,暗示了这样的群体在美国的乡村并不罕见,也就是说,黑人妇女受到白人欺凌的情况屡见不鲜。“杰萝丹们”棕色的皮肤,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她们从出生以来就背负的种族歧视受害者的烙印。
  此外,杰萝丹扭曲的成长经历体现出她年少时便深受白人文化的侵蚀和压迫。在白人社区中,她棕色的皮肤使她不能和其他白人女孩享有同等的地位。“她们在唱诗班里担任第二女高音。尽管她们的嗓音响亮稳健,她们从未入选担任独唱。”在这样不平等的境地下,她学会的只是向白人妥协。甚至,她开始憎恶自己身上的黑人特征,费尽心思地去除它们,例如厚嘴唇,宽大的臀部,还有黑人口音。她从学校里学到的不是探索世界的能力,而是如何取悦白人。最后,她以附属品、玩物的身份,成为白人男子温驯、优雅的妻子。正如辛西娅·戴维斯(Cynthia A. Davis)所说:“她们‘选择’把自己的地位当作物品,并且坚决地捍卫它……杰萝丹越发成为一个完美的形象而非自由的個体。”杰萝丹屈从于这个白人主导的世界,接受了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最终忘却了她的黑人背景,丢失了她的自尊、独立以及思想。
  同时,杰萝丹的婚后生活也因为她内心的扭曲而变得虚伪、悲惨。为了嫁给白人男子,她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内心麻木的女人。她婚姻的基础,不是真爱,而是相互利用。白人男子娶她是贪图她屈尊于白人的谦卑和体贴,并且认为她能像黑人妇女那样不费力气地繁衍后代。反之,杰萝丹也并不爱她的丈夫。她只是需要嫁给一个白人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家庭中,她扮演的是一个女仆角色而非一个爱着丈夫和孩子的妻子。当她和丈夫做爱时,她假装高潮,心里想的却是自己的发型会不会被弄乱。暗地里,她把丈夫称作“入侵者”,因为他回家意味着她白天拥有的片刻宁静被打破。对他们的儿子裘尼尔,她也极少流露母爱。莫瑞森写道:“杰萝丹不和孩子谈笑逗乐,也不亲吻溺爱他。”简言之,她看似温馨、整洁、高雅的家庭生活,都是虚伪的假象。
  更重要的是,她的价值观也同种族歧视的另一牺牲品佩科拉一样被扭曲了。她对儿子的关心主要在于确保他看起来像一个白人孩子,而不是黑人。“他穿的是白衬衫蓝裤子;头发剃到发根以免露出黑人的鬈发”“他母亲在他的脸上涂强生油,是为了脸色不至于变得灰白。”这种反常怪异,甚至极端的举动反映出了她的自卑和对黑人的厌恶。事实上,杰萝丹和她的儿子都是美丽的,但她只看到了他们与白人相比所呈现的丑陋和低贱。而且,就像小说的主人公佩科拉一样,杰萝丹也沉迷于白人的外貌符号——蓝色的眼睛。与她对儿子的冷漠态度不同的是,杰萝丹十分喜爱家里的宠物猫。这只猫毛发漆黑,而眼睛却是蓝色的,“在光线下显得像蓝色冰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宠物猫象征了拥有黑人外貌特征但内心完全被白人化的杰萝丹,因此,她宠爱这只和她相似的猫咪,但对家人却非常冷漠。
  和杰萝丹类似,皂头牧师也是一个混血私生子的后代。他的祖父是一位英国贵族,祖母则是生活在西印度群岛的黑人。祖父并没有迎娶这位黑人情妇,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他们三百镑。然而这样不负责任的表现居然被他们认为是“一件有教养的事”。黑人情妇和混血私生子对于这笔施舍感到十分满意,觉得“幸运降临到她头上”,“把护卫这白人血统作为他终生的奋斗目标”。白人贵族带来的这一段不光彩的血缘,后来居然演变成这一条谱系里令他们骄傲的部分。仗着拥有了白人的血统,这个家族自视甚高,以为拥有了特权,自此做出了许多道德败坏的事情,走向了不可避免的衰败。
