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茶二十年二十人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足够改变一个人、改变一座城、改变一个产业。
  对于福建茶,20年来的改变不只是一点点。从闽南乌龙的工艺创新,到遍布全国各地的安溪铁观音连锁茶店;从正山小种新工艺产品“金骏眉”的出现,到福建红茶的重放异彩;从闽北乌龙的升温并风靡市场,到“印象大红袍”的华丽上演,以及很多新品种的研发、大型茶企的涌现、传统文化的复苏……数不清,道不尽的改变让福建茶成为闽人引以为豪的特色产业之一。
  然而,在细数这屿一辉煌而炫目的成绩之时,却不能忘记在这些一背后努力耕耘,艰苦付出的人物,他们把大量的精力和热情都注入到所经营的事业中,无论是带领一方茶产业奔跑的茶官,还是从走街串巷卖茶开始变成一代茶业大亨;无论是默默无闻坚守岗位数十裁的幕后研发人员,还是尽职尽责栽培更多专业人才的教育者……他们都是改变福建茶的功臣,都是值得世人为之敬佩的福建茶人。
  20年,20人,让我们感谢他们,铭记他们!
  张天福:静照在忘求
  “老年是人生的新起点,应不断激励自己、完善自己。只将去日争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
  刚刚过去的9月,张天福迎来了自己的102岁寿辰。
  1980年,张天福正式退休,但他退而不休,在大山深处打响了一场攻克乌龙茶“做青”的科技战。当时的乌龙茶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质量高的茶叶一般仅占10%左右。茶叶质量不稳定。平均产值低,茶农收入无法提高。带着解决这个难题的愿望,72岁的张天福主动请缨,成立了“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的研究”课题组,他担任课题组主持人。从1983年至1987年,张天福与课题组的全体技术人员在反复的“做青”研究试验后,提出了乌龙茶毛蟹(厚叶型)、黄棪(薄叶型)等品种各季节做青环境最佳适度参数,解决了乌龙茶传统制作中阴雨天不能制好茶的技术难关,提出了乌龙茶主要品种的做青工艺规程方案,为乌龙茶快速进入机械化、连续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从事茶叶科研工作的同时,张天福也醉心于茶礼与茶文化的研讨与传播,并坚持认为拥有深厚茶文化底蕴的中国应该有自己的茶礼,通过对中国茶礼的研究与推广,沟通中国传统与当代社会的人文环境与精神境界,促使中国茶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1997年,张天福首次提出用“俭”、“清”、“和”、“静”四字作为新时代的茶礼。这四个字的茶礼思想,源于对陆羽和宋徽宗对中国茶事的认识,也结合了中国礼文化的思想,更全面地论述了中国茶礼对中国社会生活与文化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上世纪90年代,喝茶的风气逐渐兴起,当时福州的茶庄和茶馆远没有今天这般兴盛,很多爱茶人都希望能有一个专业组织定期把大家聚到一块喝茶,方便茶人之间的交流。张天夫大胆地提出了成立一个纯民间“茶人之家”的设想,在众多茶人的鼎力支持下,1999年元旦,在福州富黎华大酒店的妙语茶艺轩“茶人之家”的牌匾被高高挂起,张天福任会长。“茶人之家”以茶为媒,把从事茶叶的专家学者、生产厂家、市场营销人员及消费者都相聚在“家”里,互相交流种茶、制茶、销茶、评茶的经验,介绍各自的心得、需求和信息。张天福在“茶人之家”设置了专业的评茶室,置办了标准的“干看桌”、“湿看桌”等一套评茶专用设备。由“茶人之家”发起的一年一度的“闽茶杯”福建名优茶评比活动,如今已经成为展示福建各类优秀名茶的权威平台。
  2006年6月,中华茶人联谊会批复建立“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并作为中华茶人联谊会的下属机构。至此,福建“茶人之家”终于有了“户口”。张天福万千感慨涌上心头:“8年了,好苦呀;但是很欣慰,实现了一个愿望:天下茶人是一家,共建和谐,不分你我他……”
  以潇洒的人生态度,不滞于物,薄弃功利,忘怀得失。正如王羲之所述:“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今天的张天福老人,正以“生命不止、探索不息”的精神成为中国茶叶界的一面旗帜,引领着后辈茶人继续前行。
  上榜理由
  作为中国十大茶人中的唯一健在者,张天福老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中国茶业教育和茶叶生产、科研及茶文化的推广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毋庸置疑,即便是在他退休后的30年时间里,他攻克了乌龙茶的做青难题,提出了中国茶礼,为福建的爱茶人成立了茶人之家……今天,张天福老人还在为规范的有机茶茶园而奔走忙碌着。一生清茶的浸润已经让这位老人不再在乎别人对他的功过评价,作为基督徒的仁爱之心也让他总能以平常心对待人间世事。
  吴雅真: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
  “20多年来,我从未间断过茶艺的学习、创编与培训,传承、传播和发扬中国茶艺将会是我终生为之努力奋斗的。”
  “足足有18年了,这家茶艺居一直都没变过。”她的“别有天”茶艺居,曾经是福州城里最早以经营性为目的的茶馆、茶艺居、茶会所。侣年来,它始终是“风雨不动安如山”,装修风格依然保持着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模样,见证着周围许许多多的茶艺居、茶馆“纷纷开且落”。然而,也正是在这里,吴雅真创编了近百套的茶艺,并手把手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满足市场需求的茶艺人才。中国茶界给吴雅真的定义是: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
  1989年,就读复旦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的吴雅真把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历代饮茶习俗初探》。她南下去了诏安,向当地茶人讨教功夫茶的冲泡技艺。回到福州后,她把诏安之行的所见所闻与心得加以总结,在继承原有泡法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地重构,创编了《闽式功夫茶》茶艺。那一年的9月,“首届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吴雅真代表福建参会,并在会上表演了《闽式功夫茶》茶艺,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福建功夫茶的魅力。
  1990年,福建省博物馆联合省旅游局、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省陶瓷工业公司等多家单位,在福州西湖边(省博物院所在地)创立了福建乃至全国的首家茶艺馆……福建茶艺馆。供职于博物馆的吴雅真成了省内最早的茶艺师之一。1991年春,吴雅真从民间入手,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特点来创编茶艺,协助福安市政府创建了省内第一支茶艺表演队。这支队伍一诞生就表现不凡,不仅赚够了喝彩声,而且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茶艺人才。此后,她先后协助安溪、漳平、周宁、大田等地建起了当地的茶艺表演队,并屡屡取得成功。
  1993年,她毅然放弃了省博物馆的工作,与一位旅居新加坡的、深谙茶道的商人创办了“别有天”茶艺居。这是全省也是全国第一家面向平民百姓的茶艺居,它除了具备品茗休闲的基本功能之外,还成为吴雅真茶艺培训、创编茶艺、推广茶文化的“教研机构”。
  在“别有天”的侣年里,她见证了福建茶产业发展的历史,也见证了一些茶企企业家从走街串巷卖茶到坐拥全国数百家连锁店。然而,最令她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茶馆业的勃兴与茶艺的普及。“‘别有天’创办之初是‘剃光头’的,没人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的,如今比米店还多的茶庄也都增设了茶艺居、茶馆的功能。”她笑得很淡 然。“茶艺比起20多年前,也是大大不一样了。到处的茶艺培训班,茶艺表演,茶艺大赛,而且茶艺师还成为了国家认定的工种之一。”
  23年来,尽管吴雅真“桃李”遍满天下,她却仍在不断地创新茶艺,融入了服饰、琴棋书画、陶瓷、歌舞艺术。23年里,她创编的茶艺,涵盖了六大茶类的近百套茶艺。事实上,她并不赞同用“创编”这个词,“我没创编,我仅仅是在老祖宗的基础上改良、提高,注入了时代元素,让它(茶艺)更艺术化、规范化。”而她在光彩熠熠的成就与荣誉面前,更是轻描淡写地说:“23年,我只是默默地做着一件小事。”
  上榜理由
  她是福建省内最著名的乌龙茶审评专家之一。在她近30载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她致力于茶叶审评与检验人才的培养,并奔走于全省乌龙茶的产区,推广茶叶标准技术,指导茶农、茶企开展科学生产,大大促进了闽茶整体品质的提升。
  陈郁榕:一心事茶的女茶师
  “用一颗心评茶,这是作为一个茶评师的责任。”
  分茶样、看干茶、闻茶香、冲泡、一道道地细品……陈郁榕利索地重复着几个评茶动作,这看似简单的动作,陈郁榕却重复做了近30个年头。
  陈郁榕的茶师生涯从武夷山开始,每到茶季,她就跟着老茶师们上山流动收购,走遍了武夷山的各个产茶区。当时,陈郁榕是收购站里惟一的大学生,并且是茶学毕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每一天收购的茶叶特点,她都认真地记录下来,无意间也为茶业界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资料。用心的她总是在老茶师离开后,把只冲泡过一两道的茶叶继续冲泡,自己认真品评记录,有不懂的地方就找机会向师傅请教。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在茶叶收购第一线的勤学苦练,为陈郁榕日后的审评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陈郁榕回福建省茶叶公司,随后又被公司派去安溪,从那时候起,她开始正式学习安溪铁观音的初制和评审。“在武夷山期间,是锻炼学习的入门阶段,逐渐完成了经验积累,而到了安溪学习铁观音,则是乌龙茶学习审评技术达到质的飞跃的阶段。”陈郁榕一直把安溪比作茶师的摇篮,在安溪,她熟悉了乌龙茶加工制作方面的所有工序,她告诉记者:“做青需要‘心闲、手敏、工夫细’,才能做出好茶。”审评时,陈郁榕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该类茶的特色与制作工艺,其次就是在这种工艺条件下可能产生什么样的香气滋味。陈郁榕说:“一上审评台,脑子里除了茶就没有其他东西,业界有人把这种专注称之为‘猪脑’。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好茶师,除了专一的‘猪脑’外,还应具备‘狗鼻和猫嘴’。‘狗鼻’是灵敏的嗅觉,‘猫嘴’是指口感刁钻。”
