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多样的“海上风”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d411525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近代起,上海的绘画艺术就高举“海派”大旗,占据了全国绘画“半壁江山”,更是涌现出一大批诸如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吴湖帆、林风眠、谢稚柳、唐云、程十发等几代艺术大家。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依然是全国美术的重镇,各地画家以在上海办展为荣。同样,“海派”画家群体一旦有了新作,往往借着这方宝地的影响力,一举打响全国的牌子。毋庸置疑,无论是中国画、油画还是普及性极高的连环画、版画,上海都是出作品、出大家的“福地”。
  然而,随着前辈大师的陆续凋零,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海派绘画艺术辉煌不再,亟待全新提高与发展。这不仅要求新一代画家们在艺术上承接大师们传下的衣钵,更要求他们在全国市场上进一步打开局面、扩大影响。近年来,上海美术界为此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无论是中华艺术宫的改造落成,还是海派画家陆续晋京成功办展,乃至在梳理城市美术文脉方面,都作出了大量探索。而由上海书画院主办的“海上风”系列展览,尽管举办仅有两届,却已在学术性、前瞻性与艺术性上颇有特色,引人注目。
  乐震文(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海上风”系列画展是上海市文联和上海书画院的一项品牌艺术活动。众所周知,海派绘画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狭义上看,海派绘画就是上海画家的作品;从广义看,海派绘画则是一个包容多样的画派,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具体的风格。我们举办这个画展的宗旨,就是将这个包容性体现在展览本身及其作品当中。上海的包容性体现在“向内辐射全国、向外辐射世界”,这种包容性不是几个人、几张画之间的关系,而是所有风格、所有流派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海派绘画应该包容东西南北八面来风,从而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及其风貌。为此,我们不仅着意寻找当今上海的画家,而且在全国寻找有影响的画家前来参展。我们还注意了年轻化,尤其关注美术学院的艺术新风,特意邀请学院的硕士生们参与进来,为的是让海派绘画、让我们的“海上风”后继有人。
  吴林田(画家、艺术评论家):海派绘画崛起不久,便占了全国绘画的大半壁江山。我曾听前辈们说:“上海是个绘画大码头,哪怕是北京再牛的画家,也要来上海这个大码头走一走。”这说明海派绘画的权威性之高、影响力之大,足以在那个时候代表整个中国绘画创作的最高水平。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包括海派绘画在内的整个中国画的现状令人不乏忧虑之感。比如经过院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居然对笔墨根本不懂,那些70后、80后、90后的青年,许多失去了对笔墨的应有的情感,更遑论热爱和研究了。“海上风”展览之所以强调“海派”概念,目的之一就在唤起对笔墨的情感,在包容的气度和多元的呈现中体现艺术应有的情感。这与传统海派绘画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因而有承继性和前瞻性。
  陈九(朱屺瞻艺术馆艺术总监):从本届“海上风”的参展作品看,它包容了各种风格,体现“海派”的精神。特别是一批年轻人的作品的参与,令人眼睛一亮,以往的大型画展特别是中国画展,很少能把眼光注重在年轻人身上。我始终希望上海有一家或几家具有足够艺术和学术权威性的文化组织,能把大家团结在周围,扎扎实实地促进创作,认认真真地研究学术,特别是对海派绘画作出更准确、更精深的探究,避免一些因误会而生的不必要的质疑。反过来看,凝聚艺术家也是一个文化组织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条件。若是没有一批很好的艺术家的聚集,这个文化组织对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当然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上海书画院的“海上风”系列画展,虽然一开始做得不大,但它的立意、操作都很有可取之处,因而能够渐入佳境。我希望“海上风”成为当代海派绘画艺术展览、创作、研究的重要平台。
  重要的是,我们要团结所有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些艺术家、“圈子”里的艺术家——这是海派文化之本。这个时代变化很快,画家的思想、观念、艺术创作越来越多元,但也出现一些被资本介入后的异化现象。本来,艺术作品本身的质量应成为其商业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但现在一个有钱人往往能轻易地将劣作包装得气势如虹,压过一切。这是很可怕的。我希望“海上风”能抵制这种现象,为当代海派绘画带来严谨而又清新的风气。
  作为画家、画展,必须保持艺术的纯洁性、学术性、原创性,从而保持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民族艺术的国际性。总而言之,我们要一种精神上的坚守。希望以文联这样一个文化艺术机构为平台,尤其是通过它的文艺品牌展览,来凝聚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与时代同步,与大众同行,及时而又详尽地展示他们最新的艺术和学术成果。这也是所有艺术家的愿望,他们都期盼着一个能够尽情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节日。
  陈心懋(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我觉得本届“海上风”的最大亮点和新意,就是有很多高校学生的作品入选。而且,这些作品是经过认真创作、严谨选择的,是有一定质量和水准的。我们这些长期住在上海的画家,无论是在画界里还是院校内,都担心海上绘画雄风不再。我们也看到有不少的中青年画家,或丢弃了传统,或是对中国画的理解不足、功力不够。因此在不少人眼里,上海的画家在本地是条龙,一到外地就变条虫。这虽不是普遍现象,但与外地不了解上海画坛实情,很有关系。所以我认为,“走出去”非常必要、非常及时,问题是我们怎样把上海画家们团结起来,把画展做精、做大、做到全国。
