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
陈 毅
停骖问我意何如?词婉情真再致书。
军令今当斩马谡,歧途何事泣杨朱?
仲连智免蹈东海,武穆冤成走传车。
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常对新四军制造摩擦。这首诗作于1940年7月,所谓的谈判对象指国民党军驻泰州的李明扬、李长江部。当时,在反“摩擦”斗争中,为争取“二李”与新四军合作抗日,陈毅派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朱克靖携亲笔信赴泰州谈判,诗题中的“送人”即送朱克靖。
从诗意的起承转合来看,诗的首联即起笔。“停骖”即停车,“骖”指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在这两句中,陈毅表述了新四军争取与李明扬、李长江抗日合作的真情实意。
诗的颔联含有典故。首先是“军令”句,马谡为三国时蜀国参军。在《三国演义》中,马谡刚愎自用、不纳良言以致有街亭之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歧途”句中含有“歧路亡羊”的典故。“杨朱”是战国初期的哲学家。按《列子》所载,杨朱的邻居丢了一只羊,因岔路口太多没有被找到,杨朱听说后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后人用“歧路亡羊”比喻因事态复杂,人失去正确方向而误入歧途。在颔联里,陈毅借古喻今,用两个反例委婉地劝导“二李”不要误入歧途,切切要以抗战大局为重,与新四军团结合作,共同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
颈联里“仲连”指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鲁仲连以能言善辩、擅长排难解忧著称,尤其以“义不帝秦”的故事为后人所敬重。当时魏王派魏将辛垣衍入赵国,想通过游说平原君赵胜来说服赵王尊秦王为帝,被鲁仲连痛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国乃虎狼之邦的本质,声明自己宁“赴东海而死”,也不做秦国臣民。“仲连智免蹈东海”指鲁仲连凭借智慧免除了一场国家间的灾难。下一句中的“武穆”指岳飞,“传车”是古代驿站时的专用车辆。南宋初年,岳飞抗金有功却被诬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风波亭。这一句是说岳飞的冤案流传很广,尽人皆知。在颈联里,陈毅将新四军比作鲁仲连,表明新四军反抗强暴、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决心和担当;同时以岳飞的故事来警示李明扬、李长江,希望“二李”分清敌我,枪口一致对外,不要让同室操戈的历史悲剧重新上演。
律诗中颔联、颈联须对仗,陈毅在此连用四个典故实现了诗意的由“承”到“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委婉地规劝了“二李”,又表明了新四军抗战到底矢志不移的决心。典故的运用则使全诗显得典雅含蓄且言简意赅。
诗的尾联即收笔,“强梁”意为凶狠残暴的人,这里指国民党顽军。“摩擦自戕”指顽军抗日不力,与新四军同室操戈,无异于自杀,没有好结果。“厥初”即初始。这里陈毅奉劝那些顽固派要三思而行,改弦更张。尾联总结全诗,重申了新四军“灭敌、反顽、联李”的战略方针。
在成功争取“二李”中立后,1940年10月,新四军以7000兵力,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3万人的进攻,取得了黄桥战役的胜利,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这首写给“二李”的七律,也随之流传开来。1980年7月,为纪念新四军东进40周年,陈毅的长子陈昊苏敬录此诗并书赠泰州市博物馆,以供后人缅怀前辈的抗敌功勋。
陈 毅
停骖问我意何如?词婉情真再致书。
军令今当斩马谡,歧途何事泣杨朱?
仲连智免蹈东海,武穆冤成走传车。
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常对新四军制造摩擦。这首诗作于1940年7月,所谓的谈判对象指国民党军驻泰州的李明扬、李长江部。当时,在反“摩擦”斗争中,为争取“二李”与新四军合作抗日,陈毅派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朱克靖携亲笔信赴泰州谈判,诗题中的“送人”即送朱克靖。
从诗意的起承转合来看,诗的首联即起笔。“停骖”即停车,“骖”指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在这两句中,陈毅表述了新四军争取与李明扬、李长江抗日合作的真情实意。
诗的颔联含有典故。首先是“军令”句,马谡为三国时蜀国参军。在《三国演义》中,马谡刚愎自用、不纳良言以致有街亭之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歧途”句中含有“歧路亡羊”的典故。“杨朱”是战国初期的哲学家。按《列子》所载,杨朱的邻居丢了一只羊,因岔路口太多没有被找到,杨朱听说后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后人用“歧路亡羊”比喻因事态复杂,人失去正确方向而误入歧途。在颔联里,陈毅借古喻今,用两个反例委婉地劝导“二李”不要误入歧途,切切要以抗战大局为重,与新四军团结合作,共同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
颈联里“仲连”指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鲁仲连以能言善辩、擅长排难解忧著称,尤其以“义不帝秦”的故事为后人所敬重。当时魏王派魏将辛垣衍入赵国,想通过游说平原君赵胜来说服赵王尊秦王为帝,被鲁仲连痛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国乃虎狼之邦的本质,声明自己宁“赴东海而死”,也不做秦国臣民。“仲连智免蹈东海”指鲁仲连凭借智慧免除了一场国家间的灾难。下一句中的“武穆”指岳飞,“传车”是古代驿站时的专用车辆。南宋初年,岳飞抗金有功却被诬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风波亭。这一句是说岳飞的冤案流传很广,尽人皆知。在颈联里,陈毅将新四军比作鲁仲连,表明新四军反抗强暴、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决心和担当;同时以岳飞的故事来警示李明扬、李长江,希望“二李”分清敌我,枪口一致对外,不要让同室操戈的历史悲剧重新上演。
律诗中颔联、颈联须对仗,陈毅在此连用四个典故实现了诗意的由“承”到“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委婉地规劝了“二李”,又表明了新四军抗战到底矢志不移的决心。典故的运用则使全诗显得典雅含蓄且言简意赅。
诗的尾联即收笔,“强梁”意为凶狠残暴的人,这里指国民党顽军。“摩擦自戕”指顽军抗日不力,与新四军同室操戈,无异于自杀,没有好结果。“厥初”即初始。这里陈毅奉劝那些顽固派要三思而行,改弦更张。尾联总结全诗,重申了新四军“灭敌、反顽、联李”的战略方针。
在成功争取“二李”中立后,1940年10月,新四军以7000兵力,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3万人的进攻,取得了黄桥战役的胜利,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这首写给“二李”的七律,也随之流传开来。1980年7月,为纪念新四军东进40周年,陈毅的长子陈昊苏敬录此诗并书赠泰州市博物馆,以供后人缅怀前辈的抗敌功勋。