  作为一个评茶师,陈郁榕深刻地感受到肩负的责任重大。“从小的说,每一泡茶都是茶农、采茶师、制茶师等辛勤劳作的结晶,越来越多的人靠着茶叶致富,如果我们审评的不对,对茶企、茶农都是不负责的;从大了说,别看它只是一片小小的绿叶,但它却关系到国家团结,牵扯百姓生计的农副产品。比如边销茶,一直是少数民族的必需品,已成为国家定量保证供应边疆的茶类。”几十年审评一线的工作经历也让她个人的评茶技术得到了众人的赞誉,只要是乌龙茶的评比,不管在哪,都会邀请她担任主要的仲裁、评委。
  2007年,陈郁榕退休了,但只要茶叶界有需要,她又会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她钟爱的审评台前。她离不开茶,茶行业也需要她。退休后,陈郁榕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编撰出书中,她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编撰成文,有《细辨闽名优乌龙茶品质特征》、《闽南乌龙茶毛茶品质特点和审评方法》、《福建省乌龙茶审评技巧及品质特征》等,还参与起草《武夷岩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样品)》。去年她主编出版了《细品福建乌龙茶》一书,第一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福建乌龙茶的所有品种做了详尽专业的介绍,成为茶界的一本权威教科书。
  上榜理由
  在二十多年的审评生涯中,陈郁榕在千万次的审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对乌龙茶独到的见解,并整理出一套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审评理论,成为指导乌龙茶品评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一颗心评茶,是陈郁榕对于自身的要求,也是她作为一个茶人的精神境界。
  郭雅玲:细品精研乌龙茶
  “我很喜欢制茶,做了早春绿茶和白茶,又做闽南茶区的乌龙茶,再做武夷岩茶,还在武夷岩茶中寻找岩韵时,闽南茶区的夏茶又来了。”
  在福建茶界,一提起郭雅玲这个名字,人们就会很自然地和乌龙茶审评挂钩起来。常年累月地喝茶,使她原本就很娇小的身材看起来更加清瘦。她说话总是轻声细语,几乎要比正常语速慢半拍,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这是典型的茶人气质。她亦是一个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里从学生成长起来的教师,自1982年留校从教至今已近30个年头。
  实习时受过郭雅玲指导的学生都有这样的同感:“今天茶没有做好,憋足了劲,明天要做好,明天做好茶了,就想后天做更好的茶。”诚然,郭雅玲在茶学系中主讲的是《茶叶加工学》(初制)与《茶叶审评与检验》这两门主干课程,反映在生产实践就是制茶与评茶。只要说起做茶,她就如数家珍:“做了早春绿茶和白茶,又做闽南茶区的乌龙茶,再做武夷岩茶,还在武夷岩茶中寻找岩韵时,闽南茶区的夏茶又来了”。其实,她并不只是个普通的教书匠,而是常常游走在茶区、与茶农打成一片的乌龙茶专家。20多年里,她基本走遍了福建所有乌龙茶产区。“我们去推广茶叶标准技术。教他们(茶农)怎么提高茶叶的制作水平。遇到有缺陷的茶叶,我们会告诉他们哪里出了问题。”她总是把茶农的询问放在心上。
  长期“泡”在生产实践中,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加上她在教学科研中几乎是日品百杯,“杯”的形制还不是我们常见的“若琛瓯”,而是标准审评杯。技近乎于道,她评茶的工夫渐入佳境。于是,有这么一则关于她评茶出神入化的美谈,同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的情节不相上下:她在一次乌龙茶名优茶评比中担任评委,有两泡不相上下的茶争夺“茶王”。最后,她说其中的一泡喝到后面略有焦香,可能是炒锅出了点问题。那泡茶的主人不信,当场打电话叫媳妇把炒锅烧红看看,结果在锅上发现了一处约2厘米的裂纹,这个茶农输得心服口服。而她本人对待此事却非常地淡然:“那时茶农刚开始学习理论,才会把这样的事记得特别牢,其实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而已。”因此,她教、指导过的学生也都很好地遗传了她的“基因”,或在茶企中担任品质主管,或在茶叶质监部门中居要职,做到学以致用。
  她的科研成果亦是颇为丰硕。她主持、参加了省内外的多项课题研究,其中,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个、登记成果3项、省优秀成果奖2个,参与审定了《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地理标志产品标准3项,并与永春佛手、漳平水仙、平和白芽奇兰等产区政府开展保护和传承地方名茶的传统加工技术研究,提炼核心技术,优化工艺,获得显著成效。2007年她参加了中国茶叶研究所的专项研究,开展乌龙茶加工标准化研究,在武夷山与永生茶业 共同建立了武夷岩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8年她参与了了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在闽南第一峰大芹山向荣茶业制茶车间建立了乌龙茶生产线……此外,她在《茶叶科学》、《中国茶叶》等十多个学术期刊发表文80多篇,主编、参撰了茶学科教书籍8部。
  上榜理由
  她是福建省内最著名的乌龙茶审评专家之一,在近30载的她教学科研生涯中,培养了许多茶叶审评与检验人才,活跃在省内外的茶企品质管理部门、茶叶质检机构中。她奔走于全省乌龙茶的产区,推广茶叶标准技术,指导茶农、茶企开展科学生产,大大促进闽茶整体品质的提升。
  孙威江:为了茶叶的安全
  “我们做的课题研究,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或是实验室里空想出来的,而是当前茶叶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做的课题研究,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或是实验室里空想出来的,而是当前茶叶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今年是孙威江在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的第30个年头。
  1985年,孙威江大学毕业,他选择了留校作了一名助教,平平淡淡地过了5年。直到几年后发生的一个事件,才拉开了他科研生涯的序幕。
  进入90年代以后,福建乌龙茶产量逐年攀升,出口量曾达2.2万吨以上。然而,有一批在厦门口岸出口马来西亚的乌龙茶因被检出“六六六”、“DDT”等农药残留而被当地的海关扣留销毁。这个事件,对当时福建茶业界的触动很大。随即,当时的福建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茶科所、安溪县政府等单位联合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降解技术”课题研究,孙威江成为了课题组成员之一。经过反复调查与实验,他发现,要降低土壤中的农残就必须改良茶园土壤,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个课题整整花了他3年的时间,项目成果很快在安溪县推广开来,整个课题组获得了1996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课题完成后,孙威江又马不停蹄地踏上探索之路。长期以来,日本、欧盟诸国是福建茶的主要进口国,而这些国家、地区都对进口中国茶的安全卫生质量制定了非常严苛的标准。“他们(进口国)并不太注重茶的风味品质,关心的而是些硬指标。”他说。为了克服绿色壁垒,福建省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茶”)有关负责人找到了孙威江,请求他帮忙解决出口茶的安全卫生质量问题。
  果然,他不负众望,把这个产学研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他从茶园基地入手,通过在出口茶基地中设立隔离带、避开果园的方法来减少农药的漂移(风会把附近的农药吹过来),并根据进口国制定的标准,筛选了一批容易降解、效果好的农药进行示范推广。“福茶”每年都推荐更新“合适的”农药给茶农使用,他还常常深入基地,现场指导、培训茶农。毋庸置疑,这一系列举措是卓有成效且具有远见卓识的:销往日本、欧盟的茶中发现有农残问题的茶越来越少,以至于2006年日本出台的“肯定列表制度(全称是: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福茶”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福茶”的成效给全省欲“走出去”的茶企提供了一个范本,越来越多的茶企来找孙威江辅导,而他亦“来者不拒”,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指导”。“每家茶企要求不同,有的要做无公害茶,有的要做有机茶等等,我们就‘量体裁衣’,在技术、申报程序上予以指导。”据他粗略估计,他手上辅导过的茶企不下50家,其中包括武夷星、八马、华祥苑、品品香等著名茶企,并与茶企密切配合,在全省建立了40多个出口欧盟、日本、美国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基地。与此同时,他所获得科研成果亦是硕果累累:主持国家级的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茶叶农残、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产生原因和控制以及有机茶研究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上榜理由
