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不透的人 耐人寻味的城

来源 :东方航线·新尚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ju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的夜空一向霓虹阑珊,弥漫着烈性酒的辛辣后劲,也充斥着当地人的恣意性情与大快朵颐;法国的颜色是难以形容的,或娇艳或沁心,或迷乱或清新,连空气都很浪漫,而高卢人喜欢用舌尖挑起太阳的第一道曙光,也钟情在袖口擦拭一抹怡情;古巴的土地自古就有一种怂恿的骚情,受影响最深的是男人们,一手抱着混血少女裸露的大腿,吸食紧嫩的雪茄叶,一手提着自个儿头颅拎着瓶朗姆酒出海;苏格兰始终是老派的,尤其是鸭舌帽下的一眼深邃,口音字正腔圆,又混合着硫磺与沥青的气味,让人感觉到温暖与振奋……
  人在味途,入乡随俗。回首那些异域城宇,总觉得人是琢磨不透的,而城是耐人寻味的。究竟是一座城决定了一城人的性格喜好,还是一城人定性了一座城的声色犬马?时间久了,会知晓的。
  陌生与熟悉,其实是一对亲兄弟。在寻找味道的旅途中,你永远不会因为寂寞而愁苦,也不会刻意逃避烦扰。每走进一座城,踏入一疆土,你我都会为那风景与名胜而驻足,也会为生活读秒般的慢节奏而停留,却总在离开的时候,感到一丝不安、不舍与不甘。是的,人们习惯追寻得不到的东西,习惯模仿自己羡慕、崇敬的模样,习惯反复品尝味觉、嗅觉无法企及的愉悦与陶醉,而究竟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又为何习惯在模仿与达成之间徘徊?可能用“这是一个谜”来回答,更容易搪塞过去。而你也终究无法完全理解那些城与那些人。
  或许,倘若选择重返这段旅途,去找寻一种亲切的味道,是极好的,去尝试着从陌生人群的微笑与眼神中,从美食抵达味蕾后融化的霎那间,从甘津滴在舌尖时跳跃的片刻下,吮吸一座城的老汁原味,体会一城人的酸涩甜辣。
  用舌尖撩拨城疆 用灵魂诉说人事
  有人说,俄罗斯是用舌尖去适应的国度,也是用灵魂来说话的疆域。起初,我对这句话并不理解,认为即便在莫斯科,也品尝不到令人愉悦的美食,更无法感受柔美、肆意及耐人寻味的味道。然而,当我有机会踏上莫城的土地,甚至驱车几百公里,到达鱼乡阿斯特拉罕,过去的认知统统被推翻,连我本人也觉得自己经历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新生。
  但是,如果你想熟悉这里,了解俄罗斯与他的国民,就要从伏特加开始。这必然是个艰难的开始,毕竟与一帮酒鬼混在一起,肯定没有好下场,可你会透过盛满烈酒的器皿,看到再真实不过的俄罗斯。
  事实上,伏特加不只是俄罗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被喻称为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人多重的性格:奔放、勇猛、热情、直率、认命、乐天、坚忍、孤独、消极、发泄性、极端、无节制性、矛盾和摇摆性等。于是,伏特加似乎让我在内的所有人变成了俄罗斯人,而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标志,犹如伏特加的清澈、透明、浓纯、无杂质、原汁原味,一览无遗。
  与其说俄罗斯人创造了伏特加,不如说伏特加控制了俄罗斯人的意志与意识。是的,几乎所有俄罗斯人在狂欢酒醉之时,都能表露出一种无忧无虑、恣情欢笑的心情。它提供了一个真正与政治无关的私人空间,一个可以在幻想自由中得到放松、忘却烦恼的地方。人为悲伤而喝,为高兴而喝,这就是俄罗斯人的性格。
  不过,在与俄罗斯朋友交谈中,我发现,伏特加让俄罗斯人看透了自己消极、悲观、懦弱、逃避、脆弱、认命、固执、无节制与沉溺等另一面性格,它喝出了无数人、无数家庭与社会的哀伤、悲痛、愤世嫉俗与痛心疾首,暴露了俄罗斯人与其民族的致命伤,脆弱、不堪一击。这是一种彻骨的恨,而伏特加又带给了俄罗斯人欢乐、力量、解脱、宣泄,让他们看清自己,也看清社会,又塑造了独特的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也造就了俄罗斯非凡的历史。的确,伏特加的纯净、无味、透明孕育了俄罗斯人的坚强、执著与韧性,其浓烈也呛出俄罗斯人无畏困难,只能挺拔前进。