  生长在这样腐朽破败的家庭中,年轻时的皂头牧师变得阴郁古怪。当他自己的婚姻失败之后,他离开了家乡,想去美国试试运气。尽管他的专业学位足以使他担任诸如神父或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类似,但他却只被派去做一些原本留给黑人的工作。如“芝加哥一家有色人旅馆里的柜台职员、保险代理人、专营黑人化妆品的公司推销员”。正是因为种族歧视,在美国的大都市里,像皂头牧师这样的黑白混血人也被粗鲁地规划到黑人阶级。最后,他不得已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乡村洛兰落脚,担任这个小城镇黑人社区里的牧师。   因为对混血私生子家庭的腐败和罪恶见得太多,再加上自己本身遭受到来自白人主导社会的种族歧视,皂头牧师逐渐偏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演变出了病态的心理,甚至产生了猥亵幼女的性癖好。在洛兰,他表面上是一个受人尊敬,为人们排忧解难的牧师,背地里却时常借机接触幼小的女孩实施犯罪。
  在分别展现两位混血人生活背景的章节中,莫瑞森采用了相近的叙事策略,使两者相互照应。首先,她使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描绘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个人感情。其次,直到章节中部她才揭晓被描述者的姓名——杰萝丹和皂头牧师。而在前半段的叙述中,所用的人称为“他”“她”或“她们”。最后,小说的主角佩科拉的分量在这两个描绘混血人的章节中被大大弱化,她仅在章节的后半部分出现,担任混血人生活中一个小插曲里的角色。通过这样的叙事安排,混血人暂时替代佩科拉成为章节中的主角,读者们也有机会透过不同的视角看到混血人的人生。而前半段不加署名的人称代词,则暗示了混血人成为种族歧视受害者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仅限于杰萝丹和皂头牧师。
  二、佩科拉悲剧的罪犯
  杰萝丹和皂头牧师不仅仅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也是向小女孩佩科拉实施种族歧视的罪犯。他们对佩科拉的欺凌和虐待一步步导致了佩科拉的人生悲剧。
  杰萝丹对佩科拉的伤害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在佩科拉受杰萝丹的儿子裘尼尔邀请去他家和小猫玩耍之前,佩科拉只遭受了自己同龄人的两次欺侮。一次是被一群黑人小男孩起哄,说她的爸爸在家不穿衣服,另一次则是被学校里新来的混血小女孩莫丽恩嘲笑,说佩科拉长得不如她可爱。与这两次儿童之间的欺凌不同,佩科拉在杰萝丹家遭受的欺凌意味着她开始体验来自成人世界的伤害。在杰萝丹家的受辱真正让她体会到了无法言说的伤心,意识到了自己人生中无法治愈的“痛疾”——黑人的外貌。自此以后,佩科拉的人生急转直下,她遭遇了更多来自成人世界的伤害。
  在杰萝丹家,佩科拉与猫咪快乐的游戏遭到了裘妮尔的嫉妒。于是他把猫从佩科拉手里抢过来,却在争抢中意外把貓咪扔到了发烫的取暖器上。听到争吵声的杰萝丹走进客厅,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她对佩科拉厉声说道:“出去,你这讨厌的小黑丫头,从我家滚出去。”在佩科拉的眼中,杰萝丹是优雅的化身,而她这番不同寻常的粗鲁言语深深打击了年幼的佩科拉。她突然意识到,作为一个黑眼睛、黑皮肤的黑人女孩,她不配受到欢迎,她与杰萝丹代表的美好事物格格不入。把黑人身份当成自己的原罪加深了佩科拉价值观的扭曲。她越是渴望获得蓝眼睛,她就越靠近悲剧的深渊。