  他是福建省茶学的学科带头人,他坚持走产学研道路,在全省建立了40多个出口海外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基地。与此同时,主持了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茶叶农残、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产生原因和控制以及有机茶研究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陈荣冰:坚持20年实验的茶专家
  “和所有茶农一样,艰辛付出之后,品尝到收获的喜悦,就像品茶一般,苦尽甘来是最美妙的体会。”
  一个尽心尽力研究茶叶种类20年的福建茶人,从事福建茶叶研究,在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茶树种质资源圃奋斗了几十年,选育出了7个国家级、12个省级茶树优良品种,在省内外茶区推广种植达一百多万亩。他……就是陈荣冰。
  1979年1月,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安排下,陈荣冰毅然离开自己的故乡……繁华的省会福州市,到坐落于闽东山区的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事茶叶科研工作,并在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努力拼搏了20多年。
  20多年来,陈荣冰先后主持承担完成国家与省科技重大科技项目等十几项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居国内外同领域领先水平;主持育成了丹桂、春兰和瑞香等3个国家级茶树新品种与九龙袍、福云20号(参与)2个省级茶树新品种,并在省内外茶区推广,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主持研制的丹桂、瑞香等茶叶产品,先后获得国际名茶金奖等。他还经常深入茶区开展茶叶科技咨询服务,为推动茶产业的科技进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可谓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目前,福建拥有40多个国家级与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95%,堪称“茶树品种王国”。陈荣冰打趣地将茶树品种资源圃比喻成茶树的“基因库”。福建茶农早在明朝首创的茶树无性系繁殖法相当于现代的“基因克隆”技术,而许多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大面积推广,都得益于这神奇的“基因克隆”方法。
  如今陈荣冰是武夷学院茶学与生物系特聘教授,遇上茶季还要到茶产区去指导茶农制茶,也是大忙人一个。刚从武夷山授课回来的他与我们在茶庄见面时,便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自己从成千上百个茶树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历经20年艰辛,主持选育出的丹桂、瑞香、九龙袍等四个茶树优良品种,并用新品种的鲜叶原料研制出的优质茶叶,这些茶叶曾先后多次获得国际名牌金奖、银奖,中茶杯全国名茶一等奖及福建省名优茶奖等。
  回顾几十年的育种经历,他颇有感慨,他说:由于茶树育种周期长,要进行多点的品比和区域实验,一个完整的茶树新品种选育周期就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真可谓是20年磨一剑。其间,顶着烈日与风雨,在田间调查记载是经常性的工作。特别是新品种的茶叶适制性实验,春秋两季采制乌龙茶样,从采茶、晒青、摇青、炒青、包揉到焙干成样,全程需20多个小时。一泡好茶的制作,犹如一个精美工艺品的雕塑,确实很辛苦。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时间的辛劳总算有所收获。近30年来,陈荣冰主持研究的项目获得了省部级科技二等、三等奖四个,特别是看到自己育成的新品种陆续在省内外茶区推广种植,茶农因此增加了收入,陈荣冰欣慰异常。
  上榜理由
  20年如一日,陈荣冰无数次日晒雨淋在田间观察记载,无数次夜以继日地在茶叶加工车间实 验,选育出了7个国家级、12个省级茶树优良品种,在省内外茶区推广种植达一百多万亩。
  郭吉春:金观音之父
  “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造福农民,惠泽社会,是我们农业科研人员的天职”
  生于茶乡,长于茶乡,在茶乡默默耕耘近50载,郭吉春在福建省乃至全国的茶树育种领域都是成绩卓越的代表。他选育出的茶树品种有20多个参加全国和福建省区域试验,已通过国家级审定新品种4个,通过省级审定新品种5个。
  提起福建茶叶,许多人总是推崇铁观音。可是近年来,福建的许多茶叶产区——福安市、安溪县、大田县、华安县等地都开始种植一种名为金观音的茶树,它制成的茶叶花香高、味醇厚,不亚于铁观音,而且产量高、适应性强、耐寒。
  金观音又称茗科一号,正是郭吉春历时20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梭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成功的乌龙茶杂交高新优品种,而且金观音早期还可以做绿茶,是绿乌兼制的新品种。金观音的选育成功不仅通过了福建省和国家级审定,还获得福建省2004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郭吉春介绍说,采用杂交育种法是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间茶花盛开时进行人工授粉,翌年10月结出的种子进行采收、播种,经一年后才成苗,出苗率一般是50%~60%。可以选作杂交亲本的一些品种花朵很少,或者父母本花期不遇,或者结实率极低,想收集花粉、想授粉杂交并结果还真不容易。一年生杂交苗移植到茶园,能成活的一般是80%~90%。选育二三年使茶树长大,这期间虽然可以进行初步观察、筛选优良单株,但幼龄期茶树的性状往往不稳定,实际上需要四五年的观察、筛选。初步筛选出的优良单株进行扦插繁殖,也需要一年才育成苗,而且每个株系扦插的苗木数量要足够,才可以进行品系比较试验。选育每株杂交种茶树,育种专家都视如孩子般宝贝。
  郭吉春主持选育出通过审定的金观音、金牡丹、黄观音、早春毫、紫玫瑰等10个高香、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都是历经二三十年的观察筛选、试验鉴定,从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品种材料中筛选而育成的。
  他致力于选育与推广新品种的同时,为使新品种尽快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每年都要深入茶区,亲自示范推广新品种及其配套的栽培技术与加工技术,培训农民技术员。几十年来,他的足迹不仅遍布我省的主要茶区,还深入到兄弟省市的茶区。
  郭吉春选育的新品种在福建20多个县市及浙、苏、湘、粤、桂、渝等10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受到茶区干部群众和茶叶经营者、消费者普遍的欢迎与赞誉。至今累计推广5万多亩,其中收益面积3.5万多亩,年新增产值可达24000多万元,年新增利税可达8千多万元,同时还可以增加农村就业人口10000人以上。对推进茶业结构调整,优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尤其对老、少、贫地区脱贫解困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七五”以来,郭吉春主持完成省、部科技重大与重点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内容等17项。目前他又承担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项目工作。他在茶树品种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领域的探索仍在继续。相信过几年,他还会给大家以“惊喜”,拿出新的好品种。
  上榜理由
  郭吉春选育出的茶树品种有20多个参加全国和福建省区域试验,已通过国家级审定新品种4个,通过省级审定新品种5个。他简意赅看似打趣地说了一句话:“你们常喝到的、很香的乌龙茶都是我的作品。”轻描淡写的背后,是40多年的奉献与成就。
  陈彬藩:他让日本掀起乌龙茶热潮
  “陈彬藩是一流的茶叶专家,一流的贸易行家。”——日本茶叶界和新闻界在称赞陈彬藩时如是说
  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绝对是福建省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茶”)最引以为豪的时期。提起这一段光华灼灼的往事,不能不与一位年近耄耋之年的老人发生联系,他就是时为“福茶”副总经理的陈彬藩。“可以说,如果没有陈彬藩的积极宣传与推动,就不会出现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乌龙茶热。”“福茶”总经理危赛明这样评价道。
  1977年,在四川农业厅从事茶叶技术工作22年的陈彬藩调任“福茶”任副总经理,利用一次到日本考察的机会,他对当地茶叶市场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考察,这一举措,为他在日后的日本市场风风火火地推广乌龙茶埋下了伏笔。1979年,生在乌龙茶乡的“福茶“与日本经销商密切配合,以优异的品质和多样化的宣传推广手段,在日本掀起第一次乌龙茶热潮。两年后,一纸委任状无疑让陈彬藩如鱼得水,他升任为福建省外贸总公司驻日本全权代表,这一任命成为中国乌龙茶再一次在日本掀起热潮的先声。