  如果你对伏特加真的感兴趣,不妨去圣彼得堡骑兵近卫军林荫大道的“俄罗斯伏特加博物馆”。那里陈列着伏特加酒真品的相关收藏品,展示出伏特加的过去与现在,以及与俄罗斯人、国家和文化精神的镶嵌关系。而这种紧密的关系,可能只有在俄罗斯才能寻到。
  在莫斯科,如果你有闲情逸致,就去克里姆林宫转转。虽然很多人往往推荐中心教堂广场,只为了圣母升天大教堂、报喜教堂、天使大教堂,以及东侧的红场与南端的波克罗夫斯基教堂,但我觉得,能将这座城的人与事看清楚的地方,唯属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地铁的莫斯科地铁了。地铁站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俄国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且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及五彩玻璃镶嵌出各种浮雕、雕刻及壁画装饰,连照明灯具也十分别致,绝对堪称“地下的艺术殿堂”。
  若你看过关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电影《Enerny at the Gates》,应该记得那句赫鲁晓夫的经典台词——“伏特加是奢侈品,我们有;鱼子酱是奢侈品,我们也有,但时间没有。”是的,俄罗斯人在进食鱼子酱时,必然选择冰到透彻的纯伏特加,其猛烈、强悍、单一的滋味更能衬托鱼子酱的原始鲜美。
  鱼子酱的珍贵,除了鲟鱼稀少,还因为它从鱼卵被加工成鱼子酱的过程非常繁复,全靠艺术般的熟练技术和知识,这同Tiffany钻石戒指由于镶工出色而价钱格外昂贵是一个道理。鲟鱼在里海地区每年春秋两季收获。一般认为,在春天捕获的鲟鱼可生产出质量较佳的鱼子酱。
  位于伏尔加河口三角洲的小城阿斯特拉罕是鱼子酱胜地,素有鱼乡之称,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鲟鱼子生产加工基地。据说,伏尔加河口三角洲是70多种珍贵鲟鱼品种的繁殖生长地,而高品质的鱼子酱只来源于Beluga(欧鳇鱼)、Asetra(奥西特拉鲟)、Sevmga(闪光鲟)。其中,只有生长周期超过60年的健康野生Beluga鱼卵才能用于制作Beluga级别鱼子酱,通常一年全球鱼获量不到100条,而且鱼子颜色由淡灰到灰黑色都有,被称为“里海珍珠”。不过,据说俄罗斯为恢复鲟鱼品种数量,实行暂时禁止捕捞鲟鱼种类提取鱼子的规定。如此一来,很多想要品尝名贵鱼子酱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不过,关于阿斯特拉罕,还是有其神秘一面的。至少,很多去过那里的人也未必知道其分布在被桥梁连接的十多个岛屿上。而值得推荐的,是当地人最爱的恋人桥。据说,当地新婚夫妇都会在桥栏上扣上象征心心相连的署名与带画小锁,两人会在打幸福结的同时,许下相伴一生的心愿,而这样的传统已经延续了几百年。
  爱情没了调味料 生活还剩下什么
  都说法国是酿造爱情的浪漫国度,其实不然。法国人固然浪漫,但似乎对爱情的理解并非那么深刻,如此这般更像将爱情视作快餐的纽约人,而在我身边的意大利人更懂得调情,懂得培育感情,懂得滋养爱情。他们大多性格开朗、快乐,喜欢喋喋不休地侃大山,而且会生活,热衷于喝酒、聚餐、歌舞与恋爱,却总把工作放在其次,用一颗真诚的心质朴而热忱地欢度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有爱情,生活简直就不可想像。
  其实,在意大利,这样的人多数生活在南方,尤其是居住在西西里岛的男人们,个子不如北方人高大,肌肤、头发、眼睛的颜色也有些深,但性格却很是豪爽。事实上,他们很重视传统风俗。倘若你嫁入他乡,当了他的新娘,他很有可能会在街心广场举办一场邀请二、三百人、持续两天两夜的婚宴,将你们的婚礼变成一个空前盛大的节日。
  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意大利人是适合做朋友,做恋人的,却不是姑娘们最佳的结婚对象。尽管他们表面上嘻嘻哈哈、不拘小节,可内心也有深沉和细腻的一面。他们十分重视与家族间的感情,即便双方同是意大利人,也会因不太顺畅的家族感情而倍感困难重重。如果只是谈谈恋爱倒也没有关系,但若想结良缘,又缺乏家族间的充分交流与默契,恐怕结婚是难于上青天的。
