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conf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学科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担此重任,数学教师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在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 教师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科德育渗透在智育活动中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数学是一門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应尽职责,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通过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全局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课前,明确提出课堂学习的要求,强调课堂纪律,使学生明确课堂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讨论式、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对个别活跃过头、言行过急、违反纪律,影响他人学习的学生要及时制止,必要时应适当整顿课堂纪律,使课堂“活”而不乱学习中既能相互协作、配合而又不相互干扰,既能相互交流又不影响他人和全班的学习。为此,教师要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边引导学生学习,边观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制止不良现象,强化学习要求。这样,使组织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培养学生纪律观、全局观的过程。
  二、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批阅,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诚信、求真的品质
  通过课堂中集体和个人的练习,教师可观察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信心及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习较差,不自信的学生,要充分肯定其在练习中正确的部分,鼓励其向他人请教,敢于主动回答问题,敢于到黑板上做题。同时在练习和作业批阅时,在注意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观察学生中有无不懂装懂,抄袭作业等情况,如发现情况就要及时找这样的学生谈话,指出其缺点,帮助其填补学习中的漏洞,并以此培养学生自信、诚实、求真的品质。
  三、通过个别辅导,强化德育教育工作
  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较大是正常现象,这是由多方面复杂因素决定的。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因基础差,个体思维特点造成的困难生,教师要通过帮其树立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强化个别学习辅导来帮助其进步。对因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差而造成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教师的个别辅导重点应摆在学习态度的引导、纪律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使个别辅导的过程,成为有效的德育教育过程。
  四、数学教学中可结合教材适时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和民族优良传统教育
  (一)教学前,教师要充分准备,挖掘拓宽知识。教学中要适当地、自然地引入德育教育内容。例如,可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取得的重大数学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国数学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通过对典型数学家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勤奋学习、探求真理教育。例如,介绍华罗庚一生爱国热情,放弃国外优厚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国,在艰苦条件下忘我工作,为祖国数学领域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格教育。再如,通过祖冲之对圆周率的推算和陈景润完成哥德巴赫的猜想,对学习进行不畏艰难、勤奋学习、探求真理的教育和顽强意志品质的教育。
  五、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适应德育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数学教师,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素质,即使拥有再好的教科书和教学内容也无法塑造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學生。只有老师拥有了良好的自身素质,才能担负起培养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
  (一)具有良好的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的立业之本,教育界中常言“学校之魂是教师,教师之魂是师德”。教师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能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谨治学,具有改革创新意识。
  (二)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学素养。数学教师除应具有丰富的数学学科知识外还应该广泛学习与本学科有关的人文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素养。特别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讲解数学中的德育素材,使学生心灵得到感悟,从而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影响。只有这样,教学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塑造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来。
  (三)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数学教师在教学要渗透德育,除应具备其专业能力外还应当具有相应的能力。如“价值指导”能力、对事物的分析评价能力、教研创新能力等。只有具备了合理的能力结构,才能在新的数学教育领域中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总之,学校德育教育史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程,它不仅需要各类活动和管理工作来推进,更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来实现。数学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它仍然涵盖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只有教师有着强烈的德育意识,明确的德育目标,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拓展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广泛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组织教学手段,适应学生个体特征,数学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能收到更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以游戏化的课程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游戏化的主题活动正是符合这一潮流的课程模式,它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幼儿学习的系统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在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中,游戏材料是幼儿探索学习的主要物质载体,它不仅丰富了幼儿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对幼儿的各种探索行为与周围生活环境之间互为推进发展有着积极作
期刊
一个国家的发展在于人口素质的提高,而国民教育要从基础抓起,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所以受到高度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措施。  教师以身作则,让幼儿在示范中学习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
期刊
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水平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课堂有效的练习来完成,教学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和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和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只有练习的设计和组织,这两方面相辅相承,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才能实现课堂练习有效,高效。  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
期刊
【内容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满足学生对技能学习提供了条件。通过现代教育融合到课堂,也体现了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直观性,让学生不在盲目,找到学习的方向。同时体现了教学中的主体性,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最优化。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视觉效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享受学习乐趣。同时也将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在一次精心投入的诗词课上,正自我陶醉着赏析全诗时,却瞥见一个小脑袋伏在案头昏睡,挫败感和委屈瞬间侵占了心房。那一刻脑海中也闪过了自己学生时代在诗词课堂上昏昏欲睡、神游四方的画面,羞愧的同时,瞬间理解了师长们失望生气的涵义。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开始留心学生们在课堂的照单全收与课后快速遗忘的反差,也开始意识到,课堂上一味滔滔不绝、激情投入的独角戏是不能唤起全体学生的情感投入的,上好一堂诗词课,除了教师
期刊
一、数形结合思想提出的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一总体目标贯穿于小学和初中,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标准中还指出数学知识与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续
期刊
岁月的车轮不停的滚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中,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在这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信息化技术的飞跃发展,也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它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信息技术陪伴着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  我2000年進入大学,学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系电化教育专业,在当时是非常冷门的专业,连我自己都没弄清楚要学些什么。老师鼓励我们说:这是现代化
期刊
【内容提要】以前,一些优秀艺术作品,往往缺乏相关的配套掛图,使准备工作变得复杂而烦琐,使我们在选择教材时不得不忍痛割爱,使孩子失去了感受和欣赏优秀作品,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现在幼儿园里我们每个班都配备了电脑,教师通过学习也掌握了现代技术教育的基础知识,为了使我们的教育手段真正现代化,我们尝试着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各科教学中,尤其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很大
期刊
类别:微课、数字故事;学段/学科:幼儿园;文件格式:ppt;播放時长(分钟):4分钟  一、作品简介  有时经常在想,我们这些受过专业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人比之普通的父母会有什么不同呢?背得出更多的儿童教育理论?知道更多玄乎的名词概念?因为这些专业知识和长期观察的积累会让我们比父母在看待儿童时会更客观、更宽容也更有耐心。因为我们知道孩子这样的表现是多么正常,而有些时候他们的潜力是会多出乎成人的期待和想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现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等能力;②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重心,并学会找规则物体的重心;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能用公式 G = mg 计算有关的问题。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