  在日本工作的日子里,陈彬藩一边继续在市场“摸底”,一边与日本知名作家和医学专家广交朋友,从茶文化、茶叶保健功效两个方向研究乌龙茶,并将研究成果在全日报刊以及NH.K电视台上发布,此间他还著述出版了一部《茶经新编》(日文版)。这些举措为中国乌龙茶在日的推广作了观念上的铺垫。根据日本医药卫生组织研究报告表明,饮过乌龙茶一段时间后的肥胖病患者,胆固醇排出量明显地大于吸收量,同时体重也显著下降。这一研究结果一经公布,就率先在日本演艺圈中名声鹊起,日本当红的偶像少女组合“PinkLady”在被问及保持苗条身材的秘诀时,坦言是因饮乌龙茶之缘故,连日本巨星山口百惠亦开诚布公地宣称乌龙茶有减肥美容的功效。在这些明星的“代言”下,喝绿茶喝了近千年的日本人的茶杯中茶色开始悄然转变,由青翠的绿色变成油亮的橙黄色。此后,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赴日参加中日邦交十周年庆典时,对乌龙茶赞赏有加,并将其作为国礼送给田中角荣等日本政要。从此,乌龙茶身价倍增,并迅速在日本市场上铺展开来。陈彬藩打了漂亮的一战。
  然而,这只是中国乌龙茶在日本市场打开销路的成功开始,陈彬藩并没有因此满足,他脑海里还在继续思索着如何让乌龙茶推广得更快。在日工作生活多年,他发现生活节奏很快的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喝冷水和冷饮料,这一发现让有着敏锐观察力的陈彬藩洞察到了其中潜藏的商机。茶,是不是也可以变成这样方便快捷的饮料呢?要更大范围地普及乌龙茶,就必须给茶“降温”,由热饮变成冷饮。不久,他这一想法就变成了现实,“福茶”与日本经销商联手研发的手拉罐装乌龙茶,可在常温下保存半年不变质。这个产品一摆上日本的商店、超市柜台,就广受日本人尤其年轻人的青睐。从那时起,中国每销往日本的15000多吨乌龙茶中有90%都是用作罐装茶原料。这一次便是日本第二次乌龙茶热,这一热便是20多年,直至今日依旧热度不减。
  上榜理由
  他让日本两次掀起了福建乌龙茶的消费热潮,奠定了福建成为日本乌龙茶最主要进口地的地位。20多年来,中国乌龙茶在日本经久不衰,销量甚至超过了可口可乐。至今,出口日本的福建乌龙茶仍然是逐年递增,并且乌龙茶的消费热潮不减当年。   陈水潮:从“茶仙”到“茶官”
  “很高兴整个闽茶市场都兴旺了起来,闽茶的关注度越高,铁观音的聚焦自然也会越多,在激烈的竞争中,演绎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繁荣景象才能共同把这块中国茶叶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
  在安溪铁观音已经无人不知的今天,很多安溪人却对“水潮茶”念念不忘。“水潮茶”只是安溪祥华的茶农对祥华出产的安溪铁观音的昵称。之所以有这样的昵称,都源于一个人——安溪铁观音研究院院长陈水潮。其实在安溪,人们对陈水潮的称呼远不止一个,有人叫他“茶官”,因为他让安溪铁观音香飘四海;有人叫他“茶仙”,因为他对茶的着迷。
  陈水潮出生在安溪县感德镇,祖辈都是种茶、制茶的。上世纪80年代,茶叶价格非常便宜,却是当地人不可缺少的礼品之一,当时陈水潮脑子里就一直萦绕着这么一个念头:茶是好东西,一定不能这么“贱”卖!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祥华乡党委书记的陈水潮根据祥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提出种植优质名茶铁观音。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乡茶园面积达到1600多公顷。1997年,陈水潮任泉州市水产局局长,考虑到自己对水产方面并不专业,便主动向时任泉州市委书记的刘德章请求调回安溪,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事茶叶工作,“每个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容易,如果能再为老百姓留下一些回忆就更无憾了。”于是,他如愿回到了安溪,埋头做起铁观音。陈水潮一心扑在推广种植安溪铁观音、努力改进制茶技艺和举办各种类型的茶事活动中,凭借着对茶叶的热爱和执着,他带领家乡人把安溪铁观音打造成了中国乌龙茶的第一品牌。问及原因,陈水潮把功劳归于政府的“坚持”。
  他回忆说,1993年,安溪县决定走出县门举办茶事活动,现在看来“小菜一碟”的活动,在当时市场经济还不甚发达的安溪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没有活动经验,没有借鉴模式,要筹集资金,要找合作伙伴。陈水潮两天两夜没睡着,头大如斗。但既然去了自然不能轻易放弃,他带着几个人在广州蹲点,四处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希望的合作者。也许就是这种“坚持”的精神感动了老天,当时珠海经济合作局同意与安溪县政府合作,活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让安溪铁观音口碑得到了很好的宣传,甚至波及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安溪铁观音的价格全面上扬,从此不‘贱’”。陈水潮兴奋地说道。
  2010年,安溪全县茶叶种植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万吨,涉茶总产值已经达到80亿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陈水潮认为,目前安溪铁观音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让这个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注入新的元素:“文化”是其一,另一个是“科技”。铁观音产业要完成从传统种植农业向现代茶业的转型,这两个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推动产业向持续、稳定的发展方向迈进,而科技则是延伸产业链、促使茶业发展现代化的原动力。
  而面对福建茶叶从几年前的铁观音一枝独秀到如今岩茶、红茶百花齐放的新格局,铁观音将迎来的是挑战还是机遇?陈水潮笑着说:百花齐放是好现象,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市场原本就应该是多样的,单一的品种在没有外在的刺激和挑战下,要靠自身的发展有所突破和提升是很难的。面对竞争,要赢得优势,势必要提升整体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占领高地。
  上榜理由
  从“茶仙”到“茶官”,陈水潮对安溪铁观音每一阶段的发展了如指掌;从艰难地“摸着石头走路”,到安溪铁观音走出“县门”闯荡神州,每到一处必掀起一股“铁观音狂潮”,再到今天超百亿的产业升级规划目标,陈水潮凭借着对家乡茶叶的满腔热情与执着信念,实践了一个茶人对茶叶最朴实也最美好的愿景。
  李瑞河:世界茶王
  “我没有家财万贯,但我有几千家天福茗茶;我没有学富五车,但我有一座天福茶博物院;我没有子孙满堂,但我有几千名天福茶学院学生。我已经很满足了。”
  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衣着朴素,头发斑白,笑容可掬,让人很难将他与一个在全国拥有上千家茶叶连锁店并将触角伸到制茶、食品加工、连锁茶艺馆、餐饮、旅游、教育等领域的“两岸茶王”李瑞河联系起来。回顾18载的创业历程,他惜字如金地说了8个字:披荆斩棘,筚路蓝缕。
  1990年代初,大陆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以及许多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成功经历再次激活了李瑞河身体里那股沉寂一时的斗志:西进福建,把当年台南创办的天仁在天福身上获得了重生。而他,亦如一棵几经摧折的茶树迎来了“复壮更新”的好时节。
  多年来在台湾积累的茶叶行销的丰富经验,使他经营起天福茗茶来轻车熟路,再加上管理有方,天福茗茶像细胞分裂一样迅速地成长扩张,由1家变成10家,10家变成100家、200家……在中国大陆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天福帝国”:1999年,大陆天福茗茶总数达190家,2011年达1107家,10年时间里增加了5倍多。“起初店开得很慢,不超过30家,这几年才渐渐多起来,基本每天都有新店开业,18年开了1000多家。”他说。在“爆破式”展店的同时,李瑞河也品尝到了丰收的喜悦:目前天福年营业额约人民币20亿元(约88亿元新台币),并以每年20%的增速成长。
  李瑞河还把“天福”的触角延伸到食品、文化、旅游、科教、服务等领域,在福建、浙江、四川、云南等4地建设了9家大规模的茶叶或茶食品加工厂,在漳浦和四川建立了2座天福茶博物院。今年4月,投资人民币1.2亿元、位于苏州的天福观光茶园与服务区也正式开工,计划在两年内完工。此外,他还成立了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之一。此外,在天福的版图中,还有陆羽茶艺中心、天福茶学院和天美仕这样的文教、科研机构,它们是普及中华茶文化、茶业高新科技的前沿阵地。
  18年艰辛的再创业生涯,李瑞河如今是盆满钵满,20亿的销售额、千家门店和建立“茶业黄埔”天福茶学院目标的实现,他已满足,“我走对了路”。世界在李瑞河眼里是一盘棋,更是一枚茶叶。他早已在头脑中构建好了天福的“世界版图”:“再过20年,在大陆开足3000家门店以后转到海外再开1000家。”今年,对于李瑞河和他的“天福帝国”来说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9月26日,天福(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功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大陆首家茶业上市公司,而天福茗茶也从此进入快速扩张的成长爆发期。“未来五年市场占有率将从5%增长到10%,上市后销售额可以达到数十亿、上百亿,成为大陆茶业第一。”
  上榜理由
  18年来,李瑞河在中国大陆率先以茶叶为中心,打造了一条涉及食品、文化、旅游、科教、服务、教育、资本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开展多角化经营,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之一,并为中国大陆的茶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王文礼:执著儒雅的掌舵者   “我是从小喝着铁观音、听着家族传奇故事长大的,但我也坚信术业有专攻,唯有专业和专注才能做得最好”。
  南方有嘉木。这句话是茶叶的别称,但如今用来形容八马茶业掌门人王文礼先生却丝毫不为过,他如同中国茶一样,内敛低调,朴实无华,却又有谦谦君子之风,其韵沁人心脾。但在十六年前,这个安溪铁观音家族的传承人却差点和茶叶擦肩而过。