  我想,假如你非常在意这些南方人的性格习惯,甚至莫名地迷恋他们散发出的男人味儿,就不如去他们居住生活的地方逗留一阵,感受一番当地的风土人情。德国诗人格斯为寻找西方文化根源而第一次来到意大利时就曾说过:“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没有到过意大利:因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意大利的美丽之源。”而格斯所说的西西里,就在意大利南部。
  与西西里第一大城Palermo相较,Agrigento是更接近神的城市。希腊抒情诗人Pindaros曾称赞这里是人间最美的城市。即便如此,这座城的繁荣并不在现代,而昔日繁华忙碌早已不在,留下的许多神庙遗迹是今日Agrigento最重要的观光资源。其中,最重要的神殿之谷。如果你往南走大概7公里,会看到一个很受当地人欢迎的圣雷欧海滩,尤其一到夏天,海滩上总是人潮汹涌。我想,搭乘巴士可能更快一些。
  当地人说,小镇Taormina是个很有趣、有重要的地方。在这里,城市建在层层山石之上,形成上接青天、下临大海又岿然耸立的气势。夜晚,远远望去,其点点灯火与天上繁星完全连成一片,使人分不清哪儿是天上,哪儿是人间。Taormina火山与海滨浴场很著名,山城不仅有古希腊、罗马的古迹,而且有现代化的旅游设施。走在街上,你时常能见到这样的景象:市民聚集在金色阳光下沐浴的广场上;青少年嬉笑着从街这头儿溜到那头儿,然后像回游的鱼群一样又从那头儿溜到这头儿;60岁以上的老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穿着仔细熨烫过的材衫,戴着羊毛绒帽子。
  与南方人不同,不少北方的意大利人追求上进、野心勃勃,工作勤奋而努力向上。他们做事都很有节制,不会肆意尽情玩乐,待人也有分寸,比较城市化,特别是北方的职业女性多数抱有男女平等的思想。尤其在米兰,你常常会遇到一些父母亲分别出生于南方和北方的“混血儿”,而很多来自南方的移民到了第二代就变得“北方化”。
  米兰一向是人们眼中的时尚之都,是时装霓影流转的城市。而米兰之所以出名,有Da Vinci,有Scala,更有著名的埃曼纽尔二世回廊。这是一个有着歌剧院般顶棚的街道,日光透过橙金色的玻璃顶,洒在行人和店铺的上面,让彼此都有了一种心照不宣的暧昧。日间来过这里,被它的巨型钢结构拱廊吸引,傍晚我再来时,发现夜色中的建筑更美艳,湛蓝的夜空通过拱廊的玻璃透射进建筑,与内部的灯光构成了一个尺度很大但仍很温馨、很让人留恋的空间,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品牌香水的味道,而在这里吃饭、购物,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只不过,吃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的行动,美景佳肴,相得益彰。
  米兰美食属于意大利的北方菜系,多以大米、鱼类、玉米、牛肉等为主料烹制食物,奶酪,牛肉调味。米兰的甜点闻名天下,玉米糕就是其中的代表。著名菜肴还有scaloppina milanese(面包粉烤牛肉片)、ossobuco(浓味蔬菜炖牛骨)、ilnnestrone(蔬菜猪油浓汤)等。松软可口的米兰大蛋糕,与众不同的米兰烩饭都是不能不尝的米兰特色美食。特产中当然也少不了Lombardy奶酪,加入当地特产红酒后,酒醇奶味浓厚,是众多奶酪中难得的精品。
  如果你特别钟爱美食,是吃货,也是美食家,那么一定要去我推荐的地方,亲口品尝一下那里的各色美味——在著名甜品店Pasticceria Marchesi,你能买到米兰最具代表性的特产Panettone,是一款夹有葡萄干、蜜饯的圆形大蛋糕,它原本是传统的圣诞食品,现在却遍及米兰街头;而在米兰比较有代表性的餐厅Savini,在品尝当地特色、传统菜肴的同时,你必须来一杯Lugana白葡萄酒,其浓郁的花香与成熟果香会扑鼻而来,口感不甜不腻,且伴有和谐的成熟水梨果与杏桃香。
  如果你有的是时间,就一定要去Navigli地区十二家烹饪最受肯定餐厅之一的A1 Pont De Ferr Milano(阿尔蓬德轮渡)。那里的餐桌摆在石板上,你可以远眺米兰水道。而这里最受欢迎的菜是paste efagioli,是由火腿块塞满干酪并调有芝麻酱与蔬菜做成的。可我重点推荐的是porchetta,那塞满香料的猪肉不油不腻,口感难以用语言形容,真是太棒了。我想,你一定会喜欢这个闲适地方的,并且你也会非常认同其菜单开头的那句话——“好的烹饪是美好生活的朋友,也是忙碌生活的敌人。”   当男人酣饮星辰 女人放纵优雅……
