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iqiang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教育起源于交往,说话则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是时代的需求。在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训练,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
  
  关注小学生、尊重每一位小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是实现小学生与老师口语交流的前提。小学生与教师的口语交际,应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导读活动。然而过去,我们往往追求课堂教学结构严密、教学过程的流畅,把小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预先设计的轨道上,生怕小学生越雷池半步,结果造成孩子畏难、害怕的心理,课堂教学毫无生气,课堂的口语交际是一种“传话”,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动,没有激情。那么应该如何关注小学生,实现小学生与老师的和谐对话,消除小学生的害怕心理呢?我认为:教师首先应鼓励小学生大胆说话,要把自己当作小学生的朋友,态度和蔼可亲,说话热情而富有童趣。使孩子们缩短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产生了一种与老师交谈的欲望,为大胆“说”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端正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认识
  
  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应该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培养四有新人。因此,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素质教育被摆到了首要位置。语文教学由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移,加强学生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既是突破口,也是一个大枢纽。再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既是《大纲》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任,如前所说,社会的不断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各种先进通讯运用,对人的口语表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在现代人的沟通、交流、信息传递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电话、谈判、管理、介绍产品、洽谈生意以及求职中的自我推销等各个环节都是“口才”的较量。因此,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我们应抱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把口语训练摆到素质教育的应有的地位,打破以往相对单一的“读”“写”教学的程式,做到读写与听说齐头并举,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
  
  三、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表现欲望
  
  在交往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相互认识与交流的对象,交往意味着交往双方均具有独立人格,是民主的、平等的。老师是权威,是中心,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是听众。口语交际成了你让我说我就说,你让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变成了一场冷冰冰、僵死的说话,谈不上理解,更谈不精神上的交融。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创设各种各样的口语交际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交流欲望。我认为口语交际的导入相当重要,那是一把引导学生走进语文天地的钥匙,教师利用自己广博的知识恰当地介绍会有效地调控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四、创设机会,让孩子乐于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小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关心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小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境,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小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五、鼓励大量阅读,培养良好语感。
  
  从语言学习理论角度而言,学生读写能力主要是通过语言习惯发展起来的,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有在交际实际中才能得到发展,语言能力又直接影响着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这样说,我们不可否认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与他的阅读积累的关系是何等密不可分。我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按照教学要求,安排每周一次的阅读和学生课外的阅读,并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阅读笔记,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美文佳作中得到人文关怀,使自己的思维认识、审美情趣得到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和驾驭能力也得以提升。 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语感的培养将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的训练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研究,认清其实质,才能摸索、总结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应以情感为基点,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自觉主动地去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把通向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打开这扇大门,走进书籍的海洋,在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可以
期刊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学生思维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又是处于人生智力曲线的一个波峰期。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摄取、排除、改造、联想、理解、运用这一转化过程进行积极思维的活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期刊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我们发现,学生在情绪高涨时,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效果好;情绪低落时,掌握的知识质量很差。因此,教师必须创造一个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情感可谈。  课堂环境如
期刊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人性化的错位。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引入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于注重发挥人的潜能、注重引导和完善人性的建构与发展、注重发现自我价值和全人类的价值。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自身发展的呼唤。实现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育人性化的育人环境,优化人性化的教育机制,丰富人性化的教育内容。
期刊
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人当产生了要搞清楚“为什么?”、“怎么办?”的意念时,他的思维才真正发动,这种意念越强烈,思维越深入。可见探究意识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探究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还反映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它是一个人极为重要的素质。  青少年学生的智力发育正处于思维的独立批判性和创造性形成的阶段,是探究意识培养和发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和加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对于新课程实施的深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师 后续动力 培养与加强     新课程实施以来,犹如和煦的春风给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气象,正如一位老师所言,这届的初一比上届的初一要活跃很多。然而新学期伊始,部分教师和学生就出现了新课程实施后的不良反应。有的教师说现在的课不知怎样上了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开放性试题以其特有的探究性、生成性和开放性而成为考试评价的一种“新”题型。它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组织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结果。它不仅可以反映思维的最后结果,而且可以反映思维的整个过程,更是创设了“以读促写”的重要平台。笔者对近几年中考开放性试题的命题及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了跟踪了解,发现了不少问题,这里想跟大家一起探讨:面对开放性试题,我们
期刊
一、前言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部门愈加紧迫的任务。而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培养质
期刊
摘 要 1、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学习观念 2、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 3、注意知识积累,提高文化素质4、指导学生独立创作,提高学生能力素质  关键词 素质 自信心 知识积累 独立创作 提高    学好美术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力。乃至提高各种能力方面都将起到其他学科大法取代的作用。然而,如何才能发挥美术教学的特长实现其重大意义呢’,事实证明,
期刊
多年来诺贝尔奖是欧美学者的专利,教学中也时常会听到教师埋怨学生笨不会学习,难道中国人真笨吗?李政道博士曾对自己的学生说过:“如果你们不能提出问题,你们就一辈子做不了世界上第一流的工作,终其一生,只能是模仿和抄袭。”孔子曾曰:“疑,思之始,字之端。”由此可见质疑问难的重要性。那么影响学生问题意识不足的因素在哪儿呢?  1、教师因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求学生学会回答问题,掌握问题的答案,而不注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