  当时的王文礼还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毕业后来到深圳一家大型报社从事记者职业。躁动不安的都市文化,华灯初上的斑斓盛宴,可以让许多年轻人轻易迷失,但却让这个有着三百年茶文化血脉传承的王文礼感到格格不入。“当看到在一些高档场所,一杯咖啡的价格竟是茶水的数十倍时,我的心里感到莫名的痛楚。”在痛楚之余,王文礼突然意识到蕴涵深厚文化的茶产业拥有巨大的商机,而他的家乡是千百年来种茶、制茶的胜地,他的家族又正是掌握着百年传统制茶技艺的铁观音世家。
  终于,他做出了人生当中最重大的抉择——弃文从茶。他毅然辞去了报社记者工作,离开深圳回到家乡,起初,他还担心家里人会反对,没想到流淌着铁观音血统的家族早就指望文化水平最高的他要挑起大梁,“做最大最好”是家族的企盼。于是,他于1993年办起了安溪西坪溪源茶厂,不久就注册了“八马”商标,同时成为八马茶业掌门人,开始了锻造中国茶叶品牌的艰辛历程。
  王文礼知道茶是一门古老的行业,他更清楚的是这个老行业要以新思路去经营。于是,与许多茶商留守家门前的市场小心经营的做法大相径庭的是,他大胆地舍近求远,千里驰骋,长驱直入深圳特区。1996年,世界零售巨鳄沃尔玛第一家连锁店在深圳洪湖开张,在严格的审核条件下,八马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沃尔玛购物广场内开设专柜的茶叶企业。八马茶叶优良的质价比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风靡了整个特区。
  随着名茶进名店的“跟进战略”的启动,短短几年,八马迅速打开巨大的国内市场。同时,八马也和世界五百强企业三井、丸红公司等主要国际乌龙茶进口商合作,并成为日本最大的茶饮料商三得利、乌龙茶饮料始祖伊藤园的主要供应商。
  在与国外客商长期的合作过程中,王文礼清晰地认识到,茶叶要做大做强,没有基础、没有标准就如同高楼没有根基。因此,八马茶业在全国率先做起了“标准化”模式,从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管理各个环节制订了标准化体系共三十几项,在服务领域规范了一百多项统一标准。如今,八马茶业更是导入了国际上通行的“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从种植着手,投资建基地,实现品种良种化、茶园基地化、基地生态化、技术规范化,形成了完善的、可追溯的安全生产体系。
  面对一手创立的非凡企业,王文礼冷静地说:前辈因时代原因无法将铁观音做大,而到我们这一代恰逢盛世,铁观音这一茶树奇种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这是历史的机遇,更是历史的责任。
  上榜理由
  王文礼弃文从茶,坚持家族的理想和追求,点燃血脉中那茶人的情怀,厚积薄发。十六年的历练,他把一个乡镇企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安溪铁观音制造商。2009年,王文礼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这不仅仅是一种肯定,更是对这个制茶家族300年来执着传承和坚定理想的尊敬。
  魏月德:让铁观单造福众生
  “铁观音是友谊的种子、精神文明的纽带,愿清茶一杯、以茶会友的风尚,传遍全国,走向世界,你作为铁观音的传人要好好保护你那棵铁观音母树,为社会、为茶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茶界张天福勉励魏月德语
  出生在制茶世家的魏月德,从小就是浸泡在茶香中长大的,自十五六岁正式接触茶开始,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至今已有30余载。在当今铁观音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的市场形势下,安溪有不少茶企为了实现大规模生产,纷纷采用机械化制茶,但魏月德却至始至终都坚持手工制茶,因为他对祖上流传下来的传统制茶技艺有着特殊的情感。
  把鲜叶变成一泡铁观音,此间工序的复杂程度,也许只有亲手做过茶的人才知道,单是做青工序中的摇青就要“四摇四凉”,即“摇完一遍凉青后,将茶青再倒入簸箕中,置于铁架上1~2个小时,两者交替进行。”如同制得一泡好茶的不易,魏月德的创业历程亦是充满了波折与艰辛,1984年,在闽西国营农场担任了3年乌龙茶制茶师的他,回到家乡创办了一家个体茶叶加工厂——当时这在安溪是首家私人茶厂。2年后,他带着300斤茶叶到汕头贩卖,挖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一年下来共卖了2万多斤,净赚了1万多元。当他成为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汕茶”)指定供货商后,他的茶叶销量更是如滚雪球一样激增,至1988年,达到了5万多斤。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年,“汕茶”因故取消了5000斤茶叶的订购合同,魏月德遭受重创,不得已又走街串巷地叫卖起了茶叶,而且祸不单行,他本想从汕头辗转深圳卖茶以期转运,可谁知竟又遇到了车祸,他从此陷入了绝境。此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雨摧毁他在老家的房子和用血汗钱买的新房,他又一度走到了一穷二白的境地。
  商海的起伏不定,使他深刻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为了打响企业的品牌,魏月德连续多年自费举办茶王赛,对获奖的“茶王茶”进行拍卖。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卖“茶王茶”并不能长久,而要可持续发展只有让自己成为茶王。于是,他开始潜心钻研制茶技术与拼配技术,为了制得一泡自己感到满意的茶,甚至可以两三天都不合眼。终于,他的愿望在1997成为现实,并且他用诚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他和他的事业迎来了“黄金时代”:2008年8月,他斥巨资打造的“铁观音文化园”主体工程竣工,成为展示300年铁观音历史文化的基地;2011年中国铁观音发源地自然保护区奠基建设,开启了魏荫名茶规模化运作的新局面。他说:这样做是为了在保护铁观音之“根”的同时,打响铁观音的“牌”,“让铁观音造福众生”。
  上榜理由
  魏月德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在观音像前,把当天第一杯铁观音虔敬地敬奉给观音。正是凭借这一颗虔诚的心,作为安溪铁观音起源“魏说”(魏荫)的第九代传人,魏月德很好地传承了传统制茶工艺,并且还发扬了铁观音茶文化,斥巨资建造了全国首个铁观音文化园,成为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何一心:十年一心大红袍
  “因为茶,我找到了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退休之后就回武夷山常住,死后的骨灰也都洒在武夷山的茶园里。”
  今年8月22日,何一心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璀璨武夷星·印象大红袍”发布会,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形象系统,这个系统在当今国内茶界首屈一指。发布会上,有一块背景板特别引人注目,上面除了底色和2枚抽象的茶叶之外,只有一句话:十年只做一件事。古语云:十年磨一 剑。何一心与他的武夷星团队是“十年做一叶”,这与何一心的名字不谋而合——十年一心一意做好茶。
  在武夷山本土茶企中,“制茶世家”很多,几乎都是祖祖辈辈做茶的,但何一心却是个“外来者”和“后来者”。尽管如此,后来者居上,他以独特的发展眼光,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闯劲,用10年时间培育了一个“国字号”龙头企业,打造一个NO.1的武夷岩茶品牌。
  上世纪80年代初,何一心从福州老家远赴香港打拼,多年下来,他积累了一些资本。然而,1997年那场席卷亚洲的经济危机,让刚刚初尝甜头的何一心不得不再次面临人生痛苦而艰难的抉择。万般焦虑中,当他看到武夷山的青山秀水和青青可爱的茶树时,他竟不知不觉地恋上了武夷的山、武夷的水,更深深爱上了武夷的茶。“它(武夷岩茶)那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的独特品质,让我回味很久,不能自己。”他在回味品尝岩茶的初体验。在他了解了武夷山千年的茶文化底蕴之后,脑海中闪过的一道灵光令他豁然开朗,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做茶。
  知易行难。十多年前的武夷茶,可不是今天如此火热的情形,茶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茶农辛苦做出好茶却因市场局限赚不到钱,只能是家中贴补油盐的“副业”。何一心深谙自己投身茶行业是很冒险的,但他最终还是被大红袍非凡的魅力所征服。他要用商人的方法,把最好的武夷岩茶展现给全天下的爱茶人,“这个目标我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冲动过后,他开始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武夷岩茶从历史辉煌到现今衰落的原因。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之后,他发现武夷岩茶的发展之所以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原因在于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都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因此,他从草创企业之初,就给武夷星定好了基调:“武夷星不能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在入驻武夷山之初,“武夷星”就先从制定标准入手,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与要求进行生产、加工茶叶。“武夷星”的茶园有别于一般的茶园生产模式,茶园禁用一切化肥农药,讲求土壤和水源的优质性。
  十年时间里,从武夷星受益的武夷山茶农已有1000多户。业界声称:武夷岩茶收购价从以前一斤二三十元卖到了如今的上千元甚至上万元,茶农收入倍增,武夷岩茶产业井喷,何一心功不可没。