  丁一鸣(上海书画院副院长):由于“海上风”综合了三大艺术院校优秀的学生作品,无形中展示了一种现象。我相信这一现象若能坚持,那么今后很有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上海画坛。对于年轻人的关注、扶持和鼓励,永远是最重要的。“先锋性”的可贵之处,就是一种别人未知、今后成风的理念,一旦出现,可能就是一个蔚为风尚的艺术风格甚至格局。我们要研究的不仅仅是青年艺术群体,不仅是给他们展示自我艺术的平台,更是对于群体性的推动、研究,以此来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发展愿景以及精神风貌。
  徐旭峰(上海书画院青年画家):市场是一柄双刃剑。如今的青年学子常会碰到一个现象,就是网上征集艺术院校学生的作品,然后进行拍卖。据我了解,许多学生是把自己的作品传到网上,以很便宜的价格卖出去了。市场是对学生心态的一个考验——画画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艺术?两者的平衡非常重要,如果拿捏不好就会产生迷茫。
其他文献
“公众人物犯错没有特赦”的时代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张某网友制作的恶搞海报“2014娱乐圈年度大片《监狱风云》概念版海报”,主题:导演张元携编剧宁财神、主演黄海波、主题曲演唱者李代沫共同体验北京监狱生活,引发网友热议和围观。  这些平时里口碑颇佳、颇受粉丝追捧的才子们缘何遭遇如此嘲讽?盖因他们接连被爆出的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今年5月,被称为“国民老公”的黄海波嫖娼被北京警方行政拘留,同月,歌手李代
期刊
最近看到章诒和女士的《张伯驹的文革“交待”》一文,虽然只是篇2000多字的短文,但读过之后在我心里引起的波澜,并不亚于读她《往事并不如烟》那本书的感受。这不仅是透过张伯驹的“交待”材料,能想象到他在文革中所遭受的磨难和无奈,更由此而让我想起在文革中,两次见到张老先生时的情景。  壹  1966年8月27日,吉林省省直文化系统的造反派,在长春市体育馆召开批斗省文化局机关党组书记金树然大会。在押解金书
期刊
那一年,他还有着茂密的黑发,那一年,他还不叫关栋天,而是叫关怀。  右页这张照片摄于1989年9月的一天,摄影者老崔来到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的家中采访拍摄。在此过程中,因俞老家中不断有亲朋前来,从而多了几分热闹,老崔何等活络,趁机摄下了一组俞老日常生活的小镜头。  老崔回忆当时的镜头:他进门不久后,就巧遇俞振飞的得意门生蔡正仁、岳美缇来串门。没料到刚坐定不久,三人便来了兴致,聊着聊着便唱将起来
期刊
20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印了关于上海举行故事会材料,毛泽东主席在材料上作了两次相关批示,所以讲故事、写故事在上海市郊蔚然成风。当时农村文娱活动少,农民就喜欢听本地故事员讲故事,他们“眼睛向下,情趣向上”,相互间还举行故事赛。  1963年11月,我接到青浦县团委的通知:要我认真学习讲好《红灯记》,并寄上《红灯记》故事的单行本。于是,我在本地各村演讲《红灯记》,群众很欢迎。我觉得《红灯记
期刊
陈述和于飞是我敬重的两位前辈,虽然先后离我们而去,但他俩的音容笑貌不时会浮现眼前,挥之不去,呼之欲出。此文记录了些许他们演戏之外的逸闻轶事,雪泥鸿爪,零星碎片。  如果用两个字分别来形容两位,那么陈述是“较真”,于飞是“率性”;三个字的话,前者是“倔老头”,后者是“老小囡”。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个性,晚年时却时常被阴错阳差地纠葛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活剧。  陈述长我十八岁。他一贯信奉黄炎
期刊
壹  我生于1943年,1961年考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4年因“反革命集团”案被捕。1966年被处劳动教养二年,1972年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1980年获平反。  此文回顾的背景是:1964年9月26日,作为上海师范学院四年级学生,这天我从校门跨入了上海第一看守所牢门。至1966年,我被处以劳动教养二年,同年底解除教养。1967年3月,我第一次回上海探亲……  家还是那个家。但是,一切都变
期刊
要不是那些车牌都清晰地标明“黑A”,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白日焰火》拍的是有“东方莫斯科”之誉的哈尔滨。  看不到太阳岛上的旖旎风光,也没有圣索菲亚教堂的洋葱头大穹顶和果戈里大街的异国风情,甚至连冰雪大世界的艺术造型和银装素裹的亚布力滑雪场也难觅踪影。  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尽是破旧的筒子楼、冷落的街道和简陋的小店铺,还有死气沉沉的电铁和黑咕隆咚的野冰场……而这一切都被笼罩在冰天雪地的晦暗里;白天不白
期刊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朱永新在3月14日《新京报》上撰文,披露了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近日在政协常委会上的一席讲话。俞正声主席讲了这样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有些学校和科研单位扭曲了中央精神,把八项规定用在专家学者身上,限制大学的老师和科研人员出国学术交流。他严肃地指出,这些规定本来是限制领导干部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出国考察,现在却用来限制专家们正常的学术活动,是不应该的。一个好政策推向极致,可能就是对好
期刊
晶报刊文说,全国政协委员、“大哥”成龙在“两会”期间参与文艺26组讨论,刚一落座,就有记者走到他身边索要签名。讨论开始时,成龙已经签了比自己文件袋还厚的一沓首日封。在刚开始的10多分钟讨论里,成龙被打扰了3次,每次都是一沓首日封,还有一些人拿着手机和卡片机跑到他面前狂拍。终于,成龙忍不住发火了,“我可以不签吗?”他高声对一名“粉丝”说,随后继续听会,可几分钟后,另一名刚刚进入会场的女士又把首日封递
期刊
我国现代著名的外国文学翻译家、鲁迅研究专家、教育家和诗人李霁野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近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政府相关部门领导,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李霁野家属以及在沪的文学、翻译研究者80余人出席会议,共同缅怀李霁野生平经历,回顾李霁野与鲁迅的交往,探讨他在诗歌创作和外国文学翻译方面的贡献。与会者认为李霁野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为外国进步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为鲁迅研究事业、为文艺和教育事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