  巴黎从来不缺优雅贵妇来镶嵌城市的枕边和花边。在20世纪的众美之中,Helene Rochas是女性心中的皇后,只因她在颠倒世人的艳光背后,还有自知进退的人生,从青春到垂暮,从未张狂失据。
  “真正的优雅只存在于内心。如果你有了,其他那些优雅就会随之而来。”1987年,60岁的HeleneRochas接受女性杂志《M》访问,贡献了这句关于优雅的经典语录。在那以后,Rochas夫人很少再在媒体露面,直到24年后的那个8月,法国各大报刊报道了84岁的昔日名媛6日逝于巴黎的消息。所有标题几乎都在渲染同样的遗憾:巴黎最后的优雅走了。
  法国媒体好像偏爱这款煽情句式。2005年法国王室遗老、巴黎公爵夫人去世,他们曾大叹“巴黎最后的贵族走了”。不过,这款煽情也并不那么轻易予人,逝者有多少分量,媒体还是掂量过的。
  1955年,丈夫Marcel Rochas去世的时候,Helene才28岁。她接手了这个巴黎女装设计大师留下的时装公司,成为法国当时最年轻的女性掌门人,兼有过人美貌,实在风光无限。Marcel在1924年创办了高级时装品牌Rochas,其背后的支持者有大诗人Jean Cocteau,另一位是巴黎时尚教父p.普瓦雷。对于20世纪上半叶的时尚潮流,Marcel曾有莫大影响。他发明了风靡欧美的紧身胸衣、长及身体2/3处的外套,也是第一个把口袋缝到裙子上的设计师,并将黑与白确立为高档手工缝制礼服的经典色。那个时代的好莱坞巨星如Marlene Dietrich,都追随着Marcel高级定制礼服,以在社交场合穿上他设计的服装为品位。
  Marcel去世后,Helene没有被“最年轻的女性掌门人”这顶好看的帽子迷惑,她很清楚自己有多少能力来掌管一家时装公司。几番权衡后,她做了一个当时在很多人看来未免可惜的决定:关闭占据公司大半江山的高级时装定制,只保留丈夫留下的香水王国。
  事实上,这自家的香水品牌从创办那天起,一直就和Helene的名字以及她的优雅魅力关联在一起。据说,当年为博美人欢心,Marcel以Helene为缪斯,设计并命名了一款“女人罗莎”的香水作为求婚礼物,瓶形如性感女体,其香水则是老派的贵族味道,桃、李、杏香之后。绵延有玫瑰、茉莉、龙涎香及爪哇薄荷香,最后以橡苔与香草收尾,大把欧美明星和名媛是它的拥趸。想来当时年轻的遗孀Helene想得明白,即便Marcel不在了,她还是有几分把握可以把香水品牌做下来。Helene虽没有L'Oreal公司女掌门那样的商业雄心和版图扩张,但此后20多年,她守业还算成功,并在1960年推出Rochas系列的另一经典款“罗莎夫人”,两款香水至今都还在生产,而“香水皇后”的名号也没有让位于人。
  在法国,关于香水与名人的故事有很多,如Coco Chanel与Chanel No.5,Elizabeth Arden与5th Avenue,但“香水皇后”却极为鲜有。况且,每一种香水背后都有一个或美丽或凄悲的故事,而人们也往往喜欢将事情一再神化,令一切看起来很是浪漫、梦幻、传奇。同时,众人对待香水的态度也不同,若是钟情会大加赞赏,若是拒绝则即刻抵制,甚至不吝诽谤。也难怪,在法国这样感性的国度,男人女人对待事情的态度都是很直接、很绝对的。通过香水看法国人,我想最佳的去处,既不是香榭丽舍大街,也不是Rivoli大道,而是隐藏在巴黎市区的Fragonard香水博物馆。之所以推荐这里,恐怕是因为Fragonard是一个骨灰级的香水国王品牌,虽然在这里看不到豪华的装饰,也看不到稀世珍宝级别的股东香水,但却有“香水之都”Grasse的氛围与气味。
  我所认识的法国人,大都对香水很是钟爱,特别专一,甚至连对香水博物馆的推荐都各不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他们的个人喜好清单里,只会出现各种大牌香水的名字,而作为生活调剂品的酪悦香槟及轩尼诗干邑,皆赫然在列。
  “香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食物搭配的万金油。”全球顶级葡萄酒专家Andrea hnmer曾这样说,“除非是有牛排或者甜点心,香槟总是可以搭配得来的。”事实上,在法国人的菜单中,或许香槟比红酒更有舌尖征服力,特别是由于香槟含有大量酸性物质及少量糖分,而这两种极端的补充元素几乎存在于所有食物中,从水煮三文鱼到泰国热辣系食物,使得香槟与食物之间的搭配可谓是“无所不能”。但是一般来说,很多人还是喜欢并熟悉以香槟来配草莓或鱼子酱。其实,除此之外,最佳拍档还包括水果、芝士、海鲜、意大利面、以鸡蛋为主的菜肴及味道偏成的食物。不过,关键还是要找到自己最喜爱的搭配,那样才能说服自个儿的心与胃。