  坚持高标准的生产模式也给武夷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2008年,企业年产值突破1亿5千万元;2009年1月,中国矿业作价6.4亿港元收购了武夷星,成功地实现了“借壳上市”。目前,武夷星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铺展了武夷岩茶销售网络,在香港、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亦成立了子公司,一步步把大红袍的茶香流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上榜理由
  他和与他的团队,历经十载,一心一意,只为做好大红袍。他所创办的“武夷星”让武夷山1000多户茶农受惠,同时使武夷岩茶收购价逐年翻倍递增。可以说,如今武夷岩茶产业的井喷,他功不可没。此外,“武夷星”还率先借壳上市,成为福建茶企资本运作的先声。
  陈德华:大红袍之父
  “其实我只是个爱茶之人。我最喜欢的还是上山采茶。喜欢那种俭清和静的生活。”
  问起武夷山的茶农,没有不知道“陈德华”三个字。他不善言辞,周围很多人都亲切地称他“德华叔”。
  从业界到民间,陈德华都被尊称为“大红袍之父”,他对大红袍的贡献,远远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制茶人。默默耕耘,他从事武夷岩茶名枞品种的研究长达40余载,尤其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与制作技艺做出了决定性的杰出贡献,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由他焙制的特级大红袍多次以10万元以上的价格拍出,其亲制的一款60克重的“大红袍”更拍出56万元高价。他开启了大红袍的一个全新时代,成为现代大红袍价值纪录的开创者与引领者。
  1963年,陈德华从福安农校毕业,分配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开始了他和武夷岩茶的不解之缘,至今已经48个年头。1982年,陈德华在武夷山御茶园建起了一座占地5亩的武夷名丛、单丛的观察园,其中有著名的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肉桂、天女散花等165个品种。1985年11月,陈德华到福安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40周年所庆活动,私下向该所的一位老同学要了5株大红袍茶苗,带回栽种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也就是这5株大红袍茶苗的茁壮成长,承担着繁殖推广的任务。从此,陈德华的名字和武夷岩茶连在了一起,和大红袍连在了一起。20多年来,陈德华繁育了大量苗木,使纯种正本大红袍的面积年年不断扩大。
  1988年,陈德华受聘于武夷山市示范茶厂当科技顾问,他和厂长虞德庆自行设计一台萎凋机,大大降低了青茶水份,并使萎凋这道工序由原来的4小时减少为半小时,同时投资把微电脑控制系统引进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之后,他帮助这个厂引进封口机,率先改进茶叶包装。精美的小包装茶叶投放市场后,果然十分抢手。陈德华在示范茶厂几年间,使这个厂一改过去亏损局面,年年盈利。1997年陈德华退休后创办了武夷山市首家民营科技企业——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后又创办了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
  他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一直在做,做各种各样好玩的事,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比如用纯种大红袍与数种优质岩茶拼配出商业大红袍;比如最早使用正山小种烟小种的烘干方法;比如第一批机械采茶;比如提议改良之后从浙江引进整体式的杀青机。这些点子,现在都在茶叶界大范围地使用。他还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第一个无性繁殖培育成功“正本”大红袍茶树;第一个研制成功大红袍商品茶;第一个恢复传统武夷龙团凤饼紧压茶,制成大红袍茶砖……他说自己“就是爱想,会去做那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陈德华现在71岁,但他像一株老茶树一样,仍在不断散发着新香,继续奔忙在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线。陈德华对于大红袍的痴情与付出,让我们无法用任何华丽的语言去表达尊敬。
  上榜理由
  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无性繁植大红袍第一人,是“中国大红袍之父”。他影响了武夷山茶业的发展历史,开创了武夷岩茶中最有代表性的商品茶时代,同时为武夷山茶业的后续发展培养了不少传承的人才,如今名下的弟子都已在外开枝散叶,将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江元勋:红茶复兴者
  “因为茶,我找到了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退休之后就回武夷山常住,死后的骨灰也都洒在武夷山的茶园里。”
  正山小种红茶原产地,坐落在拥有世界“双遗”美誉的武夷山桐木关,这里山高林密,云起雾绕,茶树分散在崇山峻岭之中,被誉为“最为完美的茶山”。河南固始,迁到桐木的居民便靠山吃山,世代以茶为生,自古以来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传承四百余年的正山小种红茶卓越的制作工艺,再配之以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自然就造就了正山小种红茶脱俗的品质。然而,自19世纪 末到20世纪80年代,“正山小种”红茶命运坎坷,几经波折,甚至面临绝迹。正山小种新工艺产品“金骏眉”的出现扭转了这一局面,江元勋便是这“金骏眉”的创制者之一。
  1963年,江元勋出生于武夷山市桐木村一个世代生产经营正山小种红茶的茶业世家。他对此很是自豪,“祖上从迁徙至此就开始做茶了,我们家算得上是真正的茶叶世家,传到我这是第24代了。有幸的是,我们在这里制茶,研发了红茶,就像现在流传的故事版本一样。”1997年江元勋凭着向亲友借来的几千元钱,办起了元勋茶厂。
  2000年,在元勋茶厂的基础上,江元勋成立了正山茶叶有限公司,开始筹划让正山小种重新打入国际市场。江元勋陆续为自己的产品争取到了德国、日本、美国的多家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他还着手与世界茶叶委员会、欧盟茶叶委员会共同发起世界红茶节。凭着种种努力,原先濒临绝迹的正山小种红茶重新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
  而真正让江元勋声名鹊起成为正山小种复兴者还是在2005年的一个午后。
  江元勋和友人聊天突发灵感,正山红茶都是些老传统,缘何不学绿茶类做些高端红茶,为何不可舍些成本试一下?江元勋随即叫员工将芽尖按红茶制作方式予以萎凋,由于茶青数量太少,萎凋以后只能叫几个人同时用手搓揉,再进行发酵,其时有蜜糖香出现。待发酵后,即刻用火炭进行烘焙,得干三两,开泡品尝后,顿觉该茶香气满室,有蜜香、薯香、花香等综合高山韵味,并甘甜回味悠久、爽口滑喉、非常高级。其外形黑黄相间,乌黑之中透着金黄,显毫状,置于茶盘中似奔腾之骏马。
  这便是后来的“金骏眉”。在正山小种红茶基础上创新的金骏眉,无疑将正山小种红茶特殊的产地、传统的工艺、卓越的品质、深厚的文化凝练一体,展现了正山小种红茶乃至中国红茶的高贵。由于创新发展了正山小种的工艺,江元勋获得了茶叶王国的桂冠“陆羽奖”、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等殊荣。但江元勋感到并不轻松,他认为,作为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红茶在世界茶叶格局上所占的份额太小。江元勋说,中国产的都是好茶,关键在于如何经营好。所以,作为红茶的发源地,我们立志要“为世界做最好的红茶”,进一步农业产业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立顿”。
  上榜理由
  从一个小作坊起家,发展到中国红茶的龙头企业,江元勋作为正山小种红茶第24代传人,秉承了历代先人为振兴红茶尽心尽力的精神,他实现了自己的豪迈誓言,“让正山小种红茶这个曾经风靡欧洲上层社会的佳品,在21世纪重放异彩!”
  魏文生:红茶追梦人
  “复兴中国红茶的道路,道阻且长,充满曲折,或许会成为先驱、先烈,也或许会成为先进、先知,但无论如何,能给后来者以经验和教训,那么我也就值了。”
  近些年来,以正山小种、坦洋工夫为代表的福建红茶在市场上日益蹿红,与乌龙茶平分秋色,成为爱茶人的新宠,并且大有超越之势。然而,在七八年前,福建内销市场是乌龙茶的天下,福建红茶几乎无人问津,只有一部分出口海外。一个“无心插柳”的举动,却令魏文生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后便“无法自拔”,倾身事茶不知劳。
  魏文生是港籍归国华侨,最初经营的是房地产。2004年,作为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委的他到福安扶贫,扶贫的主要项目就是帮助当地茶农实现“红改乌”、“红改绿”的茶类结构调整,也就是把现有的大量茶树砍掉。“这长得好好的茶树砍掉怪可惜的。”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在与当地老茶师、茶农交谈时,他了解到,福安坦洋工夫过去曾有着辉煌的历史,而且喝起来一点儿也不比国际上知名的一些红茶品牌来得逊色。“我想,既然是扶贫,干脆就留着继续做,茶农制的红茶,我包销。”于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萌芽。2004年7月,在家族的一片反对声中,他到福安松罗乡承包了一家国营茶厂,并在福州繁华地段开了一家专柜卖茶,但几个月都没卖出去一罐,后来就改卖为送,送了一年多。在此过程中,他也在反复思考:中国有这么好的红茶,曾被英国皇室视为珍品,至今红茶仍是全球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什么不把它发扬光大呢?