  杰萝丹作为一个含有黑人血统的混血人,她非但没有对和自己有着相似黑人外貌的佩科拉以任何同情,反而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佩科拉赶出家门,无情地摧毁了佩科拉的自尊心。杰萝丹失控的情绪说明了她畏惧佩科拉身上的黑人特质,这是她倾其一生要摆脱的身份背景。她不是不懂佩科拉的可怜,恰恰相反,她了解佩科拉,了解黑人女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这就是她选择放弃的根基。她对佩科拉的抗拒,如亚历山大总结的那样:“杰萝丹不仅把佩科拉当作一个滋扰或疫病,而且对她为儿子建设的‘消毒’过的环境构成威胁。”通过驱逐佩科拉,杰萝丹加强了她心中黑人文化和自身的分界线。对佩科拉施加语言暴力,正是她将自己作为种族歧视受害者的伤害转嫁给更加弱势、更加无助的佩科拉的方式。杰萝丹的冷漠和无情在此显露无遗。
  如果说佩科拉在杰萝丹家的遭遇是她悲剧命运的转折点,那么她在皂头牧师那儿的可怕经历则是造成她彻底悲剧的最后一根稻草。被父亲侵犯后,得不到其他人关爱的佩科拉来到据说可以解决所有疑难杂症的皂头牧师处寻求解脱。那时的佩科拉怀着孕,已是十分可怜。而她寻求帮助的牧师,实际上是一个阴险、自私且虚伪的人,完全不是他自称的那样周到、友善。皂头牧师诱骗佩科拉拿一块涂了毒药的肉毒死了老狗,老狗惨死的画面导致佩科拉受惊吓而疯。从那以后,佩科拉就再也没有清醒过来。她终日对镜喃喃自语,幻想自己有了一双蓝色的眼睛。皂头牧师自诩是在帮助佩科拉,可事实上他不仅没有矫正她扭曲的价值观,反而用一种极端、虚伪的方式让佩科拉走向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皂头牧师对身处困境的佩科拉的做法显然是罪恶的。当弱小的佩科拉向皂头牧师寻求帮助时,她还是天真单纯、态度谦卑的小女孩,她甚至对自己的困境也不能完全理解——她只是不解为何自己不能继续上学。她以为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可见,未成年的佩科拉并不能理解怀孕、强奸,她单纯地被白人的价值观蒙蔽。
  只可惜,皂头牧师并不是她所能寄托希望的引路人,他只能把佩科拉引向更不幸的境地。皂头牧师对佩科拉实施种族歧视,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混血人皂头牧师自己也承受种族歧视的压制,拥有扭曲的价值观,所以他并没有能力解决黑人的困境。莫瑞森在访谈中解释了创作皂头牧师这一角色的缘由:“这就得有一个人可以,有办法……还相信她的愿望是合理的,能有蓝眼睛是更好的。皂头牧师就是这么一个人。”皂头牧师完全理解佩科拉荒唐的请求,因为他自己就认可黑人丑陋而白人美丽的观点,认为佩科拉的愿望是“最荒诞但同时也是最合理的请求”。价值观同样扭曲的皂头牧师是无法帮助佩科拉重获信心、重塑自尊的。另一方面,尽管他“第一次真诚地希望他能创造奇迹”,其他人性中卑鄙自私的一面超过了他真诚的心愿。皂头牧师是如此厌恶房东太太的老狗,以致他借佩科拉之手毒害了这个无辜的生灵。他说这是为了上帝,然而冠冕堂皇的说辞,无法掩盖他利用佩科拉以谋私利的卑劣。