  我个人比较钟情酩悦香槟酒庄的DomPerignon,原因是它在二次发酵阶段采用古老的“转瓶法”,在酒瓶中进行发酵的,而一般起泡葡萄酒则是采用“查马法”在酒槽中进行发酵的。虽然香槟看起来是很多女人喜欢的饮品,但其实这是绝对雄性化的酒,始于一个男人的无心偶得,兴盛于男人主宰的工业化时代的流程制怍,被称为“瓶子里的焰火”。
  相传1668年冬天,香槟区传教士Perignon想酿甘甜清爽的葡萄酒,便将各种酒勾兑,密封后放进酒窖。隔年春天取出酒瓶,在晃动中听到“噗”一声,瓶塞飞走。由于他是盲人,看不见跳跃着的泡沫,但酒和芳香一起喷了出来,他激动地说:“我正在酣饮星星!”于是,法国人就说:“就像中国人创造了焰火那样,我们发明了带气泡的葡萄酒,把焰火放在了瓶子里。”
  与香槟并驾齐驱的,应该是干邑了。如果你有兴致,不妨去位于法国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夏朗德省干邑地区参观一下。我特别推荐轩尼诗庄园,因为在那儿,你会感受到这个创制全球最佳干邑的地区特有的气息:根植于历史传奇,同时又洋溢着大胆前卫的创作活力。
  同葡萄酒相比,经过蒸馏而成的干邑有着更为纯粹的质地,以及更加醇和的口感——有时你甚至会觉得,顺着喉咙流淌而下的并不是会让人喝醉的酒品,而是一口经过无数次搅打而成的巧克力慕斯,这种顺滑的感受亳不亚于一条丝巾在脖子上滑过时的流畅和自然,“这就跟经过长时间煲制的好汤一样,浓稠鲜香,滑入喉咙时的口感与干邑的风格极为类似。”轩尼诗庄园主厨David Fransoret更为推崇的是以菌菇类为主进行制作的西式浓汤,而这道汤也成了轩尼诗飨宴中的主角,“蘑菇本身具有木香,再加上熬煮之后呈现出的流畅的丝滑感,与干邑的滑顺感相得益彰。”   汇集了种植地风土特点的干邑里藏着相当多的香气,无论是花香、果香,还是蜜香,都能在其中寻到踪影,而类似甘草、肉桂等的香料气息,却是干邑适合用来搭配餐食的最佳佐证。“譬如你可以在菜肴中加入用蜂蜜腌制的姜,”David Fransoret说,“这种中国人常用的原料在经过腌制后会变得非常平衡,既能找到辛辣的感觉也带着甘甜,与干邑搭配时会更容易突出酒品本身的辛香味。”
  以酒精浇灌奔放 以欲望培育燃烧
  哈瓦那,无疑是古巴最美丽的城市。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感叹,这座城市热烈而奔放,又充斥着某种神秘而浓郁的气息,正如这里的雪茄与朗姆酒。人们习惯拿酒精来浇灌奔放,以升腾的欲望去培育燃烧。
  在我看来,古巴人很是通俗易通。来到哈瓦那,你会从古巴人奏出的音乐、跳出的舞蹈中品尝到浓郁的甜味,就像咬一口汁液浓厚的甘蔗,热烈、浪漫、狂放不羁。可以说,这个民族的性格就是这样,在街角、在酒吧,他们在什么地方都能唱起来、跳起来。而这种快乐的助燃剂,一定少不了朗姆酒。
  朗姆酒的原产地在古巴,至今大部分的朗姆酒品牌依然出自那里。当地人在生产中保留了传统的工艺,并且代代相传至今。17世纪晚期,法国传教士Labat就曾看到,岛上的土著人、黑人及一小部分居民,用甘蔗汁制作一种刺激性的烈性饮料,喝后能使人兴奋并消除疲劳。随后,这种朗姆酒的雏形饮料迅速被水手们广泛接受。1878年,有人用蒸馏法提炼出一种有别于以往甘蔗酒的新型饮料,这便是朗姆酒。不久,郎姆酒从诞生地卡德纳市来到了哈瓦那,并在大教堂对面的“Havana Club”酒吧落下了脚。酒吧地处闹市,接待八方来客。这种被叫做“甘蔗快乐儿子”的酒能与各种饮料混合饮用,逐渐开始风靡全球。
  记得几年前,初识朗姆酒的经历,就像去接近一位外表成熟内敛、内心狂热不羁的男子,欣赏他的直率张扬需要时间,但这时间值得花。第一次人口,你就会喜欢它的口味,那种感觉,有种多年故友相逢的惊喜。细品之下,才发现单纯形式下的野性与霸气。早在18世纪初,加勒比海地区的海盗们就已经被同样野性的朗姆酒征服,他们用朗姆酒壮胆、狂欢,甚至给伤口消毒。对海盗们来说,朗姆酒是他们航行中最重要的伙伴——可以没有食物、金币,但不能没有朗姆酒。
  一杯“Havana Club 15年”是朋友给我的见面礼,可它却重重击中我。这酒看上去其貌不扬,闻起来甘醇曼妙,含在嘴里恬美无比,一口下去又让人回味无穷。它具有鲜明悦目的深琥珀色,从蜂蜜和干梅的甘甜滋味开始;转而以难以置信的顺滑口感呈现香蕉、梨、新鲜无花果的味道,配以淡淡橡木香,伴随一点酸味。以甘蔗味白兰地唤醒喉咙。绵长而久远的回味显现出来,那是隐约透出巧克力包裹陈年椰子的特殊质感。