  就凭着这一个“为什么”,他以复兴坦洋工夫为原点,并把这个点扩大到全省以至于全国的红茶。2007年8月,他在福州开了中国首家以经营红茶产品为主题的西式连锁红茶屋,将它定位成中国红茶的“苏宁国美”。为了集齐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红茶,他带着员工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的红茶产区。据他回忆,有一次他开着父亲留给他的“奔驰”,往返2480公里到安徽祁门,目的就是找到一泡原汁原味的祁红。终于,在2年时间里,他将18种最经典的中国红茶纳入他的红茶屋中,并给这18种红茶起了一个很美的名字:十八茗秀。
  他为福建红茶乃至中国红茶那份执著与热情,还不仅仅止于此:他还曾邀请全国、世界各红茶产区的专家和学者开讲座、互动交流,编撰出版红茶专著,举办公益性的红茶主题活动等等。因此,茶界有不少熟悉他和元泰茶业的人,都觉得他所做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超出了一个茶企的能力范围,更像是一个文化事业单位。
  他还很有“野心”,不仅仅要推广福建的、中国的红茶,还要做世界的,他把企业的愿景设定为:让中国红茶再度红遍世界。有人认为他这一“堂?吉诃德式”的想法很不实际,但他却不以为然,自侃道:“复兴中国红茶的道路,道阻且长,充满曲折,或许会成为先驱、先烈,也或许会成为先进、先知,但无论如何,能给后来者以经验和教训,那么我也就值了。”
  上榜理由
  一次到福安茶区的扶贫,使他恋上了那里的红茶,并因此“爱屋及乌”地爱上了福建红茶乃至全中国的红茶。他把复兴中国红茶当作他,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的梦想,为了圆梦,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为推动福建红茶以及中国红茶产业的勃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肖文华:“援儒入茶”的缔造者
  “茶青是一片片摘下来的,茶叶又是一斤斤卖出去的,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这都是“慢功夫”,来不得半点急躁和浮夸。”
  肖文华时常告诫员工,经营茶叶贵在坚持,既要创造机会,还要等待机会,更要把握机会;只要坚持,就有机会,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肖文华就是在坚持中把握了机会,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而“意想不到”往往就是经典,一连串的经典就组成了精彩的人生。
  1993年,肖文华只身来到厦门。这一年,为了一次推介机会,他骑着自行车,在一位商场负责人回家的路上连守六天,用执着感动了他人,终于把优质安溪铁观音送进了当时在厦门尚属“新生事物”的品牌连锁超市。肖文华从此结束了零敲碎打的“单干户”生涯,茶叶生意由此风生水起,“华祥苑”品牌开始起步生辉。
  2002年,肖文华在和祥东路,开了一家装修考究的300多平方米的茶叶专卖店。这一次,凭借着领先的“茶叶销售+VIP品茗+文化阅读”的复合 营销技术,同样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从2003年成为“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开始,到2010年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及零售商,华祥苑已经成为中国茶顶级代表进入国际。2011年,华祥苑牵手国际巨星、金马影后李冰冰,启动了中国东方茶文明全球巡回展,华祥苑完成了一次进军国际一流茶品牌的完美升级。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华祥苑秉承儒家文化思想,汲取儒茶之道中以茶明其志,以茶制礼仁,以茶可行道的精神,发现了儒家文化与茶的品性有许多契合之处,如“和”,儒家的和与茶的平和;“礼”,儒家的礼和茶的客来敬茶之礼;“德”,儒家的养德养性与茶的人格之美,等等。正是体会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肖文华发自内心地想把东方茶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茶的魅力与韵味。2011年,华祥苑开始与亚洲设计教父陈幼坚先生联手打造,推出融国际化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于一身的产品系列,开始了中国茶国际化品牌形象的升级与塑造。
  华祥苑这次全球文化展,超越了常规的传统模式,更注重于还原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华茶文明展示,更全面、更完备、更深入地向全球展示东方茶文化的魅力。肖文华表示,华祥苑2011东方茶全球巡展秉承儒家文化的精华,传承并发扬国学,从厦门开始启动,遍及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成都、太原等中国重要城市,还将把步伐迈向欧洲和美洲等国家。这意味着华祥苑吹响了全面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标志着华祥苑开启了一个中华茶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复苏的时代。
  肖文华为华祥苑确立的新广告语是——“闻名,始于卓越”。他坚信,“闻名”,从卓越的每一个细节开始。只有长久地做好每一个细节,方能构筑持久的“卓越”,方能“闻名”天下。
  上榜理由
  还原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华传统茶文化,以儒士精神演绎中华茶文化经典,肖文华率领华祥苑开启了中华茶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复苏时代。
  苏锦平:让闽东茶飘香上海
  “独自品茶,在“静”思考“智变与赢道”,去追求一个“真”的境界。”
  3月上句的上海,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在沪西虹桥开发区内,耸立着一座明清风格的建筑物,在这个建筑物的大门楣上有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天山茶城”。由此可知,这里正是被誉为“航空母舰”的上海规模最大、全国档次最高的茶叶、古玩综合商城——“上海大不同天山茶城”,其掌舵人正是来自闽东的苏锦平。
  苏锦平说,自己是“驾着中国茶文化的一叶扁舟”来到上海的。
  上世纪80年代末,初到上海之时,曾当过福建省康厝联合茶厂厂长的他,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将上海客户用作抵债的数十万元积压在仓库中的茶叶,开了一家小茶行,因地处大同中学旁,取名大同茶行。
  苏锦平的大同茶行开办不久,他决定再注册上海大不同茶业有限公司,并以此契机,大规模地展开销售网络的布点。短短1年时间,大不同茶业有限公司就在上海拥有了58个连锁经营网点,经营着全国各地的名茶。
  在一次次的风起云涌中,苏锦平至少看到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自己所在的业界呼唤品牌茶业,呼唤建设现代化、有竞争力的茶叶批发市场。
  这对于本土茶商来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需要承担的责任。2002年9月28日,上海市第一家大型室内茶叶批发市场——大不同天山茶城正式开张。这个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达23000多平方米的茶城,拥有386个铺位,集茶叶交易、古玩字画、茶艺表演、餐饮娱乐、宾馆住宿为一体。这艘“茶业航母”的掌舵人正是苏锦平。
  此后5年间,这艘茶叶航母已发展成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大型茶业企业。该公司经营的茶叶品种达360多个。开业以来,先后有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及中央电视台、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70多家境内外新闻媒体竞相报导。
  在这里,上海的市民、众多海内外的旅游观光客们,被天山茶城浓郁的中国茶文化氛围陶醉着,一些外国官员、名人也着迷于其间,他们饶有兴趣地欣赏这里的茶艺表演,大包小包地购买中国茶。
  苏锦平在茶界中的突出表现,使他一跃成为中国茶业界的十大经济人物,从而坐上了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的“宝座”。
  上榜理由
  从基层负责人到国企,再到机关任职的多重淬炼,造就了他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也培养了他全面的综合管理能力。以做事的“大不同”来抒写他“大不同”的茶业人生。
  傅天龙:守护花茶
  “福州的百年品牌,绝不能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
  闽江沿岸的福州市城门地区,山川秀丽、气候温和,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茉莉花生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一带,是福州茉莉花茶的主要产区,在鼎盛时期,这里曾经有近400家茶厂,如今却只剩下十数家了,规模衰退之迅速令人咋舌。
  春伦集团就是植根于这块传统花茶文化沃土上的新型现代化茶业企业。自1985年创立以来,“春伦”茶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扩张的良好势头。经营了20多年的福建春伦集团是这十数家茶厂中规模最大的一家茶业公司,经营的主要方向就是茉莉花茶。春伦的坚持正是其掌舵人傅天龙对茉莉花茶的坚持。
  傅天龙出生于茉莉花茶之乡的城门镇,可谓土生土长的福州人,每次说起过去的日子,他总是怀念小时候城门镇“傅安里”的田里种的是成片的茉莉花,花开时节,方圆数十里都弥漫着茉莉清香。也正是这份从孩童时起对茉莉花茶的一份特殊的感情,撑起了他20多年来守护花茶的那份决心。
  如今,春伦公司已在行业内确立了自己的独特地位,成为当地最大的茉莉花茶生产企业。傅天龙对春伦、对福州茉莉花茶今后的发展更是信心十足,他说:“市场是一个波浪形的曲线,不管哪个产品,到一定时候都有高峰和低潮。现在的市场是多元化,客户群体也是多元化。茉莉花茶是百姓茶,价位不是很高,每公斤一般在180~200元,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般家庭都承受得起,再喝五六十元的茶叶已经过时。而且,同样价格的其它茶叶,跟茉莉花茶不可同比,因为茉莉花茶不仅有茶的保健功效,而且还具有茉莉花的保健功效。”同时,他认为,要发展茉莉花茶还要开辟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和优质茉莉花源,保证其品质等级。