  皂头牧师的虚伪在他事后写给上帝的信中进一步表露无遗。在这封渎神的信件中,他质问上帝:“你忘了,你忘了何时何地应如何当好救世主了?”这表明,皂头牧师对黑人和混血人受到的种族歧视愤愤不平。但他苦于没有找到任何解决的方法。信中,他称呼白人为“主子”,说明他根本上就臣服于白人至上的观念。这样,即使遇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也无力改变。他还对自己对佩科拉的陷害做了推脱。他对上帝说:“我扮演了你的角色,而且扮演得很成功。”他的错误观念导致他用错误的方式干预了佩科拉的人生还自鸣得意。他的所谓坦诚只是他掩盖自私的方式。事实上,他通过残害佩科拉,发泄了自己对种族歧视的仇恨。他对佩科拉任意宰割的态度又反映了他自认为作为混血人而高出黑人一等的错误认识。种族歧视的罪犯皂头牧师,把佩科拉推下自我毁灭的悬崖,让她成为他所遭受的种族歧视的替罪羊。   在《最藍的眼睛》中,白人和黑人的直接冲突并不多。种族歧视的主要施加者往往是黑人和混血人。这就是美国种族歧视的残酷现实。通过描绘杰萝丹和皂头牧师这两个虚伪的种族歧视罪犯,讲述他们对佩科拉的残忍罪行,莫瑞森向读者揭露了消除种族歧视的方法:仅仅依靠白人的改观是不够的,黑人和混血人自身也要转变被扭曲的价值观。
  结语
  通过塑造处在黑人和白人交叉地带的混血人,托妮·莫瑞森生动展现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的复杂性,将种族问题的探讨对象扩大化,从更加现实和深远的角度解释了种族歧视的根源。
  杰萝丹和皂头牧师混合着黑人和白人血液,他们既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又是对黑人施加种族歧视的罪犯。从他们出生起,其身上的黑人特质就是他们的母系先辈遭受白人迫害的烙印。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又被灌输了白人的价值观。白人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入侵和压迫导致了他们的不幸人生、病态心理、性格瑕疵,以及身份认同感的缺失。与此同时,他们憎恨自己的黑人出生,厌恶黑人的特质。于是,他们把这种憎恨转嫁到比他们更加无助的黑人身上。他们身上的黑白血统既没有使他们成为联系黑人和白人的桥梁,也没有促使他们对黑人给予关怀和支援。
  混血人和黑人一样,如果他们不能珍视优秀的黑人传统和文化,如果还继续臣服于白人文化,那么当他们的价值观彻底被置换,他们将在社会中丢失自己的身份价值。只有通过肯定自己的价值,黑人和混血人才能成为独立、成熟的个体,避免落入种族歧视的桎梏。
  参考文献:
  [1] 托妮·莫瑞森.最蓝的眼睛[M].陈苏东,胡允桓译.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2005.
  [2] Davis, Cynthia A. Self, society, and myth in Toni Morrison's fiction [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23.3,1982:323-342.
  [3] Alexander, Allen. The fourth face: the image of God i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J]. African American Review 32.2,1998:293-303.
  [4] Morrison, Toni, and Robert Stepto.“Intimate Things in Place”: A Conversation with Toni Morrison. [J]. The Massachusetts Review 18.3,1977: 473-489.