  如今的哈瓦那乃至整个加勒比地区,朗姆酒的品种多不胜数,各具特色。其中,“莫希托”(Mojito)和“自由古巴”(Viva Cuba Liber)最具有文化气息,是因为Ernest Hemmgway。在哈瓦那五分钱小酒馆吧台的正中央,至今还保留着他在1954年12月留下的手迹:“我的莫希托在五分钱小酒馆,我的达伊基里在小佛罗里达餐馆。”虽说朗姆酒初闻芬芳,入口甜美,但是容易上头,但古巴人喝朗姆酒,通常都掺兑其他饮料,调成鸡尾酒后方才享用,最著名的就是“莫希托”和“自由古巴”。
  但我心想,Ernest Hemmgway的最爱,应该不止是一杯“莫希托”朗姆鸡尾酒,还缺少一根填满各色欲望的雪茄。
  18世纪中叶,在哈瓦那,在巴黎,权贵阶层中的女人抽雪茄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在各种的社交活动中都可以看到手持小雪茄或迷你雪茄的女士们,有时甚至在她们拖地的鱼尾长裙上都可以看到掉落的雪茄烟灰。原本是男人这一极中的玩物,确被她们信手拾来。享受雪茄成为女人醉倒男人,同时也是挑战男人的新手段,她们口中轻轻呼出的蓝色烟雾也预示着女权主义的到来。难怪那时在哈瓦那有一首歌,曾这样写到:“雪茄是一种享受,充满感性和快慰。在明亮的水晶大窗后面,我吸着雪茄等待着我心爱的男人到来。我没有消耗生命,因为这蓝色的烟雾总是让我陕乐。”
  记得一位老雪茄客曾告诉我,雪茄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品质,“一支‘湿’好的雪茄,质地应该犹如勃起的阴茎,坚挺、丰满、顺滑,略有弹性,包叶叶脉均匀而清晰地浮起。”
  当然,在享受雪茄的时候,可能还需要搭配一定的恰清饮品,比如咖啡、红酒、威士忌、白兰地,这些含有一定糖分的饮品,可使雪茄的口感柔润而饱满。而能够与哈瓦那雪茄相匹配的东西,当然应该是水晶山咖啡、苏格兰威士忌或者科涅克白兰地。如果可以的话,来一杯堪称极品的水晶山咖啡,如此搭配才算是圾致呢。
  外表似老派绅士 内心却豁达豪放
  Robert Bums是有名的苏格兰人。他之所以闻名,并非其极富民族特色的草根诗歌,如同苏格兰是最容易被遗忘与忽略的好去处,凭其表里不一的特质迷惑了号称资深旅者的人,而那句著名的“威士忌总是与自由结伴而行”倒是令他名声在外。我想,倘若果真如此,那么就有必要走上一遭了。
  实际上,苏格兰会给予你很惬意的感受,而身边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会给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言语轻慢有力,谈吐很绅士,看似很老派,不经意间拿起一杯威士忌,内心的简单与复杂会被统统倒出来,而他们天生豁达友善的性格的确值得称道。朋友告诉我,真正的苏格兰男人,多数都是男人中的极品,其味道恰如当地传统美食Haggis,只要发自内心去接受,便可带来强劲、粗犷、浓郁与极具个性的口感。
  必须承认,苏格兰人的性格是很好的。无论你身居何处,是餐厅中的餐后闲聊,或是时尚都市旅馆酒吧里的深夜畅谈,都会很快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天性,就像与老朋友相处一样。同时,让客人宾至如归是苏格兰的悠久传统。这里的乡村饭店与城堡饭店通常坐落于绝色美景之中,从卧室、餐厅向外望必能一饱眼福。而这些地方往往以传统的格子花呢装饰,壁炉里炉火熊熊。   漫步在爱丁堡的任一条街道,你都仿佛走进了一部苏格兰老电影。穿过屹立在城市中心死火山顶的爱丁堡城堡,指尖划过st.Margaret's Chapel古老岩石的墙体,再徒步走在以皇家哩大道为中心的旧城区,到达苏格兰最有名气的女人QueenMary住过的行宫——荷里路德宫。如果你有闲情逸致,驱车48公里,去位于爱丁堡东海岸的Dunbar,度度假,钓钓鱼,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很显然的是,若想要了解这城与一城人,走马观花肯定是行不通的。尽管无需在这里住上个把月,也不用与此地私定终身,但在心房内壁烙上苏格兰铭文与味道的捷径,终究还是有的。
  印象中,苏格兰人对食物的要求并不是那么高,但其烹制食材的味道却很独到,不仅极富民族特色与性格,而且美味往往都藏匿在私密地方。如同苏格兰人尤为钟情的芝士鸡肉块,是需要用威士忌烹鸡块的,但如果加入了号称“液体金子”的Glenfiddich麦芽威士忌,味道肯定会上升一个等级。可是,又有多少人会为你做这美味呢?