  谈起振兴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傅天龙说:“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一个企业的全部担子都压在身上,阻力很大,做不好,只有经营的人多了,才能构建产业链,整个行业就会欣欣向荣。作为福州人,我不但要与之同难,与之同兴,而且要通过春伦的模式告诉世人,这样做有发展前途,希望大家加入这个团队,精诚合作,携起手来,重振福州茉莉花茶的辉煌,让福州茶文化、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目前,“福州茉莉花茶”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春伦”也已经在福州 仓山、长乐、连江和闽侯建起了茉莉花种植基地。今年10月24日,“春伦”在福州仓山区南江滨,打造了一条“茉莉花茶一条街”,发展茉莉花茶产业集群,重拾福州茉莉花茶的往日辉煌。
  上榜理由
  这个与茉莉花茶一起成长的福州人,怀揣着诚信与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命运与复兴茉莉花茶历史联系在一起,从经营一家茱莉花茶厂到打造茉莉花茶产业集群,都融入他作为茶人的纯真纯正,融入他无怨无悔的激情,融入他痴迷专注的执着。
  梁骏德:一泡红茶书写传奇
  “我就是一个做茶的师傅,把茶做好才是我想要的。”
  “满城尽是金骏眉。”四年前,这一景象曾在福建茶市华丽地上演过,并从福建扩散到省外,引发了一场由“金骏眉”引领的红茶消费热。一时间,福建茶市中“城头变幻大王旗”,消费者争相购买金骏眉,凡饮茶处必有金骏眉,甚至连一些原本专卖铁观音、武夷岩茶的茶庄也纷纷把金骏眉视为“镇店之宝”。金骏眉这匹“黑马”开始纵横疆场,价格一路飙升,在某些地方甚至打出了10万元/斤的天价。撇去价格华而不实的浮沫,不可否认,以金骏眉为代表的“骏眉家族”(银、铜骏眉)的蹿红,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一度沉寂的福建红茶乃至全国红茶的振起,成为茶市消费的新宠,甚至还使一些传统绿茶、乌龙茶产区也都树起了“绿改红”、“乌改红”的旗帜——红茶“红”了。然而,当人们在津津乐道地谈“金”论“银”时,必然也不会忘记首泡茶的缔造者——梁骏德。
  若以8岁时“上山采茶,用脚揉茶”作为他事茶的开端,梁骏德至今已经做了半个多世纪的茶了。他祖上世代都以制茶为生,从小的耳濡目染,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制茶天赋,21岁那年他就成为生产队中制作正山小种红茶的主要技术骨干之一。就这样,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了近20年,制茶技术日趋精湛。1988年,为适应和满足正山小种出口茶的需求,武夷山桐木村委会成立了桐木茶厂,村委会在寻找制茶师时,首个人选就想到了他,并把他调来负责正山小种红茶初制、精制以及初制茶品质的把关,随后他又被元正茶业聘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他在正山小种的“桂圆香”中又度过了十几个春秋,而此时的他已是远近闻名的制茶师了。
  梁骏德的“茶粉”很多,全国各地都有对他所制的茶情有独钟的茶客。这一年,几位北京的“茶粉”来桐木关出了一道题:为何龙井可以用芽尖制出好茶,正山小种就不行呢?这个命题难度很大,因为原料嫩度高,揉捻时就容易断碎,而且采工成本很高,一般的制茶师都不敢接,但梁骏德却决定试一试。2005年6月21日,对于梁骏德以及福建茶界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凭借40多年的制茶经验,梁骏德带着几名老茶师把茶按要求做出来了。几位北京的“茶粉”品过之后,激动了好一阵子:外形细秀,色泽金、黄、黑相间,啜一口入喉,甜感顿生,香气、滋味似果、蜜、花、薯等综合香型,滋味鲜活甘爽,喉韵悠长。由于它外形似眉毛,于是第一泡“金骏眉”就这样诞生了,并根据茶叶的品质及采摘标准的差异,金骏眉又衍生出“银骏眉”、“铜骏眉”(大赤甘、小赤甘)等。“金骏眉”的问世,很快在茶市中形成了一股红茶冲击波,且波及全省乃至全国,至今仍是红红火火。
  但是,梁骏德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个茶师,在传承正山小种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工艺创新,开发了金玫瑰、金小种、小种红袍等新工艺小种红茶,续写“金骏眉”的传奇。“我就是一个做茶的师傅,把茶做好才是我想要的。”仅此而已。
  上榜理由
  他是中国高端红茶——金骏眉的创始人之一,以“金骏眉”为代表系列红茶的蹿红,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一度沉寂的福建红茶乃至全国红茶的振起,成为茶市消费的新宠,至今仍是红红火火。他不断地开展工艺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新工艺小种红茶,续写“金骏眉”的传奇。
其他文献
14国学员天福学茶    5月11日,漳州天福茶学院举行2011援外茶叶培训班开班仪式,来自14个国家的27名学员参加了本次为期56天的培训。这批参训学员来自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南非、莫桑比克、布隆迪、泰国、坦桑尼亚、尼泊尔、肯尼亚、格鲁吉亚、乌干达、加纳、斯里兰卡、津巴布韦。乌干达工业研究协会研究员查理德·查布森在开班仪式上说:“自从踏上中国的土地,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你们的热诚与友好。希望通过培
期刊
寻茶纪行,一路芳香。  行走贵州,我们识茶香而来,只为寻觅茶在这里的芳踪。尽管我们有备而来,但甲秀天下的黔茶还是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感动和震撼。  这里繁花似锦,落英缤纷,梅花、油菜花、桃花、杜鹃节次第开放,为喜欢“寻花问柳”的人们开启一场视觉盛宴。  贵州,是一个迷人的“天然公园”,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雕刻出千姿百态的俏石灵壁,又用大大小小的河流装点修饰,创作出形态诡谲的岩石、俯仰可拾的瀑布、清
期刊
6月22日,“2011年中国红茶高峰论坛”在坦洋工夫的原产地——福建福安市启幕。这个论坛虽由福安市政府承办,但作为坦洋工夫的守望者与继承者之一的福建坦洋工夫集团又岂能袖手旁观?总经理林小灵半个多月前就在忙前忙后地筹备了,直到活动开始的前一天下午,他才轻轻松了一口气,到门店里择一个较幽僻的包间,泡上一壶茶,端来两盘水果,悠哉地品几道茶。他在喝茶的时候,还不时地跟上几句话,比如这泡茶用什么品种做的、有
期刊
5月初,连日不断的几场春雨,让不少茶友担心今年铁观音春茶的质量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故此,在铁观音春茶上市之际,《海峡茶道》特别甄选了茶友们关注度较高的4家铁观音企业的春茶,并特邀茶学专家陈郁榕与茶友一起对今年的、来自不同茶企的12款清香型铁观音春茶进行对比品鉴,共同关ii2011年铁观音春茶的品质。  为更为客观之缘故,我们将12款茶叶按其售价等级分3轮品鉴:    首轮品鉴    此轮品鉴的4款铁
期刊
5月20日上午,由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信阳市知名茶企“九拓信阳红”茶业公司承办的2011年“信阳红风暴”福建宣传活动周在福州市金牛山茶城正式启动。来自中国+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产地的河南省信阳市政府和众多茶商,为信阳市红茶新品“信阳红”现场“叫卖”,“信阳红”正式挺进有“红茶故乡”之称的福建。  仪式上,九拓信阳红、五云、文新等信阳实力茶叶企业携手八马茶业、坦洋工夫集团等福建知名茶企,
期刊
于是乎,热爱紫砂的人们开始在浩瀚的宋诗中寻找紫砂壶和紫砂盏的踪影:欧阳修说“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米芾说“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苏东坡说“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流传最广的当是梅尧臣的句子:“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华美的诗句,一件平凡无奇的小物在他们眼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紫砂壶,经历了许久的沉寂终在文人的笔下历久弥新。    
期刊
“矮脚乌龙”一直给人一种不起眼的感觉。早些时候和朋友喝过一次建瓯的矮脚乌龙,因其叶片小,滋味薄,故而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但做为历史名茶的矮脚乌龙,应该有它的独特之处。为觅得这份“独特”,用心搜罗了3款不同产地、风格各异的矮脚乌龙茶,籍此找回那份“曾经的美好”。    毛茶也精彩    这款矮脚乌龙出自建瓯,而且是毛茶。干茶呈墨绿色,条索比较完整,但不如精制茶来的紧结细小,单看稍显肥大的叶张,还
期刊
春夏祭礼    作者:老古  茶品:台湾高山乌龙茶  茶道:功夫茶泡发  茶具:白瓷若琛杯;陶制托盏;白瓷茶则;竹制茶荷;海棠花插花;竹帘为茶席底布。  茶席主题:春天的某日,天气微漾,高山茶的清冽韵致能够在这样的天气里更深长细腻地表现出来。茶器除品杯以甜白釉的品杯来感受纤回的香气和细腻的口感外,茶碗、杯托、花器多是暖色调的陶器,而蓝色席布上一枝北方早春的海棠更是微带清寒季节的鲜明意味。  茶品:
期刊
和普洱茶打交道已经五年有余,积累下了很多与普洱茶有关的记忆,这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的那一群普洱茶客。  这一群普洱茶客虽不像金庸笔下的剑客个个身怀绝技,但对茶的理解却也个性十足,在普洱“江湖”中不可复制。他们对普洱茶的认识和喜爱也始于那段普洱茶红遍大江南北的时期,他们在普洱茶的跌宕起伏中始终保有一颗真诚而平静的好茶之心,面对茶市里的剑拔弩张,他们对普洱荼有的只是一份悠然闲适的品茗之心。  “因为普洱
期刊
这是一件来自云南的艺术品,和茶有关。  有人称其为“醒茶罐”,用来盛放普洱茶。在云南,人们总是会用各式各样的器皿来盛放心爱的普洱茶。用心存放的普洱茶会在时光的发酵中慢慢陈化成如葡萄酒般的美妙饮品。  因此,在普洱茶遍地的云南,“醒茶罐”是常见之物。  这款“醒茶罐”采用黑陶制成,是云南特有之物,也很罕有。黑陶器物的封闭性好,可以让茶与外界的环境隔绝,同时也能吸收杂质,还原茶之本味。一件好的“醒茶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