其他文献
摘 要:清代运河行记主要是有清一代途经或生长、生活于京杭运河区域的文人墨客、缙绅名流,或在运河沿线地方政府任职的士宦官员等文化精英留下的诗文、日记、笔记等私人著述。行记数量多、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作者群以河务、漕务官员、文人墨客和域外游历者为主。行记涉及大量有关清代运河区域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清代运河乃至整个运河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和史料价值。  关键词:京杭运河 行记 清代  在以公路、铁
期刊
摘 要:随着文化转向的产生,译者主体性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外翻译界的关注。而笔者采用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中的翻译四步骤,以《生死疲劳》的中英文本为语料,来分析葛浩文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译者主体性。期望研究结果有助于大家更深入地理解《生死疲劳》英译本,并且能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斯坦纳阐释学理论 葛浩文 《生死疲劳》  一、引言  译者作为沟通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原文
期刊
摘 要:《雪国》中的叙述者岛村,在个性禀赋方面有作家自身的投影,是现实的也是形而上的,是小说的叙述者也是旁观者,是作家在战时对人生与艺术境界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突破和超越的象征。作品的核心角色驹子,是生气勃勃而又满蕴悲哀智慧的日本传统美的化身,是作家为自己精神探索之旅找到的方向。笔墨不多的少女“叶子”,空灵神秘,象征着缺乏生命质感的精神纯美。最后驹子抱着死去的叶子淹没在涌动的人群中,则反映了作家在这一
期刊
摘 要: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伦理表达的核心内容。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构成了斯芬克斯因子。两种因子的不断抗争和组合丰盈了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对推动情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斯芬克斯因子”为切入点,对《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剖析,解读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在主要人物身上的不同排列和组合,从而提供给读者全新的视角去反思人物的伦理选择。  关键词:斯芬克斯因子 人性因子 兽性因子 《德伯家的苔
期刊
摘 要:知识分子血统和家庭环境造成了方方与生俱来的知识者气质。她的一系列知识者题材的作品展示了20世纪三代知识者的生命特征:正义、屈辱和迷惘。他们的人生虽然各不相同的格式却无一例外都是以悲劇结尾,而时代际会的影响,则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正义 屈辱 迷惘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动荡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复杂多变,使渴望学而优则仕的中国知识者的传统旧梦彻底破灭。作为对社会
期刊
摘 要: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丞相薛宣能够精准地把握当时的政治生态,适时向统治者提出自己的治国建议和主张,通过上疏巧妙进谏并获得采纳,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进谏技巧,他的一些做法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借鉴。  关键词:薛宣 《言吏多苛政疏》 政治智慧  薛宣,字赣君,生卒年不详,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西汉丞相,敬武公主的丈夫,封高阳侯,以知人善任著称。史载薛宣为官能够做到公平执法,赏罚分明
期刊
摘 要:野间宏是日本战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在日本战后文坛上,其战争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学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阴暗的图画》是野间宏早期的第一部作品,被日本文坛公认为最早一部具有日本战后文学特点的作品。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这部现实主义作品进行解读,主人公深见进介对永杉英作等人激进的革命道路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既有认同又有反对,但他最终没有走向革命道路,而是追求着自我的完成,走一条“既不叛教也不
期刊
摘 要:台湾作家张大春的《文章自在》于桐城派、开明同人的文章学脉络中自有其赓续和新变;从《认得几个字》到《文章自在》内蕴着张氏“自文字而文章”的思路。作为一名小说家的文章学著述,张大春认为文章写作是反刍生命的自由过程,主张去文言、白话之防,破各类文体之壁垒。《文章自在》多是张氏自写自评,将文章写作祛魅化,同时镌刻下与当下文化语境交互激荡之印痕。  关键词:张大春 开明同人 文章学  科举废,新学兴
期刊
摘 要: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作品主题丰富、内蕴丰厚,以浪漫情愫、浓重的人文情怀和广泛的社会观照见长,因此,她的作品在中国广受欢迎。考琳·麦卡洛的作品在中国的被接受状况、有待拓展的研究空间等内容的梳理将有助于相关研究者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 中国 接受状况  作为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和世界知名神经病理学家,考琳·麦卡洛的作品备受中国读者的欢迎和评论界的关注,研究
期刊
摘 要:张仲深是元代中后期较为知名的诗人,他一生未仕,漫游山水,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纪行之作。这些诗作蕴含着诗人醉心山水的喜悦、羁旅异乡的孤苦和生逢乱世的惆怅。诗人以平淡清远的语言风格将南方的山水风物描摹得楚楚有致,耐人寻味。  关键词:元代诗歌 张仲深 纪行诗 思想情感 语言风格  元代文学,按照三古七段的分法,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三段。中古期是中国文学所有因素都具备与成熟的时期,诗、词、文、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