  其实,你不必灰心。每到春秋季节,当地有名的“流浮阁”咖啡厅就会推出“苏格兰美食节”。在这里,你可以听着悠远的苏格兰风笛,咀嚼着拥有本土民族特色风味的当地美食,再端上一杯纯麦芽威士忌,如此便是最好的。如果你相信我而去了那里,切记一定不可错过正宗的苏格兰式菜品:芝士生牛肉片与苏格兰肉卷,最好还能尝到产自苏格兰敦提的果酱。
  这里,我必须提一提果酱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也请尝试着喜欢,说不定有一天你会为它的味道而征服。在英国,最好的果酱出在苏格兰,苏格兰最好的果酱出在敦提,而敦提最好的果酱,则出在乡间小路的妇人之手。如果你有兴趣住在农庄的小旅馆,受邀来到女主人的厨房里,会发现一个世代相传的老壁橱,而橱内有几十只大号果酱瓶,垒叠在—起,周遭散乱地摆着剖开的厚面包与零散干果子,壁橱里的光线是暗淡的,亮晶晶的果肉却透过玻璃隐现着微湿的光泽,这简直不是用来吃的,本身就是一幅静物习作。
  当然,这些瓶子都没有标签,属于家庭手工自制。此地的农户家家有果园,而那滴着露水的果实便是最上乘的材料。在农户家吃一顿苏格兰式早餐,是我梦寐如愿的,特别在开启一罐果酱时,那清冽的橘子香会瞬间排山倒海爆发出来,如五月清风,让沉睡的牧人都为之惊醒。罐里的果酱都凝结得晶莹剔透,当你舀出满满一大勺,会发现块块果肉皆很浓稠,摊在吐司上都推都推不开。
  但这豪爽的果肉还不是其真正迷人的地方。这果酱的奇妙之处,正在于它微妙的口感——入口先是爽朗的橘香,涌动着果肉的甘甜,而那入口即化的果皮,却又在舌尖上渗出丝丝幽深的甘苦。这正是其特有的风韵,带有成熟意义的苦味,热烈、真诚、温情脉脉又难以接近,这多重的平衡足以让味觉在一瞬间获得最完满的饱足。
  当然,苏格兰人并不是纯粹的美食家。事实上,犹如《辣手神探》中冒烟的左轮手枪的威士忌,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属。《全球威士忌指南》的作者Michael Jackson将其形容为:“嗅觉部分混合着硫磺与沥青的气味,让人感觉到温暖的腐烂气。”而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烈性酒犹如威士忌一样,如此激起人类的共识,带来独特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停留在苏格兰的那段时间,你会发现,威士忌是一款男女通吃的甘津,而这种琥珀色的生命之水,并非只属于“男人”、“豪情”等男权词汇。其实,同暴风骤雨般的味觉相比,女人们更喜欢委婉抒情的滋味,更关注嗅觉,那种芳香的、富于变化的、融合的液体,最好还有一些男人味,就像许多女人都喜欢带有男性气息的香水。威士忌的确是个好选择,威士忌的味道千差万别,却又雌雄同体,恍惚打翻了香水铺子。
  对我来说,自己更倾向于在孤独与思考的途中,依靠威士忌来创作。正如那些前辈们,无论是Oscar Wilde、Francis Scott Fitzgerald、George Bemard Shaw,还是Emest Miller Hemingway、James Joyce,在他们的作品里面,威士忌涉及了从悲剧到喜剧的全部过程。其中,最有趣的是《The Great Gasby》的作者Francis Fitzgerald,他对威士忌的感受令人甚有同感:“最初是你享受了酒,然后酒自己享受了自己,最后就是酒享受了你。”
  但是我个人更喜欢《On The Road》的作者Jack Kerouac,他认为喝酒不是为了喝醉,而是为了享受人生。我觉得,大家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才会在深夜出现在吧台旁边来上一杯威士忌的吧?不过说到态度,Jack London更酷——“有人在的时候,我向来喜欢来一杯,而独处的时候我也喜欢来一杯”。
  其实,威士忌是一种苏格兰人对慢生活的态度。无需豪饮,慢慢品味即可,更无需加入原本不该加的东西进去而破坏了本身的价值。无论你是不是绅士,都应该懂得享受不同威士忌所带给味觉的独特体验,让酒精随着血液流遍全身,让它的热量慢慢蒸腾出一切疲惫。
其他文献
2013年春节期间,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在山西平遥正式公演。此剧由著名导演王潮歌执导。日前已完成试演,观众反映强烈。  晋商血脉情  《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与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沙俄,历时七年,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却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这是平遥城的仁德,也是山西人的仗义。  王潮歌认为
期刊
现实中,女性更容易被味道左右。相当多的女性凭气味选择伴侣、判断是否该做家务、确认购买何种产品……对于男士来说,散发着迷人香气的女性令其难以抗拒,通过令人愉悦的气味唤醒姑娘的嗅觉,达到交往的目的也是两性关系发展的一个捷径。  电影《香水》里,那个嗅觉的旷世奇才为了从少女体香中提取美妙的气味不惜扼杀一个个年轻生命,最终这些美妙气味也成为令其致命的味道。味道,是如此中性的物质特性,却也成为自然界最重要的
期刊
倘若啜一口Johnnie Walker,麦芽的芳香会顺着入喉的液体,沁及心脾,而杯中酒会映着壁炉的火焰,闪烁着跳跃的光芒;倘若品一杯Blue Mountain,泛着苦中带甘、柔顺略酸的味道,思绪万千,而烛台前的那本1991年版《Memories of Midnight》,理应细读一番;  倘若尝一缕Romeo y julieta的浓郁,舌尖的浑然天成会令人陶醉,飘渺不羁,而缓缓吐出的霎那间,顿首觉
期刊
高瘦人 本名刘涛,现居青岛。诗人,作家,出版诗集《临时停车》。中、短篇小说《最后的细致》、《书记和大鸟的故事》、《冬泳者“老酸”》、《牛得贵和他的楠木菩萨》、《打我一个耳光吧》、《暮歌》等,多次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刊物和各种“小说年度选本”选摘。短篇小说《最后的细致》于2007年获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首届“泰山文学奖”。  在我眼里,电视是鸡肋,嚼之无味
期刊
梅多克地区曾被认为是一个荒凉而偏僻的地方,周围遍布沼泽。直到17世纪初,法国的企业家在接近菩依乐村(Pauillac)的圣兰伯特(Saint Lambert)地区开发了“四十块砂砾土葡萄地块”。17世纪末,碧尚家族(Pichon)与鲁臣家族(Rauzan)联姻,让碧尚家族拥有了位于菩依乐村波亚克区的一些葡萄地块,而这些地块就成为了碧尚庄园最初的葡萄园。碧尚家族使庄园迅速地发展起来并使其名声大振,地
期刊
摘要:县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还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将从县文化馆群众文艺活动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县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解决措施  1县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状况  县文化馆所开设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展览活动、文艺活动以及培训班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提
期刊
关于TIFFANY,人们仿佛欲言又止,总觉得它是那么经典,却又不知怎样描述才恰到好处。是的,“经典设计”是TIFFANY作品的定义。也就是说,每件令人惊叹的TIFFANY杰作都足以世代相传。TIFFANY的设计从不迎合起起落落的流行时尚,完全凌驾于潮流之上,它讲究和谐、比例、条理,讲求精益求精,用简约鲜明的线条诉说着冷静超然的明晰与令人心动神移的优雅。而这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美,是继承了176年荣耀
期刊
摘要: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的特点,结合多年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经验,总结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重复率过高的几种具体表现,以此提出改进措施,研究毕业论文指导方法,以降低毕业论文重复率,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查重;学术不端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高校对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都有相
期刊
摘要:国际合作办学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对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适应国际工作岗位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国际合作办学大学生提升英语能力和岗位竞争力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国际合作办学;大学生;英语能力;就业能力  一、国际合作办学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对策和方法  (一)加强学生对国际合作办学的理解,鼓励其积极地参与到英语教学之中来  在新生入学之际,学校要为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机器学习在英语作文批改中的应用,即在原有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和NUCLE-release2.2语料库的基础上建立优秀英语作文数据库,首先将作文进行初步分类,根据语句词汇量的丰富度,深度等进行评判,算出语句各词出现的概率以及出现语法错误的概率,将相对概率小的结果标注实现自主批阅英语作文的功能。  关键词:机器学习;数据库;自主批阅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的出现帮助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在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